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波[1]2003年在《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社会认知是一个宏大的研究领域。社会判断是社会认知的重要方面,它贯穿于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思维)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对社会物、社会人和社会事件叁类对象的判断加工。 样例是与当前要判断的靶子所属范畴相似的客体的一种认知表征。在社会认知中,人们会基于社会样例与靶子之间微小的相似之处(如名字、发型、嗜好、特长等),而将样例的其它人格特征统统赋予靶子,并会以此为基础进行随后的认知加工。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样例激活效应。 本研究以目前国际心理学界方兴未艾的样例研究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的深入研究,对该效应存在的广度、条件、作用强度、指向及与其它社会心理现象的关系等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发现蕴藏其中的心理规律,为社会认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由5个系列实验组成,以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了自陈量表法、评定量表法、信号检测论法、投射测验法和情境测验等多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在社会判断的各对象领域(社会物、社会人和社会事件)中都存在强大的样例激活效应,无论强启动、还是弱启动条件下都表现出外显或内隐的存在,并且都表现为“同化效应”。 (2)样例激活效应的存在和产生作用有赖于一定的条件。首先,启动的有效性、强度,以及判断时机等影响着效应的产生和强度。其次,靶子效价、靶子所属范畴、消极词效应、他相关效应和刻板印象标签等在社会判断过程中会与样例激活效应发生方向不一的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着社会判断加工。此外,刺激呈现时的关联效应、刺激与靶子间的联系密切程度也都对样例激活效应存在一定影响。 (3)以上结论可以对个人印象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和政府行为中的评估督导、人格塑造及舆论宣传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基本规律,有效利用效应的有利方面,消除其不良影响,避免认知偏差,做到判断的相对客观与公正。
王新波[2]2007年在《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样例激活效应(the effects of exemplar activation)指的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头脑中已存在的样例对当前靶子认知所产生的效应。
王新波, 单洪雪[3]2008年在《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的田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田野实验法,通过测量不同样例激活条件下4个班的学生对不同实习教师的评价,考察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的存在及产生效应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是存在的,并且表现为内隐层面的同化效应。但产生效应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激活效应只在延时判断加工中表现明显,在即时判断中不明显;其次,在对靶子不太鲜明的表征进行判断时,样例激活效应显着,但对靶子固有的鲜明的表征判断时效应不显着。
王沛, 王新波[4]2003年在《社会判断中的样例激活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初步考察了社会判断过程中样例激活效应存在的条件、作用、强度和指向。被试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2年级学生 16 0人。实验结果表明 :(1)样例激活效应在强启动和弱启动条件下都存在 ,而且表现为同化效应。 (2 )在强启动条件下 ,样例激活效应表现强烈。进一步讲 ,正、反样例对高、低效价的靶子都有同化效应 ,但正面样例对低效价靶子的效应更强 ;而反面样例对高效价靶子的效应更强。 (3)在弱启动条件下 ,样例效价和靶子效价共同影响着社会判断及其决策过程 ,样例激活效应明显弱化 ,具体表现为 :①样例激活仅对低效价靶子的判断影响显着 ,对高效价靶子影响不显着 ;②从具体样例对高、低效价靶子效应强度的比较看 ,正面样例对低效价靶子作用更强 ,反面样例只表现出略微差异。另外 ,“关联效应”会冲淡样例激活效应。
王新波, 单洪雪[5]2008年在《社会认知中的样例激活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信号检测论技术,以人格词单记忆为实验任务,探讨社会认知过程中样例激活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对记忆过程的干扰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样例激活与群体范畴的交互效应对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存在显着干扰作用。(2)与外群体相比,内群体的信息加工更不易受到干扰;与积极样例特质相比,消极他相关样例特质的信息加工更不易受到干扰。(3)在加工内群体成员信息而激活的是反面样例时,被试的判断标准最严。
吴明证[6]2004年在《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态度历来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在过去20年间,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研究经历了重大的范式转变,研究者更为重视个体社会认知加工中的无意识过程的作用。相应于这种范式转变,态度研究者提出,态度可以因为外界环境中线索的存在而自动激活,这一过程可以迅速发生并难以控制,也勿须耗费个体的认知资源。此外,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也发展了许多内隐测量技术以有效探测个体的内隐态度。本研究采用当前主要的内隐测量技术IAT以探究态度的内隐形成及改变过程、内隐矛盾态度现象,以及内隐—外显态度间关系的可能调节因素。 在理论分析部分,论文对内隐态度的界定、内隐态度的主要测量技术、内隐态度形成的评价性条件反射(EC)范式、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相关分析及其所蕴涵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论和同一论思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调节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概括和梳理。在对当前主要态度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成果,构建本论文的研究体系。 论文实验部分由五个研究组成,其中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探讨了内隐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第叁个实验探讨了内隐矛盾态度现象,第四和第五个实验探讨了内隐—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因素。