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陈亮事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谭斯浩[1](2020)在《陈亮事功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陈亮是“永康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事功”思想体系的根源可以追溯至中国的儒家文化的传统之中,他在儒家文化之中的“内圣外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更加现实的层面出发,形成了独特的事功思想体系。陈亮事功思想对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他提倡社会“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充分考虑公民和国家的利益”,“促进南宋的统一”,这些思想不仅仅是对整个南宋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事功”思想内涵对现代社会也具有极高的价值。文章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以陈亮的事功思想为基础,试图寻找现代企业发展的不足,也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借鉴。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陈亮事功思想的多方位研究和探索及其对其事功思想的总结和个人理解。其次主要是从陈亮的生平及其事功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思想渊源进行探究,找到陈亮事功思想的理论根源。然后再通过研究事功思想本身与道、理、德的关系和陈亮事功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进一步深入探讨事功思想存在的重要现实意义。最后对陈亮思想进行升华,总结出“事功”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将陈亮“事功”进一步深化,实现精神价值的现实转化,总结出陈亮“事功”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在物质日益增长,精神道德却十分缺失的今天,陈亮的“事功”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下鼓励人们会不断进取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陈亮事功中的“义利合一”精神,“学为成人”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这些精神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这些精神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社会的发展,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甄跃达[2](2020)在《傅山道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傅山是明末清初值得关注的一位学术大师。以往的研究过于重视其遗民和启蒙思想家身份,而对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认识不足。该文论证傅山道学概念的成立,以此解读其思想在明末清初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独特意义,深化明清之际思想史和学术史的研究。明末清初精英士人的思想,呈现出在自由思考中走向现实主义的总体倾向;而“一般思想、知识和信仰的世界”,呈现出更强的世俗化特征。傅山的家乡山西,地理区域性突出,多民族聚居,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时代和地域的这些思想文化特征,通过世代的累积和个人的经历,塑造了傅山偏好道家道教的思想倾向。即使他的被后世视为遗民行为的反清活动,也是以道家道教思想为指导的。探讨傅山的道学思想,首先需要分别探讨其道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然后分析二者能否统合为道学思想。在道家思想部分,傅山突出了“道”的本体地位。为阐明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关系,他以“精”作为“道”和“气”之间的概念:道中有精,气由精生,经验世界由气生成。在这种认识下,傅山指出人对经验世界存在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两种经验认知;个人回归于道的总体规划是“性修反德”,但此过程中也要打破经验认知,回归“真知”。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双重建构,也使他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事功思想兼具入世和出世的双重特征。当然,在构建其道学思想过程中,他对老庄之学和黄老道之学的思想都有吸收。傅山确实有宗教信仰,而且他对道教、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认识都处于时人的前列。傅山师从郭静中,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弟子。《道藏精华》中的丹亭真人传道密书和《玄机口诀》,在内丹思想上与《傅山全书》所见傅山的内丹思想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傅山纂录两部道书的可能性较大,但支持这种认识的文献证据尚不够充足。傅山的道教思想有比较明显的全真教特征,“性命兼修,修性为先”。他会通道教内丹学、中国传统医学和道家思想,是对道教思想的重要贡献,也是“道学”概念成立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学思想是傅山思想的核心,由此形成了他以“觉”为核心的学术思想。“觉”兼具信仰和学术理性双重特征。它可以被视为北方士人在经世致用的时代潮流下,突破了宋明理学学术体系的一项学术成就。傅山在道学思想的基础上诠释和吸收先秦儒、墨、名等家的思想,并大力批判宋明诸子的理学思想。傅山的道学思想借鉴佛教思想之处实多,但在宇宙论问题上始终站在道家思想的立场上。道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实际蕴含了道的应用和表达问题。傅山的医学思想以人体“水火互藏”说为基础,因此重视人的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由于个体的精神状况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较大,所以他在思考“道”与“术”的关系时,注重具体的“世”的背景。傅山不仅对人的表达问题有深刻思考,而且对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规律也有自己的探索。他在文学和书法上追求“自然”境界,显示了其文艺思想的道学特征。
刘聚晗[3](2019)在《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现实启示研究》文中提出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于渊源甚深的家学与师学、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生活的社会背景。在这三者交互影响的基础之上,黄宗羲不断创造发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不仅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更对中国当今的教育发展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长期以来,对黄宗羲教育思想的研究很多,但从语文教育教学角度对其进行的专题性考查暂付阙如。实言之,黄宗羲语文教育思想宏富而又精微,影响深远。鉴于此,该论文对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其现实启示展开系统探究。全文由绪论和三章组成。绪论主要谈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综合审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之上,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一章说明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产生的背景。