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烧结论文_罗晓强,韩永军,郭湾,曹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烧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化硅,结构,微观,英石,白云石,酚醛树脂,材料。

反应烧结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强,韩永军,郭湾,曹迪[1](2019)在《助剂用量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碳化硅、碳黑和石墨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K90、K30为分散剂,聚甲基丙烯酸铵CE-64为减水剂,采用注浆成型工艺制备碳化硅素坯,并在1700℃下对素坯进行反应烧结制备碳化硅成品,研究了分散剂、减水剂用量对浆料黏度、素坯密度、素坯孔隙率和成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剂用量的增加,浆料黏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素坯密度呈先降后升趋势,素坯孔隙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当K90、K30、CE-6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2.0‰、4.3‰时,所得素坯的孔隙分布均匀,素坯中碳化硅分布较为疏松,渗硅通道较多,有利于碳和硅粉的充分反应,获得的烧结制品性能优良。(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余健,林文松,徐彬桓,董曼茹[2](2019)在《绵白糖碳源反应烧结凝胶注模成型SiC_w/B_4C陶瓷组织与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胶注模作为一种新型成型技术,具有成本低和净尺寸成型的优点。本文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素坯。采用绵白糖作为碳源制备低粘度的陶瓷浆料,并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Si C_w,通过反应烧结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材料。对所制备的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绵白糖的加入降低了陶瓷浆料粘度并提高素坯抗弯强度,但是过量的绵白糖会对素坯结构造成破坏。Si C_w加入有助于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当Si C_w含量为12wt%时,B4C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为201 MPa,相比未加入Si Cw的B_4C陶瓷材料提高了24%。(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嘉亮,罗旭东[3](2019)在《Y_2O_3对以铝土矿、粉煤灰和沉积二氧化硅为原料的莫来石反应烧结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了Y_2O_3对莫来石烧结性能的影响,Y_2O_3会加快莫来石晶粒的成核和长大,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硅酸钇玻璃相形成而引发的。硅酸钇玻璃相会使颗粒间的空隙逐渐消失,从而导致气孔率下降,与之相对应烧结体的机械性能显着地增加。当烧结温度达到1 550℃或更高时,才会观察到细刚玉晶粒均匀分散到含有1.5%Y_2O_3的莫来石之中。(本文来源于《耐火与石灰》期刊2019年04期)

