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IL-1、ET相关性研究

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IL-1、ET相关性研究

唐武[1]2004年在《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IL-1、ET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型的客观指标。 研究方法:将120例中风急性期病人按中医证候分为七组,①对入选患者证候积分进行评估;②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ET水平,ELISE法检测血清IL-1水平,并同时检测各组病人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变化,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结果:各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T、I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ET、IL-1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P<0.01)。痰湿蒙神证、风火上扰证ET、IL-1明显高于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P<0.01)。并且血清IL-1、ET水平与证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呈正相关,血清IL-1与ET水平呈正相关(P<0.01)。 结论:(1)高IL-1、ET的血清水平可能是中风急性期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反映了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的剧烈程度,体现了中风急性期以标实为主的病机特征。 (2)在中风急性期不同的辨证分型中,IL-1、ET的血清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明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IL-1、ET具有相关性。 (3)IL-1、ET的血清水平可作为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史琦[2]2012年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相对应的临床四诊信息组合及关联网络,形成四诊信息可视化网络图,探讨四诊信息在复杂网络中分布模式的特点和意义;2.发掘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与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尝试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性数据平台,探讨其组合模式在冠心病UAP中医证候判断中的作用和意义;3.建立基于血浆代谢组学的冠心病U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区分模式;筛选证候相关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尝试建立冠心病UAP患者证候在代谢层面的识别模式。方法1.前期文献调查研究采用数据库检索及Shannon熵互信息方法筛选同冠心病UAP患者证候/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中医临床四诊信息、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及反映病理生理机制的生物学指标;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合文献整理和专家调研结果制定冠心病UAP临床四诊信息采集表,完整、准确采集1576例确诊为冠心病UAP患者的临床资料;3.理化指标检测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全面采集411例冠心病UAP患者的149项临床常规理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130冠心病UAP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TNF-α、MMP-9、ET、NO、APN、sICAM-1、Hey、Ps、TAFI及HO-1水平,检测过程由专业人员负责,严格实行质量控制;4.代谢组学实验研究对45例冠心病UAP患者及15例正常人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对其血浆中的内源性小分子及大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全面鉴定;5.冠心病UAP中医证候识别模式的建立(1)采用互信息的方法构建107项四诊信息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Pajek2.0软件绘制四诊信息复杂网络的可视化图,包括不同类别节点图、k-核心网络图及抽象化图,进行网络的度分析、聚类分析、网络核心及连通性分析;(2)采用CHAID决策树及ADTree决策树方法对冠心病UAP患者中医证候/证候要素与临床常规指标及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挖掘。采用分层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以敏感性、特异性及判断正确率均大于70%视为模型成立;(3)采用SIMCA-P12.0软件中OPLS/O2PLS-DA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载荷图、VIP图及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筛选出与冠心病UAP患者血瘀证、气虚证最可能相关的特征性代谢产物,进一步采用Statistica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验证特征性代谢产物对证候的识别效果。结果1.四诊信息复杂网络对证候的识别模式网络属性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冠心病UAP患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四诊信息网络中的107个节点度值在0-6之间;叁个网络中分别有3-5个各自连通的网络,连通分量编号为1的网络最复杂。网络抽象化图显示:UAP患者的网络骨架由胸痛、耳鸣、胸闷、咳嗽、气短和五心烦热组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网络骨架由心悸、恶心呕吐、头晕、胸痛、胸闷和畏寒肢冷组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抽象化网络由胸痛、胸闷、五心烦热、咳嗽、倦怠乏力和气短组成。k-核心网络结果显示:冠心病UAP患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网络中均有5个节点的k值为4,形成了4-核心网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网络中有17个节点的k值为3,构成了3-核心网络。四诊信息网络节点分类图显示:叁个网络的中心为提示气虚、阳虚和气滞的节点组合。网络中心周围依次排列了可不同程度的提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气滞、脾虚、热蕴及痰浊证候的四诊信息组合。2.临床常规理化指标对证候的识别模式应用SPSS17.0CHAID算法,共形成13个证候/证候要素的识别模型。