具体研究如下: 实验一通过阀下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探讨态度的内隐形成过程。研究发现,中性目标刺激和不同属性的刺激材料配对多次呈现,可以导致个体对原先中性目标刺激的评价发生变化,且这一过程不需要个体的意识参与,从而支持了态度可以内隐形成的观点。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考察态度的内隐改变过程。研究发现,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处理,尽管个体的外显和内隐偏见仍然存在,但是强度有所降低。该研究为偏见减少或消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验叁对(内隐)态度的本质进行探讨。在矛盾态度研究和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基础上,以IAT作为探测手段,提出了内隐矛盾态度这一概念,认为个体可能同时存在着对同一对象的积极和消极评价,且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内隐测量技术加以有效侦测。研究发现,在性别维度上,相较于女性青年,个体表现出对男性老年人的积极态度,但在年龄维度上,相较于女性青年,个体表现出对男性老年人的消极态度。作者试图通过内隐矛盾态度现象,整合态度的“预存评价”观点和态度作为“背景依赖性结构”观点。当个体在年龄或性别维度上自动提取相应评价时,支持了态度作为“预存评价”观点;个体以年龄或性别作为提取维度,导致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评价,则支持了态度作为“背景依赖性结构”观点。内隐矛盾态度现象为态度研究者更加深入探究态度本质,以及内隐测量技术是否可以有效侦测个体真实态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实验四在实验叁关于双重态度存在可能性的基础上,探讨内隐一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因素。实验四从态度属性本身出发,探讨态度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态度强度的增强,内隐一外显态度间一致性随着增大,随着态度强度的减弱,内隐一外显态度间一致性随着减少,从而支持了态度强度的调节作用。这一研究为解决Fazfo和Bargh等人关于态度自动激活效应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Fazin认为态度强度是影响态度自动激活的重要因素,而Bargh则认为态度自动激活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研究支持了Fazio的观点。 实验五探讨了个性特征对内隐一外显态度的调节作用。研究以个体长期性动机因素一认知需要和评价需要作为研究视角,分析个体长期性动机差异对内隐一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认知需要和高评价需要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内隐一外显态度一致性;低认知需要和低评价需要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内隐一外显态度一致性。 总讨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评价性条件反射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纯粹接触效应和情绪导致内隐态度形成研究,提出态度形成并不完全是个体意识性推理的结果;对内隐测量方法所探测的心理结构和内隐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个体多元类别的存在可能是导致AIA现象的主要原因;内隐一外显态度间关系的调节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叁个角度展开。
陈莉[7]2011年在《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文中认为学校代码:10270学号:082100023分类号:B842.6止珍冲笔大爹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社会认知研
李朝旭[8]2005年在《社会判断的内隐和外显过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判断是社会认知的叁大内容之一,另外两种为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并没有在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早期进入广大研究者的视野,而是在实验社会心理学发展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引起注意。 但是,社会心理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蕴含着社会判断研究终有一天成为显学的玄机。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教授在晚年学术转向民俗心理研究,从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出对社会心理的探讨始于第一代心理学家,但是采用实验法来研究社会行为则是由第二代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来充当了一种过渡性角色。他临终前直接指导了奥尔伯特的研究论文,促成了奥尔伯特传统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出现。 实验社会心理学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危机之后,社会认知(含社会判断)研究成为了这门学科的显学。在以上学科发展的背景中,社会判断研究综合了社会认知尤其是内隐社会认知,和判断与决策研究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成为近年来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亮点。为了分析社会判断中的内隐与外显过程,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研究: 实验一对杨治良、李朝旭等(2004)初步发现,即局中人和局外人存在决策差异,局中人比局外人更加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报偿的方案,进行了再次验证并探讨这其中原因所在。采取一种假想情景的实验,发现控制了局中人和局外人的实验情境因素之后,仍然出现局中人偏好冒险性方案的效应。原因是前者主要运用习俗启发法来进行判断,后者主要运用人格启发法来进行判断。 实验二使用触棒迷津进行实验,让被试在学习五次后就后续实验方案作出二择一的选择,但采用恒定法就局中人和局外人的期望收益进行了对等处理。结果发现:受利诱的局外人和局中人之间的决策差异消失,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两群体都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报偿的方案;从信息使用上看,局中人较受利诱的局外人在决策时更偏重客观情境信息的使用;局外人体验到更大的选择冲突。他们之间的差异,利害得失是最主要的原因,对于利害得失的中介反应就是使用了不同的习俗启发法或者人格启发法。还发现了局中人的性别也干涉局外人和局中人之间的一些差异。 实验叁采用传统京剧《赵氏孤儿》故事情节作为材料,让被试从局中人
