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多卡因粘膜麻醉致严重精神失常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19)在《基于文献研究的中药草乌安全性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草乌为毛莫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癌症及癫痫等多种疾病。然而,由于草乌含有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等毒性成分,加之超剂量服用、不遵循辨证论治等不合理应用,临床经常出现草乌的不良反应报道。为保证临床应用草乌的安全性,有必要对草乌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草乌的古代毒性记载、现代毒性记载及草乌临床不良反应报道进行了系统研究。古籍文献根据中医临床文献学家余瀛鳌所着《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田代华所着《中医文献导读》、严季澜所着《中医文献学》中所列书目,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发的“中医古籍知识库”平台,并利用第五版《中华医典》对草乌进行综合检索,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现代文献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建立了不良反应报道数据库。结果:古籍文献共搜集到草乌毒性古籍记载14条,现代毒性研究文献71篇,草乌不良反应事件报道中文文献822篇,英文文献0篇。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得到个案报道文献62篇,群案报道44篇,对1388例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古籍记载草乌有大毒,现代毒性研究证实草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血管系统,其动物毒理试验尚限于大鼠和原代乳鼠,在Beagle犬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小鼠及大鼠试验未见草乌的明显神经毒性。呼吸系统毒理试验,未见草乌对大鼠及Beagle犬的肺细胞损伤作用,仅在2.49g生草乌/kg的体内试验,导致了雄性Beagle犬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增大。关于草乌的特殊毒性研究,已证实草乌对大鼠具有胚胎毒性和生殖毒性,这为孕妇妊娠期间应禁用或谨慎服用草乌提供了毒理学依据。根据草乌提取物对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目前尚未发现草乌遗传毒性的毒理学证据。通过对1388例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服草乌药酒(将生草乌直接浸泡于酒内)或配合白酒生服草乌导致的不良反应病例共计577例,占比49.23%。可见,民间误以为服用草乌药酒或者白酒送服生草乌,可以治疗疾病、滋补身体,是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要原因。川乌、草乌同服,大大超过安全剂量,且炮制、配伍不当是发生不良反应时间的主要原因。此外,个体差异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服食草乌后具有特征性不良反应,集中表现为口、舌、四肢甚至全身的麻木,循环系统不良表现以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主,轻者出现心悸、心慌,重者可致休克、心脏骤停,这是导致草乌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草乌不良反应事件常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除此之外,一些文献还表明误服草乌可出现言语不清、烦躁、抑郁、意识障碍、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关于症状出现的时间,时间短者数分钟、10min以内、15min、20min、30min均有报道,时间长者,有1例服用草乌药酒约30d后发病。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在1h内出现。草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经过及时送医院抢救,可以痊愈,文献统计痊愈率为95.03%,远大于死亡率(4.97%),并且无后遗症。可见草乌中毒后病情可逆,病因及不良反应可以根除。最终通过对草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在遵从辩证论治、药证相符、将剂量控制在0.3g以下,掌握草乌配伍、炮制规律,煎煮时间大于4h,临床应用草乌是安全的,可以在发挥草乌的有效性规避草乌安全性,保证草乌安全用药。
吴凡[2](2019)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会阴切开术中镇痛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的阴部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与单纯的硬膜外镇痛比较在产妇分娩会阴切开术的术中镇痛效果。同时探究超声引导下的阴部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和优势,为产科疼痛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于2018年3月-2018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阴道自然分娩且单胎头先露的初产妇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硬膜外镇痛,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阴部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两组产妇在宫颈口开全时,均将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关闭,会阴切开术由产科医生或助产士用剪刀进行,统一在45度角从左侧会阴下部行5厘米切口。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年龄、身高、BMI、孕周、双顶径)有无差异是否具有可比性,第一产程行硬膜外阻滞前后的宫缩疼痛VAS评分,第二产程中会阴切开术的侧切和缝针痛的VAS评分,以及产妇术中追加自控镇痛次数与助产士追加会阴部局部麻醉浸润次数,同时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组产妇对分娩镇痛方式的满意度。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年龄、孕周、体重指数(BMI)、身高、双顶径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行硬膜外阻滞前后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二产程会阴切开术的侧切痛和缝针痛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术中追加有效自控镇痛和行会阴部浸润麻醉的产妇的比例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3.在并发症方面,虽然试验组中出现了因同时阻滞了骶丛而导致3例产妇双侧下肢无力,9例产妇出现腿脚麻木的并发症,但24小时内均恢复正常,未有下肢活动不利的后遗症。另有一名产妇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并发症,但及时留置导尿管处理,而对照组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但是在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阴部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相比于单纯使用硬膜外镇痛,不仅利用了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大大减轻了第一产程的疼痛,而且在第二产程中对会阴部切开术的镇痛效果明显更好,同时减轻了产妇在第二产程中会阴部的不舒适感,虽然本次研究中的超声引导下的阴部神经阻滞技术仍然存在同时阻滞骶丛神经的风险,但是提高了产妇对该联合阻滞方式的满意度。本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的阴部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相比于单纯硬膜外镇痛进一步减轻了产妇分娩中的疼痛,为产妇分娩时的镇痛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方式。
黄春林[3](1997)在《滴眼剂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指明
张婴元[4](1997)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自1993年以来,本刊陆续收到有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36篇,共50例,现予综合报告如下:一、青霉素类4例1.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系肺部感染者,首次接受青霉素80万U肌注后50分钟时出现胸闷、...
