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决策过程论文-杨立军

购买决策过程论文-杨立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购买决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经济,购买决策,品牌,传播策略

购买决策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杨立军[1](2019)在《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K餐厅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新时代突出的信息网络载体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状态、经营理念和信息处理方式,呈现出从独享到包容、从垂直到水平、从个体化到社会化的特点。这意味着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市场的互相交融成为趋势,预示着消费者核心地位的上升。因此企业要脱颖而出,需要重新思考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企业最终的目标就是取悦消费者,使其成为品牌拥护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了的购买行为,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开展活动以提高自身品牌有效传播,已成为餐饮企业一个重要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从消费者购买行为切入,结合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理论,对K餐厅的品牌传播现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和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共有六大部分,第一章用文献分析法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并阐明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品牌传播、数字经济时代相关概念,梳理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历史演进,重点分析了最新的5A模型,阐述了这一模型的五个阶段(了解、吸引、问询、行动、拥护)和六大衡量指标(购买行动率、品牌推荐率、吸引转化率、好奇转化率、行动转化率、亲和转化率),奠定了文章的理论研究基础。第叁章分析了餐饮行业的现状和当前餐饮品牌传播的特点: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受众精准化、传播渠道碎片化、传播内容热点化。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K餐厅的消费者数据,在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和统计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K餐厅品牌传播存在的品牌形象分散、传播内容同质、传播渠道单一、消费体验滞后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利用5A模型的六大指标,分析K餐厅两个代表性的品牌传播活动数据,得出购买行动率、品牌推荐率均远远低于理想值1,找出了K餐厅品牌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第五章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K餐厅品牌传播的优化策略,重点在四个方面进行改进:重塑品牌形象、传播差异性内容、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增强消费者互动体验。最后文章用数据评估了传播策略的有效性。本文丰富了消费者购买行为对餐饮品牌传播策略的影响研究,为餐饮行业乃至其他服务业提供了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期刊2019-03-01)

刘玲[2](2018)在《面向交易全过程的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保险科技正在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及决策也在发生着变化,再加上保险产品本身较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索、全面而慎重的产品评估与决策、合理的购后评价等,这样复杂的购买行为,必然会受多种不同种类、相互作用的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互联网保险交易全过程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进而构建决策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进而为保险企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在文献分析及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将互联网保险特性与EBM消费者网购行为模型相结合设计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过程五阶段,面向整个购买决策过程对影响消费者购买互联网保险的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其次运用DEMATEL方法识别关键要素,建立了基于问题认知、信息搜索、方案评估、投保决策、理赔及服务五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前景理论及VIKOR方法,建立面向交易全过程的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消费者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的实践活动中。该模型考虑了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过程的众多复杂影响因素及保险消费者的风险规避特征,其中属性评价值用直觉模糊软集表示,能够更加灵活的处理决策数据,正负靶心与平均期望值结合形成的叁参考点使得决策结果涵盖信息全面且决策结果分辨率更高,VIKOR优选方法有效保证了群体效用的最大化以及个体遗憾的最小化;最后选取5家互联网保险企业进行了实例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对保险企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实例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的目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3)

