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浮石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浮石,包裹强化,轻质高强混凝土
浮石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申和庆,刘虎,张广勇,柳志印,张弯[1](2019)在《浮石在轻质高强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浮石因自身强度较低,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包裹强化提高浮石的筒压强度,采用不同粒径规格的浮石粗骨料,及以部分浮石砂取代普通砂等措施,配制成功密度约1 670 kg/m~3,28 d抗压强度超过45 MPa,和易性良好的轻质高强混凝土。(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李恒[2](2019)在《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孔结构动态变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西北寒区,冬季长达5个月左右,该地区大多数混凝土建筑物都遭受自然低温环境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是工程材料中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因此,研究低温环境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以更准确的推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服役寿命。本论文结合实际低温环境,利用自制低温压力装置进行天然浮石、天然浮石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低温下(0℃、-5℃、-10℃、-15℃、-20℃)天然浮石及天然浮石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进行孔结构动态变化研究。本论文关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1)将天然浮石进行低温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进一步结合低温下天然浮石孔隙度、孔隙孔径分布图及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将不同低温下天然浮石宏观力学性能变化与孔结构变化进行关联分析。(2)进行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通过对低温下两种混凝土孔隙度、孔隙孔径分布图的分析,探讨不同低温下混凝土内部的结冰情况及孔结构变化情况。(3)分析低温下混凝土孔结构变化与力学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已有的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之间的理论模型进行试验数据的验证,从单因素以及多因素方面进行模型分析与验证,找出适合低温下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的理论模型。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低温下饱水的天然浮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降低升高。随着温度降低,天然浮石孔隙度呈减小趋势,非毛细孔和毛细孔体积逐渐减小,凝胶孔体积逐渐增大。(2)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温度降低呈增长趋势,其增长过程分为缓慢增长阶段、线性发展阶段及稳定阶段,天然浮石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增长率大于普通混凝土。天然浮石混凝土孔隙度大于普通混凝土且低温下减小幅度也大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温度降低混凝土毛细孔体积减小,凝胶孔占比逐渐增大。(3)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孔隙度、温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较符合对数及幂函数关系;普通混凝土孔隙度、温度与抗压强度关系更符合对数关系及指数关系;低温下两种混凝土温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分布及水泥含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关系更趋向于指数分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萧萧,赵恒,谭鑫磊,周鸿涛[3](2019)在《天然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天然浮石作为粗骨料,配制LC30、LC35两种强度的天然浮石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龄期对天然浮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和劈裂抗拉的影响,进行轴向抗压和立方体抗压的换算,进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研究其变形性能,并借助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在90 d内浮石混凝土几乎呈线性增长,轴向抗压和立方体抗压的换算系数为0.84左右,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低于普通混凝土,龄期的增加浮石水泥砂浆界面连接更加紧密,提高其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2期)
王萧萧,奇雨欣,刘曙光,闫长旺[4](2019)在《盐渍环境干湿循环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内蒙古地区河套灌区的工程环境,通过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不同外加剂掺量以及不同强度天然浮石混凝土在2种介质(清水、盐渍溶液)作用下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模量的宏观变化规律,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研究其损失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初期,质量和相对动弹模量均呈现增长趋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5组天然浮石混凝土的损失率为:LC20>LC25>LCB>LC30>LCA;盐渍溶液对天然浮石混凝土的损失率大于清水,且与微观结构性能的变化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9年02期)
王仁远,申向东,薛慧君,刘倩,刘政[5](2019)在《浮石混凝土风沙吹蚀与冻融耦合的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天然浮石作为粗骨料,配置3种强度的浮石混凝土.利用气流携沙法和快冻法研究浮石混凝土在风沙吹蚀与冻融耦合破坏中的耐久性,分析质量损失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核磁共振测试,探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风沙吹蚀与冻融耦合破坏相比单一因素破坏更为严重;风沙吹蚀起到"催化"作用,破坏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层,加快了冻融破坏;相对动弹模量比质量损失率更为敏感,更能表现混凝土的破坏程度;核磁共振表明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内部有害的大孔越多,自由流体饱和度可作为评判浮石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指标;北方寒带风沙区的建筑物的重要结构,应增防风沙设施,才能更好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海龙,白岩,王磊,张克[6](2018)在《基于正交试验的橡胶天然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橡胶天然浮石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橡胶颗粒粒径和橡胶颗粒掺量、水胶比3种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橡胶天然浮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拉压比得出物理力学性能最优组以及因素主次之分;再通过RapidAir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分析最优组气泡间距系数、孔隙率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从气泡间距、孔隙率等微观角度解释宏观力学性能、表征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粒径为20目,掺量为6%的橡胶天然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质最优;水胶比和橡胶颗粒掺量是影响橡胶天然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8年11期)
董伟,苏英,吕帅[7](2018)在《偏高岭土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和孔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偏高岭土(MK)取代相同质量的水泥(取代率为0%、5%、10%、15%和20%)配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分析MK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偏高岭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核磁共振(NMR)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T_2谱和孔径比例分布图。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很大提高,尤其对早期强度贡献比较大;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T_2谱分布主要有3个峰,偏高岭土的掺入可以优化孔结构,当其取代率为10%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优,毛细孔和非毛细孔所占比例最小,胶凝孔比例变化与力学变化规律一致。(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崇智,易仟,王梦宇[8](2018)在《浮石轻质混凝土复合外挂板的研制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用挤塑聚苯板为芯材,基层使用轻质浮石混凝土并且包裹保温板材,制作成为新型的复合外墙保温挂板。以轻质、高强、保温为主要设计目的,对浮石轻质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和优化,讨论了复合外挂板的制作工艺以及保温性能,最后对复合外挂板的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8年09期)
