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Role of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论文文献综述)
邢文倩[1](2021)在《强化读后续写对初中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法项目之一,被动语态是初中阶段语法学习的重点。然而由于被动语态包含be动词和过去分词两部分,涉及时态和人称的变化,同时,相对于英语,汉语较少使用被动语态,因此初中生在学习后难以准确把握该知识点。虽然普遍认同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被动语态时存在问题,但较少有研究者探究被动语态的有效教学方法。辛声(2017)发现强化读后续写有促进二语语法学习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强化读后续写与被动语态学习相结合,旨在从使用数量和准确率两方面探究强化读后续写对初中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青岛市某初级中学三年级三个班的126名学生为受试,采用教学实验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以续写阅读材料中被动语态部分是否被强化为依据,笔者将受试分为3组:B、C两组受试分别接受增大字号、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A组的受试接受单纯续写任务,其前读材料不做任何处理。本文的三个研究问题是:1.单纯续写任务、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和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对初中生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如何?2.单纯续写任务、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和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对初中生被动语态习得的延时效应如何?3.单纯续写任务、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和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对初中生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和延时效应存在怎样的差异?本实验使用SPSS25.0中的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所得数据,结合访谈结果得出下列结论:1.单纯续写任务、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和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对初中生习得被动语态均有显着的即时效应。2.单纯续写任务、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和大写字母强化续写续写任务对初中生习得被动语态均有显着的延时效应。3.对于即时、延时效应的组间差异,两种强化续写任务均显着优于单纯续写。具体来看,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的学习效果最显着,适合用于初中生被动语态的教学。本文探讨了强化读后续写对初中生英语被动语态的促学效果,对比两种强化方式的不同,为初中英语被动语态教学提供有益启示,同时也为强化续写任务强化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魏思文[2](2021)在《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各国、各界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日益深化,世界日益密集为“地球村”,对于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三语、多语习得过程中的诸般课题接连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但时下,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繁多,本文系在此前成果之基础上,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中的汉语(L3)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的语音样貌及其流变,同时通过和日(L1)汉(L2)双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及其流变过程对比,分析日语(L1)和英语(L2)在汉语(L3)习得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对日英汉三语者在汉语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方面的迁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递进教学效能的可能性和相关策略。本文共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陈述本文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语音实验采用的研究手段以及方法,展现研究创新点及其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的“汉语热”,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汉语学习者持续增多,其中有英语习得经验的日英双语者数量可观。学术界关于汉日双语学习和汉英双语学习的研究比比皆是,对日英汉三语学习的研究却寥若星辰,鲜少得到关注。回顾国内外“三语习得”的研究历程、发展阶段和研究重点,着重关注“三语习得”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语言迁移。通过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不可避免地受已或部分习得的日语和英语语音经验的迁移过程,探究其因果关系。第二章,本章以既往研究为基础,举凡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成果,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语言迁移、中介语以及实验语音学五个方面。第三章,详述调查目的及其相关准备,包括研究对象和语音样本选取、问卷设计理念、语音样本采集原则,特别是基于语音学教研软件praat对于语音样本的判别、分析、取值等具体研究实践及其与预期对应程度。第四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审视,展现了两组样本调查数据结果: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和在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的对比,阐明日汉双语者的语音迁移和日英汉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实践基本相同,求证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学习汉语(L3)主要表现为f[f]和h[x]混淆,r[(?)]和l[l]混淆,sh[(?)]、s[s]和x[(?)]的混淆,舌尖音塞擦音(zh[(?)]、ch[(?)]、z[(?)]、c[(?)])读作舌面塞擦音(j[(?)]、q[(?)]),n[n]和ng[(?)]混淆以及送气音错读为不送气音六类。单元音迁移主要体现在ü[y]、卷舌元音er[(?)]以及-i[(?)]、-i[(?)]和i[i]的迁移;复元音的迁移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复元音发音不连贯,一些复元音单化,还有一些复元音的介音丢失。声调的迁移主要体现在上声错读成阳平。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日汉双语者和日英汉三语者在上声变调、“一”和“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的音变时的迁移表现。第五章,本章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考察分析,出现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是语际影响。包括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以及目的语汉语(L3)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的影响。同时,一些源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也是造成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出现迁移的原因。第六章,针对我们样本展现的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并结合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日语(L1)和英语(L2)的音系特征,试提出有进行性功能的教学策略,期盼能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参考。第七章,总结本文,试对日(L1)英(L2)汉(L3)三语汉语习得中的语音迁移形成初步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阮氏兰(NGUYEN THI LAN)[3](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姚璐[4](2021)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全球各地出现“汉语热”的风潮,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学习汉语。其中,来华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有着必然需求,语言是交流的基础,而在实际生活中,来华留学生存在因语言不通、交流障碍而导致的留学生活体验差等问题。