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能级论文_刘妮,黄珊,李军奇,梁九卿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能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级,量子,原子,光子,相互作用,脉冲,系统。

二能级论文文献综述

刘妮,黄珊,李军奇,梁九卿[1](2019)在《有限温度下腔光机械系统中N个二能级原子的相变和热力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含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腔机械系统中N个二能级原子在有限温度下的相变和相关的热力学性质,采用虚时路径积分方法推导出系统的配分函数,求得系统的有效作用量.通过对有效作用量进行变分得到系统的热力学平衡方程和原子布居数期待值的解析表达式,重点研究了原子-场耦合强度、非线性原子-光相互作用、非线性声子-光子相互作用等影响下系统的相变,发现除了会发生由正常相到超辐射相的二阶相变外,还会出现正常相和亚稳的超辐射态共存的现象,同时会发现叁相(正常相、超辐射相、亚稳的超辐射态)共存点.有限温度的升高,会使正常相到超辐射相的二阶相变点向原子-场耦合强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当非线性原子-光相互作用(正或负)增强时,相变点会向原子-场耦合强度弱的方向移动;声子-光子相互作用会导致出现超辐射不稳定态;有限温度下,在正常相区熵为定值,而在超辐射相区熵随原子-场耦合强度的增强迅速递减为零.(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苗欢欢,裴魏魏,韩海生,张海丰[2](2019)在《微扰算符作用下任意时刻二能级体系激发态跃迁几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微扰算符作用下任意时刻二能级体系的激发态跃迁几率,利用微扰近似方法给出了二能级量子体系的能量本征值、本征波函数、任意时刻的体系状态波函数和激发态的跃迁几率公式,并结合具体实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微扰近似方法在处理任意时刻二能级体系的激发态跃迁几率问题时是非常便捷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龙,吴博,冯大政,王石语,邢孟道[3](2019)在《基于FDTD算法研究超短脉冲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对于超短脉冲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的研究大多基于一些近似方法(慢变包络近似和旋转波近似等),从而求得解析的近似解。但是,由于忽略掉一些有用的光场中的信息,就会造成光场导数项所产生的非线性性质的缺失。本文基于FDTD算法和预测-校正法相结合,建立了预测-校正FDTD算法,用于研究超短脉冲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准确地描述光场与原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特征,验证了面积定理的部分规律;进一步构建了能够实现完全反转原子系统上下能级粒子的短脉冲。相关研究可为目标的特征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佳伟[4](2019)在《少周期激光脉冲在共振二能级介质中的非线性传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物质相互作用领域自激光器诞生至今便是光学研究的热门方向。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实验上已经能够产生仅包含几个光学周期的超短激光脉冲,使激光技术在科学领域上的应用日趋蓬勃。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发展同样使光-物质相互作用研究不断开拓和发展,许多有趣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先后被人们发现,比如拉比振荡(Rabi flopping,RF)、自感应透明(Self-induced transparency,SIT)和光子回波等。而当少周期脉冲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除了会产生更强的非线性现象以外,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够产生脉冲持续时间更短的脉冲,以及在超强光场的调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关于少周期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少周期激光脉冲是与传统长周期脉冲有着明显特性差异的激光脉冲,因为在少周期脉冲瞬态相干作用中,脉冲载波变化太快导致介质对其响应比较迟缓,从而传统的解析长周期脉冲的缓变包络近似(Slowly varying envelope approximation,SVEA)和旋转波近似(Rotating wave approximation,RWA)都会失效,因此需要对载波精确求解才能研究少周期脉冲的传输效应。本论文将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精确数值求解全波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Full-wave Maxwell-Bloch equations),研究少周期脉冲在共振二能级中的传播特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地讨论了少周期脉冲在真空共振二能级介质中传输的现象。包括介质原子数密度对脉冲传输的影响、“面积定理”的极限适用范围、少周期脉冲的自感应透明现象和阿秒量级的脉冲在共振介质中的传输,系统地总结了少周期脉冲在传输时的非线性现象。2.详细地讨论了少周期脉冲在介电共振二能级介质中的传输现象。研究了介电系数对脉冲传输的影响,发现了“压缩效应”,且介电系数越高,脉冲被压缩的越明显;研究了较大面积少周期脉冲在传输时受到介电系数的影响,发现了电介质电介质材料可以弱化载波拉比振荡,使得少周期脉冲传输时载波的变化并不像在自由介质中那样剧烈。本论文为少周期激光脉冲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发现了少周期脉冲在电介质材料中传输时的一些特殊效应和现象。这些现象都是此前并未有相关文献报道的,因此能够为超强超短脉冲激光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佘姣真[5](2019)在《与真空电磁场耦合的两匀速圆周运动二能级原子的纠缠动力学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真实的量子系统都不可避免地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即使在真空中,也会受到真空涨落的影响。然而,量子场的真空态却依赖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如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观测者观测到的闵氏真空是一个充满Rinder粒子的热库,这就是着名的Unruh效应。