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物可利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食物,可利用,长臂猿,会泽,小花,河流,蚂蚁。
食物可利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郑圆圆[1](2018)在《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与水文变化对新疆额尔齐斯河食物网内/外源碳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桥梁,研究河流食物网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理解河流生物多样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碳源作为驱动食物网的基础能量来源,决定着食物网的结构组成与营养关系。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水生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该地区河流、湖泊、水库的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然而相关的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对于食物网的系统性研究。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跨境河流,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也是新疆水生生态环境保持较为原始的区域之一。本研究在2013年5月、7月、9月对额尔齐斯河干流及其附属水体的基础食物源进行系统调查,并结合水体理化因子,分析食物资源的可利用性;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构建不同水文期及不同河段的食物网结构,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计算不同食物源对河流水体消费者的贡献率,从资源可利用性和水文变化两方面分析额尔齐斯河食物网营养结构及其碳源利用的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调查了额尔齐斯河周丛藻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其中周丛藻类的年平均密度为914.19×10~6 cell/m~2,年平均生物量为1383.02 mg/m~2,其密度和生物量在不同月份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浮游植物的年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0.40×10~6 cell/L和0.62 mg/L;浮游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0.060 mg/L,在不同河段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6.24 g/m~2,不同河段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2、基础食物源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额尔齐斯河周丛藻类的密度与总氮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其生物量与电导率、TDS、总氮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与盐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浮游植物的密度与氨氮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其生物量与氨氮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与水温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流速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与氨氮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水温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与透明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3、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描述了额尔齐斯河食物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月、7月、9月δ~(13)C值变化范围分别为-31.99‰~-14.95‰、-29.11‰~-14.82‰和-28.22‰~-15.07‰;δ~(15)N值变化范围分别为4.07‰~13.04‰、1.54‰~10.73‰和1.34‰~11.16‰。5月的δ~(13)C范围更广,δ~(15)N值更为富集。空间上,上游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01‰~-14.95‰,δ~(15)N值变化范围为1.61‰~11.17‰;中游δ~(13)C值变化范围为-29.37‰~-15.07‰,δ~(15)N值变化范围为2.09‰~10.55‰;下游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76‰~-15.18‰,δ~(15)N值变化范围为1.34‰~10.41‰。上游食物链更长,且绝大部分鱼类的营养级高于下游的营养级。额尔齐斯河可利用的食物源包括五类:周丛藻类、水生植物、POM、陆生树叶和河岸植物。它们的平均δ~(13)C值和δ~(15)N值分别为-22.62‰和4.45‰、-14.95‰和4.83‰、-24.55‰和4.99‰、-28.43‰和1.99‰、-26.78‰和8.37‰,这五种食物源碳、氮同位素值均存在显着差异(Kruskal-Wallis,p<0.01)。4、运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计算额尔齐斯河不同季节及不同河段五种食物源对水体消费者(鱼类与水体无脊椎动物)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陆生树叶是水生无脊椎动物各个水文时期最主要的食物来源;鱼类的食物源贡献率存在季节变化,5月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水生植物,而7月、9月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河岸植物。空间上,陆生树叶是上游和下游水生无脊椎动物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中游则是河岸植物;上游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水生植物,而中下游是河岸植物。5、将五种食物源按照来源划分为内源碳和外源碳,结果表明外源碳是水生无脊椎动物各个水文时期最主要的碳源,内源碳是5月鱼类的主要碳源,外源碳是7月、9月鱼类主要的碳源;空间上,外源碳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主要的碳源,内源碳是上游鱼类的主要的碳源,外源碳是中下游鱼类主要的碳源。