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针灸培训班教学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田诗晴[3](2021)在《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障者就业难是个现实问题。无论视障者个体还是社会都对视障者的职业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刻板印象。但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创业成为视障者就业的新机遇。本研究从成人教育学的视角分析视障网络创业者转化学习的发生机制,旨在理解视障者通过转化学习打破“盲人只能做按摩”的固有认知,自我突破成为网络创业者。研究以杰克·麦基罗(Jack Mezirow)的转化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先后对6名视障网络创业者和15名视障普通从业者进行访谈,并重点对Z和M两名视障网络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和叙事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的发生机制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触发事件基于自身经验强化与共情效应的联结。促使视障者想要网络创业的触发事件分别有体验式经验、待改进事件、榜样经验、危机事件、拓展性经验及共情效应。这些事件引发了视障者对自己能力和定位的新认识,从而促使他们想要网络创业。第二,核心动力是网络技术、创业知识及心理调适的互动。视障者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创业知识,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转变成为网络创业者。第三,关键推力是认知陷进与自我认知重构的博弈。视障者在网络创业过程中会经历被认知陷阱束缚、跨越认知陷阱、实现自我认知重构阶段。视障者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与其自我认知重构之间互相影响,促使他们最终成为网络创业者。第四,重要外力是政府、社会机构及他人的支持。政府与社会机构能为视障者提供实践机会;组织线下培训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视障者还受到家人、健视朋友及合作伙伴的支持。针对视障网络创业者转化学习发生机制中的关键点,本文提出四方面改进触发事件、核心动力、关键推力、重要外力的策略:第一,增加自我经验获得,促使转化学习发生。首先为视障者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其次为视障者定期开展分享交流会。第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激发转化学习活力。首先视障者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其次视障者应采取多元学习方式;最后视障者应注重自我心理调适。第三,实现自我认知重构,推动转化学习开展。首先为视障者提供多元课程;其次营造包容性的社会环境。第四,发挥政府与家庭外力作用,保障转化学习运行。首先政府应建立支持体系;其次家庭应发扬关怀力量。
李全平[4](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付宇[5](2019)在《“龙江丝路带”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20 1 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为了使欧亚大陆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相连、加强深入合作、扩大发展合作空间,中国开始创新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合作。因此,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困难中的黑龙江来说,良好的机会可以为黑龙江的经济走出困境带来新的转机。“龙江丝路带”的建设,被纳入“一带一路”规划,无疑是对黑龙江省走出经济发展困境,提供良好发展机遇的重要转折,这一机遇,为黑龙江省的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政策、贸易、金融、设施和民心“五通”的协调,又急需文化传播作为先行。在文化全球化的对外交流中,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先头部队传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正是如此。在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导致传播过程受到受阻。因此,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应先做好中国周边国家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再逐步推广。由于历史原因,“龙江丝路带”建设所涵盖的国家具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其在中医药文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目前,对沿线国家的中医药立法情况、中医药医疗情况、中医药教育情况以及中医药科研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出沿线国家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主要有:利用医药企业,运用产品带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开展中医药特色旅游;建立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机构,如中医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方式等。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中医药的法律问题依然严峻;中医药服务机构质量不一,缺乏标准监管;在沿线国家中医药科学性存在争论;研发水平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传播平台方式多,但执行力欠缺,缺乏合作。提出主要对策建议:注重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发展;加快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加强沿线国家中医药相关诊疗服务;加强沿线国家中医药教育。
罗菲[6](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罗健雄(Law Kin Hung)[7](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着、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着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着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着,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着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胡永干[8](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方针政策为引领,以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为纵,以各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为横,以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沉浮转换为暗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发展、政策发展、实践发展为明线,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史实结合起来,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动因、历史特点、历史规律、历史意义、经验教训、未来战略,彰显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由沉到浮,由落到起的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中医药的使用,并在应用中医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医药作用的认识,确立了对中医药的实践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支持中医药发展的“中西医合作”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初步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医药实践认可的基础上,发展到对中医药的文化认可,形成“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把中医药作为解决人民医疗卫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主张通过保护和改造中医药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否定中医药的思想进行了斗争,对党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了纠正和调整,以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整恢复中医药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医药的科学认可,确立“