留学生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作用,因此,留学生汉语学习体验需要设计师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在本课题以情境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对情境认知理论和用户体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其次对汉语学习app现状进行分析,按照功能需求、信息交互和视觉感知三个层面对产品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归纳出当前汉语学习app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各个层面的共性、差异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在调研阶段,笔者采用问卷法、用户访谈法、卡片分类法等工具对用户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收集用户在实际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求、情感变化等,并按照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需求侧重点将用户分为学习型用户和表现型用户,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特点深入挖掘目标用户的需求,建立典型用户场景故事。最后,根据设计定义,从功能需求、信息交互和视觉感知三个层面输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案。通过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深度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三个层面上的设计策略:功能需求上提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用户情境设计、基于深度汉语学习场景的任务情境设计、增强跨文化情感融合的环境情境设计。信息交互上提出建立层次清晰的信息架构、运用及时反馈的微交互设计打造沉浸体验。视觉感知上提出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体验、视觉、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多感官设计、创造学习愉悦感的情感化设计。最后在设计实践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进行设计定义,从功能、交互、视觉三个层面展开设计实践。解决学习过程中缺乏计划和效果感知、学习行为不持续、汉语交流应用效果差、跨文化学习孤独感的问题,通过创设趣味化学习情境和跨文化同好社交圈打造全新汉语学习体验。
海客(HAYKEL T0UMI)[5](2021)在《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突尼斯中文教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师资、教材、教学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良好发展。本文立足于语言规划和汉语国际传播理论,对突尼斯中文教育进行历时与共时的研究,聚焦突尼斯中文教育的“三教”(师资、教材、教法)问题,分析突尼斯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评析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提出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对策,不仅可以为中文教育国别化研究增加一个个案,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同时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突尼斯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并且对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中文教育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我们对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和19所开设中文课程的高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在大学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和1位输入式教师以及在高中任教的7位本土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实地走访了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布尔吉巴语言学院、马尔萨高中等开设中文教育的学校和机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材料,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师资方面,突尼斯中文教师数量较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入型教师,即由中国国家汉办派出的中国教师(7人);一类是突尼斯本土汉语教师(25人),其中在中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毕业于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汉语本科专业的教师21人。突尼斯汉语师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中文教师短缺;中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中文教师选拔和评估标准;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教师收入偏低导致教师热情不高。改进突尼斯中文师资的对策为:制定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标准;加大本土教师培养力度,充实突尼斯中文师资力量;加强中文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中文教师待遇水平。教材方面,40年以来突尼斯各高校中文教育一直使用中国政府赠送的通用型教材,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主,本土中文教材只有一套在高中使用的教材《龙》,缺乏针对高校和培训机构的本土中文教材。教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输入型教材缺乏对突尼斯学习者的针对性;本土中文教材严重缺乏;教材种类不够丰富。改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的对策为:培养汉语知识足以承担编写任务的本土教师;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一起参加编写教材的项目;注重开发纵向的系列教材和横向的配套教材;根据突尼斯学习者的特点筛选教材内容。课程与教学方面,突尼斯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来支撑中文教学,教师常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部分教师也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汉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中缺乏中国文化元素,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改进突尼斯汉语教学的对策为: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听说能力培养;创造中文情景,营造轻松氛围,增加学习者的开口率;采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为汉语学习者创造更多文化体验和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语言规划角度看,突尼斯是一个多语社会,中文在突尼斯的地位不太高,中文教育的竞争力有待提升。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中文教育缺乏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文教育体系不完整,教育机构数量无法满足中文学习需求;突尼斯中文教育存在“四缺”现象,即:缺乏行业标准、缺少专业的汉语师资、缺少有针对性的本土汉语教材、缺少适合突尼斯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直接影响了中文教育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展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政府应更加重视中文教育,为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二)增加各级各类中文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中文教育规模;(三)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汉语能力标准、教学大纲、教师标准等),确保中文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四)解决“三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中文教育水平;(五)加强与中国高校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六)借鉴法国中文教育的有关标准和汉语教材。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在中文教育发展上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因此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
