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体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体,报告文学,永嘉,散文,台阁,次韵,论语。
文体史论文文献综述
丁晓原[1](2019)在《国家志·文体史:新中国70年报告文学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学,报告文学的称名规定了它与时代现实的紧密关联,使之成为一种功能特别的"时代文体"。这样它就具有了某种史志的价值。70年中国报告文学史,是一部内容繁丰、气象万千的共和国国家志,每一时段重大的现实存在,在作品中都有记写和实录,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真实生动地留存了丰富复杂的具有细节化的时代生活肌理,鲜活可感地存活了历史主体曾经有过的精神和心路。此外,报告文学在报告时代的同时,也在书写文体自身运演的历史。从与新闻、散文等的浑成,到自成一体,以史与诗的融合介入反映现实生活;从简单的文学报告,到多维立体综合的宏大叙事,以其特有的形制和内在建构,使报告文学成为一种具有活力和能级的重要文体。70年的报告文学史,是一部文体不断进化取新的历史。(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陶楚歌[2](2019)在《诗体与诗情的互动——论苏轼“和陶诗”在文体史上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于苏轼个人而言,"和陶诗"是东坡先生贬谪之后寓居儋州时期生命体验的抒写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于文体发展而言,"和陶诗"不仅使酬唱这种原本主要是发生在同时代人之间的行为转变为追和古人,由此拓展了唱和诗酬唱对象的古今界限,而且使得原本在前代颇为流行的"拟陶""效陶"二体渐趋衰弱,乃至后世少有人作。东坡先生正是深谙诗歌本出于己,诗情是诗体的内核,而诗体本身是对诗情的兴发与节制,所以能无碍于次韵这一被他人斥为"枷锁"的诗歌创作法则,创作出深刻影响后世的"和陶诗"。苏轼选择次韵酬唱这一具有严格规定性的文体创作"和陶诗",与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抒写自然情感的文学观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胡姗姗,方盛良[3](2018)在《个体学术研究与一代文体史着作——读《中国散文通史》(明代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散文通史》是一部由北京师范大学郭预衡、郭英德先生主编的学术巨着,其中明代部分由郭英德先生和张德建先生负责。作为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卷的撰写体现了个体的学术研究对一代文体史的贡献。这部师生合作的《中国散文通史》(明代卷)不仅将明代散文的发展概况以一种科学、独特的方式呈示,而且将着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注入其中,学术个性鲜明。(本文来源于《斯文》期刊2018年02期)
张娜[4](2018)在《浅析六朝的文体史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六朝~(1)是我国文体思想探寻之旅的真正肇始,文体思想的内容、框架基本在六朝形成,并奠定了后世的文体理论面貌。六朝文体史意识的兴盛,是政治、经济、思想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六朝文体史意识的自觉使文人品评文体蔚然成风,出现了一系列品评文体的专着,标志着我国古代文体史意识的成熟。六朝文体论上承两汉魏晋,下启唐宋,是我国古代文体论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S1期)
郗文倩[5](2016)在《中国古代文体史研究的对象、观念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要走向深入,需要在观念和方法上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文体史研究是文体学研究的基础,及时总结经验,厘清一些先前较为模糊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文体史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评价标准是什么;中国古代文体发展存在哪些特质,由此在哪些方面决定着研究观念和方法;文体史研究要秉持哪些基本原则等等,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了思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马立军[6](2014)在《论北朝墓志的演变及其文体史意义——从永嘉之乱前后墓志形态的变化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嘉之乱的出现,使得魏晋以来碑志转化的趋势遽然中断,墓志又退回到了原始的形态。从北魏前期至孝文帝迁洛前后,北朝墓志在文体、形制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脉络分明、阶段连贯的演变过程。这既说明了永嘉之乱对于北朝墓志发展的影响,同时更表明,北朝墓志的发展在事实上已具有"涅盘"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安祥馥[7](2014)在《从文体史的观点看北剧体的形成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序论近代以来,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一般认为北曲杂剧代表元代文学,目前几乎找不到对这一事实提出疑问的人。虽然如此,元代是否流通过完整的北剧剧本,这一问题仍然是一个未决的疑问。本文所说的剧本指"由人物的唱词、宾白和舞台指示组成,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的文本。至今,元杂剧只有明代刻本或抄本符合上举文本的概念。如果把具备曲辞与科白的文体看做完整的北剧体,像明代文本收载的那样完整的北剧体到底什么时候形成?过去一个世纪,中国文学界几乎没人仔细地探讨这个问题。这(本文来源于《曲学》期刊2014年00期)