高明磊[5](2012)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度肺炎患儿心电指标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急性重度肺炎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不同环节进行心电图的监测,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度肺炎患儿心电指标的影响,从心脏电生理角度佐证急性重度肺炎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连续采样的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11年7月~2012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年龄3岁至12岁、诊断为重度肺炎、无其它系统基础疾病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患儿。术前行常规检查,排除心电图异常、既往患先天性心脏病、各种类型心肌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及心肌损害、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疾病、心律失常、有心脏手术史、营养不良、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氧合,需要呼吸机行呼吸支持、合并心衰及脑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检测高于正常、电解质紊乱、3天内应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麻醉、入声门、注液、吸引、苏醒等环节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测量心电图的心率、节律、P波振幅及宽度、PR间期、QRS波形态及宽度、QTC(校正QT间期)、ST段、T波、U波等各项指标,同时记录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情况。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平均年龄5.3岁,男:女为1.3:1;对全部30人次进行了术前及操作过程中的心电图描记,无数据缺失。2.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不同环节对各心电指标的影响: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操作过程中除P波及U波外,心率、节律、PR间期、QRS波、QT间期等各项心电图指标均可出现异常;②心率增快最多见,均为窦性心动过速,以注液及苏醒时增快最明显;③入声门、注液及吸引时出现心律失常,多为单发早搏,气管内操作结束后未记录到心律失常;④入声门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近半数心律失常伴随低氧血症出现;⑤QRS波可见电压交替现象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注液操作对QRS波影响最大;⑥QTC可出现异常,但异常率不高,麻醉、入声门、麻醉苏醒环节均可以出现QT间期延长,但异常率无明显差异;⑦ST-T改变较多见,但多为单独出现的ST改变或T波改变,病理意义不大,仅1名患者出现ST段下移同时伴有同导联T波异常;3.气管肺泡灌洗术各个操作环节下心电图测量值异常率的比较:①不同的操作环节对心电图各个测量值的影响不完全一致,但以对心率及T波的影响最显着;②注液操作对QRS波的影响最明显;4.不同进镜次数对入声门环节心电指标影响的差异比较:多次进镜组和一次进镜组入声门时心电图的异常率无显着差异,但恶性心律失常均发生在多次进镜组。结论: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心电生理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持续时间不长。②从心电生理角度来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章鹏[6](2010)在《附子安全应用及不同煎煮方法所得附子复方煎煮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附子临床多用于治疗阳衰阴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寒凝疼痛等病症,尤能救治亡阳重症,且疗效显着,然附子本身具有毒性,如何在临床上安全地使用附子,既能使其药效达到最佳,而毒副作用降到最小,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基于国家973课题“有毒中药临床研究”,本研究以附子为研究对象,对附子的安全剂量、最长使用时间以及与何药配伍可减少毒性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为临床安全应用附子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本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围绕附子的一般概况、毒性作用及如何减毒展开文献综述,为临床安全应用附子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验证不同煎煮条件所得的附子复方煎煮液的急性毒性实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煎药机应运而生。目前,许多药店、医院都使用中药煎药机为需求者提供煎煮加工服务。煎药机煎煮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不易霉变。但是用中药煎药机煎煮附子复方时,多剂同煎,附子不先煎,与它药同煎,而传统煎煮需要先煎而后同煮,中药煎药机的这种煎煮附子复方的方法的安全性是否值得信赖?本实验以临床常用含附子复方为研究对象,使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煎煮方法分别进行加工,然后进行所得药液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相关反应及指标,以期为临床安全应用附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第三部分为摘录部分医家安全运用附子的案例,我科为风湿科,接触风寒湿痹证患者较多,应用附子机会较多,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故一并收录,供大家参考。本课题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近世临床安全运用附子的剂量、煎煮、配伍等的一般规律。并且首次通过实验对目前中药煎药机煎煮附子复方方法所得煎煮液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结论:目前医院所用的中药煎药机煎煮附子复方的方法是安全的,并且临床应用也未发现毒副作用。
谢榕城[7](2010)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学习曲线》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PEG的学习曲线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1~2009.12由我省两家三甲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福建省肿瘤医院)完成的153例PEG及PEJ,进行前后阶段比较,分为2组。Ⅰ组:2000年~2004年操作的53例,Ⅱ组:2005年~2009年完成的10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的差异。结果:在153例病例中,Ⅰ组(2000~2004)年有53例,成功率96.2%;Ⅱ组(2005~2009)年100例,成功率99%;手术时间由37.30±7.45分钟减少至26.44±5.73分钟;住院时间由450.83±499.38小时减少至271.57±304.91小时;总费用由10665±8791.9元减少至8028.5±7580.06元;并发症由9.8%(5/51)下降至4%(4/99)。Ⅱ组的手术时间较Ⅰ组显着性缩短(P<0.05),Ⅱ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Ⅰ组显着下降(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总费用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但Ⅱ组较Ⅰ组均明显减少。结论:PEG学习曲线表明随着PEG操作例数增加、熟练程度提高,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相应显着性减少,住院时间及总费用均明显降低。