苏芳[6](2021)在《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素养是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深入了解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母语环境下外语专业大学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并且存在学术素养内涵相对较窄、情境解读不足、影响因素综合考察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社会化理论与大学生社会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丰富拓展学术素养内涵,解读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具体情境,并综合分析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历时18个月(2018年9月-2020年4月),采用民族志式个案研究方法,对国内某大学五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过程是什么?(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为进一步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收集了多种来源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叙事、实物资料以及研究日志和课堂观察笔记等研究者资料。数据分析运用了情境分析与对比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两个主要发现。首先,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具有过程性,经历了准备、实践及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是入学前的学术素养基础,是当前学术素养实践的出发点。实践阶段是当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茫然摸索、探寻之旅以及丰硕收获三个子阶段。结果阶段是大学生在当前阶段结束时达到的结果,即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该阶段又将成为下一阶段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起点。因此,学术素养社会化是一个循环向前的发展过程。该过程性体现了具体情境的时空要素变化对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即时间延续与时间延展所带来的具体情境变化是影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次,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种中介资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所在大学提供的资源,中观的课程和社团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生输入、互动方式及社团活动等,而微观的个体资源主要考查了个人实践网络与能动性。这些中介资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是将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起来的重要桥梁。其中,能动性是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动力源,是特定时空情境下驱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力量。本研究丰富拓展了学术素养的内涵,指出学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品性及社会关系。此外,本研究构建了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为深入理解外语专业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高等外语教育领域的外语专业师生深入理解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了具体参考。本研究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学术实践活动、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特评价方式的中介资源,从而为学习者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创造良好环境。未来研究还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场域或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
陈琪琪[7](2021)在《泰国华校互动合作课堂语言探究 ——以公立文益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语言使用不仅体现了其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汉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基于作者为期一年的泰国华校的教学经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泰国的汉语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汉语的机会很少,而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华校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直接来源。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语言建立起高效的汉语互动教学课堂,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为此,作者以春武里府公立文益学校的学习者为实验对象,以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互动认知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为基础,并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为研究方法,设计了一套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及与其相关的课堂语言模式,在教学后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验用以验证该模式的应用性。本论文以互动认知的视角研究泰国华校小学汉语课堂的课堂语言,不仅从教师的课堂提问与反馈入手探讨汉语课堂的互动形式,也从其他不同的语言角度进行了课堂语言有效互动的应然性探讨,为课堂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方向。旨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实验数据与教学反思,为在泰华校小学中文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课堂语言的方法论。
王雪[8](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认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张璐妮[9](2020)在《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的效能发挥离不开人的感知、接受和应用,随着教育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学生对教育模式的感知、接受和参与意愿越来越成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学习者需求的满足和动机的激发则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本研究以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切入点,以外语口语教学为应用背景,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体验和探索需求出发,研究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如何通过功能和体验设计来满足学习者需求并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学习投入,以期解决“哑巴外语”、口语交际焦虑、口语交际意愿低等普遍存在的外语口语教学成效和动机低下问题,尽管本研究是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融合效果研究,但研究成果对线上教育,尤其受目前疫情影响而广泛采用的网络教育,都有广泛的借鉴意义。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十分缺乏,在虚拟现实教育研究中也缺乏系统化的对虚拟现实技术感知体验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教学模式接受行为研究以及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弥补这些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教育的应用和普及。