首先追溯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产生的思想渊源,从家学渊源与师学渊源两方面探析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理论来源。其次,梳理黄宗羲的语文教育活动,他的书院语文教育活动和家族语文教育活动齐头并进,一直持续到他耄耋之年,并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介绍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时代背景,明末清初时期,传统儒学教育继续发展,同时出现了实学教育思潮和西学东渐思潮,三种思潮相互碰撞丰富了大语文观的内涵,这同样影响了黄宗羲的教育思想。第二章论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主要意蕴。首先,从整体介绍黄宗羲“经世致用、德才并重、人尽其才”的语文教育目的,该目的对下文教学内容和读写教学方法的研究起统摄作用。其次,具体分析黄宗羲语文教学内容,他以阅读经史、写作诗文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兼容数学、天文、地理、火器、乐律等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对古代大语文观的继承和发展。再次,详细阐述黄宗羲阅读教学方法,他从研究阅读的角度提出深思质疑、取证于心与异同比较、会众合一的由博至精读书法,为写作教学打下了基础。最后,深入总结黄宗羲写作教学方法,他注重文化继承、积累创新,强调择奇明体、去除陈言、讲究风韵,这丰富、发展了传统写作教学方法理论。第三章分析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本章分别叙述了黄宗羲的语文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方法、写作教学方法等观念对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意义。本章是全文的重点。该章围绕黄宗羲的独特语文教育观,并结合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分析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仍适用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以及升华。黄宗羲的语文教育观念颇具特色,对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启示意义。
倪富静[4](2019)在《陆世仪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陆世仪(1611—1672),字道威,号刚斋,晚号桴亭,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受三教合一以及儒学宗教化思潮的影响,桴亭早年奉行袁了凡《功过格》进行道德修养。在数年修养实践之中,桴亭意识到袁了凡《功过格》当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弊端与问题。由此,桴亭始奉行其父早年教其立志之训导,切实志行于儒家圣贤之学。明崇祯丙子、丁丑之际,桴亭相继创作《格致篇》与《考德课业录》以代替《功过格》的修养方法。《格致篇》以天理、人欲分善过,而主之以敬。《考德课业录》则是每日实录所为之事与所读之书,以敬与不敬展开评判。如是践行数月,桴亭彻悟敬字乃圣门心法,进而关注理气、心性问题,从而转入宋明以来儒者的话语探究体系。在理气观方面,桴亭一方面继承了朱熹的逻辑在先说;另一方面强调气的物质性作用,主张理在气中。随着对气的物质性作用的肯定,形成了理气融洽的理气观。在发展的理气观的推动之下,桴亭对于人性的认识经过由性分理气到性原无二,再到性善即在气质的转圜。桴亭的人性之善即在气质的人性论呈现出人禽说与总体说的特色。一方面,人独得纯粹之气质,故而相应获得仁义礼智五行之德,所以人性善、物性不善;另一方面,就人物内部而论,每个人的气质又有天生的差异,故而导致了五德禀赋多少和实现多少的不同,进而带来了万有不齐之圣凡区别。而学问思虑工夫正是从万有不齐至齐的变化气质的根本方法。居敬穷理的格致工夫贯穿在桴亭思想发展过程的始终。桴亭的以“敬天”为特质的居敬说既具有祸福恐动的内涵,更具有诚敬和乐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针对中上、中下不同层级人而言即具有不同意义的分层理论。而且,这是一个是从桴亭的实践体悟中来,然后走向桴亭朋友及其门徒的实践活动中去的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人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桴亭所讲的穷理之学的范围已由传统的井田、学校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河渠、兵刑等更为广泛的经世致用之学。总的来看,他的格致论,既包括修养论工夫,也包括致知工夫,是一种并重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的方法。桴亭的哲学思想综合了吸收了理学与气学,以及心学的思想精神与内容。当然,就整个宋明理学发展演进的过程来看,桴亭没有对理、气、心、性等固有范畴作出新的定义,也没有就某个争论进行总结统一。他往往是吸收各家思想,从而构建能够指导他所面对的现实的思想理论。他所进行的实践,一方面是指与太仓地区的学人一起进行的团体性的讲学修身活动;另一方面是指与好友陈瑚一起在太仓地区的蔚村所进行的乡村文化建设活动。他的思想和实践中彰显着验诸躬行的气质、担当自任的精神、尽人合天的境界。这种气质、精神、境界构成了他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总体而言,元、明以来,中国哲学日渐趋向于解构超越、回归现实的发展理路。从桴亭“重气”的思想发展趋向而言,他及其思想正是这一理路当中的一个环节。不过,由于居敬工夫始终贯穿在其思想之中,所以桴亭晚年还是具有一定的超越精神,汲汲于追求尽人以合天。所以时人评价他“体用兼备”,后人评价他“理学经济并重”。整体来看,桴亭其人其学所彰显的是一种“行走式样”的生存状态,于学术流变、世道人心颇为有益,故而卒后得以崇称为乡贤大夫,并于光绪元年从祀孔庙。
梁凡[5](2019)在《实学视阈下的傅山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明清之际士人的思想动荡是巨烈的,他们既要重新审视和清理宋元以来的理学、心学思想,又要在民族矛盾重压之下探讨新的发展方向。明中叶后兴起的实学思想,经过清初一些思想家的认可与实践,逐渐成为了思想文化界的主流方向。北方遗民的代表傅山即秉持实学思想,学术研究涉猎经史子集,又于医学、武术、书画等领域均有建树,真正践行了实学的理念。与明清之际的其他实学思想家一样,傅山深刻反思理学末流空谈性理的学术流弊,深入研究文学与社会,主张经世致用。这些直接影响了他对外在世界的感知方式和体悟结果。傅山的文学观念、文学批评标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等,均可看到实学思想决定或影响下的印迹。傅山的实学思想主张创新求变、“依傍不依傍”。他认为文学因时而变,反对因袭模拟,需要作者的性情、学识、才气等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遇合,才能创作出真情实感的优秀作品。因此傅山主张作者应以无法为法,在古人作品中熏习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求自成一家。傅山的散文创作贯彻了其“济世、救时、务为实用”的学术宗旨。他批判理学空谈性理、不务实际,崇尚事功,主实学实用,撰经世致用之文,为社会现实服务。他为明末抗清义士和忠孝节义之士撰写传记,创作杂文以揭露社会现实均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傅山的诗歌也于清初诗坛自成一家,多感时伤世之作,基于关注社会现实来抒发个人情感,有很强的现实性。他以诗写实事抒实感,纪亡国之痛,达民生之虑,表亲友之情。和其他实学家一样,傅山也主张“游历以践真知”:既云游各地以印证经史,也深入社会以求实践真知。因此傅山的写景纪游诗,有着实学背景,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愉悦山水之作。傅山与其他实学家有着密切交往,他创作的一系列交游诗,也反映着对实学的认可与重视。实学视阈下的傅山文学思想研究,是对傅山研究的深化、细化与质化,也是清代学术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可为山西的地域文学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彭锋[6](2018)在《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宋后期所经历的军政变局非常剧烈,宋人在面对挣扎反扑的晚金和骎骎南进的蒙古所作出的各项应对举措都有值得研究探讨的价值。本研究着手进行的出发点正在于此。