王玲玲[9]2011年在《社会判断及其偏差的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判断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西蒙、卡尼曼的推动下,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发现社会判断会受到多种启发式的影响,并产生判断偏差。同时也发现社会判断具有内在深层性,相对于物品与事件,人们对人物的判断评价存在宽大效应,具有积极性偏见,同时又受到内隐认知的影响,具有容貌与性别刻板印象等,出现判断结果的差异;再者,对于人物的判断,主要集中在容貌吸引力、性别因素的影响,较少注意到个人背景对人物的影响,由此激发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本论文的重要目标是本着科学化和生态化的重要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上对社会判断偏差与错误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在实证上搜集资料,自行设计评价量表,利用相对外显的纸笔评价测验和内隐词汇判断测验,在社会判断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叁个实验,探讨社会判断的宽大效应的适用性,以及容貌吸引力、性别、个人背景因素,对人物判断的影响和之间存在的判断偏差分化,并深入人物判断的内隐层面,考察这叁种因素所映射的人物特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验分为叁大部分,实验一,采用投射的纸笔测验方法,利用图片和问题材料,考察了人们对物、事、人的社会判断偏差的分化现象;实验二,同实验一测验,研究容貌吸引力、性别、个人背景叁种因素,对处于负性事件的人物的判断影响,分析具体的判断偏差;实验叁,利用内隐词汇判断测验,考察容貌吸引力、性别、个人背景与人物特质的内在联系。叁个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四个假设,归结如下:1、社会判断中确实存在评价偏差,相对于负性事件本身人们对人物的评价标准相对宽松,但对于人化的物品,评价的高低受到人们对所介入人物的态度的影响,可见社会判断中存在对人物的宽大效应,但这种宽大效应具有局限性,受到人物因素的影响。2、在人物判断中,性别、容貌吸引力、个人背景因素影响显着,并存在相互作用,产生判断偏差的分化,同时验证了刻板印象的存在。3、在人物判断中,人们倾向于利用性别、容貌吸引力、个人背景因素推论人物特质,并呈现出对应关联。容貌吸引力强者具有较好的性格,容貌吸引力中等者能力强,容貌吸引力差者比较努力;个人背景好者,内在特质稍劣,且不稳定,个人背景中等者最优。4、在人物判断中,外显评价与内隐特质联想结果具有分离性,验证社会判断存在外显控制加工和内隐自动加工两个过程。
高旭辰[10]2016年在《公众对他国内隐态度的激活与转变研究》文中指出公众对他国的内隐态度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一个比较重要而又相对空白的研究课题。随着当代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日益深入,以及普通公众的态度立场在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研究如何转变公众对他国的内隐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理解内隐态度激活与转变的机制,本研究比较了平衡认同理论、联想-命题评价模型和迭代再加工模型。平衡认同理论侧重于揭示社会知识结构网络的运作机制,即态度对象和评价属性之间的联结如何建立和改变。联想-命题评价模型侧重于描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转变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可能方法路径。迭代再加工模型深入分析了态度激活与表达的神经机制,并强调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指出,这3个理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将其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内隐态度。作为逻辑前提,本研究首先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考察了公众对他国态度激活的特征。结果表明,负性对象诱发的P200波幅大于正性对象,N300波幅小于正性对象,LPP波幅在右侧额叶和顶枕叶大于正性对象,体现出态度自动激活的特征,表明公众对他国态度具有内隐性。本研究认为,通常用于内隐态度改变研究的熟悉效应、条件反射等方法生态效度较低。根据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提出的8条可能路径,本研究采用说服的中心路径,提供充分的引导信息,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近期实证研究的检验,是对内隐态度转变方法的拓展。从平衡认同理论出发,本研究提出提供引导信息的3种不同方式,一是引导被试对他国进行“敌”/“友”的身份认同,二是引导被试对他国行为进行“善意”/“恶意”动机归因,叁是选择性地强化他国“优点”/“缺点”。这3种方式与被试的“自我”之间的联系逐步递减,我们预期,它们对态度转变的效果也将递减。行为实验采用重复测量的被试间设计,每个实验中,先测量态度的基线水平而后将被试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相反的实验处理,再进行态度测量。实验二结果表明,“敌”/“友”身份认同能够针对虚拟的态度对象形成相应内隐态度。实验叁结果表明,“敌”/“友”身份认同能够显着转变对现实态度对象的内隐态度。实验四结果表明,“善意”/“恶意”动机归因能够显着转变外显态度,但对内隐态度转变效果有限试验五结果表明,“优点”/“缺点”的选择性强化不能有效转变内隐态度,且对外显态度转变效果也有限。总体上看,实验结果符合基于平衡认同理论的预期,表明转变内隐态度的转变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在态度对象和个体“自我”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结。
参考文献:
[1]. 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的实验研究[D]. 王新波.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2]. 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的关系研究[C]. 王新波.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
[3]. 社会判断中样例激活效应的田野实验研究[J]. 王新波, 单洪雪. 心理研究. 2008
[4]. 社会判断中的样例激活效应[J]. 王沛, 王新波. 心理学报. 2003
[5]. 社会认知中的样例激活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J]. 王新波, 单洪雪. 心理科学. 2008
[6]. 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吴明证.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 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D]. 陈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8]. 社会判断的内隐和外显过程研究[D]. 李朝旭.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9]. 社会判断及其偏差的分化研究[D]. 王玲玲. 广州大学. 2011
[10]. 公众对他国内隐态度的激活与转变研究[D]. 高旭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