程国峰,阮音捷,孙玥,尹晗迪,解其云[4](2019)在《元素配比对BiFeO_3反应烧结相变影响的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铁性材料BiFeO_3样品中Bi_(25)FeO_(39)、Bi_2Fe_4O_9等杂相的存在增加了漏电流,影响了对其磁电耦合机制与调控的深入研究,然而纯相BiFeO_3陶瓷的制备一直是材料合成中的难点,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其相变规律的认识还不充分。本研究采用高温原位X射线衍射技术(HT-XRD)及Rietveld精修定量的方法,并结合高温拉曼光谱技术(HT-Raman),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配比(1:1,1.03:1,1.05:1)Bi_2O_3/Fe_2O_3在相同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下的反应烧结相变过程,以及降温时反应产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定性研究了降温冷却后烧结产物的物相分布。结果表明:Bi_2O_3必须经历结构相变(斜方–立方)才能与Fe_2O_3反应生成BiFeO_3,当Bi过量时,BiFeO_3、Bi_2Fe_4O_9、Bi_(25)FeO_(39)叁元产物在降温过程中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能有效抑制杂相的生成,促进BiFeO_3相生成,且Bi_2O_3/Fe2O3在配比为1.03:1时相的纯度最高。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Bi过量以及快速升降温是提高BiFeO_3陶瓷相纯度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备纯相BiFeO_3基陶瓷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思明[5](2019)在《反应烧结碳化硅表面同步改性机理及CMP去除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太空激光雷达系统、高精度空间望远镜等空间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作为理想的太空反射镜材料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但由于RB-SiC陶瓷材料有极大的硬度,同时由制备工艺决定其内部由两相性能不同组织构成,导致现有的加工技术难以制造出满足性能要求的RB-SiC反射镜。化学机械抛光(CMP)可以提高RB-SiC反射镜的研抛效率,同时抛光后的工件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利用CMP技术加工RB-SiC是解决其难加工的思路之一。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是利用化学与机械协同作用对工件进行去除,在研究RB-SiC化学机械抛光过程时,需要探讨芬顿氧化体系对烧结SiC表面同步改性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建立化学氧化改性模型,利用实验研究抛光液中不同参数的芬顿体系氧化液对RB-SiC同步氧化的影响规律。建立抛光去除模型,利用仿真研究不同抛光工艺参数下工件下表面的接触压力。建立化学机械协同实验,研究各参数改变对材料去除率与表面质量的影响,得出RB-SiC的最佳CMP条件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抛光液中化学成分对RB-SiC改性层厚度的影响,本文利用表面双向扩散原理与经典Deal-Grove氧化模型,建立RB-SiC中Si相和SiC相在芬顿氧化体系中的改性模型,计算改性速率、分析改性原理,在理论层面上探究不同氧化参数如催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温度、溶液PH对RB-SiC改性层厚度、氧化速度、氧化层表面形貌的影响。(2)通过实验研究RB-SiC表面同步改性机理。进行芬顿氧化体系改性RBSiC实验,分析氧化参数改变对芬顿反应中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影响,然后采用基于芬顿反应的方法对RB-SiC进行表面同步氧化,通过评估RB-SiC表面的氧化反应层厚度来判断氧化反应的快慢,并利用单晶Si和单晶SiC进行统一氧化以探究催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抛光液pH以及氧化温度对RB-SiC同步氧化的影响规律,基于薄膜力学原理,探究改性后氧化层硬度随厚度的变化规律。(3)通过仿真研究去除过程中的接触应力。在CMP过程中,伴随化学改性过程的是机械抛光过程,在机械抛光过程中接触应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材料表面去除速率与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基于RB-SiC工件与抛光垫直接接触状态下,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RB-SiC工件的化学机械抛光模型,分析在抛光过程中,不同抛光压力、抛光垫厚度以及抛光垫弹性模量、泊松比下工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工件表面的应力分布不均性。(4)RB-SiC材料去除实验。在化学与机械作用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材料改性与机械去除协同作用下的材料去除率,并与纯化学作用和纯机械作用进行对比。设计交叉实验研究抛光压力,抛光垫种类以及抛光液中所用磨粒的不同属性对RB-SiC工件CMP的影响,根据结果对抛光工艺参数以及抛光液组分进行优化,获得RB-SiC较高材料去除率的最优CMP抛光参数。(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鹏展,刘飞,张金,程任翔,张冷[6](2019)在《烧结温度对反应烧结氮化硅铁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铁粉、Fe-Si_3N_4粉末、钛铁矿粉为原料,采用自蔓燃法制备Si_3N_4-Fe_3Si复合材料。将Si_3N_4-Fe_3Si复合材料试样在1 650,1 700,1 750和1 800℃氮气气氛下进行烧结。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维氏硬度等探究了烧结温度对Si_3N_4-Fe_3Si复合材料试样密度、孔隙率、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探究了硅铁-钛铁矿混合物的燃烧过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氮化硅铁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有显着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密度、维氏硬度均增大,Si_3N_4-Fe_3Si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增加;但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随着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1 750℃达到最大值。