本研究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从感知、接受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和网上教育的应用,对虚拟现实对人类心理感知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临场感与3I特征均为能代表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鲜有研究对临场感结构和3I特征的内在联系进行挖掘,概念的割裂可能导致虚拟现实感知表征的不完备,本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环境临场感中的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建了基于临场感核心构成、3I特征和外语教学背景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并实证分析验证了其各维度的相互关系;(2)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行为机制在虚拟现实环境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对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深入挖掘,本研究基于临场感理论框架,借鉴心流体验和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临场感对虚拟现实教学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在虚拟现实教学方式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个人特质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本研究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为多维分类变量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出不同群体的临场感以及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差异。(3)构建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在虚拟现实教育的理论研究层面,鲜有研究关注教学设计、体验感知和内在动机的关联性,对虚拟现实教育成效机理的解释力不够,本研究融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和体验设计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和分析了需求—动机—行动的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所示。第一,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经典临场感理论结构的基础上,将虚拟现实技术的3I特征内化融入到临场感的维度设计,并结合外语口语教学应用背景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临场感理论框架。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由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成。本研究结合经典的媒体感知研究文献制定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量表,通过信效度检验修正了量表的结构,实证分析验证了临场感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为多维分类变量,揭示了临场感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女性临场感更高;14——18岁年龄段群体的空间临场感更高,对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高的群体的总体临场感更高,第二,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借鉴心流体验对动机信念——学习投入、学习成效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机制,将临场感理论框架作为潜变量融合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并进行了接受模型量表的开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临场感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影响感知易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交互感、空间临场感、沉浸感和真实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社会临场感和交互感。总的来说,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是对接受行为影响最大的临场感维度。第三,揭示了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群体差异。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英语口语水平为多维分类变量,对调研对象进行了多角度的群体划分,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对不同群体的接受行为机制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群体的临场感对接受行为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利用中介效应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总效应,研究发现:女性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大于男性群体,男性群体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高于女性;14——18岁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均高于19——23岁群体;高中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较大,感知有用性对接受行为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的群体排序是:高中群体,本科群体、大专群体;文科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低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高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更大。研究成果为了解和提升各群体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意愿提供了参考。第四,虚拟现实教育成效作用机制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融合性地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机制和体验设计三层面系统地构建和分析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从本质上揭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成效提升路径,即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三方面协同发力,以需求——动机——行动为成效作用机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两层面进行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个性化学习、反思性学习、情境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任务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教学体验设计包括:整体临场感设计,以群体区分的临场感设计,贴近教学内容的临场感设计。最后,对教学实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VR教学内容、方式和环境设计,VR设备使用体验,教育者涉入的技术门槛,应用成本,学生行为约束等,研究结论为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如何利用和发挥好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教学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更多学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成效进行深入研究,促使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断拓展,丰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成果。
陈黛瑶[10](2020)在《基于移动学习视域的汉语学习APP应用分析与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大,汉语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下应运而生的新兴教育方式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得以推广,移动学习正是基于便捷的移动设备、灵活的学习时间、自主学习的需求而发展出的新型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型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因其能弹性选择学习时间和使用便捷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移动学习应用数量倍增,种类繁多,内容各异,如何提高用户留存率、提高其可持续发展性,是当前APP开发者和使用者都关心的问题。汉语学习APP作为移动学习应用产品的一类,也面临着汉语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多重考验。本研究从汉语学习APP、学习者的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调查、研究、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当前汉语学习APP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策略和应用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如此下:首先,本文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与内容,并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移动学习、移动语言学习及APP辅助汉语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其次,结合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会发展背景,概括和总结移动学习趋势下借助APP学习语言的特点。