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我论文_张立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自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自我,泰勒,自我意识,社会,道德教育,敏感性。

道德自我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群[1](2019)在《“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然也为诗歌创作主体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当代诗人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歌者,并以此完成主体的自我建构。对比此前诗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诗人可以通过认知时代、观念转变,书写时代主题、艺术技法的重塑,融入时代、树立诗歌理想。"新时代"诗人的主体自我建构,可以引申出诗歌道德伦理这个未竟的话题。而重释诗歌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有助于"新时代"诗人的创作、丰富"新时代诗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有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缪佩君[2](2019)在《网络新闻评论对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道德判断和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在阅读不同效价新闻评论后的情绪状态及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高网络自我组大学生在叁种效价评论条件下道德判断存在显着差异,而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着;在积极新闻评论条件下,高网络自我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得分要显着高于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2)不同效价新闻评论对两组自我类型的大学生均会诱发相应的情绪状态,高网络自我组被试在积极评论条件下诱发的情绪状态显着高于高现实自我组被试;(3)综上,无论是高网络自我组大学或是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在叁种不同效价的新闻评论条件下,道德判断得分均为积极>中性>消极。(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高文娟[3](2019)在《道德“自我损耗”下引发的受教群体道德风险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在追求理想与实现各种目标中,会造成传统美德、法治观念与核心价值观等道德资源"取舍"的"自我损耗",进而引发人际诚信恶化、理想信仰迷茫、责任担当虚伪与进取意志薄弱等道德风险。研究认为,为避免道德"自我损耗"及其引发受教群体道德风险的恶性循环,采取心理教育与德育、德育学科教育与德育活动教育、榜样教育与负面警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稳定的道德品质和个人道德能力,为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与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7期)

张志聪,李福浩,叶一舵[4](2019)在《保险营销员商业道德敏感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与其工作绩效的内在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中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北襄阳地区3家大型保险公司250名外勤员工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1)保险营销员商业道德敏感性、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两两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保险营销员商业道德敏感性、自我效能感都能显着地预测工作绩效;(3)保险营销员的自我效能感在商业道德敏感性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可以通过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工作绩效。(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殷思涵[5](2019)在《对道德自我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自我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将道德融入个体的自我意识中。本文介绍了道德自我的概念及其结构与功能,并探讨了道德认同的核心成分。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9年09期)

张丽[6](2019)在《司马光道德思想的生成语境、特点和自我践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光道德思想在北宋社会革新和复兴儒学重建思想秩序背景下发展起来,在当时具有批判和诊断意义。司光光道德思想是对孔孟儒学的延续,强调"礼"之伦理和"仁"之道德,通过对伦理的认知深化和回归,达到道德秩序的重构。其特点表现为鲜明的政治伦理诉求,从经学思想向生活世界的渗透,对宋明理学理论建构有指导意义,并通过重视教化、化道为德等推进其道德思想的自我践行。(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崔悦[7](2019)在《论查尔斯·泰勒道德自我观视域下的共享经济》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享经济在我国处于新事物的发展阶段,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在查尔斯·泰勒看来,共享经济问题的问题与其理念框架下的道德根源相关,那么如何处理共享经济在道德根源上的问题,如何发展才能使其走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是文章的探究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22期)

陈叶青[8](2019)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周末巧安排”教学谈》一文中研究指出统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引领学生从道德知识学习向生活道德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道德教育不是纯粹的说教,更多的是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激发他们对事物的评判和思考及对生活的深度反思,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提高道德认识、落实道德实践,最终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21期)

黎少慧[9](2019)在《自我损耗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道德启动的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损耗资源模型认为,个体在执行自我控制时会消耗个体有限的资源,处于自我损耗状态,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对后续的自我控制行为表现产生负面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自我损耗状态会导致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减少或者亲社会水平的下降。但是也有研究表现,自我损耗状态并不一定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减少,个体的亲社会人格特质及其亲社会动机可能对自我损耗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价值取向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人格因素和动机源。一般来说,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个体在分配情境中会做出更多有利于他人的决策。亲社会行为对初中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价值取向趋于稳定,而自我控制尚在发展之中。本研究将基于自我损耗资源模型,以初中一年级1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自我损耗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道德词汇启动能否补偿自我损耗对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学生的负面影响。实验一探讨自我损耗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自我损耗和社会价值取向作为自变量,考察二者对学生在独裁者博弈中分配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损耗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效应均显着。无论哪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学生,其亲社会行为都会受到自我损耗的影响。与无损耗条件相比,在自我损耗条件下,学生的分配数量减少。实验二探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启动的干预能否补偿自我损耗对亲社会行为的负面影响。以道德词汇启动和社会价值取向作为自变量,考察道德启动对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学生在独裁者博弈中的钱币分配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词汇启动与社会价值取向的交互作用显着,道德启动显着增加了亲自我型学生的分配数量,对亲社会型学生的分配的钱币数量没有显着影响。结论:无论哪种社会价值取向类型的初中生,自我损耗都会减少其亲社会行为。道德启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自我损耗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相比于亲社会型学生,亲自我型学生更容易受到道德启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30)

黄雪梅,梁沁苗,杨素真,李宏翰,蒙凤珍[10](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自我问卷”的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自我是农村留守儿童主动适应环境的积极因素,它能有效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以457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为考察对象,编制"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自我问卷",问卷共19题,包含6个因子,分别为内在道德自我、家庭道德自我、学校道德自我、社会道德自我、道德自我调节和道德自我认同。通过初测和再测,对问卷的测量学指标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达到测量学的各项标准,可作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自我的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18期)

道德自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实验法探讨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在阅读不同效价新闻评论后的情绪状态及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高网络自我组大学生在叁种效价评论条件下道德判断存在显着差异,而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着;在积极新闻评论条件下,高网络自我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得分要显着高于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2)不同效价新闻评论对两组自我类型的大学生均会诱发相应的情绪状态,高网络自我组被试在积极评论条件下诱发的情绪状态显着高于高现实自我组被试;(3)综上,无论是高网络自我组大学或是高现实自我组大学生,在叁种不同效价的新闻评论条件下,道德判断得分均为积极>中性>消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自我论文参考文献

[1].张立群.“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2].缪佩君.网络新闻评论对不同自我类型大学生道德判断和情绪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高文娟.道德“自我损耗”下引发的受教群体道德风险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4].张志聪,李福浩,叶一舵.保险营销员商业道德敏感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殷思涵.对道德自我的探究[J].风景名胜.2019

[6].张丽.司马光道德思想的生成语境、特点和自我践行[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崔悦.论查尔斯·泰勒道德自我观视域下的共享经济[J].中国市场.2019

[8].陈叶青.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周末巧安排”教学谈[J].教育观察.2019

[9].黎少慧.自我损耗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道德启动的补偿[D].天津师范大学.2019

[10].黄雪梅,梁沁苗,杨素真,李宏翰,蒙凤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自我问卷”的编制[J].教育观察.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启动积极道德自我知觉条件下的...启动条件对作弊行为的影响启动积极道德自我知觉条件下的兴...启动积极道德自我知觉条件下的兴...不启动积极道德自我知觉条件下的...不启动积极道德自我知觉条件下的...

标签:;  ;  ;  ;  ;  ;  ;  

道德自我论文_张立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