本论文将研究重心放在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和军政应对两大块上,全文分四章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论述。本研究细致梳理了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具体历史背景,并对当时几种相对而言较具代表性的边防应对意见进行了分类研究,又进一步从学理脉络和思想生成的内部运行机制角度分析这些边防思想形成的因由。在对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多重样态的论述时,又具体结合当时的边患实情讨论朝臣们所提出的各种边防意见。这一时期的朝议边防情况体现出内外交错的特点,并和朝政的转局密切相关。文章将边防的论述与朝局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政潮的动荡对于边防论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探究了理学士人群体在“后朱熹时代”面对边患情况下的政治言说和实际事功表现。“后朱熹时代”的理学士人在理学思想的解释阐发上有广阔空间,原有的理念被后来的理学士人简化和复制,并进一步转化成更为实用的观念和行动。理学思想的深沉内核得以筛选抽离。因此可以看到庙堂之上和江湖之外的理学,呈现出并不相同的样态。除了从学术和政治关系角度分析理学士人的军政理念表现之外,文章又从军政实践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理学士人在阃幕的活动和提出的应对之策,具体分析了诸如筑城结寨自保、利用地方土豪势力、校阅民兵、精择久任和复藩建镇的具体举措,并认为这些措施在应对军政变局时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除了微观层面上对具体应对之策进行探讨之外,本研究又从南宋后期各个地域间关系的交错互动角度出发,研究诸地域间的交错互动对军政应对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解决前线军粮匮乏的问题时,时人非常注重从其他粮食相对丰富的地域调入配给,在整体的战略布局的考量上,也同样着重思考各个地域之间的交错互动和联系。最为典型的就是在咸淳年间襄阳被围困的最为艰难的时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提三万兵出海道直捣青齐,以逼迫蒙古回师救援的战略决策,这都是宋人充分利用各个地域的优劣形势和综合考虑各个地域间相互关系之后作出的非常具有价值的战略判断。因此也可以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多政权并存的秩序格局,和诸地域间相互关系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将这种清晰的认识一以贯之的在指导应对军政变局中实行。本研究在涉及南宋后期军政防御策略调整的时候,又特别举出相对典型的案例进行了个案式的分析。文章认为南宋政府将四川区域的防卫也纳入到了整体的军事防卫布局当中进行考量,并对该区域间的具体防御措施和战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述,目的在于对南宋后期军事决策的议定过程有个全景式展现,并进一步检讨了南宋立国以来的多项颇具惯性力的国策,分析了这些政策及其调整的利弊。除此之外,文中又对南宋后期出现的一个特殊性军事协调机构策应使司的产生和演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着重研究这一机构在应对军政变局当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及影响。研究显示策应使司这一独特的军事协调性机构出现于南宋与蒙古对峙期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与蒙元侵宋的进攻路线和南宋自身的兵力部署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这一南宋后期所独创出来的军事协调性组织机构,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驻防区域,而且有固定的人员配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机构的驻防区域往往是联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军事防区的重地要区,其所任职的官员也大部分都是南宋后期负责边防事务的地方大员,他们对于南宋的边防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一在南宋后期所独创出来的军事协调组织机构,对当时及其之后的历史产生过积极影响。
王小平[7](2017)在《蔡幼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蔡幼学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仕宦生涯近半个世纪。自乾道八年(1172年)初仕地方始,至晚年官至兵部尚书终。居官在朝,直言不讳,主战抗金。因其刚直之性,两度遭贬,又因其才干,几度入朝。有因讽刺外戚干政而调任地方时,亦有因“党禁”而陷入低谷近十年之时,仕途波折迭起。朝野间来回往复,使其为政之思想得以践行并逐步升华。提出颇多切合实际的治国经要,亦有稳定地方之为政理念,这些理念均非停于表面,而是在其为政生涯中亲力亲为,得到验证,其思想之精华尤值详加审视和探讨。蔡幼学所处时代,正值南宋学术高度发展时期。其所在江浙地区,便有吕祖谦所创金华学派、陈亮所创永康学派以及陈傅良、叶适等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一时学术交汇,高潮迭起。蔡幼学作为永嘉学派继承者,置身其中,与社会名流常有来往,使其注重实践的事功思想逐渐形成。其治学思想又与为政思想相辅相成,使其在政治与学术上的成就得到当时和后世的充分肯定。
李祖民[8](2017)在《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经济思想产生于教育经济实践,是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原始时期氏族首领教民稼穑是中国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商和周初“百工”出现及“工商食官”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思想正式产生;周朝中、晚期由生产力发展需要催生的“六艺”教育则见证着中国教育经济思想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业已进入成型阶段,迎来了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分学派主要包括儒、墨、道、法以及兵家、阴阳家、纵横家、货殖家等教育经济思想。在学派内部、学派之间,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在展开的过程中,既争鸣竞胜,在有关教育收益、受教育机会、人的素质构成、劳动者行为规范、身体存养、人才取用等方面歧见迭出,又融贯汇通,形成义利之辨、先富后教、顺民而教、壹教则富等共同论域。与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辩理性”、“理论理性”的特征大为不同,先秦诸子之理性思维,无论是儒家的道德理性、墨家的工具理性,还是道家的反思理性、法家的实践理性,均指向现实人生和伦常日用,呈现出“实用理性”、“生活理性”的总特征,在此特征统摄下,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整体性、辩证性、人本性等鲜明的特征。诸子教育经济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这一大调整、大变革的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形成于经济的引发、政治的促发、文化的激发以及诸子个人的创发。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多元的经济结构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促成了教育与经济的“联姻”;在政治转型的背景下,士阶层得以产生,历史赋予士以“修齐治平”的使命担当,士在以“道统”自任,保持精神独立的同时,批判地向“政统”靠拢,将治平的理想落实到对现实改造的“世俗化”行动中,成为教育与经济建立紧密联系的纽带;学术下移导致私学产生,由此推动,教育的社会功能开始向经济领域扩展。同时,私学产生带来思想领域的空前繁荣,各种思想自由滋长,教育经济思想也在争鸣中发展,在融合中成熟;以此为背景,诸子凭借在哲学、教育、经济方面的天赋异禀,转识成智,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先秦诸子为中国的教育经济思想确立了“内圣”与“外王”两条发展路向,循此,古代的教育经济思想在跳跃中前进。先秦诸子的许多教育经济思想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极富生命力,影响着各个时期的学者。批判地继承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不仅有助于廓清对古代教育经济思想的模糊认识,纠正当前研究中的一些弊失,而且对于增强学科发展的民族自信,形成学科发展的民族特色,以及为世界教育经济学发展作出独特贡献都是大有裨益的。