通过进行关键词搜索和大量的调研,结合人本主义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移动学习理论基础,总结概括出移动汉语学习的特征及优势,对汉语学习APP资源进行了梳理、归类和总结。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学习APP的使用现状、使用偏好、使用态度等方面,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汉语学习APP分析评估框架,根据该框架对筛选出的五款具有代表性汉语学习APP样本进行剖析,总结其特点与不足。最后,本研究结合前文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分别从APP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对汉语学习APP提出新的发展策略和使用建议,以期对汉语学习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更好地帮助汉语学习者全面、辨证、理性地看待这种学习工具,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The Role of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ole of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论文提纲范文)
(1)强化读后续写对初中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读后续写研究 |
2.1.1 读后续写概念界定 |
2.1.2 读后续写理论基础 |
2.1.3 读后续写国内外研究 |
2.2 文本强化研究 |
2.2.1 文本强化概念界定 |
2.2.2 文本强化促学原理 |
2.2.3 文本强化国内外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阅读材料 |
3.4.2 测试题 |
3.5 研究过程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三种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 |
4.1.1 单纯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 |
4.1.2 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 |
4.1.3 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 |
4.1.4 三种续写任务即时效应的分析与讨论 |
4.2 三种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延时效应 |
4.2.1 单纯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延时效应 |
4.2.2 增大字号强化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延时效应 |
4.2.3 大写字母强化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延时效应 |
4.2.4 三种续写任务延时效应的分析与讨论 |
4.3 三种续写任务在即时和延时效应中存在的差异 |
4.3.1 三种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即时效应对比 |
4.3.2 三种续写任务对被动语态习得的延时效应对比 |
4.3.3 三种续写任务在即时和延时后测中差异的分析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教学启示与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被动语态测试题 |
附录 Ⅱ 阅读材料 |
附录 Ⅲ 访谈提纲 |
致谢 |
(2)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迁移研究 |
1.1.2 语言迁移研究发展简史 |
1.1.3 习得 |
1.1.4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界定 |
1.2.1 三语和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区别 |
1.2.2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
1.2.3 本文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仪器 |
1.5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6 相关文献综述 |
1.6.1 三语习得研究发展史 |
1.6.2 语言迁移研究动态 |
1.7 研究方法 |
1.7.1 实证研究法 |
1.7.2 对比分析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实验语音学 |
2.2 偏误分析理论 |
2.2.1 偏误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状况 |
2.2.2 偏误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 |
2.2.3 偏误分析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
2.3 语言迁移理论 |
2.3.1 语言迁移 |
2.3.2 语际影响 |
2.4 中介语理论 |
2.4.1 中介语的名称之辨 |
2.4.2 中介语的形成因素 |
2.4.3 中介语的特点 |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设计方案 |
3.2 调查对象及过程 |
3.2.1 调查对象 |
3.2.2 实验信息采集的过程 |
3.3 praat辅助语音分析 |
3.3.1 praat的相关参数介绍 |
3.3.2 基于praat的语音偏误分析 |
第4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实证分析 |
4.1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辅音的迁移 |
4.1.1 擦音的迁移 |
4.1.2 塞擦音的迁移 |
4.1.3 鼻音的迁移 |
4.1.4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迁移 |
4.2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元音的迁移 |
4.2.1 单元音的迁移 |
4.2.2 复元音的迁移 |
4.3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音变的迁移 |
4.3.1 上声变调的迁移 |
4.3.2 “一”和“不”的变调 |
4.3.3 轻声 |
4.3.4 儿化 |
第5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成因分析 |
5.1 语际影响 |
5.1.1 无英语(L2)参与,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
5.1.2 英语(L2)参与下,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
5.1.3 目的语汉语(L3)的影响 |
5.2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
5.2.1 学习动机 |
5.2.2 学习时间 |
5.2.3 学习策略 |
第6章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语音的教学策略 |
6.1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辅音的教学策略 |
6.1.1 f和h的教学 |
6.1.2 zh、ch、sh的教学 |
6.1.3 r和l教学 |
6.1.4 z、c、s和 j、q、x的教学 |
6.1.5 -n和-ng的教学 |
6.1.6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 |
6.2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元音的教学策略 |
6.2.1 单元音的教学 |
6.2.2 复元音的教学 |
6.3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声调的教学策略 |
6.4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音变的教学策略 |
6.4.1 汉语(L3)变调的教学 |
6.4.2 汉语(L3)轻声的教学 |
6.4.3 汉语(L3)儿化的教学 |
第7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
二、概念界定 |
(一)外语教学 |
(二)高校汉语教学 |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二语习得理论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三)汉语教学理论 |
(四)交际学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一)调查对象 |
(二)数据收集方法 |
(三)调查结果 |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设计问题 |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
一、准备的优化 |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
二、运行的优化 |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
三、评估的优化 |
(一)评估的标准 |
(二)评估的内容 |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转变 |