王向华[8](2007)在《盐酸曲马多术前肌注用于眼科局麻手术辅助镇痛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随着患者对于手术镇痛要求的提高以及麻醉学、药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术中、术后的镇痛越来越受到患者及术者的重视。全麻固然能够达到术中无痛,但所需费用高、与之有关的副作用多如容易影响呼吸及心血管、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大、术后的问题较多等,所以很多手术应尽量采用局麻。眼科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是局麻。但是,局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术中镇痛不够完全,病人精神紧张等使得手术不能顺利进行,有时甚至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以往的术前镇痛药物如哌替啶(度冷丁)、芬太尼等均属麻醉药品管理,由于其用药限制对于一般的眼科手术不宜实现。如果能用毒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的强效镇痛药减轻术中甚至术后疼痛是患者和术者共同的目的。曲马多(tramadol或tramal,TR)又名曲马朵,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强效中枢镇痛药,其镇痛疗效与哌替啶相当,约为吗啡的十分之一,且具有不抑制呼吸、治疗量不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及低成瘾性、低依赖性、低耐受性的特点。目前主要用于术后痛和癌痛。已有文献报道,个别专业如口腔科局麻手术术前应用曲马多可以减轻术中和术后痛。眼科术后用此药镇痛的已较常见,但术前用药辅助术中及术后镇痛的尚未见报道。为证实其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和寻找其恰当的术前用药时间设计了本课题。方法1.病例选择及测试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06年9月~2007年4月的住院局麻手术病人113名,男性59例,女性54例,均为相对复杂的、手术时间较长的及/或术中需要多次牵拉眼肌的单眼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1.37岁。分为4组,术前10min、20min、30min肌注组(合称实验组)肌注同样剂量、同样规格、同一厂家生产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mg和术前不肌注组(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局麻中的疼痛情况;手术中不同时间段(0.5h、1h、1.5h、2h、2.5h)用1ml钝针头触碰眼睑、结膜、巩膜及用1-0或3-0丝线适当牵拉眼肌询问患者疼痛情况及手术操作所致患者主诉的疼痛情况;手术后不同时间段(1h、2h、4h、6h)询问患者转动和不转动眼球时的疼痛情况。按照疼痛四级分类法得出疼痛分级并进行比较。2.统计学方法将调查表全部量化,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局麻中疼痛分级比较采用LSD多重比较和配对t检验,取检验水准a=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等级均值比较局麻中、手术中和手术后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u检验,取检验水准a=0.05。结果1.患者局麻中疼痛分级方差齐性检验F=1.96,P>0.05;术前10min肌注组与术前20min、30min肌注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10min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20min肌注组与30min肌注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与对照组局麻中疼痛等级均值比较,u=4.56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中疼痛等级均值比较,u=8.10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疼痛等级均值比较,u=2.0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证实盐酸曲马多术前肌注可在眼科局麻术中、术后起到辅助镇痛作用,并可缓解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起效时间在肌注后20min左右,峰作用时间在1~1.5h,作用维持时间3~6h。
孟琼华[9](2006)在《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 方法:本实验采用均匀设计和MTT方法研究乌头碱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点对心肌细胞的影响;用H.E染色法、电子显微镜观察乌头碱最大毒性剂量及临界作用时间点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损伤;用细胞酶学方法、流式细胞仪、比浊法观察乌头碱对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稳定性、细胞内环境、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从而揭示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性损伤的机制。 结果: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最大毒性剂量是3%,其临界作用时间点为30s、1m、30m。乌头碱作用细胞后,细胞连接减少,细胞间空隙增大,细胞膜不完整、膜凸起消失;线粒体肿胀溶解,溶酶体肿胀溶解,肌丝断裂溶解,胞浆出现大量的空泡;核红染,细胞核染色质浓缩、消失;乌头碱作用的时间越长,其损伤越严重。细胞介质中LDH活力增高和MDA含量增高,ACP活力增高:Na+-K+ATP的活力、[K+]和[Mg2+]降低,[Na+]和[Ca2+]浓度升高;SDH活力降低,糖原的含量降低;cAMP/cGMP值升高;细胞G2+M、S的比值降低。 结论: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线粒体、溶酶体、肌丝、细胞膜及细胞连接都有直接的损害;乌头碱导致心肌细胞生物膜功能的损伤、能量代谢障碍、核酸的损伤、细胞增殖抑制;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可能为:乌头碱抑制心肌细胞Na+-K+ATP活性,导致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引起细胞的兴奋性升高和细胞内Ca2+超载,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王军宇,李春盛[10](2002)在《抗精神失常药、催眠药急性中毒138例分析》文中认为 抗精神失常药、催眠药急性中毒是内科急诊中最常见的药物中毒。其发病急,症状重,可引起意识障碍,昏迷,呼吸抑制。如不及时妥善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为总结经验,现将本院收治的口服抗精神失常药、催眠药中毒患者138例报告如下。