代训锋[9](2016)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文中提出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与成长的过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转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推进,传统的道德文明受到了挑战。一方面,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呼唤着现代道德文明;另一方面,传统的道德文明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需要完成以道德理论的现代转型为目标的伦理变革。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也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在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进程中,存在着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德性论是传统道德哲学的理论形态,规范论是现代道德哲学的理论形态。其中,规范论发展为两个纬度,也即:道义论和功利论。从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理论学说来看,传统社会主流的道德理论是儒家的道义论,它属于德性论伦理学理论形态,由孔孟开创,义利观是传统道义论思想的核心。一般而言,“义”主要是指行为之应当,是对道德规范的总称;“利”主要是指利益、功利、包括社会利益(公利)和个人利益(私利)。先秦儒家高扬着道德理想的旗帜,围绕理想人格及其培养之道,论说着人性的完善和德性的养成,强调“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要求人必须保有和富养“义”这种内在的道德品性而不应受到外在的“利”的干扰,表现了出把道义与功利对立起来的倾向。两汉和宋明时期,后世儒家把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反功利的倾向发展到极端,在“义利之辩”的基础上强调“理欲之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从而使儒家道德学说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为道义至上、“唯义无利”的“圣人之学”,并构建起一种博大精深而又精致细微的德性论理论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传统社会被迫进入了近现代历史的圈子,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变革。在民族任务和历史主题面前,传统的德性论道德学说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而转型,首先表现为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但是,“乐利学说”转型的并不完善,实质上,它只不过是包含了功利原则的道义论或者德性论而已,并没有取得现代规范论伦理学的形态。在批判地继承近代道德革命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革命的功利主义”的主张,这标志着中国道德理论形态向现代转型的第一步,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德性论到现代的规范论的历史变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革命的功利主义”发展为集体主义道德。但是,无论是“革命的功利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道德,在道德的现代转型上并不是那么彻底,它们都是以中国传统的德性论为依托和基础的,所以,在道德实践中往往受传统的德性论所影响,表现在义利观上就是强调整体利益的至上性,这种影响最终使集体主义道德在文革时期演变成绝对主义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的产生阻碍了道德的现代转型。1978年,随着新时期的来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人们开始从绝对主义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一系列的社会思潮和伦理思潮冲击下,人们对“义”与“利”关系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对待“利”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义”与“利”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利”成为被鼓励和肯定的,其标识首先就是“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一个评价谋“利”的利益标准;其次就是谋“利”手段的道德要求,这是对谋利正当性的是非认识,是一种公正感,这些变化都是体现了现代规范论伦理学的要求。至此,中国社会的道德已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基本转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从道义价值转向功利价值演变。中国社会的伦理变革随着社会转型也已逐渐转向了现代化的方向。当然,中国社会的伦理变革和道德的现代转型目前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现代道德理论体系,但我们已看到曙光。
杨绍成[10](2015)在《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为题,主要从唐宋变革时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视野下,通过纵向考察、横向分析,对李觏的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农商关系经济思想、理财经济思想、民生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思想的历史回响和现实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李觏作为北宋初期首先在经济思想领域掀起波澜的思想家,其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既合乎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又决定于唐末宋初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进程和客观要求,堪称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先驱者。因此,研究和探讨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首先,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价值、研究的意义以及目前研究现状。唐宋时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实质上是当时社会变革现实和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动向和新变化的深刻反映。分析由唐至宋变革期的时代特征,可以对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获得更新、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进而揭示唐宋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人们经济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宋代经济思想的发展情况。