(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建军[2](2017)在《会泽黑颈鹤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变化及可利用食物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近些年来,在云南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黑颈鹤栖息地受到了严重挤压,迫使它们离开了长期生存的栖息地。不仅如此,黑颈鹤可利用的食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基于此,深入分析了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的变化,并探究了黑颈鹤可利用食物情况,旨在为会泽黑颈鹤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刘赟[3](2015)在《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可利用食物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2月、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对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个海南长臂猿家族群开展野外取食行为和食物资源的研究。主要选择对C群家域内的采食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统计调查,并系统收集每月实际可利用食物资源数据,同时采集其主要食物的样品,监测其每日活动路线。并整理了实验室里2002年9月至2012年12月的野外观察记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长臂猿共摄食132种植物,其中已鉴定的130种隶属51科83属,乔木有107种,占81.06%;藤本有21种,占15.91%;草本仅有4种,占3.03%。海南长臂猿选择的食物类型主要是肉厚多汁的乔木熟果和藤本熟果(114种),取食比例为84.44%,且不吃未成熟的果实。取食嫩叶和花部位的植物种数较少,分别有16种(11.85%)和4种(3.71%),并且嫩叶资源主要来自乔木(6.67%),取食的花主要来自草本植物(2.23%)。其中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和山地五月茶(Antidesma montanum)有两个取食部位。另外,在食物组成中还有小鸟、鸟蛋、蜘蛛、白蚁、鳞翅目的蛹等5种动物性食物。(2)海南长臂猿C群栖息地内共记录到植物性食物64种,已鉴定的植物隶属于33科49属。其中乔木52种,藤本11种,草本1种。果实类食物(包括榕属果类)所占的食物比例最大,达到了84.85%,其中非榕属果类占72.73%,无花果类占12.12%;其次是嫩叶占13.64%,其中乔木嫩叶占6.06%,藤本嫩叶占6.06%,草本嫩叶占1.51%,;花占1.51%。可见,海南长臂猿在食物选择上表现出对果实明显的选择性。(3)分析乔木型猿食植物的年龄结构发现,在海南长臂猿C群18种主要的乔木层型猿食植物中,有白肉榕(Ficus virgata)、斜叶榕(Ficus tinctoria)、黄毛榕(Ficus esquiroliana)、白颜(Gironniera subaequalis)、毛荔枝(Nephelium topengii)、黄桐、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海南暗罗(Polyalthia laui)、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青果榕(Ficus variegate)、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e)、橄榄(Canarium album)等15种食物呈现为增长型结构,即幼龄个体较多,中龄个体次之,老龄个体较少。有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a)、小叶胭脂(Artocarpus styracifoliius)呈现为稳定型结构,只有一种食物呈现为衰退型结构,即海南桃榄(Pouteria hainanenseis)。这表明C群长臂猿栖息地内的猿食植物组成主要构成还是新生代个体,目前来看还可以维持海南长臂猿现状种群数量。(4)海南长臂猿C群栖息地内的植物并不是每年都能结果,而能每年结果的植物有37种(57.81%)。研究期间结果率最高的为海南暗罗,达到了76.67%;接着是高山榕(Ficus altissima)(75%)、斜叶榕(73.91%)、白肉榕(71.14%)、光榕(Ficus glaberrima)(66.67%)、岭南酸枣(Spondias lakonensis)(63.64%)、破布叶(62.67%)、九节(Psychotria rubra)(62.50%)、青果榕(58.33%)、海南桃榄(58.33%)、毛荔枝(57.75%),结果率达到50%的还有大萼木姜子(Litsea baviensis)(50%)、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50%)、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50%)、禾串树(Bridelia insulana)(50%),共计15种,占C群全部猿食植物种数的24.19%;结果率最低的是鸭脚木,仅为9.57%。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海南长臂猿的食物树结果与否和海拔无关,而与其树高和胸径明显相关。说明海南长臂猿现存栖息地海拔已经较高,栖息地内植被结果与否都不受水分、温度、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栖息地内植物物候规律不明显,根本无法预测猿食植物什么时候结果供长臂猿采食。(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4)
蔡美芳,吴仁人,李开明,谢丹平,彭香琴[4](2014)在《植物性食物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是衡量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指标,也是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为关键的因子。该文以植物性食物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为出发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以及人体中的生物可利用性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化学提取法、植物指示法和生物模拟法在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江谱娟,王东[5](2015)在《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种子散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蚁播植物种子的重要传播者,蚂蚁不但取食种子上附着的油质体,也喜食其它富含蛋白质、脂类、糖和维生素等的食物,因此环境中其它可利用食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进而影响种子散布,但目前对于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仍不清楚。