刘倩,申向东[9](2018)在《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应力-应变本构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浮石资源丰富,遍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及海南等地,浮石具有具有质轻、多孔等特性,利用多孔的浮石作为粗骨料,可配制浮石混凝土。为了研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配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采用全自动压力试验机对浮石混凝土28天龄期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并分析其破坏形态,基于力学性能试验数据,通过试验实测的荷载位移数据,分析浮石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无量纲化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图,通过统计回归,建立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断裂面扩展不受轻骨料阻碍,受压破坏时断裂面贯穿浮石骨料,呈倒八字型的破坏形态;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在峰值应力以前的上升段变化不大,各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均满足叁次多项式方程,下降段均满足二次多项式方程,且曲线拟合程度相对较高。为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供理论试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8-11)
崔俊毅[10](2018)在《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禁止粘土砖的使用,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新型墙体材料的支持。混凝土多孔砖应运而生,其节能、环保、利废的特点让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重视。针对此,本文首次提出以封孔浮石为粗骨料,以工业废弃物铁尾矿砂为细骨料配合水泥及粉煤灰以特定配合比制备新型环保混凝土承重多孔砖。浮石是一种自然资源,同时还是天然的轻骨料,使用浮石作为粗骨料得到的混凝土具有保温和轻质的特点。张家口地区的浮石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率不高,如果能将浮石资源充分利用则能充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铁尾矿砂是工业废弃物,若使之替代普通砂,既能解决尾矿污染、尾矿库占地等系列问题又能有效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对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多孔砖及其砌体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对试验的数据及现象的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和建议,这些结论和建议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和结论如下:(1)对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多孔砖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与多孔砖原材料性能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特定配合比下多孔砖抗压强度等级为MU20,抗折强度为4.0MPa,折压比为19%。此外,结果显示该砖的孔洞率为14.5%,体积密度约为1900kg/m~3左右,吸水率为3%,软化系数是0.89,冻融循环后干质量损失为2.1%,抗压强度损失为11%。(2)完成了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抗剪和抗弯强度试验,观察并分析其破坏特征和机理。将试验数据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相关公式计算出的规范值与试验值比较后发现,本试验所用新型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各项强度指标均高于规范计算值,其中轴心抗压强度高10%,通缝抗剪强度中单面破坏高7%,双面破坏高27%,弯曲抗拉强度中沿通缝破坏高69%,沿齿缝破坏高58%,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出每种破坏强度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对混凝土多孔砖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该多孔砖砌体的弹性模量为3273Nmm~2,泊松比为0.125。(3)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砖砌体进行轴心抗压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砌体轴心受压破坏时位移、变形以及应力分布,根据结果分析其破坏机理,与实际试验现象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期刊2018-06-15)
浮石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西北寒区,冬季长达5个月左右,该地区大多数混凝土建筑物都遭受自然低温环境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是工程材料中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因此,研究低温环境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以更准确的推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服役寿命。本论文结合实际低温环境,利用自制低温压力装置进行天然浮石、天然浮石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低温下(0℃、-5℃、-10℃、-15℃、-20℃)天然浮石及天然浮石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进行孔结构动态变化研究。本论文关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1)将天然浮石进行低温下的单轴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进一步结合低温下天然浮石孔隙度、孔隙孔径分布图及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将不同低温下天然浮石宏观力学性能变化与孔结构变化进行关联分析。(2)进行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通过对低温下两种混凝土孔隙度、孔隙孔径分布图的分析,探讨不同低温下混凝土内部的结冰情况及孔结构变化情况。(3)分析低温下混凝土孔结构变化与力学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已有的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之间的理论模型进行试验数据的验证,从单因素以及多因素方面进行模型分析与验证,找出适合低温下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的理论模型。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低温下饱水的天然浮石单轴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降低升高。随着温度降低,天然浮石孔隙度呈减小趋势,非毛细孔和毛细孔体积逐渐减小,凝胶孔体积逐渐增大。(2)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随温度降低呈增长趋势,其增长过程分为缓慢增长阶段、线性发展阶段及稳定阶段,天然浮石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增长率大于普通混凝土。天然浮石混凝土孔隙度大于普通混凝土且低温下减小幅度也大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温度降低混凝土毛细孔体积减小,凝胶孔占比逐渐增大。(3)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孔隙度、温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较符合对数及幂函数关系;普通混凝土孔隙度、温度与抗压强度关系更符合对数关系及指数关系;低温下两种混凝土温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分布及水泥含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关系更趋向于指数分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石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申和庆,刘虎,张广勇,柳志印,张弯.浮石在轻质高强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9
[2].李恒.低温下天然浮石混凝土孔结构动态变化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
[3].王萧萧,赵恒,谭鑫磊,周鸿涛.天然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J].混凝土.2019
[4].王萧萧,奇雨欣,刘曙光,闫长旺.盐渍环境干湿循环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损伤[J].中国科技论文.2019
[5].王仁远,申向东,薛慧君,刘倩,刘政.浮石混凝土风沙吹蚀与冻融耦合的破坏机理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
[6].王海龙,白岩,王磊,张克.基于正交试验的橡胶天然浮石混凝土力学性质的研究[J].混凝土.2018
[7].董伟,苏英,吕帅.偏高岭土对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和孔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8
[8].李崇智,易仟,王梦宇.浮石轻质混凝土复合外挂板的研制及性能研究[J].建筑节能.2018
[9].刘倩,申向东.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应力-应变本构方程[C].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10].崔俊毅.铁尾矿砂浮石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