刘浏,丁晓原[8](2014)在《话语的聚变:张胜友报告文学创作的文体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胜友集记者、出版家、文学家、政论作家身份于一身,可谓是奇人。张胜友的"奇"有目共睹。"叁十年前,张胜友以饱含忧患意识、富有批判锋芒的报告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二十年前,他又以极具思辨性和前瞻性的影视政论作品,再度饮誉文坛"①;又有人言,张胜友是"一位以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创作独树一帜的作家,一位在文化体制改革领域闯出新路的践行者,一位享有‘改革作家’美誉的时代弄潮儿"②,在新时期叁十多年的中国文坛,张胜友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无论是像《擎起达摩克利斯剑》、《力挽狂澜》、《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4年03期)
吕红光[9](2013)在《对撰写《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林传甲为代表的近代学人既深承中国古代思维传统,又接受近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理念,其所撰写的文学史兼具古人思维方式与近现代学术气息的双重特点,对当前学术界构建《中国古代文体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3年07期)
董芬芬[10](2013)在《春秋议论文辞的文体价值与特点——兼对《论语》文体史地位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一般以为我国古代议论文体是从诸子讲学语录——特别是《论语》——发展而来的,这个看法忽略了春秋时代的议论文辞。首先,《论语》并非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次,《论语》在艺术方面也不代表春秋议论文体的最高水平,《左传》、《国语》所载议论文辞,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表述生动,堪为春秋议论文体的典范。春秋人多通过上书和借助史官记录的方式实现"立言"的愿望,其议论文辞说理圆通,从容委曲,华实相副,体现着春秋议论文体的最高成就。(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文体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苏轼个人而言,"和陶诗"是东坡先生贬谪之后寓居儋州时期生命体验的抒写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于文体发展而言,"和陶诗"不仅使酬唱这种原本主要是发生在同时代人之间的行为转变为追和古人,由此拓展了唱和诗酬唱对象的古今界限,而且使得原本在前代颇为流行的"拟陶""效陶"二体渐趋衰弱,乃至后世少有人作。东坡先生正是深谙诗歌本出于己,诗情是诗体的内核,而诗体本身是对诗情的兴发与节制,所以能无碍于次韵这一被他人斥为"枷锁"的诗歌创作法则,创作出深刻影响后世的"和陶诗"。苏轼选择次韵酬唱这一具有严格规定性的文体创作"和陶诗",与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抒写自然情感的文学观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体史论文参考文献
[1].丁晓原.国家志·文体史:新中国70年报告文学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陶楚歌.诗体与诗情的互动——论苏轼“和陶诗”在文体史上的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胡姗姗,方盛良.个体学术研究与一代文体史着作——读《中国散文通史》(明代卷)[J].斯文.2018
[4].张娜.浅析六朝的文体史意识[J].汉字文化.2018
[5].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史研究的对象、观念和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马立军.论北朝墓志的演变及其文体史意义——从永嘉之乱前后墓志形态的变化谈起[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安祥馥.从文体史的观点看北剧体的形成过程[J].曲学.2014
[8].刘浏,丁晓原.话语的聚变:张胜友报告文学创作的文体史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14
[9].吕红光.对撰写《中国古代文体史》的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3
[10].董芬芬.春秋议论文辞的文体价值与特点——兼对《论语》文体史地位的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