由于观测Unruh效应所需加速度非常大,因此相比于直线加速模型,圆周加速更容易实现较大的加速度。本文在开放量子系统的框架下,研究两个与真空中涨落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匀速圆周运动二能级原子量子纠缠动力学。我们假设两个原子在两平行平面内相隔一定距离同步旋转,通过求解马尔科夫主方程来研究两原子间纠缠的衰减、产生、复活和增强的规律。对于初态为纠缠态的原子,在有限时间内死亡是匀速圆周运动原子的一个普遍特征。原子的纠缠衰减速率与原子的初态、加速度、两原子间距以及极化方向有关。当两原子处于激发态时,只要适当地选取加速度和原子间距的值,纠缠就能够产生,并且原子极化方向对演化过程中产生纠缠的寿命和最大纠缠度有很大影响。当原子初态为对称纠缠态和反对称纠缠态时,纠缠的复活和增强取决于原子的极化方向。与匀加速原子和处在热库中的静态原子相比,圆周运动原子的纠缠衰减速率更大,而复活和增强速率更小。(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欣[6](2019)在《二能级原子共振荧光双光子关联的滤波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能级原子在强场驱动下因受激辐射而产生的共振荧光谱一直是量子光学中的中心问题。这种荧光谱具有叁峰带结构,并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共振荧光的频率选择关联进行了理论研究。最近,随着光学频率选择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用滤波器来选择不同频率的光子进行研究,因此人们再次将目光放到对光子频率分辨效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频率选择过程对光子统计性质的操控上。在本文中,我们先用两个空腔来对光子进行频率选择,研究了二能级原子共振荧光的(近)共振频率选择的双光子关联特性。我们通过原子一腔的弱耦合相互作用得到了双光子频率选择关联函数的解析结果,发现在短延时条件下,双光子的关联特性比较明显,这种关联特性来源于双光子的两种可能的辐射过程的非相干或相干迭加。对于来自两个不同边带的双光子,由于两种辐射过程的初态和末态都不相同,所以两种辐射过程是非相干迭加,因此不同边带的双光子之间呈现聚束效应。而中心峰带光子与边带光子之间由于两种辐射过程的相干迭加,从而产生了量子相消干涉,因此它们之间呈现反聚束效应。然后,我们还研究了二能级原子共振荧光的混合频率选择的双光子关联特性。此时,我们将一个空腔的频率调至中带与边带的中心或中心附近处,这样中带光子和边带光子都会进入到空腔中。以腔场频率调制为低带与中带的中心或中心附近为例,我们研究了低带光子和中带光子的混合频率选择的双光子关联特性。此时,两种辐射过程的相干迭加产生的是量子加强干涉,因而在中带与边带的中心处出现了极强的关联特性。并且在短延时条件下,混合频率选择的双光子关联函数除了衰减以外还出现了明显的震荡行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婧楠,萨楚尔夫,赵嫱嫱[7](2019)在《多光子跃迁下Glauber-Lanchs态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多光子跃迁下Glauber-Lanchs态光场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讨论了原子的初始状态、热平均光子数、场模结构参数、相干平均光子数、跃迁光子数对系统粒子布局数反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场模结构参数影响系统粒子布局数反转的振荡周期及振幅大小;原子初始状态、热平均光子数影响粒子布局数反转的振荡幅度;相干平均光子数及跃迁光子数选取不同,系统量子态的原子布局数反转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婧楠,萨楚尔夫,赵嫱嫱[8](2019)在《多光子跃迁下运动二能级原子与NCS态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反聚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多光子跃迁下数字混沌态(the number-chaotic state),NCS光场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光场的反聚束效应.讨论了原子的初始状态、数态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跃迁光子数、场模结构参数对光场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的初始状态、热平均光子数影响光场反聚束效应的振幅大小;场模结构参数影响光场反聚束效应的振荡规律与振荡周期;数态光子数及跃迁光子数选取不同,光场反聚束效应的演化曲线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董坤坤,李铭[9](2018)在《近简并二能级系统的几何位相》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能量简并或接近简并的情况下,一个绝热演化系统的现有量子绝热条件并不适用.文中重新推导了二能级系统的绝热演化,得到了包含近简并情况的几何位相的普遍结果.然后以一个实际的二能级系统石墨烯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石墨烯在不同波矢位置的几何位相.结果表明:在能级近简并(包括简并)处,系统经过周期性绝热演化后,波函数只存在一个常规的动力学位相,不存在几何位相.离开简并位置,系统逐渐积累几何位相,最后才收敛得到传统的Berry位相.(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胡要花,陶亚萍[10](2019)在《压缩真空中二能级系统的量子Fisher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压缩真空环境下二能级系统的相位参数估计,考察压缩态参数N和相位参数?取值的不同对量子Fisher信息的影响,重点讨论提高参数估计精度的办法。结果表明:二能级系统相位参数估计的量子Fisher信息随时间衰减,随压缩相位参数?周期性变化。当压缩参数N取值较大时,量子Fisher信息衰减缓慢,二能级系统的相位估计精度高。(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二能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微扰算符作用下任意时刻二能级体系的激发态跃迁几率,利用微扰近似方法给出了二能级量子体系的能量本征值、本征波函数、任意时刻的体系状态波函数和激发态的跃迁几率公式,并结合具体实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微扰近似方法在处理任意时刻二能级体系的激发态跃迁几率问题时是非常便捷和有效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能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妮,黄珊,李军奇,梁九卿.有限温度下腔光机械系统中N个二能级原子的相变和热力学性质[J].物理学报.2019

