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生态移民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干旱地区生态移民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论文摘要

以全国最大的移民安置中心——红寺堡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五期遥感数据,采用RS和GIS技术,选取土地利用程度、耕地垦殖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破碎度等指数构建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并运用生态风险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对红寺堡区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草地面积下降明显,共减少29 494 hm~2,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而未利用地面积虽波动明显,但研究时段始末变化不大; 1995—201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不断下降,生态风险指数由1995年0.3972下降至2015年的0.3235;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各乡镇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变化较大,不同类型区间均有转换,且不具有规律性,1995—2005年间以最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为主,2005—2015年间以中等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为主。通过地理探测器对影响红寺堡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因子进行探测发现,林地、草地和植被覆盖度等指标因子对安置区生态风险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通过扬黄灌溉工程和基本农田建设,增强农田生产能力,保障生态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同时,应注重安置区生态用地面积的增加与建设,以此来增加安置区植被覆盖度和降低其生态风险程度;生态保护、摆脱贫困和经济发展是生态移民的主要方向,因此红寺堡安置区在发展过程中在追求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安全的保障,将生态安全放在全区发展的重要位置。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1 土地利用指标
  •     2.2.2 景观指标
  •     2.2.3 基于土地利用指标和景观生态指标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标模型
  •   2.3 生态风险指数模型
  •   2.4 地理探测器机理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 研究区生态风险分析
  •     3.2.1 生态风险指标
  •     3.2.2 生态风险空间分布
  •   3.3 安置区生态风险影响分异的因素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鹏,王亚娟,刘小鹏,陈晓,孔福星

    关键词: 干旱地区,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红寺堡区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经济

    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中阿)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39)

    分类号: X826;F301.24

    页码: 58-65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72K

    下载量: 30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干旱地区生态移民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