第一章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探讨了唐宋变革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思想的转型变化对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重点分析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学术文化繁荣的情况,从唐宋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变革产生的根本原因、义利关系思想的演变、农商关系思想的演变、新功利主义的产生以及李觏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路径等方面,指出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唐宋变革时期文化继承批判与双重关怀的学术学风特点,同时兼具独特的创新性,实现了对后世的思想引领。第二章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流变,阐述了李觏的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李觏以“人论”、“易论”和“礼论”作为其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通过义利之辩,确立了“注重功利、义利双行”的义利双重价值观;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实用论;通过为富人辩护,提出了安富保富的新思想——保富论,构建了极富特色的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体系。第三章李觏新功利主义农商关系经济思想,在分析中国古代农商关系经济思想演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李觏以“强本抑末”论为核心的农本经济思想和以“商业富国论”为核心的商业经济思想,说明其农商并重、农商相补、农商互利的重农不抑商的农商关系思想。第四章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通过立足于中国古代理财文化的流变考察,探讨了北宋理财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指出宋代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横征暴敛、开始陷入“积贫积弱”的状况。针对社会现实,李觏在理财富国论、理财养民论、“民不益赋而国用饶”的基本观点基础上构建了其富有特色和实用价值的理财经济思想体系。第五章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论述了中国古代民生经济思想的流变以及李觏民生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特点。李觏的民生经济思想遵循着中国古代思想家“尊天、敬德、保民”的逻辑思路,提出了“医国救民”、“康国济民”、“富国利民”等一系列民生政策、措施。李觏民生经济思想是其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闪光点。最后,第六章结论及启示,强调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原因,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难免存在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并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许多理论观点上都表现出不足和缺陷。但是,应该看到,李觏经世致用的学术特点和丰富的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自宋以后经济思想的发展衍变产生了长期积极、深远的影响,其诸多的经验和启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浅论陈亮事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陈亮事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亮事功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研究思路 |
研究方法 |
创新和不足 |
第1章 陈亮事功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
1.1 陈亮事功思想形成的背景 |
1.1.1 南宋时期积弊的政治背景 |
1.1.2 南宋时期衰微的经济背景 |
1.1.3 南宋空疏的学术背景 |
1.2 陈亮事功思想形成的学术渊源 |
1.2.1 先秦儒家“重行”思想的影响 |
1.2.2 隋唐时期王通“王道”思想的传承 |
1.2.3 北宋时期王安石、李觏的新“功利”思想 |
第2章 陈亮事功思想的主要内涵 |
2.1 事功与道、理、德 |
2.2 “王霸义利”之辨是基础 |
2.3 “尊王攘夷”主张统一 |
2.3.1 “夷夏之辨”的思想 |
2.3.2 倡用武力,坚定统一 |
2.4 改革除弊”促发展是其目的 |
2.4.1 变革人治,主张法治 |
2.4.2 顺抗金之业,图改革之治 |
2.4.3 “重商”思想的实行 |
2.5 陈亮“事功”思想的特点 |
2.5.1 王霸之杂,事功之会 |
2.5.2 功到成处,便是有德 |
第3章 陈亮“事功”思想的意义 |
3.1 对南宋后期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
3.2 对南宋学风的扭转产生影响 |
3.3 对后世的经世思想产生影响 |
第4章 陈亮事功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 |
4.1 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 |
4.1.1 发展法制化的现代企业 |
4.1.2 发展实践派的现代企业 |
4.2 对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发展的启示 |
4.2.1 培养员工不懈进取的精神 |
4.2.2 培养学以致用,德才兼备的精神 |
4.2.3 培养“能力为本”素质,注重“学为成人”精神 |
4.3 对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利益信任关系的启示 |
4.3.1 义利合一的价值观 |
4.3.2 从义利合一到利、义、责统一 |
4.4 对现代企业利益与社会公德利益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的启示 |
4.4.1 学为成人的人生观 |
4.4.2 从学为成人到从商及做人 |
4.5 陈亮事功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傅山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1. 关于傅山 |
2. 关于“道学”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1. 关于傅山道家思想的研究 |
2. 关于傅山与道教的研究 |
3.傅山思想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傅山与道家道教之因缘 |
第一节 时代和地域 |
一、时代思潮 |
二、地域社会 |
第二节 家世和生平 |
一、傅山的家世 |
二、“本自才情人” |
三、道士与遗民 |
四、“老来归宿” |
第三节 道学与傅山的反清活动 |
一、“忠孝神仙” |
二、“圣人不仁” |
第二章 傅山的道家思想 |
第一节 道与气 |
一、有无论 |
二、论理、气 |
第二节 道与识 |
一、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 |
二、“修性反德”: 工夫论的路径规划 |
三、“真知”和“情实”: 道的两个面向 |
第三节 黄老与老庄 |
一、方外人行方内事 |
二、政治思想 |
三、事功思想 |
第三章 傅山的道教信仰与思想 |
第一节 傅山的宗教观 |
第二节 傅山的道教思想 |
一、道派师承 |
二、道教着述 |
第三节 内丹理论 |
第四章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思想体系 |
第一节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研究 |
一、傅山的学术观 |
二、道学与儒学 |
三、道学与佛学 |
四、道学与名家、墨家思想 |
第二节 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文艺 |
一、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思想 |
二、道学与傅山的文艺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现实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思想渊源 |