在1 750℃时,试样的密度、维氏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33 g/cm~3、9.85 GPa、331 MPa和8.5 MPa·m~(1/2)。弯曲强度提高了56%,断裂韧性提高了102%,表现出良好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在1 750℃时, Si_3N_4-Fe_3Si烧结试样主要物相为β-Si_3N_4、Y_2Si_2O_7、Fe_3Si和少量的Al_2O_3,完成了α-Si_3N4向β-Si_3N_4的变相,Fe_3Si在高温烧结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李新星,施剑峰,王红侠,刘缘,张冰[7](2019)在《反应烧结法制备Al_3Ti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出Al_3Ti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探讨了Al-Ti体系粉末的反应过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态及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成分的Al-Ti体系粉末反应烧结产物均由Al_3Ti和Al两个相组成,当Al-Ti体系中Al∶Ti的摩尔比超过3∶1时,过量的Al熔化吸收大量热量,反应3Al+Ti→Al_3Ti被推向高温。随着烧结温度升高,Al_3Ti颗粒尺寸增大,复合材料致密度降低;随着Al_3Ti质量分数由80%降低至60%,Al_3Ti颗粒数量减少、尺寸减小,Al基体所占比例增大,复合材料致密度提高。当Al_3Ti质量分数为60%时,烧结反应产物形貌为较小的Al_3Ti颗粒弥散分布在Al基体上,此时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达到96. 67%。不同成分Al_3Ti/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显着高于Al基体,随着Al_3Ti质量分数由60%增加到80%,复合材料硬度由107 HV增加到158 HV,当Al_3Ti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好。(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张欣,王玺堂,王周福,刘浩,马妍[8](2018)在《叁种CaO-MgO料与锆英石的反应烧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以Zr SiO4替代Zr O2制备MgO-CaZrO_3-Ca_2SiO_4材料,将白云石、轻烧白云石和消化后的轻烧白云石3种MgO-CaO料分别与锆英石按n(CaO)∶n(SiO2)=3配制成混合料,进行TG-DSC分析,成型后分别在900、1 000、1 100、1 200、1 300、1 400、1 500和1 600℃保温3 h制成MgO-CaZrO_3-Ca2Si O4试样,然后分析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白云石-锆英石、轻烧白云石-锆英石和消化后轻烧白云石-锆英石叁种混合料的TG-DSC曲线中,CaZrO_3放热峰出现的温度分别为1 148、1 087和1 099℃,以轻烧白云石-锆英石的最低,白云石-锆英石的最高。2)白云石-锆英石、轻烧白云石-锆英石和消化后轻烧白云石-锆英石烧后试样中Zr SiO4衍射峰消失的温度分别为1 300、1 200和1 300℃,以轻烧白云石-锆英石试样的最低。3)分别从1 300、1 200和1 300℃开始,白云石-锆英石、轻烧白云石-锆英石和消化后轻烧白云石-锆英石烧后试样均由MgO、CaZrO_3和Ca_2SiO_4组成。4)与白云石-锆英石和消化后轻烧白云石-锆英石相比,轻烧白云石-锆英石由于灼减较少,烧失后试样颗粒之间接触更紧密,反应更容易进行。(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张未[9](2018)在《铝酸钙与硅酸钙高温共熔反应烧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含铝资源提取氧化铝工艺具有干法烧结、物料自粉化等优点,而石灰配入量大、烧结能耗高、溶出渣量大和氧化铝溶出性能差等制约着该工艺的应用和发展,因此降低石灰配入量和提高氧化铝溶出性能是强化石灰烧结法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XRD、SEM、FTIR和TG-DSC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CaAl_2O_4(CA)-Ca_2SiO_4(C_2S)、Ca_(12)Al_(14)O_(33)(C_(12)A_7)-C_2S高温共熔反应过程中物料的物相生成、物相转变和微观形貌;通过粒度分析和标准溶出研究了烧结物料的粉化性能和在Na_2CO_3-NaOH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同时研究了钙铝黄长石的形成机理及其在Na_2CO_3-NaOH溶液中的化学稳定性。研究了烧结温度为1300~1500℃时,CA-C_2S共熔反应物料的物相转变机理及化学稳定性:烧结温度为1400~1450℃时将促进CA和C_2S通过共熔反应转化成Ca_2Al_2SiO_7(C_2AS)和C_(12)A_7,而延长反应时间也将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当烧结温度为1450℃、保温时间为2.0h时,烧结物料的主要物相为C_2AS、C_(12)A_7和β-C_2S,以及少量的CA和γ-C_2S,C_2AS的生成一方面降低了烧结物料的粉化性能,另一方面C_2AS几乎不与Na_2CO_3反应,此时烧结物料的氧化铝的溶出率为56.17%;烧结温度为1500℃、保温时间为2.0h时,物料完全熔化,在冷却过程中将逐步析出CA和C_2S;烧结物料的主要物相为CA和β-C_2S,以及少量的C_2AS、C_(12)A_7和γ-C_2S,此时氧化铝溶出率为96.22%。研究了烧结温度为1300~1500℃时,C_(12)A_7-C_2S共熔反应物料的物相转变及化学稳定性;C_(12)A_7和C_2S反应生成C_2AS的温度为1498℃,烧结温度为1500℃时,烧结物料的主要物相为C_(12)A_7和C_2S,以及少量的C_2AS;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氧化铝溶出性能先升高后降低,1350℃时,氧化铝溶出性能最好,为99.47%。(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8-12-01)