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包括TSH,左室径MPV, DBIL, PTA, QT间期,QRS时限,ALB8个属性指标;气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X TAL, RDW-CV, K, TSH, MONO, hs-CRP, LDL, A峰8个属性指标;阳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PDW, FT4, LP(a), Cl, PT6个属性指标;寒凝证决策树模型包括CRP, RDW-CV, AST, PT, HDL5个属性指标;痰浊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Tc, MCHC, CK尿镜检RBC5个属性指标;气滞证决策树模型包括P-LCR, INR, PTA, E峰,Na, TP, MCHC7个属性指标;痰瘀互阻证决策树模型包括is-CRP, TBIL, GGT, PLT, FBG, P-R司期6个属性指标;气滞血瘀证决策树模型包括左室后壁厚度,PLT, NE%, BSA%4个属性指标;瘀热互结证决策树模型包括hs-CRP, LP(a), MONO, FIB, RDW-CV, MCV6个属性指标;气阴两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MCH, P, MCV, EC, QRS时限5个属性指标;心阳气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D-Ⅱ聚体,MPV,E峰,P,PT5个属性指标;阴阳两虚证决策树模型包括FT3,ALT, MONO%3个属性指标;痰热互结证决策树模型包括Cl,缩短分数,RDW-CV,血常规RBC,D-Ⅱ聚体,CK-MB, PTA, BUN8个属性指标。3.生物学指标对证候的识别模式血瘀证ADTree模型包含Ps、MMP-9、NO、sICAM-1、TAFI、Hey、HO-17个属性指标;气虚证ADTree模型包含TNF-α、NO、TAFI、sICAM-1、Hey、APN、Ps、HO-18个属性指标;阴虚证ADTree模型包含MMP-9、APN、sICAM-1、ET、HO-1共5个属性指标;阳虚证ADTree模型包含TAFI、Ps、sICAM-1、HO-1、MMP-9共5个属性指标;寒凝证ADTree模型包括sICAM-1、NO、APN、MMP-9、Ps、ET、HO-17个属性指标;痰浊证ADTree模型包括TNF-α、Ps、NO、HO-1、sICAM-1、TAFI6个属性指标;气滞证ADTree模型包括HO-1、ET、TAFI、Hey、sICAM-1、NO6个属性指标;热蕴证ADTree模型包含TAFI、TNF-α、MMP-9、Hey、Ps、HO-1、APN共7个属性指标。4.特征性代谢产物对证候的识别模式共检测到冠心病U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源性代谢成分39种,其中小分子物质34种,大分子物质5种。CPMG及LED代谢产物的OPLS/O2PLS-DA积分矩阵图显示:冠心病UA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气虚证与非气虚证的分布区沿第一主成分t(1)轴方向完全分开,模型拟合度较好。特征性代谢物筛选结果显示:血瘀证的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缬氨酸和丙酮;气虚证的特征性代谢产物包括乙酰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肉碱。结论1.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冠心病UAP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模型的研究,具体包括挖掘识别证型的核心四诊信息或四诊信息群、分析疾病的基本证型、总结各证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关联程度等;2.冠心病UAP各证候/证候要素的主要生物学机制为:(1)血瘀证:以TSH降低为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MPV异常的高凝状态,以PTA水平下降的出血倾向,QT间期延长及易发心律失常,以ALB降低的蛋白质代谢紊乱,DBIL增高的保护功能,以Ps降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以MMP-9升高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代谢物角度提示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异常及血管内皮损伤;(2)气虚证:以K离子降低的电解质紊乱,以hs-CRP升高、RDW-CV、MONO及TNF-α水平异常的炎症反应,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功能减退,TSH水平呈代偿性的增高,NO水平降低的内皮功能损伤;代谢物角度提示糖代谢、脂质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异常;(3)阴虚证:MMP-9异常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APN水平降低的脂质代谢异常;(4)阳虚证:以D-Ⅱ聚体升高的高凝状态,以PDW异常及Ps降低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倾向,TAFI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LP(a)升高的脂质代谢异常,以Cl离子为主的电解质紊乱;(5)寒凝证:CRP异常的炎症反应,以PT升高为主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异常,以HDL下降的脂质代谢异常,以sICAM-1水平异常的细胞间粘附状态的异常,以ET水平升高的内皮功能损伤;(6)痰浊证:D-Ⅱ聚体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改变,QTc延长及易发心律失常,以MCHC上升的贫血倾向,以CK升高倾向的心肌损伤,以TNF-α明显升高的炎症状态,以Ps升高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7)气滞证:以P-LCR升高,1NR降低,PTA水平降低的出血凝血异常,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以TP下降的蛋白质代谢紊乱及肝损害倾向,MCHC水平升高的贫血倾向,以HO-1明显减少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以ET水平异常的内皮功能紊乱;(8)热蕴证:以TAFI异常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以TNF-α、Hcy升高的炎症反应,以Ps明显升高的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9)痰瘀互阻证:以hs-CRP异常的炎症反应,GGT水平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PLT升高的凝血状态,糖代谢异常;(10)气滞血瘀证:左室后壁厚度改变的心室重构,PLT升高的凝血和血栓倾向,NE%升高的炎症状态;(11)瘀热互结证:以hs-CRP升高,MONO水平异常,RDW升高的炎症反应,FIB水平升高的凝血倾向;(12)气阴两虚证:MCH异常的贫血倾向,P离子水平降低的电解质紊乱,MCV升高的可能炎症状态,以QRS时限延长的心室收缩功能下降;(13)心阳气虚证:D-Ⅱ聚体升高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PT、MPV降低的低血栓倾向,左室舒张功能受损;(14)阴阳两虚证:FT3水平明显降低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机体的保护性抑制状态,MONO%异常的可能炎症状态,ALT水平升高的CHD风险性增高;(15)痰热互结证:Cl离子降低的严重电解质紊乱,RDW升高的炎症反应,RBC计数增高的血液流变性质异常,CK-MB异常改变的心肌受损,PTA升高的凝血倾向。