一、家学渊源 |
二、师学渊源 |
第二节 黄宗羲的语文教育活动 |
一、黄宗羲书院语文教育活动 |
二、黄宗羲家族语文教育活动 |
第三节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时代背景 |
一、“大语文”的历史渊源探析 |
二、“大语文”的历史地位探析 |
第二章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的主要意蕴 |
第一节 黄宗羲论语文教育目的 |
一、突出事功重要价值的经世致用思想 |
二、提倡尊重个性发展的德才并重观念 |
三、强调实现教育公平的人尽其才理想 |
第二节 黄宗羲论语文教学内容 |
一、阅读经史:申之己意,经世应物 |
二、写作诗文:文道合一,崇尚至情 |
第三节 黄宗羲论阅读教学方法 |
一、深思质疑,取证于心 |
二、异同比较,会众合一 |
第四节 黄宗羲论写作教学方法 |
一、文化继承,积累创新 |
二、选择素材,明确文体 |
三、去除陈言,讲究风韵 |
第三章 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黄宗羲教育目的观对高中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
一、经世致用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二、德才并重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三、人尽其才教育目的观的启示 |
第二节 黄宗羲教学内容观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启示 |
一、语文观的启示 |
二、阅读经史的启示 |
三、写作诗文的启示 |
第三节 黄宗羲阅读教学观对高中阅读教学方法的启示 |
一、黄宗羲研究性阅读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 |
二、深思质疑、取证于心的启示 |
三、异同比较、会众合一的启示 |
第四节 黄宗羲写作教学观对高中作文教学方法的启示 |
一、文化继承、积累创新的启示 |
二、选择素材、明确文体的启示 |
三、去除陈言、讲究风韵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陆世仪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生平述略 |
第一节 家风家教 |
一、祖父影响 |
二、父亲训导 |
第二节 师友渊源 |
一、文武二师 |
二、挚友三人 |
三、陆颜关联 |
第三节 丁丑志道 |
一、天理人欲分善过 |
二、考德课业以精进 |
小结 |
第二章 着述考辨 |
第一节 《思辨录》与《思辨录辑要》 |
一、《思辨录》 |
二、《思辨录辑要》 |
三、江苏书局本与文渊阁四库本《思辨录辑要》 |
第二节 二十三篇论学书编年考证 |
一、1637年—1643年 |
二、1644年—1653年 |
三、1655年—1660年 |
小结 |
第三章 “理气浃洽”的理气观 |
第一节 理在气先 |
一、无是理故无是气 |
二、物物之前推其所以然 |
第二节 理在气中 |
一、理气是二物 |
二、物物之中指其所当然 |
第三节 理气浑合 |
一、理气一而二二而一 |
二、理气浑沦妙合而凝 |
第四节 理一分殊 |
一、理一分殊非一本万殊 |
二、识得分殊方是一贯 |
小结 |
第四章 “人性之善即在气质”的人性论 |
第一节 性论数转 |
一、性分理气,究未合一 |
二、理气融洽、性原无二 |
三、性为万物所同,善为人性所独 |
第二节 性善属气质 |
一、成之者性后言性善 |
二、五性得五行之气而生 |
三、人性善而物性不得善 |
四、变化气质惟在学问耳 |
小结 |
第五章 “大居敬而贵穷理”的格致论 |
第一节 居敬是主宰 |
一、敬天为入德之门 |
二、敬天者敬其心也 |
第二节 穷理是进步处 |
一、事理透则物理透 |
二、穷理该得致良知 |
小结 |
第六章 “验诸躬行”的求实精神 |
第一节 实实体验 |
一、体悟之以求诚 |
二、验证之以观效 |
第二节 实用为事 |
一、孔门教人以实 |
二、士当有心世道 |
三、洵不愧儒硕之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桴亭年谱 |
二、桴亭历史评价内容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
(5)实学视阈下的傅山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傅山实学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实学思潮在明代的兴起 |
一、实学兴起于明代中叶 |
二、实学盛行于明清之际 |
第二节 实学与傅山的人生 |
一、早年:始务博综,伏阙诉冤 |
二、中年:坚守气节,抗清斗争 |
三、晚年:亦隐亦游,餐采着书 |
第二章 文论:重性情才学,以无法为法 |
第一节 “内怀”与“外遇”的主客体融合 |
一、“文乃性情”与“才学气味” |
二、“内怀”与“外遇”的主客体融合 |
第二节 熏习变化,自成一家 |
一、反因袭模拟 |
二、以无法为法 |
三、“文章自我开” |
第三章 散文:济世自见,不屑空言 |
第一节 倡事功之学 |
一、批判“空谈性理” |
二、主实学实用 |
第二节 撰经世致用之文 |
一、文须有用 |
二、传记铭节义 |
三、杂文刺时世 |
第四章 诗歌:以性情之音,记平生之事 |
第一节 真切的心路历程 |
一、写实事抒实感 |
二、纪亡国之痛 |
三、达民生之虑 |
四、表亲友之情 |
第二节 行功践知的纪游诗 |
一、寻山问水,学无常家 |
二、心怀天下,游隐三晋 |
第三节 纪实学同好之交游 |
一、傅山与顾炎武 |
二、傅山与李因笃 |
三、傅山与戴廷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时间断限与研究旨趣 |
一 站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
二 本文研究时限和主题 |
三 论文写作缘起及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导向 |
第三节 研究回溯与问题反思 |
一 学术史回顾 |
二 问题与反思 |
第一章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背景及思想评议 |
第一节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的背景 |
第二节 南宋后期边防思想的评议 |
一 王居安的边防思想 |
二 阃幕边防思想述论 |
三 学理脉络下的分析 |
第二章 南宋后期朝议边防及应对意见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边患议论的分析 |
一 诏言边事与群臣进言 |
二 边患论述的内生机制 |
第二节 官僚集团的措置与边患关系 |
一 对官僚集团边防政策的批评 |
二 理学士人批评态度形成原因 |
第三节 理学士人的军政意见及实践 |
一 徘徊学术与政治之间 |
二 阃幕献策与边防意见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南宋后期地域控制与防区政策的调整 |
第一节 南宋后期的地域控制与国势危亡 |
一 南宋后期诸地域间交错互动 |
二 南宋后期诸军事防区的关系 |
第二节 蜀地边区防御政策之调整 |
一 边区统治政策调整之背景 |
二 策略的制定调整及其影响 |
三 小结 |
第四章 南宋后期策应使司制度的产生与演化 |
第一节 宋元对峙期军事协调机构的出现 |
第二节 对策应使司制度产生背景的考察 |
一 蒙元攻宋策略及路线问题 |
二 兵力部署与策应司的产生 |
第三节 策应使司制度的运作过程及影响 |
一 置司及其建制背景 |
二 策应使司运作过程 |
三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蔡幼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蔡幼学家族及交游的研究 |
1.2.2 对蔡幼学文化建树方面的研究 |
1.2.3 对蔡幼学所处时代相关背景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蔡幼学家族、生平与个人性格 |
2.1 家族概况 |
2.2 生平经历 |
2.3 个人性格 |
3.蔡幼学仕宦生涯及其为政思想 |
3.1 蔡幼学所处的时代背景 |
3.2 蔡幼学的仕宦生涯 |
3.2.1 策对受挫,仕途维艰 |
3.2.2 才华难掩,被荐入朝 |
3.2.3 刚正不屈,调任地方 |
3.2.4 主战中兴,复回中央 |
3.2.5 政绩斐然,愤而请辞 |
3.2.6 壮志未酬,抱憾离世 |
3.3 与现实相得益彰的为政理念 |
3.3.1 民生边防关系论与蔡幼学的民生观 |
3.3.2 中才泛滥误国说与蔡幼学的人才观 |
3.3.3 遵旧又务实——蔡幼学的法治观 |
3.3.4 总其端揽其局——蔡幼学的统筹观 |
4.蔡幼学的学术思想及主要成就 |
4.1 蔡幼学的学术成长环境 |
4.1.1 蔡幼学交游考 |
4.1.2 永嘉学派的兴起 |