张琳,郭雅兰[3](2018)在《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经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零售企业线上线下业务协同经营管理应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相契合。商品类型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文章用价格与标准化程度两个维度将商品分为四大类:高价格非标准品、高价格标准品、低价格非标准品和低价格标准品。消费者在购买不同类型商品时,其购买决策过程在购买决策类型、寻求的购物价值、面临的购物风险、所需购物信息、所愿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所选择购物渠道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相应地,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零售企业应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制定其线上线下协同经营的战略、策略、流程与管理策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崔梦焱[4](2018)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在线评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终端设备的持续普及,网络购物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导致购物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加剧。在这种情境下,网站中的关于商品客观真实的描述信息,为消费者购物决策过程提供参考变得至关重要。在线评论作为客观信息的主要来源,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但是目前为止研究大都集中于关注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结果的影响,而忽略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过程性。消费者有可能在不同的购物阶段中采用不同的决策策略,从而导致相同的在线评论内容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购物过程的多阶段模型,本研究从消费者的认知视角出发,结合文献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在线评论在消费者购物决策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使用选择集和购买结果分别作为消费者信息搜索阶段和备选评估阶段的产出,从效价、数量和方差等维度分别探索了在线评论对两阶段影响的差异。进而,考虑到网络商店的异质性,针对信息搜集阶段的在线评论影响引入卖家信誉这一变量,分析其所产生的调节作用来进一步了解在线评论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线评论的叁个特征都会对消费者最终的购买结果产生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在消费者信息搜集阶段就已经有所凸显,且和最终决策结果影响一致。卖家信誉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显着的调节作用。具体说来,卖家信誉越高,效价对信息搜集阶段的影响越弱,而评论数量对这一阶段的影响有所增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子商务环境中在线评论影响研究方面的不足,进一步为在线评论的影响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加深了现有理论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理解。在实践方面,也对营销人员和网站运营者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01)

刘蓓琳,张琪[5](2017)在《基于购买决策过程的电子商务用户画像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商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将用户画像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用户购买决策过程中,提升企业在需求获取、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服务、用户满意度管理和信用评价五个阶段的服务水平,并从用户画像维度划分、属性确定以及属性抽取方法叁个方面对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电子商务用户画像应用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7年24期)

赵青芳[6](2017)在《个性化信息推荐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推荐技术和推荐系统的不断完善刺激了产品在线推荐的蓬勃发展。随着网络购物群体的日益壮大,如何通过产品在线推荐有效引导消费者做出购物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社会发展的新时尚,不断采取措施推动消费者进行低碳、绿色消费也是企业(网络商城、在线店铺等)在关注经济效益以外应当思考的问题。所以,如果不能谨慎使用绿色产品个性化推荐的技巧,很可能推荐系统所推荐的绿色产品不仅不能如商家的期望被消费者有效地接受,而且也不利于推动居民践行低碳、绿色消费行为。鉴于此,基于消费者决策过程理论和偏好不一致理论,本文研究绿色产品的信息个性化推荐类型对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以指导在线绿色产品个性化推荐的设计与应用。在系统梳理个性化广告、定位广告、个性化网络推荐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等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整体理论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着重研究以下叁项内容:研究内容一,研究个性化信息推荐对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两阶段过程的主效应(实验一);研究内容二,绿色涉入度在“个性化信息推荐——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路径上的调节效应(实验一);研究内容叁,探讨产品属性在“个性化信息推荐——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路径上的调节效应(实验二)。实验一以节能冰箱为例,采取2个(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基于自己推荐VS基于他人推荐)分组实验,探讨不同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对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两阶段过程的主效应以及消费者绿色涉入度的调节效应;实验二将采取2(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基于自己推荐VS基于他人推荐)×2(绿色产品属性:高经济价值VS低经济价值)的二因子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绿色产品属性的调节效应。共调查1000名有效样本,运用SPSS 22.0开展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小样本预实验,检验实验的操纵效果及问卷的信效度水平;其次,在正式实验中,通过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逻辑斯特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两种不同个性化网络推荐类型对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总效应。主要研究结论有:(1)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对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前期考虑阶段不存在显着的主效应;(2)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对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后继选择阶段则存在显着的主效应;(3)消费者绿色涉入度在“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前期考虑阶段”路径上不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4)消费者绿色涉入度在“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后继选择阶段”路径上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5)产品属性在“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前期考虑阶段”路径上不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6)产品属性在“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后继选择阶段”路径上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7)本文还发现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对不同特征个体绿色购买决策过程(前期考虑阶段,后继选择阶段)的影响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认为,购物网站在设计和使用绿色产品的推荐时应该:(1)在消费者决策的前期考虑阶段,实施产品个性化信息推荐增强绿色产品营销效果;(2)在消费者决策的后继选择阶段,多以基于他人的个性化推荐为主可有效刺激绿色购买;(3)进行目标市场划分,着重对高绿色涉入度消费者进行产品个性化信息推荐,增强产品推荐效果;(4)对产品进行分类,在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类型可增强产品推荐效果;(5)重点关注过去考虑或选择购买过网站推荐产品的用户,实施精准营销以刺激绿色消费。(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7-12-01)