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追求中医药事业复兴的过程,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曲折发展的教训,这为当前和今后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束语共八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对开展本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进行概括,对中医药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阐述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该部分通过对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梳理,指出近代中医药发展呈现出被消灭还是继续发展两种不同命运趋向,而废除和消灭中医药成为影响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主线;提出近代以来国家贫弱所造成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是造成歧视和否定中医药的根源的观点;总结了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为后文阐述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坚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力量代表,是近代中医药事业光明历史命运代表埋下伏笔。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这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事业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彰显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是对中医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深沉关切,更是改变中医药事业历史命运的关键所在。第三章主要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该部分按照从实践到政策,由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从总体上对民主革命时期“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中西医合作”方针的形成、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进行分析考察,并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进行概括和评析,借以突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基于实践需要的主动适应性,以及注重中医药使用的特点,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使用中医药的重大意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持,迎来了中医药繁荣发展的光明希望。第四章主要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和改造。该部分在沿袭从实践到政策、从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基础上,依次考察建国初“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分歧,以及分歧的实质及产生原因;揭示中医药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究该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着重阐发“团结中西医”方针所包含的对中医药进行保护、改造、提高的政策内涵,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时期,对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对待中医药的正确政策,中医药才终于摆脱濒临灭亡的历史命运。第五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和推广。该部分沿袭前两章的分析模式,从改革开放初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脉络、历史特点;注重阐发“中西医并重”方针所包含的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内涵;分析该方针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根本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医药事业受歧视、被消灭的历史命运,代之以发展复兴的历史命运。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其经验主要包括: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采取保护和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坚持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其教训主要是: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不能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以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其启示主要是:党和国家要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按照中医药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l要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等。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该部分内容立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着眼于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和复兴。从当前中医药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医药特色淡化等突出问题出发,对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应采取的战略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正确处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推进形成中医药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中医药宣传,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等一系列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为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发展提供借鉴,旨在通过该部分内容与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相呼应,彰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改变而得到改变的历史事实。
王晶[9](2016)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医疗效是中医存在、发展及被世界各国接受和使用的基石。中医学与西医学优势互补,在保健、预防及疾病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医疗官员和专家的重视。回顾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医医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从接待政府间交流访问、国际会议的举办、援外培训工作的开展、多种形式全面推广中医知识,概述近年来北京中医医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显着成果。北京中医医院重视临床医护人员及教师英语基础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鼓励临床医护人员在对外学术交流、理论授课和临床带教中使用英文讲解中医,提高了北京中医医院教师中医药专业英语实际运用及授课能力,对今后北京中医医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李乃奇[10](2015)在《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岭南针灸是岭南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灸医学与岭南医疗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既往对岭南针灸学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国后针灸名医个人的经验总结,随着近三十年岭南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孤立、个体的研究方法已难以满足从历史和学术的高度总体把握岭南针灸学术内涵和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全面收集和挖掘建国前岭南针灸文献,探析岭南针灸的学术源流,以达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进行梳理和比较,探求各学术流派的学术渊源、针灸学术特征、发展脉络和学术影响。