扈新刚[3]2007年在《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表征及生物学基础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由于受研究思路、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限制,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仍处于艰难探索阶段。其中,中医临床与现代生物学研究模式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缺乏与气虚血瘀证相关联的评价标准,影响了其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评价。总结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既往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973课题组提出了“因、脉、证、治”的建模思路和气虚血瘀表征模型的概念,以此为依据,本课题对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宏观表征及部分生物学指标进行了研究,探讨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客观评价方法。目的:1探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气虚血瘀动物模型制作方法;2探索气虚血瘀动物模型宏观表征研究与评价方法;3部分揭示气虚血瘀证微观生物学基础;4探索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1实验研究(1)根据“劳则耗气”中医理论,从病因角度入手,以力竭游泳为造模手段,建立游泳→力竭气虚→气虚血瘀的动物模型,确定气虚血瘀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选取不同的时间点(1w、2w、4w),从外观状况、体重、平均进食量、游泳时间、精神状态评分、排便情况、舌质评分、复合电生理检测、行为学检测、舌图照相等方面对模型大鼠宏观表征进行动态观察,筛选模型大鼠能够反映气虚血瘀特征的敏感宏观表征。(2)动态观察(1w、2w、4w)模型大鼠血浆葡萄糖(glucose,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叁酯(triglycerich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血黏度、红细胞变形及聚集指数、凝血相关指标等的变化,从能量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改变角度探讨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3)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hibabituric acid,TBA)测定心脑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心、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脑组织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浆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从氧化应激损伤、血管活性物质失衡、组织炎性损伤等角度探讨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2宏微观指标多元分析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敏感表征与其它表征及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对与敏感表征相关度较高的微观指标进行判别分析,筛选敏感微观指标,探索气虚血瘀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客观评价方法。结果:1实验研究1.1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表征研究外观状况:表现出无精打采、眼微睁、无神、自主活动少、对外界反应迟钝,被毛黯淡枯燥,爪甲色淡等特征;体重: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模型2w、4w组的体重均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平均游泳时间:模型2w、4w组比模型1w组明显缩短;精神状态评分: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评分增高,模型2w、、4w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旷场分析:模型2w及4w组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较正常组有所延长(P<0.05);舌质:模型组大鼠在造模1w后舌质由淡红转为紫黯,模型1w、2w、4w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其分值随游泳时间延长逐渐增高。1.2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能量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研究能量代谢指标:模型1w、2w、4w组血糖水平增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4w组TC、TG水平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模型组2w组血浆黏度增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1w、2w组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1w、2w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缩短,与正常组相比有极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4w组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缩短,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4w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较正常组有所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1.3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心、脑组织损伤机制研究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ET水平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浆TNF-α、IL-1β的检测中未见明显变化(P>0.05)。2宏微观指标多元分析研究在敏感表征与宏观表征的典型相关分析中,气虚表征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度,反映了模型大鼠从体重变化到精神状态及生活习性的一致性,而游泳时间与中央格为负相关,反映了运动能力的降低与生活习性变化相一致。血瘀表征“舌质”主要与“精神状态”有较高相关性,侧面反映了血瘀表征与气虚表征有一定相关性。敏感表征与其余表征相关程度较低,进一步验证了气虚血瘀敏感表征的特异性。