二、利多卡因粘膜麻醉致严重精神失常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多卡因粘膜麻醉致严重精神失常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研究的中药草乌安全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草乌有效性及安全性现代研究进展 |
1 文献检索 |
2 草乌有效性研究进展 |
2.1 药理作用 |
2.1.1 镇痛作用 |
2.1.2 局麻作用 |
2.1.3 强心作用 |
2.1.4 抗炎作用 |
2.1.5 抑瘤作用 |
2.1.6 免疫调节作用 |
2.1.7 其他作用 |
2.2 临床应用 |
2.2.1 除痹止痛 |
2.2.2 癌症 |
2.2.3 癫痫 |
3 草乌安全性研究进展 |
4 含草乌云南白药安全性研究进展 |
5 小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草乌有效性及安全性辩证关系 |
2 中医、西医毒性理论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草乌基原考证 |
1 源流考证 |
2 现代研究 |
第二章 草乌毒性古代文献研究 |
第三章 草乌毒性现代文献研究 |
1 物质基础 |
2 毒性规律和靶器官的实验研究 |
2.1 心血管系统毒性 |
2.2 神经系统毒性 |
2.3 呼吸系统毒性 |
2.4 肾毒性 |
2.5 急性毒性研究 |
2.6 草乌的特殊毒性研究 |
3 小结与分析 |
第四章 草乌临床不良反应事件报道研究 |
1 文献检索 |
1.1 方法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结果 |
表2 草乌临床不良反应个案数据摘录 |
表3 草乌临床不良反应群体数据摘录 |
表4 草乌不良反应表现及抢救措施(个案) |
表5 草乌不良反应表现及抢救措施(群体) |
第五章 草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 |
1 服用原因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2 服用剂量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3 炮制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表6: 草乌炮制、配伍方法的本草古籍记载 |
4 配伍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4.1 草乌配伍增效 |
4.2 草乌配伍减毒 |
5 个体差异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6 不良反应事件预后 |
7 中毒解救 |
7.1 清除体内毒物 |
7.2 开展生命监测,保证呼吸畅通 |
7.3 对抗心律失常 |
7.4 血液灌注 |
7.5 身心护理 |
8 风险控制措施 |
8.1 加强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教育,严格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
8.2 规范临床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8.3 完善草乌中毒救治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
8.4 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充分发挥疗效规避用药风险 |
总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会阴切开术中镇痛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入选和排除标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2.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2.1.4 研究对象剔除标准 |
2.2 药品与试剂 |
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4 研究方法 |
2.4.1 病例筛选流程图 |
2.4.2 镇痛方案 |
2.4.3 镇痛的补救方案 |
2.4.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2.4.5 观察指标 |
2.4.6 镇痛效果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临床试验概述 |
3.2 基本情况比较 |
3.3 分娩中镇痛效果比较 |
3.4 分娩后情况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对术中镇痛效果的分析 |
4.2 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的创新性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度肺炎患儿心电指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附子安全应用及不同煎煮方法所得附子复方煎煮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附子的一般概况 |
1.1 性状 |
1.2 附子的功用 |
1.3 药物鉴别 |
1.4 临床使用附子指征 |
2 附子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作用的现代研究 |
2.1 附子的化学成分 |
2.2 药理作用 |
2.2.1 抗炎作用 |
2.2.2 对外周血管的作用 |
2.2.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2.2.4 强心作用 |
2.2.5 其他作用 |
2.3 毒性成分的研究 |
3 附子中毒及救治 |
3.1 附子中毒临床表现 |
3.2 附子中毒机制 |
3.3 附子中毒的救治 |
4 附子中毒原因及减毒方法分析 |
4.1 炮制 |
4.1.1 古代炮制方法 |
4.1.2 现代炮制方法 |
4.1.3 关于炮制的一些研究 |
4.2 剂量 |
4.3 煎煮 |
4.3.1 煎煮方法 |
4.3.2 关于先煎 |
4.4 配伍 |
4.4.1 配伍禁忌 |
4.4.2 配伍减毒 |
4.5 服法 |
5 近代医家安全使用附子复方的治疗经验 |
6 小结与讨论 |
7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药材 |
1.2 器材 |
1.3 动物 |
2 方法 |
2.1 药物的制备 |
2.2 急性毒性试验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医案摘录 |
1.吴生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案例 |
2.曾升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验案 |
3.陈伟治疗风湿顽痹案 |
4.周乃玉治疗类风湿案例 |
5.黄自立治高血压心脏病水肿案例 |
6.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免疫科运用附子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案例 |
参考文献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学习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方法及材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盐酸曲马多术前肌注用于眼科局麻手术辅助镇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部分 |