在野外研究了蚂蚁对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种子、肉、蜂蜜、苹果、馒头等食物的趋性和偏好程度,以及添加食物后蚂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以揭示其它可利用食物如何影响蚂蚁觅食和取食偏好,进而影响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结果显示,在所诱捕的8种蚂蚁中,玉米毛蚁(Lasius alienus(Foerster))和丝光蚁(Formica fusca Linnaeus)是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主要搬运者,不同食物诱捕的玉米毛蚁数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蜂蜜和苹果诱捕的丝光蚁数量均显着大于种子(P<0.05)。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均为杂食性,在觅食中分别行使群体募集和简单协作性募集。在仅有种子的对照处理中,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分别为(38.73±4.57)头和(30.8±2.87)头(40min,n=15),两种蚂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差异不显着(P>0.05);玉米毛蚁和丝光蚁搬运种子的效率分别为(33.87±4.22)粒和(16.27±3.35)粒(40min,n=15),玉米毛蚁的搬运效率显着高于丝光蚁(P<0.05)。与对照相比,添加馒头、苹果和蜂蜜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15.6±3.61)头、(9.07±1.4)头和(7.67±1.58)头(40min,n=15);添加苹果和蜂蜜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搬运效率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3.47±1.17)粒和(2.87±0.9)粒(40min,n=15);添加不同食物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无显着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行使群体募集的玉米毛蚁比行使简单协作募集的丝光蚁有更高的种子搬运效率,添加食物后影响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这说明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与搬运蚂蚁的种类及其觅食的募集方式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蚂蚁与植物(种子)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供资料。(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7期)
江谱娟[6](2014)在《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散布是植物成功拓殖的关键阶段。蚂蚁在许多植物生活史迁移阶段起重要作用。蚂蚁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随处可见,因此蚂蚁对植物种子的传播和扩散即蚂蚁散布(myrmecochory)见于多种生境。蚂蚁散布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之一,植物种子得到散布,而蚂蚁获得附生在种子上的油质体为食物和能量来源,双方的适合度都能得到提高。蚂蚁散布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群,进而影响植物种群更新和分布格局,同时,蚂蚁与植物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又受到蚁播植物特征、蚂蚁特征和其它可利用食物等生物因素及温度、光照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本文以紫堇属植物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 giraldii Fedde)(罂栗科Papaveraceae)为材料,研究了其它可利用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富度及生境对种子散布的影响,以期为进步研究蚂蚁与植物(种子)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供资料,为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其它可利用食物种类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与搬运蚂蚁的种类及其觅食的募集方式有关。在野外研究了蚂蚁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肉、蜂蜜、苹果、馒头等食物的趋性和偏好程度,以及添加食物后蚂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以揭示其它可利用食物如何影响蚂蚁觅食和取食偏好,进而影响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结果显示,在所诱捕的8种蚂蚁中,玉米毛蚁(Lasius alienus)和丝光蚁(Formica fusca)是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主要搬运者,不同食物诱捕的玉米毛蚁数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蜂蜜和苹果诱捕的丝光蚁数量均显着大于种子(P<0.05)。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均为杂食性,在觅食中分别行使群体募集和简单协作性募集。在仅有种子的对照处理中,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分别为(38.73±4.57)头和(30.8±2.87)头(40min, n=15),两种蚂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差异不显着(P>0.05);玉米毛蚁和丝光蚁搬运种子的效率分别为(33.87±4.22)粒和(16.27±3.35)粒(40min, n=15),玉米毛蚁的搬运效率显着高于丝光蚁(P<0.05)。与对照相比,添加馒头、苹果和蜂蜜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15.6±3.61)头、(9.07±1.4)头和(7.67±1.58)头(40min,n=15);添加苹果和蜂蜜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搬运效率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3.47±1.17)粒和(2.87±0.9)粒(40min, n=15);添加不同食物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无显着变化(P>0.05)。2.其它可利用食物组成和丰富度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与搬运蚂蚁的种类及其觅食的募集方式有关。本文在野外选择肉、馒头、苹果和蜂蜜4种食物,15个食物组合的实验处理来研究添加不同组成和丰富度的食物后主要搬运者玉米毛蚁和丝光蚁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以揭示其他可利用食物组成和丰富度如何影响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结果显示,(1)在仅有种子的对照处理中,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分别为(38.73±4.57)头和(33.87±4.22)粒(40min, n=15)。