在敏感表征与微观指标的典型相关性分析中,与气虚表征有显着相关性(P<0.05)微观指标为:①能量代谢指标:GLU、TG;②血液流变学指标:VIS10、VIS60、AGGRE;③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2;④血管调控物质相关指标:ET1、ET2、NO1;⑤IL-1β。与血瘀表征有显著相关性(P<0.05)的微观指标为:PT、APTT、LDL、TNF-α。在此基础上,对与气虚血瘀敏感表征较为相关的微观表征作了判别分析研究。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在以上诸多指标中PT与APTT两项指标贡献度较大,并得出了相关变量的非表准化判别函数为“y=-23.979+1.287PT+0.327APTT”。可以根据判别函数计算每个观测样本的判别Z得分,从而判别其归属。通过验证性分类检验,证明判别函数具有较高的准确程度。结论:1气虚血瘀证表征模型研究模型大鼠在力竭游泳后表现出精神状态差、体重下降、游泳时间缩短、旷场分析中央格时间延长、短暂的排便增多等表征,分别与气虚证的倦怠、消瘦、乏力、懒动、便溏等证候特征相应,为反映气虚的敏感表征;舌质的紫黯为反映血瘀的敏感表征。相关敏感表征以造模4w时最为典型。以上敏感表征的确立证明力竭游泳法复制的气虚血瘀动物模型符合中医理论特征,相关表征可以反映气虚血瘀证部分临床特征。2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能量代谢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是气虚血瘀证重要的生物学基础;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血管调控失常是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器官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本模型中无明显的炎性反应。由此得出模型大鼠组织器官损害并不显着,与模型大鼠无定位性组织器官损害的宏观表现相一致。3气虚血瘀证微观生物学指标研究的评价通过对敏感表征与宏微观表征的典型相关分析及判别分析,在所检测微观指标中,PT、APTT两项指标对气虚血瘀模型的贡献度较大,可以作为判定气虚血瘀的微观敏感指标。本项研究证实在气虚血瘀动物模型表征研究基础上,对气虚血瘀证微观生物学指标进行客观评价是科学可行的。

魏戌[4]2013年在《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病3年随访结局研究与风险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大样本、长时间的随访有助于研究疾病的远期预后,而死亡、复发是对缺血性中风病影响最大、患者最想避免的临床事件,是终点结局指标。目前,国内中医药领域缺血性中风病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且样本量有限,较少以死亡、复发作为评价指标。此外,针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采用早期介入的综合康复方案研究较少,对于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另一方面,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指导疾病的早期预警,国内外研究中多以现代危险因素预测疾病的预后,尚缺乏中医学内容,难以满足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在建立风险模型时,影响因素筛选是最关键的步骤,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其无法自动处理生存数据中的缺失数据,分析大量协变量数据时会丢失部分信息。2研究目的观察早期介入康复方案的患者出院后自然条件下疾病的转归,研究中医药早期干预后是否影响疾病的3年死亡与复发结局。分析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生死亡与复发的影响因素,对筛选出的现代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等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评价两种生存数据影响因素筛选的方法,为今后模型构建提供方法学指导。3研究内容3.1观察缺血性中风病3年随访的死亡与复发结局事件,比较早期介入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与现代综合康复方案的患者远期预后的总生存与复发情况,以及与本病相关、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死亡与复发情况,并进行死亡与复发NNT评价。3.2运用Cox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随机生存森林方法分别筛选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生死亡与复发的现代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等影响因素,构建缺血性中风病3年预后的风险模型。3.3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判断所建立风险模型的3年预测性能,评价两种筛选影响因素的方法。4研究方法4.1病例选择纳入病例为2008年6月27日至2010年6月3日期间分布在全国12家临床单位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住院患者1059例。具有与研究相关的中西医诊断、纳入、排除、退出、剔除标准。4.2研究设计4.2.1设计类型采取前瞻性、多中心、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4.2.2随机分组采用“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按照2:1的比例将10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组705例和现代康复方案组354例,实现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4.2.3治疗方案中医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中药注射剂、针刺、推拿,疗程10-21天;西医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现代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的设定、被动关节的运动、肢体功能训练、抑制痉挛的康复过程,疗程10-21天。内科基础治疗遵循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具体方法。4.2.4评价指标随访3年的死亡、复发事件。4.2.5影响因素采集指标影响因素指标包括:人口学特征、基础病情、血压、血糖、血脂数值、中医证候、合并疾病、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抗栓药、基础治疗药、中药等27个因素。4.3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60软件对不同组别间27个影响因素、死亡与未死亡患者特征、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特征进行一般描述,采用R2.153软件中的imput.rsf, survival, Random Survival Forest, survivalROC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4.3.1结局研究利用生存分析方法描述发生3年死亡与复发的趋势,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全因死亡、与缺血性中风病相关、直接相关、间接相关死亡、复发比例的差异,并计算死亡与复发的NNT。