方法:主要运用文献学、史源学和田野考察法相结合。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方面主要采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占有建国前岭南针灸医籍情况下,以学术史研究的方式考证各医家生平、师承、着作版本存佚等基本情况;运用史源学方法分析各针灸着作的基本体例、文献构成与资料来源;在此基础上评析医家医着的针灸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在系统完成上述工作后,整体归纳岭南针灸学术起源形成与发展规律,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客观评价古代及近代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方法结合名家后人访谈即采访调研方法,梳理岭南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的相关文献,探析三者的学术渊源,归纳各自学术特点,分析其传承现状,评价三者的学术影响。结果: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两部分。在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方面:1.明确了岭南针灸古籍的数量和存佚情况。全面考察了建国前岭南针灸专着17种,其中清代2种,民国15种,与针灸相关的综合性医着3种,针灸铜人图1种,医家13人。2.在医家生平和师承考证方面,除叶茶山、李法陀两位医家的生平不详外,考证了其余11位医家的基本生平和师承情况,对17种针灸专着的着者、版本、刊行时间进行了翔实考察,纠正了《总目》等目录书的错误。3.重新发现了陈主平《刺灸术讲义》、曾天治《救人利己的妙法》和卢觉非《中国针灸科学论》3本未被各目录书收录的岭南针灸着作。4.对《幼幼新书》、《采艾编》、《采艾编翼》、《实用针灸学》、《针灸纂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3种和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等10种医籍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史源学考证,分析其针灸文献的构成。5.在上述基础上探析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归纳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方面,在综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课题组及学术界的意见选取了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为近现代岭南针灸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理清了三者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针灸特色和学术影响,横向比较了三者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各自的基本学说和诊疗特色,分析了其传承模式。结论: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启源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后虽代有记载,但由于“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的原因,古代岭南针法一直不彰,而灸法直到清代方有灸法专着《采艾编》和《采艾编翼》问世,灸法独盛是古代岭南针灸的一大特点。近代随着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的繁荣,岭南针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在民国时期针灸名家涌现,针灸着作出版增多,针灸学术交流活跃,针灸传承模式由过去家传师授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公开办学函授、面授和中医院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各种针灸学说的争鸣有力地提升了岭南针灸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这一时期,岭南针灸家为适应针灸教育的需要,革新针灸教材,为粤港和东南亚等地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近代岭南针灸的代表人物当数曾天治,他提出“科学针灸”的学说,以西医疾病分类法指导针灸临床诊治,构建“病——理——穴——术”临床一体观和“穴——术——病”教学模式,对岭南针灸的贡献尤多。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最早形成于民国中后期,以曾天治等人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传人立足岭南,对“针灸科学化”、针灸教育、针灸临床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科学针灸”学说,对近现代海外针灸的传播和谋求北美地区针灸合法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韩绍康及其门人弟子为代表的候气针灸法属于岭南古典针法,该脉以《内》、《难》为宗,穷研针经,倡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针下八纲印证、补充、修正外诊八纲,讲求独取一穴,针下候气,以补泻导为大法,用疾徐补泻为主要针刺手法,其对针灸经典的阐释、针灸补泻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多有创见且自成一家,是岭南古典针灸的杰出代表。“靳三针疗法”流派以靳瑞为创始人,该流派以“三穴为主,辨证配穴”的针灸处方思想为其特色,临床以脑病为该流派临床和科研主要方向,流派的传承模式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当代岭南针灸新学派代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是近代岭南针灸医家医着研究的延伸,研究对象从医家个体学术思想转变为针灸名家共同体的流派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仍是针灸流派的研究的主体。对针灸流派的进一步研究应以突出以学说理论指导临床,以临床验证理论学说为导向,坚持文献研究为临床提供支持的目的。
二、国际针灸培训班教学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针灸培训班教学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残障者就业的研究 |
1.2.2 网络创业的研究 |
1.2.3 转化学习的研究 |
1.2.4 总体评价 |
1.3 概念界定 |
1.3.1 成年视障者 |
1.3.2 网络创业 |
1.3.3 转化学习 |
1.4 研究设计与过程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过程 |
1.5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1.5.1 理论基础 |
1.5.2 分析框架 |
第2章 网络创业背景下Z与M转化学习故事 |
2.1 Z的故事:破茧成蝶 |
2.1.1 Z的成长经历 |
2.1.2 Z转化学习的触发事件 |
2.1.3 Z在转化学习过程中的经历 |
2.1.4 Z意义观点的转化 |
2.2 M的故事:浴火重生 |
2.2.1 M的成长经历 |
2.2.2 M转化学习的触发事件 |
2.2.3 M在转化学习过程中的经历 |
2.2.4 M意义观点的转化 |
第3章 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发生机制分析 |
3.1 触发事件:自身经验强化与共情效应联结 |
3.1.1 触发事件解析 |
3.1.2 触发事件关系 |
3.1.3 触发事件小结 |
3.2 核心动力:网络技术、创业知识及心理调适互动 |
3.2.1 网络技术 |
3.2.2 创业知识 |
3.2.3 心理调适 |
3.3 关键推力:认知陷阱与自我认知重构博弈 |
3.3.1 认知陷阱 |
3.3.2 自我认知重构 |
3.4 重要外力:政府、社会机构及他人支持 |
3.4.1 政府与社会机构支持 |
3.4.2 他人支持 |
第4章 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支持策略 |
4.1 增加自我经验获得,促使转化学习发生 |
4.1.1 为视障者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 |
4.1.2 为视障者定期开展分享交流会 |
4.2 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激发转化学习活力 |
4.2.1 视障者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
4.2.2 视障者应采取多元学习方式 |
4.2.3 视障者应注重自我心理调适 |
4.3 实现自我认知重构,推动转化学习开展 |
4.3.1 为视障者提供多元课程 |
4.3.2 营造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
4.4 发挥政府与家庭外力作用,保障转化学习运行 |
4.4.1 政府应建立支持体系 |
4.4.2 家庭应发扬关怀力量 |
第5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5.1 研究反思 |
5.1.1 研究者个人因素反思 |
5.1.2 研究者与参与者关系反思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同意参加论文研究合作的声明 |
附录 B 成年视障网络创业者访谈提纲(正式) |
附录 C 普通成年视障者访谈提纲(正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龙江丝路带”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 |