与对照相比,添加食物(馒头-肉,SBM)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显着增加(P<0.05),分别为(55.47±4.67)头和(49.07±4.1)粒(40min, n=15),添加食物(蜂蜜-馒头-肉-苹果,SHBMA)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搬运效率显着降低(P<0.05),为(23.13±3.05)粒(40min,n=15);添加不同丰富度食物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仅有种子的对照处理中,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分别为(30.8±2.87)头和(16.27±3.35)粒(40min, n=15)。与对照相比,除了添加肉(SM)的处理,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均显着降低(P<0.05),除了添加食物(肉或馒头,SM、SB)的处理,丝光蚁对种子的搬运效率均显着降低(P<0.05);添加不同丰富度食物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显着降低(P<0.05),降低程度与食物丰富度正相关。3.生境显着影响蚂蚁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搬运效率和搬运距离。本文在野外研究了碎石堆和弃耕地两种生境中蚂蚁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散布。结果显示,碎石堆诱捕到9种蚂蚁,共289头,叁种搬运者玉米毛蚁、红蚁和丝光蚁分别占蚂蚁总量的36.58%、14.53%和7.96%;弃耕地诱捕到9种蚂蚁,共1139头,四种搬运者多栉蚁、丝光蚁、史氏盘腹蚁和玉米毛蚁分别占蚂蚁总量的45.48%、21.24%、15.19%和4.83%;共同搬运者为玉米毛蚁和丝光蚁。两生境搬运者的多度存在显着差异(χ2=62.798,P<0.0001)。初始散布距离正偏,98%的种子散布距离小于20cm,且小于母株高度。碎石堆和弃耕地中蚂蚁对种子的搬运效率分别为(17.13±8.35)粒/h和(52.8±17.46)粒/h,两种生境中蚂蚁搬运种子的效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碎石堆和弃耕地中平均搬运距离分别为(82.63±2.17)cm和(108.07±3.07)cm,两种生境中蚂蚁搬运距离存在显着差异(P<0.001)。本研究结果表明,生境及生境中除种子外其它可利用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富度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小花宽瓣黄堇种子的主要散布者,行使群体募集的玉米毛蚁比行使简单协作募集的丝光蚁有更高的种子搬运效率。不同单一种类食物添加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偏好食物苹果和蜂蜜添加后,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显着降低。不同组成食物的添加对玉米毛蚁和丝光蚁拜访种子的频率和搬运种子的效率均有显着影响;不同丰富度食物添加后玉米毛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无显着性差异,而丝光蚁对种子的拜访频率和搬运效率均显着降低,降低程度与食物丰富度正相关。这说明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与搬运蚂蚁的种类及其觅食的募集方式有关。不同生境搬运者组成和多度的不同,是导致不同生境蚂蚁搬运种子的效率和距离差异显着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蚂蚁与植物(种子)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供资料,也为深入研究蚁播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张海艳[7](2013)在《滇池湖滨区红嘴鸥潜在可利用食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昆明滇池地区,人们每年给越冬红嘴鸥提供大量食物的原因之一,被认为是滇池水域缺乏足够的天然食物,但缺乏科学研究依据。本研究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滇池湖滨区以及昆明城区在26个地点进行12次定期采样调查,以评价红嘴鸥天然可利用食物的数量特征。通过数据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滇池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养活红嘴鸥。在滇池水域0~100cm水深中,红嘴鸥越冬期储存的食物(0.93×108g)约是35000只红嘴鸥最大捕食量3.68×106g的25.27倍,说明滇池水域有足够的食物可以供给红嘴鸥正常越冬。(2)可利用食物量在红嘴鸥迁离期明显高于红嘴鸥越冬期。鱼类、虾类、虫类的食物量在月间变化差异达到显着水平,螺类食物量月间变化差异不显着。其中在4月到7月,是水生动物的繁殖期,食物量会增加,为红嘴鸥的正常越冬提供了物质保障。(3)红嘴鸥可利用食物量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一般情况下,红嘴鸥可利用食物,人为干扰少的地点,储存量较高,翠湖、莲花池和篆塘这3个人为频繁活动的地点,储存量很低。(4)水体中水草比较多、且水较浅的地方,红嘴鸥可利用食物比较丰富。因此认为,可以适当减少对越冬红嘴鸥食物的投喂,以保持其自然野性;如果遇到禽流感盛行年份,可以将红嘴鸥招引到鸽子窝湾、叁合村、东大河、海口湿地、晖湾等人为干扰少且食物丰富的地点,以避免人鸥疾病传播;加强滇池治理和恢复重建,有利于食物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留住红嘴鸥。(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吴建普,周伟,罗红,邓忠坚,李家鸿[8](2010)在《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春秋季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与取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白眉长臂猿取食与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之间随季节变化的适应性,探讨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与活动范围的关系,作者于2009年3~4月和10~12月在高黎贡山赧亢进行了野外调查.采用样带法调查食物资源可利用性,焦点动物取样法记录白眉长臂猿取食行为,瞬时扫描法记录其活动范围,利用ArcGIS9.3软件计算并显示每个栅格内的取食量和食物资源可利用性.结果表明,3~4月和10~12月白眉长臂猿每种食物资源及果实食物资源的可利用量与其取食量呈相关性.3~4月总食物资源、果实食物资源可利用性较10~12月的高,且分布也较集中,海拔1800m以下少有或无可利用食物资源.在3~4月和10~12月2个时间段,白眉长臂猿的活动范围多与总食物资源、果实食物资源可利用性分布高的区域重迭.在3~4月,活动区内、外的总食物资源及果实食物资源可利用性差异性不显着;而在10~12月,它们的差异性显着.在两时间段,白眉长臂猿均倾向选择食物资源可利用性高的区域取食,但季节间取食范围存在变化,10~12月的取食区域大于3~4月的.取食量高的区域在两个季节虽有重迭,但重迭区域较少.3~4月的食物资源可利用量与对应栅格内取食量呈显着相关,10~12月的呈微弱相关.