4.3.2影响因素分析与风险模型建立以27个调查因素作为协变量,分别运用Cox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Cox风险模型,预测3年死亡或复发的风险。4.3.3风险模型3年预测性能评价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风险模型的3年预测性能,比较Cox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随机生存森林两种筛选影响因素方法的能力。5研究结果5.1随访完成情况截止2012年12月底,1059例患者完成3年随访的患者为860例(含死亡患者80例),随访率为81.2%。完成3年随访的患者,中医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22年,最长随访为4.37年;西医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18年,最长随访为4.35年。5.2一般描述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对比,其中中医组患者出院后选择服用中药的比例高于西医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特征比较,结果显示死亡较未死亡患者年龄、NIHSS评分、痰湿蒙神证与复发比例、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数值偏高(P<0.05),而FMA评分、BI评分、高密度脂蛋白数值、出院后坚持服用抗栓药与基础治疗药比例较未死亡患者偏低(P<0.05)。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特征比较,结果显示复发较未复发患者入院时低密度脂蛋白数值、合并血脂异常比例偏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数值较未死亡患者偏低(P<0.05)。5.3结局评价5.3.1死亡事件分析5.3.1.1全因死亡事件分析随访3年,共死亡80例,中医组死亡风险为6.95%(49/705),平均生存时间为2.38年;西医组死亡风险为8.76%(31/354),平均生存时间为2.32年。中医组发生死亡风险低于西医组,经log-rank检验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3.1.2与缺血性中风病相关的死亡事件分析随访3年,与缺血性中风病相关发生的死亡为28例,中医组死亡15例,死亡风险比例为2.13%(15/705),西医组死亡13例,死亡风险比例为3.67%(13/354),经log-rank检验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3.1.3与缺血性中风病直接相关的死亡事件分析随访3年,与缺血性中风病直接相关发生的死亡为15例,中医组死亡9例,死亡风险比例为1.28%(9/705),西医组死亡6例,死亡风险比例为1.69%(6/354),经log-rank检验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3.1.4与缺血性中风病间接相关的死亡事件分析随访3年,与缺血性中风病间接相关发生的死亡为13例,中医组死亡6例,死亡风险比例为0.85%(6/705),西医组死亡7例,死亡风险比例为1.98%(7/354),经log-rank检验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3.2复发事件分析随访3年,共复发76例,中医组复发风险为6.67%(47/705),平均未复发时间为2.28年;西医组复发风险为8.19%(29/354),平均未复发时间为2.22年.中医组发生复发风险低于西医组,经log-rank检验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3.3死亡NNT评价中医组每治疗55例患者,比西医组少1例死亡。NNT的95%CI:-59-18。此时NNT的95%CI包括0,即两种方案对于降低死亡风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3.4复发NNT评价中医组每治疗66例患者,比西医组少1例复发。NNT的95%CI:-53-20。此时NNT的95%CI包括0,即两种方案对于降低复发风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4死亡与复发的影响因素筛选与风险模型建立5.4.1基于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的变量筛选与模型建立5.4.1.1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以生存时间为结局变量,3年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年龄(X1, P=0.000)、FMA评分(X2,P=0.000)、痰湿蒙神证(X3,P=0.000)、复发(X4,P=0.000)、收缩压(x5,P=0.000)、低密度脂蛋白(X6,P=0.014)、高密度脂蛋白(X7,P=0.002)、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抗栓药(X8,P=0.001)、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基础治疗药(X9,P=0.003)。风险预测模型为:5.4.1.2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未复发时间为结局变量,3年复发的影响因素为:BI评分(X1,P=0.032)、空腹血糖(X2,P=0.037)、合并血脂异常(X3,P=0.003)。风险预测模型为:5.4.2基于随机生存森林分析的变量筛选与模型建立5.4.2.1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以生存时间为结局变量,3年死亡的影响因素为:年龄(X1,P=0.000).BI评分(X2,P=0.000)、痰湿蒙神证(X3,P=0.003)、是否复发(X4,P=0.000)、收缩压(X5,P=0.000)、低密度脂蛋白(X6,P=0.003)、高密度脂蛋白(X7,P=0.000)、合并血脂异常(X8,P--0.002)、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抗栓药(X9,P=0.000)、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基础治疗药(X1o,P=0.000)。风险预测模型为:5.4.2.2复发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未复发时间为结局变量,3年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年龄(X1,P=0.076)、NIHSS评分(X2,P=0.051)、BI评分(X3,P=0.037)、痰湿蒙神证(X4,P=0.062)、空腹血糖(X5,P=0.038)、合并血脂异常(X6,P=0.000)。风险预测模型为:5.5死亡与复发的风险模型评价5.5.1死亡风险模型评价基于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影响因素建立的多元Cox死亡预测模型(AUC均值=0.795),3年预测性能优于Cox单因素与多因素筛选方法(AUC均值=0.782)。5.5.2复发风险模型评价基于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影响因素建立的多元Cox复发预测模型(AUC均值=0.621),3年预测性能优于Cox单因素与多因素筛选方法(AUC均值=0.605)。6研究结论6.1随访3年,中医组全因死亡风险、与缺血性中风病相关、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死亡风险均低于西医组(P>0.05),复发风险亦低于西医组(P>0.05),并且生存时间与未复发时间均高于西医组,提示中医康复方案能够降低死亡或复发的风险。