瞿信柏
鄂州职业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更加多元,智能手机增加了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影响。这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究有效实施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生为本;多元价值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价值的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由相对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加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中国文化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单一的价值观逐渐得到突破,除主流价值观之外,小众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标榜个性的重要标志,甚至得到大学生的盲目推崇。价值观的多元性对大学生的价值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成熟的重要支撑,但是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仍然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发展。
(二)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新时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改革带动着自己生活方式、社会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信息技术推动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作为新的移动终端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及时地看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也接受着来自不同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很多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沉迷到虚拟世界的各种游戏,而荒废学业,学习兴趣和热情降低;另一方面网络不健康信息腐蚀着学生的心理,而网络的开放性却增加了教师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对不健康信息预防和处置的能力。网络信息丰富的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支撑,但是网络思想的合理运用、网络时间的合理安排却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强的要求,吸收健康思想,摒弃不健康思想。
(三)心理压力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上升,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不仅对学历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这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学阶段是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可以公开谈恋爱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情感问题常常会困扰着学生的发展,也给学生思想的进步带来一定的挑战,并由此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同时,大学阶段的交往是学生离开家庭后,独立处理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开端,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既有成人文化的复杂又有学生文化的单纯,学生在处理时也会遇到各种障碍,这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是巨大的挑战。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一方面,当代学生的在思想上要求更加独立,要求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在思想引导上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不进行直接干预,而是采用间接的指导方法。例如,在对学生网络内容的监督上,教师不能采用直接禁止和规定内容的方法,这样会产生“禁果效应”,使学生更加受到不利思想的影响。作为教师,可以以专家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中,或者以普通评论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理念。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上,学校主要通过约束和惩罚来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新时代大学校园更加开放,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走向社会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这就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置有效的管理方式,把关爱、尊重与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间接性地引导学生发展
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仅依靠理论知识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而且需要学校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墙面文化的设计,校园板报的及时更新,让学生走进校园里可以随时地关注到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校园广播中不仅播放流行的音乐,热点的故事,而且要阅读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文章,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文化。包括学生的竞争机制,如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不单一以成绩作为标准,而且要关注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奉献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需要将这些标准适当量化,体现客观性,以消除人情在奖励中的不正当作用。同时,要增加班级文化的熏陶,增加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组织读书会、辩论、理论研讨等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发展会更加有效,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去筛选健康的内容,来提高自己。
(三)增加核心民族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经历过强盛、衰落、崛起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留下了许多核心的文化,这个文化是中国民族强盛不衰的根基,形成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新时代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涌入,西方的价值观逐渐成为大学生推崇的价值观。目前,西方的传统节日在大学生生活中掀起了一阵热潮,如圣诞节、西方情人节、万寿节等,都会有大型的活动组织参与,而对于中国传统的节日,如中秋节、七夕、元宵节等,却得到了忽略。在这些节日中倡导的孝敬父母、珍惜感情、爱护家人等中国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弘扬民族文化,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增加民族文化的渗透,建立民间艺术和文化相关的社团,在黑板报、校报中记录更多中国文化的例子,把当下体现民族精神的案例和故事作为热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增加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分量,增加优秀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注意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健康的多元价值观。
综上所述,新时期多元化的价值观、网络媒体的渗透、社会环境引发的心理压力等都在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下滑现象。在实践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间接性地引导学生发展;增加核心民族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促进学生积极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徐春艳.党的十八大报告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3:27-30.
[2]董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