4.2 蔡幼学的学术思想 |
4.3 蔡幼学的文学成就 |
5. 对蔡幼学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
5.1 对蔡幼学为政的评价 |
5.2 对蔡幼学学术及其其他方面的评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从“舶来品”到“本土化”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1. 凤毛麟角:直接冠以“教育经济思想”的研究文献 |
2. 隐而不彰:揭示教育经济思想的非专论性文献 |
3. 缺乏勾连:教育经济实践研究文献 |
4. 寥若晨星:研究文献述评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1. “先秦”与“先秦诸子” |
2. “教育经济思想”、“教育经济理论”与“教育经济学” |
五、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阐释法 |
3. 比较法 |
六、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 研究思路 |
2. 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一、儒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孔子“执用两中”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孟子的“教”“养”两端 |
3. 荀子“大富之器唯学”的教育经济思想 |
二、墨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无差等”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兼爱”“交利”的教育经济思想 |
3. “尚贤”“使能”的教育经济思想 |
4. 节用的教育经济思想 |
5. “教人耕者其功多”的教育经济思想 |
6. “强力从事”的教育经济思想 |
7. 墨子的其它教育经济思想 |
三、老子及其道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老子的教育思想 |
2. 老子的经济思想 |
3. 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教育经济思想 |
四、法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邓析“养养之义”的教育 |
2. 李悝的“尽地力之教” |
3. 商鞅的“壹教” |
4. 韩非的“法教” |
五、管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道德的“物质经济”意涵 |
2. 劳教定而国富 |
3. 四民分业与专业教育 |
4.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
5. 以人为本的资源论 |
6. “修其能”的科技教育 |
7. “经济教育”思想 |
六、其他诸子的教育经济思想 |
1. 兵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阴阳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3. 纵横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4. 货殖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第二章 争鸣与融合: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比较 |
一、学派间的争鸣交锋 |
1. 关于教育收益 |
2. 关于受教育机会 |
3. 关于“人力” |
二、学派内的歧见异说 |
1. 对影响生产效能的道德素质的认识有异 |
2. 教育规范劳动者行为的方式有别 |
3. 不同的人力存养之道 |
4. 不同的人才取用之法 |
三、思想上的吸纳融通 |
1. 分化深化 |
2. 融合互通 |
3. 共同论域 |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特征 |
一、实用理性: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总体特征 |
1. 儒家的道德理性 |
2. 墨家的工具理性 |
3. 道家的反思理性 |
4. 法家的实践理性 |
二、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具体特征 |
1. 整体性 |
2. 辩证性 |
3. 人本性 |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形成的动因 |
一、经济引发:生产力发展促成教育与经济“联姻 |
1. 经济发展要求教育获得相应发展 |
2. 技术进步使“教人耕”成为必要 |
3. 多元的经济结构决定多样的人才结构 |
二、政治促发:士阶层是教育与经济建立更紧密联系的纽带 |
1. 政治转型与士阶层的出现 |
2. 政治需要士走“学而仕进”之路 |
3. 政治权力(“政统”)与士的使命担当(“道统”) |
三、文化激发:私学产生带来的思想空前繁荣 |
1. 学术下移与私学产生 |
2. 教育经济思想的私学基础 |
3. 学术开放与教育经济思想的繁荣 |
四、个体创发:诸子的转识成智与教育经济思想的最终成型 |
1. 哲学思想 |
2. 教育思想 |
3. 经济思想 |
第五章 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的流变与影响 |
一、 内圣与外王:中国古代教育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向 |
1. 内圣:教育与经济渐行渐远 |
2. 外王:教育与经济相伴相生 |
二、沉寂与活跃:中国教育经济思想跳跃发展的“三座高峰” |
1. 相对沉寂:封建时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
2. 阶段活跃:先秦诸子、中世纪的“明珠”及近代启蒙 |
三、 成就与不足: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本土化追寻 |
1. 先秦诸子的成就:与古代西方教育经济思想相比较 |
2. 不足之处 |
3.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本土化追寻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道德理论形态及其演变向度 |
一、社会转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
二、从“传统社会”的“德性论”到“现代社会”的“规范论” |
1、何谓“德性论”和“规范论”? |
2、规范论的两个维度:功利论和道义论 |
三、从“德性”到“规范”的困难与挑战 |
第二章 传统“义利之辩”与道义论传统 |
一、先秦义利之辨与道义论的奠基 |
1、孔子:义以为上 |
2、孟子:“何必曰利”与“惟义所在” |
3、荀子:以义制利 |
二、两汉义利之辨与道义论的发展 |
1、“以义正我” |
2、正义不谋利 |
三、宋明“义利(理欲)之辨”与道义论的强化 |
1、二程:“惟看义当为与不当为” |
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
3、朱陈义利之争 |
四、明清之际的“义利之辩”与价值重心的转换 |
1、李贽:夫欲正义,是利之也 |
2、王夫之: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 |
五、传统“义利之辩”下的道义论传统 |
第三章 近代民族危机与“乐利学说” |
一、民族蒙难与价值观的变革 |
1、民族蒙难与救亡意识的兴起 |
2、变法图强下的价值观变革 |
二、乐利学说的提出 |
1、利益原则的溢出与独立 |
2、戊戌时期的“乐利学说” |
三、德性论的回应 |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的功利主义” |
一、五四时期功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展开 |
1、陈独秀: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群 |
2、李大钊:个性解放和大同团结的统一 |
二、毛泽东与革命的功利主义的提出 |
1、“革命的功利主义”的提出 |
2、“革命的功利主义”的形成过程 |
3、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新型的义利观 |
4、革命功利主义的理想性及其局限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与集体主义道德 |
一、从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 |
1、集体主义视域下之“义”与“利” |