盐酸曲马多术前肌注用于眼科局麻手术辅助镇痛的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盐酸曲马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缩略词表 |
致谢 |
(9)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祖国医学对毒性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毒性的认识 |
3 乌头碱的药用及毒性 |
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受试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试剂及配制 |
1.4 实验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损伤 |
2.1.1 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
2.1.2 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生长对数期的确定 |
2.1.3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最大毒性剂量和不同时间点的确定 |
2.1.3.1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最大毒性剂量的确定 |
2.1.3.2 乌头碱最大毒性剂量不同作用时间点的确定 |
2.1.4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2.1.5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损伤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生物膜的影响 |
2.2.1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介质中LDH的影响 |
2.2.2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介质中MDA的影响 |
2.2.3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溶酶体中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
2.3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环境的影响 |
2.3.1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电解质的影响 |
2.3.2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Na~+ - K~+ ATP的影响 |
2.4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2.4.1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影响 |
2.4.2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
2.5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cAMP/eGMP的影响 |
2.6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周期的影响 |
讨论 |
1 乌头类有毒中药与乌头碱 |
2 中药毒性与细胞毒理 |
3 乌头碱毒性靶器官与心肌细胞的关系 |
4 均匀设计与细胞毒理 |
5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 |
5.1 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生长曲线的绘制 |
5.2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最大毒性剂量和临界作用时间点的选择 |
5.3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的指标的选择 |
5.4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5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生物膜的影响 |
5.6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内环境的影响 |
5.7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5.8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第二信使的影响 |
5.9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5.10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 |
6 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与临床乌头碱中毒引起心律失常的关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件1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件2 声明 |
(10)抗精神失常药、催眠药急性中毒13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2.1 苯二氮?类药物 |
1.2.2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
1.2.3 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 |
1.2.4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
1.3 诊断治疗及转归 |
2 讨论 |
2.1 性别、年龄分布 |
2.2 中毒原因 |
2.3 救治时机 |
2.4 治疗药物与原则 |
四、利多卡因粘膜麻醉致严重精神失常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研究的中药草乌安全性综合评价[D]. 王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2]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会阴切开术中镇痛的应用研究[D]. 吴凡. 南昌大学, 2019(01)
- [3]滴眼剂的不良反应[J]. 黄春林. 中级医刊, 1997(03)
- [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综合报告[J]. 张婴元. 中华内科杂志, 1997(01)
- [5]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度肺炎患儿心电指标影响的研究[D]. 高明磊.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6]附子安全应用及不同煎煮方法所得附子复方煎煮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D]. 章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7]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学习曲线[D]. 谢榕城. 福建医科大学, 2010(02)
- [8]盐酸曲马多术前肌注用于眼科局麻手术辅助镇痛的研究[D]. 王向华. 郑州大学, 2007(04)
- [9]乌头碱对心肌细胞毒作用机制的研究[D]. 孟琼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抗精神失常药、催眠药急性中毒138例分析[J]. 王军宇,李春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