死亡NNT结果表明中医组每治疗55例患者,比西医组少1例死亡,复发NNT结果表明中医组每治疗66例患者,比西医组少1例复发。考虑到本研究受样本量等因素的影响,尚未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2以生存时间为结局变量,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出年龄、BI评分、痰湿蒙神证、复发、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合并血脂异常、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抗栓药、出院后是否坚持服用基础治疗药是3年死亡的影响因素。6.3以未复发时间作为结局变量,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出年龄、NIHSS评分、BI评分、痰湿蒙神证、空腹血糖、合并血脂异常是3年复发的影响因素。6.4研究建立了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生3年死亡与复发的预测模型和预后指数,基于随机生存森林方法影响因素筛选构建的多元Cox风险模型,预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生死亡或者复发的概率,与Cox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筛选影响因素后所构建的模型相比,3年预测性能更好。7创新点7.1首次在中医药领域开展缺血性中风病3年的随访研究,并且以死亡、复发事件作为终点结局指标,研究早期介入的中医康复方案对于远期结局的影响;7.2运用随机生存森林方法,从大量协变量数据中筛选出影响缺血性中风病预后的重要现代危险因素或中医证候特征,并且能够考虑生存数据的缺失值问题;7.3缺血性中风病预后风险预测模型中,融入中医证候学的特色内容,增加中医临床的意义。

龚宏霞[5]2007年在《中风后疲劳的中医证型和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卒中(又称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中风患者多伴有倦怠无力、极易疲劳,也即文献中所说的“中风后疲劳”,降低康复治疗效果。所以,如何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疲劳感,成为中风患者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①中风后疲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及分布规律,②疲劳程度与中医证候是否有相关性,③发生中风后疲劳的主要相关因素及机制,④它对康复训练有哪些影响,⑤建立中风后疲劳临床中医证候分型宏观与微观指标关系的理论模型,从而揭示中风后疲劳的实质,为进一步研究,即运用中西医疗法解决中风后疲劳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临床观察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将病程在15天~3个月的2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项目先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QL)中有关“对患者精力、情绪影响”两个项目进行筛选,按全国中风诊疗规范进行中医分型,入院第二天清晨抽空腹血进行T/血皮质醇、心酶五项、IL-6等生化测定,然后将临床观察资料及测定结果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中风后疲劳以气虚血瘀和气虚痰瘀两个证型为主。且中风后疲劳严重者,也以上诉两个证型为主。2中风后疲劳的程度和血浆皮质醇及白细胞可能存在低度相关性(p<0.05),与尿素氮、血浆睾酮、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及白介素-6无关(P>0.05)。3各中医证型间血浆尿素氮和各证型间皮质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后疲劳风痰瘀血和气虚血瘀之间两个证型白介素=6有差异。其余各中医证型间白细胞、血浆睾酮、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浆皮质醇和白细胞判断中风后疲劳程度有参考意义,中风后疲劳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及气虚痰瘀两证为主。中风后疲劳的在中西医方面病因、病机、评价及治疗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韦章林[6]2016年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与IL-18、PCO、ISI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胰岛素血症,氧化应激以及炎症被证明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在糖尿病、脑梗死与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PCO)、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 IL-18)的关系有较多研究,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IL-18的关系的研究较少,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PCO的研究未见报道,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与IL-18、PCO、胰岛素敏感性(ISI)相关性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与IL-18、PCO、ISI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扬州大学临床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住的6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以及38例脑梗死患者及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本研究首先对入组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血压、中医证型、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同时检测入组患者血脂、血糖,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磁共振检查梗死范围;其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nalysis ELISA)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胰岛素(serum insulin, INS)、PCO以及IL-18的水平,最后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与IL-18、PCO、ISI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中医辨证分型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气虚血瘀型21例,痰浊阻络型18例,风火上扰型11例,阴虚风动型12例。其中气虚血瘀型及痰浊阻络型较多;与脑梗死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病情较重,梗死面积范围较大(p<0.05),梗死病灶较多(p<0.05),血管斑块以不稳定居多(p<0.05)。