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保定市11个主要旅游景区(简称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区2015-2018年区域自动站气象资料和景区所在县或周边气象站1974年-2018年45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景区物候期调研数据为数据样本,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优化研究数据样本库。分析了景区旅游气候、旅游物候、旅游天气的特征,依次建立了3项指数的定量计算和定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以上3项指标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将3项指标对应的评价方法相联合,最终建立了保定市旅游气象综合指数预报模型,并编制为业务软件投入日常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试验和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本文建立了适合于研究区域(保定市)的旅游气候指数、旅游物候指数、旅游天气指数三个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旅游气象综合指数模型。每个次级指数通过打分评定来建立分级赋值评定标准。根据三个次级指数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程度分配权重,建立了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模型。三个次级指数的定量评定标准乘以权重后得到的值域集合再次进行分级赋值,形成保定市旅游气象综合指数定量定性评定标准。将模型植入专业的旅游气象服务软件,实现了景区气象指数的定时、定点的自动预报。该模型体现了气候、物候、天气三重因素叠加后对旅游活动的综合影响,相对于单一指数更具有参考性,同时该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次级指数组成,每个次级指数可以体现单一气象因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初步的应用表明,模型具有应用灵活,可从不同角度为服务对象提供决策意见的优点。(2)得出了各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布规律,划分出了各月气候最舒适景区和各景区气候最适宜月。结果表明,保定旅游气候较为舒适的月份为311月,对应保定的春、夏、秋三季;而冬季三个月的气候均不适宜旅游。在旅游适宜期内,保定旅游气候最舒适的月份为5月,该月11个景区的气候适宜天数均达到了31天,气候最不舒适的为11月,该月内所有景区气候适宜天数都在15天以下,且有4个景区适宜天数为0。在本文研究的11个景区中,阜平的天生桥景区旅游气候最为宜人,全年气候适宜天数达到了222天,安新的白洋淀景区气候舒适度最差,全年气候适宜天数为151天,这些结论和实际情况相符。(3)给出了各景区旅游物候景观分布规律,得出了各月物候景观最佳的景区和各景区的最佳物候观赏期。其中,各景区对应的花期和红叶盛期为景区的最佳物候观赏期。各景区的红叶期较为集中,除安新的白洋淀景区外,其他景区的红叶期主要分布在9月下旬到10月底。各景区花期分布不均,最早的出现在5月上旬,最晚的出现在8月下旬,且同一月份内存在景区间的花期交叉。各景区从11月初陆续进入凋零初期,到次年4月初或上旬开始进入返青期。凋零初期到返青期期间,是所有景区物候景观观赏性最差的时段。经过初步的业务检验,和实际情况相符。(4)对影响景区的天气现象行了归类,建立了景区不利天气的分类指导建议;得出了各类不利天气在景区间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影响保定旅游景区的不利天气主要有降雨、暴雨、雷暴、冰雹、高温、大风、降雪、雾、霾9种。其中,降雨天气在9种天气中发生最多,是对保定旅游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现象。统观全年,各类不利天气在秋季出现较少,在春、夏、冬3季出现较多,夏季最多。其中,降雨、暴雨、雷暴、冰雹、高温多发期在7月,大风多发期在4月,雾多发期在12月,霾多发期在1月,降雪多发期在2月。在11个景区中,涞源白石山景区为不利天气的高发地,该景区不利天气高发期为7月。由于旅游气象服务属于一门新兴的科学。本文仅作为一次探索性的工作,为后期基于量化经济理论基础上建立更为定量化的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欢
导师: 王澄海,司丽丽
关键词: 保定市旅游景区,气象指数,综合指数,预报,应用
来源: 兰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气象学,旅游
单位: 兰州大学
分类号: F592.7;P45
总页数: 69
文件大小: 2988K
下载量: 126
相关论文文献
- [1].郑州市智慧景区管理系统的设计[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10)
- [2].浅谈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管理[J]. 文化产业 2018(11)
- [3].探究景区管理中游客管理的影响[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16)
- [4].2019中国景区百强[J]. 互联网周刊 2019(18)
- [5].新疆智慧景区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以5A级景区为例[J]. 电子商务 2018(08)
- [6].优质旅游背景下政府对景区管理机制提升的思考[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 [7].地方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31)
- [8].实践导向下的景区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20)
- [9].浅析旅游景区的信息化管理[J]. 经济师 2017(11)
- [10].景区智慧旅游体系构建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23)
- [11].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旅游景区文化建设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22)
- [12].景区管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07)
- [13].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 山西青年 2020(04)
- [14].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8(12)
- [15].游客视角下基于网络数据的烟台市内景区使用后评价研究[J]. 城市地理 2016(24)
- [16].智慧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业故事 2016(25)
- [17].我国5A景区旅游安全管理研究与分析[J]. 商业故事 2016(27)
- [18].我国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策略研究[J]. 商业故事 2016(27)
- [19].互联网+背景下景区服务的实践教学[J]. 广西教育 2016(34)
- [20].史上最严景区整肃 55家4A景区被摘牌[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02)
- [21].浅析深圳七娘山景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J]. 智富时代 2017(03)
- [22].低碳经济视阈下的绿色景区管理[J]. 商业故事 2016(34)
- [23].“智慧景区”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长江丛刊 2017(06)
- [24].保护与发展探索轨迹[J]. 中国周刊 2017(06)
- [25].国内4A级景区服务提升体系研究[J]. 商业故事 2016(35)
- [26].基于低碳旅游理念下的景区质量管理[J]. 丝绸之路 2017(18)
- [27].关于西安秦唐文化景区中英文标识牌的考察与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46)
- [28].九龙谷景区管理与游客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18)
- [29].红色旅游现状调查——以张家口地区为例[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7(06)
- [30].《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实施障碍体系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