2、集体主义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异同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集体主义的确立 |
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2、集体主义的源流 |
3、计划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契合与冲突 |
三、共产主义理想视域下的“理欲之辩” |
1、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追求 |
2、纯“理”绝“欲”运动 |
四、对集体主义实践的理性思考 |
1、认知的偏失 |
2、“义”与“利”的对立 |
3、乌托邦化的趋势 |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与绝对主义道德 |
一、阶级斗争扩大化下的集体主义 |
二、集体主义之“义”的绝对化转向 |
三、绝对主义道德的展现 |
1、“斗私批修” |
2、“草”与“苗”的对立 |
第七章 新时期及其伦理思潮 |
一、颠覆中的追问:“义”与“利”是对立的吗? |
1、“潘晓来信”:为自己之“利”还是为他人之“义”? |
2、蛇口风波:为淘金之“利”还是为创业之“义”? |
二、新时期的伦理思潮和道德理论现代转型的先声 |
1、功利主义的勃兴与“社会主义功利主义” |
2、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与道义论 |
3、新时期集体主义的发展演变 |
4、伦理思潮与道德理论现代转型的先声 |
三、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倡导” |
1、“三个有利于”“利益”标准 |
2、谋“利”的正当性与公正 |
3、“三个倡导”价值标准 |
四、走向现代的道德转型 |
结语:合着现代化的节拍前进 |
致谢词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 |
一、唐宋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
(一) 政治领域的变革 |
(二) 经济领域的变革 |
(三) 社会领域的变革 |
(四)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
二、唐宋变革与经济思想转型 |
(一) 义利关系思想的转变 |
(二) 农商关系思想的转变 |
(三) 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
三、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先驱——李觏 |
(一) 人生历程与思想路径 |
(二) 批判引领与双重关怀 |
(三) 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线索 |
第二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
一、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
二、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 人本经济哲学——人论 |
(二) 新社会变革论——易论 |
(三) 新社会秩序论——礼论 |
三、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 政治经济伦理观——富国富民 |
(二) 生产伦理观——平土以强本 |
(三) 交换伦理观——平准与平籴 |
(四) 消费伦理观——等级消费与损上益下 |
(五) 职业伦理观——人各有事,事各有功 |
四、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 义利并行——义利双重之价值观 |
(二) 经世致用——反佛思想之实用论 |
(三) 保富安富——为富民辩护之新思想 |
第三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农商关系经济思想 |
一、中国古代农商关系经济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
二、李觏强本抑末论与农本经济思想 |
(一) 平土均田论 |
(二) 薄赋均役论 |
(三) 兴修水利论 |
三、李觏商业富国论与商业经济思想 |
(一) 商业富国论 |
(二) 商业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
四、李觏新功利主义农商关系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 农商并重 |
(二) 农商相补 |
(三) 农商互利 |
第四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 |
一、中国古代理财经济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
二、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 理财富国论 |
(二) 理财养民论 |
(三) 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
三、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天下为公,理财富国 |
(二) 去伪存真,理财利民 |
(三) 量入制出,节用爱人 |
(四) 平准平籴,宏观调控 |
四、李觏新功利主义理财经济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 宏观调控富国富民 |
(二) 合理预算财政收支 |
(三) 有效赋税调节财政 |
第五章 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 |
一、中国古代民生经济思想的源流及衍变 |
(一) 儒家民生经济思想的理论线索 |
(二) 儒家民生经济思想之利欲观的历史演变 |
(三) 道家、墨家和法家对民生问题的论述 |
二、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特色 |
(一) 尊天——天生斯民,天人合一 |
(二) 敬德——天下归仁,以人为本 |
(三) 保民——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
三、李觏新功利主义民生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 医国救民,扶弱济困 |
(二) 康国济民,保富教民 |
(三) 富国利民,上下皆益 |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
一、历史回响 |
(一) 个人评价 |
(二) 历史影响 |
二、现实借鉴 |
(一) 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思想必须具有创新性 |
(二) 以人为本的经济思想必须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
(三) 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
(四) 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浅论陈亮事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亮事功思想及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D]. 谭斯浩. 湘潭大学, 2020(02)
- [2]傅山道学思想研究[D]. 甄跃达.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黄宗羲语文教育观念及现实启示研究[D]. 刘聚晗. 河南大学, 2019(01)
- [4]陆世仪哲学思想研究[D]. 倪富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实学视阈下的傅山文学思想研究[D]. 梁凡.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6]南宋后期的朝议边防与军政应对研究[D]. 彭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蔡幼学研究[D]. 王小平.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8]先秦诸子教育经济思想研究[D]. 李祖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革研究 ——以义利观的嬗变为视角[D]. 代训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杨绍成. 云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