[2].苗欢欢,裴魏魏,韩海生,张海丰.微扰算符作用下任意时刻二能级体系激发态跃迁几率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孙龙,吴博,冯大政,王石语,邢孟道.基于FDTD算法研究超短脉冲与二能级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J].发光学报.2019

[4].李佳伟.少周期激光脉冲在共振二能级介质中的非线性传播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5].佘姣真.与真空电磁场耦合的两匀速圆周运动二能级原子的纠缠动力学演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杨欣.二能级原子共振荧光双光子关联的滤波调控[D].华中师范大学.2019

[7].李婧楠,萨楚尔夫,赵嫱嫱.多光子跃迁下Glauber-Lanchs态与运动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9

[8].李婧楠,萨楚尔夫,赵嫱嫱.多光子跃迁下运动二能级原子与NCS态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反聚束效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董坤坤,李铭.近简并二能级系统的几何位相[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胡要花,陶亚萍.压缩真空中二能级系统的量子Fisher信息[J].量子光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A)化学电容对偏压的依赖关系(B)六种...基于环糊精构筑的多级能量传递体系类胡萝卜素电子态的二能级图和...铁掺杂硫酸化二氧化钦固体酸醋化机理...二能级系统原子布居的演化曲线

标签:;  ;  ;  ;  ;  ;  ;  

二能级论文_刘妮,黄珊,李军奇,梁九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