1.1.2 “龙江丝路带”建设背景 |
1.1.3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迎来机遇 |
1.1.4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意义 |
1.1.4.1 中医药的发展需求 |
1.1.4.2 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
1.1.4.3 世界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
1.1.4.4 有利于沿线国家人民的健康 |
1.2 研究目的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文化 |
1.4.2 中医药文化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2 “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以俄罗斯为例 |
2.1 中医药临床和医疗情况 |
2.2 中医药教育情况 |
2.3 中医药科研情况 |
3 中医药文化在“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传播的主要方式 |
3.1 政府、民间组织的国际合作 |
3.2 孔子学院和高等院校 |
3.3 中医药企业以及医疗机构 |
3.4 新型传播媒介 |
4 中医药文化在“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传播的优势分析 |
4.1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历史悠久 |
4.2 中医药治疗效果明确 |
4.3 中医药安全性较高 |
4.5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
4.6 受众基础良好 |
5 中医药文化在“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 中医药的法律问题依然严峻 |
5.2 中医药服务机构质量不一缺乏监管标准 |
5.3 中医药科学性存在争论 |
5.4 中医药研发水平缺乏核心竞争力 |
5.5 传播平台方式并未合理利用 |
5.6 文化存在差异 |
6 中医药文化在“龙江丝路带”沿线国家传播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发展 |
6.1.1 加强本省中医院发展 |
6.1.2 突出“龙江医派”的优势 |
6.1.3 保持中医药文化自身特色 |
6.1.4 坚持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
6.1.5 打造龙江中医药品牌旅游 |
6.2 促进沿线国家的中医药文化传播 |
6.2.1 在沿线国家建立中医药行业标准体系 |
6.2.2 在沿线国家建立中医药产业监管机构 |
6.2.3 在沿线国家建立中医药品牌效应 |
6.3 共同推动沿线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 |
6.3.1 增强与沿线国家政府合作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 |
6.3.2 利用沿线国家民间组织深化中医药服务 |
6.3.3 建立中医孔子学院增加孔子学堂 |
6.3.4 加强高校合作建立中医药海外分校 |
6.3.5 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交流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6)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7)“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
六、小结 |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
三、小结 |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
一、曾天治 |
二、周仲房 |
三、卢觉愚 |
四、苏天佑 |
五、司徒铃 |
六、韩绍康 |
七、靳瑞 |
八、陈全新 |
九、张家维 |
十、罗哲初 |
十一、罗兆琚 |
十二、小结 |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
一、东瀛针道 |
二、澄江针灸流派 |
三、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
一、沿革 |
二、传承脉络 |
三、临床应用 |
四、成果 |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
第一节 传承脉络 |
一、第一代陈宝珊 |
二、第二代陈锦昌 |
三、第三代陈全新 |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
五、第五代传承人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传承谱系 |
第三节 传承体系 |
一、传承模式 |
二、传承推广 |
三、小结 |
第四节 流派成果 |
一、学术性成果 |
二、技术性成果 |
三、创新性成果 |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
六、特应性皮炎 |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
一、沿革 |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
三、传承创新 |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
七、小结 |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
一、沿革 |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
五、小结 |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
一、沿革 |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
五、小结 |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
第一节 学术思想 |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
第二节 诊治原则 |
一、强调辨证施针 |
二、奉行循经取穴 |
三、推崇用穴精简 |
四、重视经络辨证 |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
第三节 养生思维 |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
二、经络养生 |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文献纳入标准 |
三、文献排除标准 |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
四、经脉应用频次 |
五、聚类分析 |
六、小结 |
第三节 针灸学专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
二、小结 |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
二、穴位应用频次 |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
四、经脉应用频次 |
五、聚类分析 |
六、小结 |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
第六节 总结 |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
第一节 讨论 |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
第二节 结果 |
一、梳理传承脉络 |
二、凝炼特色针法 |
三、倡导治神守神 |
四、流派传承发展 |
五、推广传承模式 |
六、凝练学术思想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中医及中医学 |
(二) 中药及中药学 |
(三) 中医药及中医药事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 简要评析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基本框架 |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
第一节 中医药的历史作用及特点 |
一、中医药具有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
二、中医药长期以来对保障中国人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 |
三、中医药具有便、简、验、廉的特点 |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近代否定中医药的思潮 |
一、西医的传入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出现 |
二、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发展 |
三、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认识根源 |
第三节 近代维护中医药的抗争 |
一、民国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及中医界的抗争 |
二、废止中医案及中医药界的抗争 |
第三节 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及启示 |
一、废除还是发展: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 |
二、民族自卑与文化自卑: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根源 |