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多为复发脑梗死;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均高于其他叁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ELISA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INS、IL-18以及PCO水平均显着高于脑梗死、2型糖尿病和健康体检者(p<0.05),同时NIHSS分析量表表明IL-18、PCO及ISI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IL-18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虚血瘀型及痰浊阻络型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虚血瘀型和痰浊阻络型较多;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再次复发脑梗死几率增高,患者病情较重,梗死面积范围较大,梗死病灶较多,血管斑块以不稳定居多;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INS、PCO的水平明显增高,研究结果有望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分子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及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检测指标,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明确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高发因素,及时地予以抗炎稳定斑块、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易锦[7]2009年在《电针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脑组织IFN-γ、IL-4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论文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多发性硬化病因的认识以及治疗的研究情况。第二篇着重介绍了中医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以及目前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动物实验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EAE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激素组,用豚鼠脊髓匀浆(GPSCH)与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匀制成稳定的油包水型乳剂免疫Wistar雌性大鼠,制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8d、28d取材。(1)根据Kono等提出的标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2)使用Loyez髓鞘染色观察脊髓腰膨大组织病理学改变;(3)测定各组脑组织中IFN-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评分:除复发期(造模后28d)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呈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激素组、电针组其他各时段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高峰期(造模后18d)激素组、电针组的神经功能评分的均值均低于模型组。脑组织细胞因子:高峰期,(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激素组和电针组的脑组织中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空白组、激素组和电针组无显着差异。(2)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激素组和电针组的脑组织中IL-4含量显着升高(P<0.05);激素组和电针组IL-4含量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激素组和电针组无显着差异。复发期,(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激素组和电针组的脑组织中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激素组和电针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激素组和电针组无显着差异(P>0.05)。(2)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激素组和电针组的脑组织中IL-4含量显着升高(P<0.05);激素组和电针组IL-4含量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激素组和电针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电针“百会”、“肾俞”、“足叁里”对EAE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以IFN-γ为代表的促炎因子和以IL-4为代表的抑炎因子之间的平衡,诱导ThO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有效地抑制Th1类细胞活性及增强Th2类细胞活性,对EAE模型大鼠达到治疗目的。提示通过抑制炎性因子而有效控制EAE中枢神经组织内免疫级联反应可能是电针治疗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IL-1、ET相关性研究[D]. 唐武. 湖南中医学院. 2004

[2].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识别规律的研究[D]. 史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3]. 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表征及生物学基础相关研究[D]. 扈新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4].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病3年随访结局研究与风险模型的构建[D]. 魏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5]. 中风后疲劳的中医证型和其机制的研究[D]. 龚宏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6].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中医证与IL-18、PCO、ISI相关性研究[D]. 韦章林. 扬州大学. 2016

[7]. 电针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脑组织IFN-γ、IL-4的影响[D]. 易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IL-1、ET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