代乐娇,周孟孟,张旭然,王大伟[7](2017)在《“饥饿营销”情境下消费者决策风格和卷入度对网络购买决策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天猫网络商城"双十一"促销节的总交易额高达960亿人民币,这表明有几亿消费者参与了此次的网购活动。在全球信息化的潮流下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学、消费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主要探讨非饥饿情境下消费者决策风格和卷入度对网络购买决策的影响,但是基于饥饿营销情境下消费者决策风格和卷入度是否共同影响网络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其次,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网络购买决策的结果,本研究侧重探究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差异。本研究包含预备实验和正式实验,预备实验测量被试对不同商品的卷入程度以及网络购买商品的属性,正式实验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考察了在不同营销情境下,消费者决策风格、卷入度对其网络购买意向的影响。以298名本科生为被试,采用2营销情景(饥饿情景/非饥饿情景)×2决策风格(冲动型/质量型)×2卷入度(高/低)的混合实验设计,被试完成不同卷入程度商品的网络购买意愿的问卷,结果为营销情景的主效应显着,被试在非饥饿营销的情景下比在饥饿营销情景下购买意愿更强烈;营销情境与卷入度的交互作用显着,与低卷入度商品相比,高卷入度商品受营销情景的影响更大。实验二考察了在不同营销情景下,消费者决策风格、卷入度对网络购买决策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采用信息板呈现技术收取数据,结果显示:(1)消费者决策风格和卷入度对信息搜索时间主效应显着,即质量型被试比冲动型被试的信息加工时间更长,被试对高卷入度商品比对低卷入度商品的信息加工时间更长;(2)消费者决策风格和卷入度对信息搜索深度有显着影响,即质量型被试的信息加工深度更深,被试对高卷入度商品的信息加工深度更深;(3)决策风格、卷入度和营销情景叁者的交互作用显着,冲动型被试在非饥饿营销情景下对低卷入度商品进行非补偿性加工。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网络购买决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而且对于指导消费者建立理性消费观和网商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王成成[8](2017)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购买决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废弃物的日益增加,这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间接使得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严重不足。鉴于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开发产品的“二次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再制造应运而生,并且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再制造行业的良好发展,政府相继出台《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对再制造行业表示扶持。然而,再制造产品不同于新产品,其具有“二次使用”的特殊属性。这一属性导致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较低。相比工业品领域的再制造产品的飞速发展盛况,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差强人意。本研究将视点放在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决策过程上,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并运用Nvivo10这一定性分析软件,依据从网络论坛中搜集到的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有效评论,来深度探析消费者在购买再制造产品时所经历的购买决策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决策过程,由形成态度——感知价值——购买选择——购后评价等关键点构成一个主线,在具有一般性购买决策过程共性特点的同时,还具有更加复杂的多级决策特点。消费者要先决定是否将再制造产品列入购买备选方案,然后才是在若干再制造产品和原产品备选方案集内进行选择。(2)在这个多级决策的第一阶段,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持积极态度,则有可能将再制造产品放入方案候选集,若持消极态度,则可能直接拒绝购买。可见,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态度对购买决策具有先导作用。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态度包含对再制造产品的信任度、心理接受程度和个人消费观叁个维度。(3)在方案评估阶段,将顾客让渡价值作为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感知价值的标准,若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让渡价值感知大于对新产品的让渡价值感知,则会做出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决策;否则,则会拒绝购买再制造产品。(4)购后评价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态度,一方面直接影响自己对再制造产品态度的重新审视,另一方面通过口碑传播影响他人对产品的认知,进而影响态度的形成。上述研究发现,对购买行为相关理论在再制造产品特定领域内进行了完善和拓展,对改善面对消费者的再制造产品销售业绩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莎[9](2017)在《在线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编辑阶段的有限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4.13亿。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由于由于方便、快捷和实惠等特点而选择在线购物,然而相较传统的线下购物方式,在线购买时由于商品数量繁多、促销手段复杂、无法接触到实物,消费者会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这使得违背"理性人"假设的消费行为不断涌现,因此对在线购买决策过程的有限理性分析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在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有限理性人"决策过程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在线购买的特点,将在线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编辑阶段(购买信息搜集、购买信息贮存)与评价阶段,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消费者购买决策框架,着重对其中的编辑阶段进行研究,将有限理性的四个认知偏差引入该阶段,分析有限理性视角下在线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编辑阶段存在的决策偏差现象。实证研究中,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2(产品类别)×2(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产生的认知偏差是否会造成编辑阶段呈现结果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线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编辑阶段中信息搜集和信息贮存均会受到启发式偏差、框架效应等认知偏差的影响。具体而言:(1)在购买信息搜集阶段,网站定位、店铺类别(旗舰店/不知名店铺)会产生代表性偏差,产品在搜索页面的位置、店铺类别(已购买店铺/陌生店铺)会产生可得性偏差,参考价格的存在与否会产生锚定效应,包邮与否会导致框架效应;(2)在购买信息贮存阶段,店铺评级会产生代表性偏差,历史促销价存在与否会产生锚定效应,在线评价的正反阐述方式会产生框架效应,在购买服装类产品时产品信息的呈现形式会导致可得性偏差。以上这些认知偏差的存在将导致编辑过程的结果即购买方案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有限理性,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最终购买决策。最后从理论层面、应用层面两个方面来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同时指出研究的局限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吕品[10](2015)在《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网络团购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团购作为近年来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型销售模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众多国内外营销经济界学者也相继对网络团购的现状、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等进行研究。本文以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为切入点。分别通过对我国网络团购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团购网络企业提出了合理的营销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5年17期)