三、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 |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要求重视人民的生命健康 |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 |
一、近代中国疾病多发 |
二、西医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 |
三、发展中医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 |
第一节 “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 |
第二节 “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 |
一、根据地建设和社会改造 |
二、边区的中西医矛盾和分歧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四、“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过程 |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 |
一、提倡和鼓励使用中医药的最初规定 |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初步探索 |
三、中医药学术研究团体的建立 |
四、中药研究的初步开展 |
第四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
三、对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与改造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
一、“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 |
二、“团结中西医”方针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 |
一、“封建医”还是“伟大宝库”——对中医药认识的分歧 |
二、从中医学习西医到西医学习中医—对中医药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中医药方针政策的贯彻及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起步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
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与推广 |
第一节 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 |
一、恢复党的中医药政策 |
二、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三、整顿中医医院及教科研工作 |
第二节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
一、依靠三支力量,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形成 |
二、“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 |
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内涵 |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
一、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
二、农村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发展 |
三、中医药立法持续推进 |
四、中医药在医疗改革中的特色优势得到发挥 |
五、中医药教育及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
六、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产业广泛发展 |
七、中医药文化受到重视 |
八、中医药国际化深入发展 |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
一、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
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
三、对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意义 |
一、根本改变了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
二、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路径选择 |
三、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载体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 |
一、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 |
二、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三、西医学习中医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教训 |
一、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 |
二、不能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
三、不能用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启示 |
一、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 |
三、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 |
结束语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思考 |
一、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 |
三、推动形成中医药法律体系 |
四、做好中医药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五、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交流与合作历史悠久 |
2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显着 |
2. 1 出色完成政府接待工作,加强各国交流 |
2. 2 举办国际会议,努力扩大业界影响 |
2. 3 推动对外教育,专业、科普宣传中医 |
2. 4 提升师资能力,鼓励对外教学与进修 |
3 展望 |
(10)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
第一节 现存岭南针灸文献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已佚岭南针灸医籍概况 |
第三节 现存岭南针灸医籍述评 |
一、葛洪及其《肘后备急方》针灸学术成就 |
二、刘昉《幼幼新书》儿科针灸学术成就 |
三、《岭南卫生方》对针灸治瘴的贡献 |
四、丘濬及其《重修明堂经络前后图》流传和影响 |
五、叶广祚与《采艾编》基本学术思想 |
六、叶茶山与《采艾编翼》针灸学术特点 |
七、陈主平及其针灸着作 |
八、梁湘岩及其《针灸学讲义》 |
九、徐益年及其《实用针灸学》 |
十、吴韵桐与《针灸纂要》 |
十一、周仲房及其《针灸学讲义》 |
十二、曾天治着作及其“科学针灸”的探索 |
十三、卢觉非及其《中国针灸科学论》 |
十四、李法陀及其《针灸科讲义》 |
十五、汕头针灸学研究社《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 |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 |
一、灸法独盛,针法致用 |
二、家传师授,各有所承 |
三、立足临床,融古汲新 |
四、革新教材,合理编排 |
第二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 |
第一节 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 |
一、澄江针灸学派与岭南针灸 |
二、创始人——承淡安 |
三、岭南代表传人 |
四、澄江针灸学派岭南传人针灸特点 |
五、学术传承 |
六、学术成就及影响 |
第二节 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 |
一、创始人——韩绍康 |
二、代表传人 |
三、候气针灸法特点 |
四、候气针灸法传承 |
五、学术影响 |
第三节 “靳三针”疗法流派 |
一、创始人——靳瑞 |
二、代表传人 |
三、靳三针疗法流派特点 |
四、学术传承 |
五、学术成就 |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比较研究探析 |
一、学术渊源 |
二、学说创立 |
三、医术特色 |
四、医脉传承 |
五、学术范式 |
六、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国际针灸培训班教学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网络创业背景下成年视障者转化学习研究[D]. 田诗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5]“龙江丝路带”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D]. 付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D]. 胡永干. 武汉大学, 2017(06)
- [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回顾与展望[J]. 王晶. 北京中医药, 2016(04)
- [10]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D]. 李乃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