事实表明,赧亢白眉长臂猿食物资源呈不均衡分布;食物资源可利用性影响其活动范围选择;随着季节变化,白眉长臂猿取食与食物资源可利用性相适应.(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唐星星,张银龙,杨波,孙明,孙春华[9](2010)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可利用食物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核心区和缓冲区为研究区域,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区域内3个时期的TM、ETM数据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及统计方法分析了区域内10种地类面积数量变化状况,发现区域内互花米草滩和建成区增长最快,近15年分别增长了16.8倍和1.7倍,禾草滩、芦苇滩、盐地碱蓬滩3种丹顶鹤主要原生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67.30%、13.08%、56.27%;此外,以2004―2005年越冬丹顶鹤对其中9种活动生境的选择程度为权重,将各生境可利用食物量分量求和,估算3个不同时期研究区域丹顶鹤可利用食物总量及变化量。结果发现,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丹顶鹤可利用食物量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1132.054×104kg下降至2006年的845.385×104kg,下降了25.32%。(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9期)
张昆巽[10](2010)在《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变化及可利用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栖息地或称生境(habitat)是动物生活的场所,是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土地利用/覆盖的改变,使栖息地破坏程度加强。本文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野外生态调查,研究了云南会泽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越冬黑颈鹤栖息地的影响和黑颈鹤可利用食物。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1992年以来在会泽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但越冬地理空间范围基本稳定。(2)1992年至2006年间,该保护区两个片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但转换方式不一样。大桥片区显示出了有林地和灌木林的大面积减少和耕地大面积增加,且减少的有林地和灌木林绝大部分转换为耕地;长海片区有林地和灌木林的面积减少和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增加,且减少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大部分转换为耕地。这就说明,这两个保护片区林地的丧失主要是由于耕地的扩张,而扩张是为了满足当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草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的增减则主要由政府决策行为,如修水库、造人工林、恢复湿地和人工种草等原因驱使。(3)会泽保护区黑颈鹤越冬觅食地以耕地为主。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进一步遭到挤压,迫使它们离开沼泽另寻栖息地,甚至有部分离开保护区管辖范围,这些行为显示出该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不稳定性。(4)在会泽黑颈鹤的夜宿地已由原来的浅水和沼泽区域转变为四周无掩体远离人户的水库边缘泥泞湿地或远离水域的山坡地。说明黑颈鹤为适应环境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惯。(5)该保护区黑颈鹤主要以马铃薯、油菜籽、草根茎、昆虫、蔓菁、小麦、荞麦、紫花苕为食。在耕地、草地、沼泽草甸、泥泞湿地和裸地等不同的生境类型中,耕地和泥泞湿地中的食物的可利用性最高。(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0-04-01)
食物可利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近些年来,在云南会泽黑颈鹤保护区,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张,使得黑颈鹤栖息地受到了严重挤压,迫使它们离开了长期生存的栖息地。不仅如此,黑颈鹤可利用的食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基于此,深入分析了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的变化,并探究了黑颈鹤可利用食物情况,旨在为会泽黑颈鹤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物可利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郑圆圆.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与水文变化对新疆额尔齐斯河食物网内/外源碳利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
[2].张建军.会泽黑颈鹤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变化及可利用食物的探究[J].绿色科技.2017
[3].刘赟.海南长臂猿(Nomascushainanus)可利用食物资源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4].蔡美芳,吴仁人,李开明,谢丹平,彭香琴.植物性食物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
[5].江谱娟,王东.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CorydalisgiraldiiFedde)种子散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
[6].江谱娟.其它可利用食物对小花宽瓣黄堇种子散布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张海艳.滇池湖滨区红嘴鸥潜在可利用食物研究[D].云南大学.2013
[8].吴建普,周伟,罗红,邓忠坚,李家鸿.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Hoolockhoolock)春秋季食物资源可利用性与取食[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唐星星,张银龙,杨波,孙明,孙春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可利用食物量变化[J].广东农业科学.2010
[10].张昆巽.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变化及可利用食物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