购买决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保险科技正在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及决策也在发生着变化,再加上保险产品本身较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索、全面而慎重的产品评估与决策、合理的购后评价等,这样复杂的购买行为,必然会受多种不同种类、相互作用的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互联网保险交易全过程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进而构建决策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进而为保险企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在文献分析及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将互联网保险特性与EBM消费者网购行为模型相结合设计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过程五阶段,面向整个购买决策过程对影响消费者购买互联网保险的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其次运用DEMATEL方法识别关键要素,建立了基于问题认知、信息搜索、方案评估、投保决策、理赔及服务五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前景理论及VIKOR方法,建立面向交易全过程的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消费者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的实践活动中。该模型考虑了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过程的众多复杂影响因素及保险消费者的风险规避特征,其中属性评价值用直觉模糊软集表示,能够更加灵活的处理决策数据,正负靶心与平均期望值结合形成的叁参考点使得决策结果涵盖信息全面且决策结果分辨率更高,VIKOR优选方法有效保证了群体效用的最大化以及个体遗憾的最小化;最后选取5家互联网保险企业进行了实例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对保险企业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实例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达到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的目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购买决策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杨立军.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K餐厅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2].刘玲.面向交易全过程的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模型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3].张琳,郭雅兰.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协同经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

[4].崔梦焱.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在线评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8

[5].刘蓓琳,张琪.基于购买决策过程的电子商务用户画像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

[6].赵青芳.个性化信息推荐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D].浙江财经大学.2017

[7].代乐娇,周孟孟,张旭然,王大伟.“饥饿营销”情境下消费者决策风格和卷入度对网络购买决策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8].王成成.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购买决策过程[D].大连理工大学.2017

[9].李莎.在线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编辑阶段的有限理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吕品.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网络团购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5

标签:;  ;  ;  ;  

购买决策过程论文-杨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