付旻慧,刘凯,刘洁,谭沅良[10](2018)在《碳化硅零件的激光选区烧结及反应烧结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密度、高性能、复杂结构的碳化硅陶瓷件,提出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含有黏结剂和乌洛托品固化剂的碳化硅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激光选区烧结(SLS)形成陶瓷素坯,并对素坯进行气氛烧结和渗硅处理,使其与基体发生反应烧结,最终形成复杂陶瓷异形件。实验证明:若激光功率为8.0 W、扫描速率为2 000 mm/s、扫描间距为0.1 mm、单层厚度为0.15 mm,获得的SLS陶瓷样品密度和强度最好。对SLS试样进行合理的中温碳化和高温渗硅,所得碳化硅陶瓷烧结体的抗弯强度最高可达81 MPa,相对密度大于86%。(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17期)

反应烧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凝胶注模作为一种新型成型技术,具有成本低和净尺寸成型的优点。本文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素坯。采用绵白糖作为碳源制备低粘度的陶瓷浆料,并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Si C_w,通过反应烧结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材料。对所制备的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绵白糖的加入降低了陶瓷浆料粘度并提高素坯抗弯强度,但是过量的绵白糖会对素坯结构造成破坏。Si C_w加入有助于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当Si C_w含量为12wt%时,B4C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为201 MPa,相比未加入Si Cw的B_4C陶瓷材料提高了2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烧结论文参考文献

[1].罗晓强,韩永军,郭湾,曹迪.助剂用量对反应烧结碳化硅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技术.2019

[2].余健,林文松,徐彬桓,董曼茹.绵白糖碳源反应烧结凝胶注模成型SiC_w/B_4C陶瓷组织与性能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3].赵嘉亮,罗旭东.Y_2O_3对以铝土矿、粉煤灰和沉积二氧化硅为原料的莫来石反应烧结和微观结构的影响[J].耐火与石灰.2019

[4].程国峰,阮音捷,孙玥,尹晗迪,解其云.元素配比对BiFeO_3反应烧结相变影响的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9

[5].刘思明.反应烧结碳化硅表面同步改性机理及CMP去除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张鹏展,刘飞,张金,程任翔,张冷.烧结温度对反应烧结氮化硅铁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9

[7].李新星,施剑峰,王红侠,刘缘,张冰.反应烧结法制备Al_3Ti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8].张欣,王玺堂,王周福,刘浩,马妍.叁种CaO-MgO料与锆英石的反应烧结性能研究[J].耐火材料.2018

[9].张未.铝酸钙与硅酸钙高温共熔反应烧结行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

[10].付旻慧,刘凯,刘洁,谭沅良.碳化硅零件的激光选区烧结及反应烧结工艺[J].中国机械工程.2018

论文知识图

颗粒以及含有不同体积分数ZrO2/Z...微波烧结中间层材料XRD结果不同温度烧结片熔盐侵蚀1h前后照片℃烧结的CuO掺杂LiZn铁氧体样品S...不同烧结温度的LiZn铁氧体样品断面S...原位合成、经90min球磨后的CNTs/Al复...

标签:;  ;  ;  ;  ;  ;  ;  

反应烧结论文_罗晓强,韩永军,郭湾,曹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