1.1.2 在线汉语学习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3 用户体验在语言学习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在线汉语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2 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3 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流程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情境认知理论基础研究与在线汉语学习案例分析 |
2.1 情境认知理论基础研究 |
2.1.1 情境的涵义、分类与在学习中的作用 |
2.1.2 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情境认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意义 |
2.1.4 情境认知理论对在线汉语学习体验设计的启示 |
2.2 汉语学习APP |
2.2.1 汉语学习APP的界定 |
2.2.2 移动汉语学习的特征 |
2.2.3 汉语学习app的分类 |
2.3 在线汉语学习案例分析 |
2.3.1 分析与比较的维度 |
2.3.2 功能需求的分析与比较 |
2.3.3 信息交互的分析与比较 |
2.3.4 视觉感知的分析与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在线汉语学习用户调研及分析 |
3.1 用户调研策划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用户调研的实施 |
3.2.1 问卷调研定量研究 |
3.2.2 典型用户深访 |
3.3 用户调研的结果 |
3.3.1 洞察汇总与机会点分析 |
3.3.2 留学生汉语学习app的设计方向 |
3.4 针对用户角色的需求转化 |
3.4.1 用户画像构建 |
3.4.2 典型用户场景故事建立 |
3.4.3 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策略 |
4.1 功能需求设计策略 |
4.1.1 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用户情境设计 |
4.1.2 基于深度汉语学习场景的任务情境设计 |
4.1.3 增强跨文化情感融合的环境情境设计 |
4.2 信息交互设计策略 |
4.2.1 建立层次清晰的信息架构 |
4.2.2 运用及时反馈的微交互设计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
4.3 视觉感知设计策略 |
4.3.1 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体验 |
4.3.2 视觉、听觉与触觉相结合的多感官设计 |
4.3.3 创造学习愉悦感的情感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学习app设计实践 |
5.1 汉语学习app设计概述 |
5.2 汉语学习app功能需求分析 |
5.2.1 汉语学习app功能分类 |
5.2.2 功能层级的卡片分类 |
5.2.3 功能的组织与层级 |
5.3 汉语学习app信息交互设计 |
5.3.1 产品信息架构设计 |
5.3.2 主要场景界面交互原型设计 |
5.3.3 产品核心任务流程设计 |
5.4 原型评估与测试 |
5.4.1 测试过程 |
5.4.2 测试结果 |
5.4.3 原型迭代与再测试 |
5.5 汉语学习app视觉感知设计 |
5.5.1 视觉风格定位 |
5.5.2 汉语学习app视觉用户测试 |
5.5.3 汉语学习app主要功能界面视觉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动态 |
(一) 国别化汉语传播研究 |
(二) 国别汉语教学的“三教”问题研究 |
(三) 有关国家的中文教育研究 |
(四) 突尼斯中文教育研究 |
四、研究内容 |
五、理论基础 |
(一) 语言规划理论 |
(二) 语言传播理论 |
六、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文献法 |
第一章 突尼斯国情及中文教育概况 |
第一节 突尼斯共和国概况 |
一、突尼斯的地理位置优势 |
二、突尼斯历史回顾 |
三、突尼斯的政治格局 |
四、突尼斯经济概况 |
第二节 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与语言政策 |
一、突尼斯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突尼斯语言政策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概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历史 |
二、突尼斯的中文教育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突尼斯中文教师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发展背景 |
一、突尼斯国民教育体制 |
二、突尼斯教师培养体系 |
三、突尼斯教师在职培训体系 |
四、突尼斯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师队伍状况 |
一、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来源 |
二、突尼斯高校的中文教师 |
三、突尼斯中学的中文教师 |
四、突尼斯中文教师的构成 |
五、突尼斯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一、突尼斯中文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突尼斯中文教材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及输入型教材的适用性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概况 |
二、输入型教材对突尼斯大学生的适用性分析 |
第二节 突尼斯本土中文教材《龙》分析 |
一、《龙》的结构 |
二、《龙》的内容分析 |
三、《龙》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
二、编写突尼斯本土汉语教材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法研究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
一、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初期(1977-1990年)的课程设置 |
二、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二个时期(1990-1998年)的课程设置 |
三、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第三个时期(1998年-2007年)的课程设置 |
四、突尼斯中文发展第四个时期(2007至今)的课程设置 |
第二节 突尼斯中文教学方法 |
一、语法翻译法 |
二、任务型教学法 |
三、游戏教学法 |
第三节 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一、突尼斯中文课程与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突尼斯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言规划视角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突尼斯中文教育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一、突尼斯的外语教育政策 |
二、突尼斯各种外语的地位 |
三、中文教育在突尼斯的地位及发展困境 |
第二节 突尼斯民众对汉语的态度及学习需求 |
一、对汉语的态度 |
二、汉语学习倾向 |
第三节 中阿合作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一、中阿关系及其对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的影响 |
二、语言规划背景下的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对策 |
第四节 本研究对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问题 |
二、突尼斯解决方案对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文教育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汉语) |
附录2: 突尼斯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阿拉伯语) |
附录3: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调查)(汉语) |
附录4: 补充调查:高校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针对教材内容的调查)(英语) |
附录5: 对突尼斯高中学习者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对突尼斯高中汉语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7: 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中国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 高校本土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补充访谈(高校本土教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内容的看法) |
附录10: 教师访谈结果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数据转写与记录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学术素养 |
2.1.2 学术素养社会化 |
2.2 语言社会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 |
2.2.1 语言社会化理论 |
2.2.2 语言社会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学术素养社会化相关研究述评 |
2.3 大学生社会化 |
2.4 研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民族志式个案研究 |
3.2 研究场域 |
3.2.1 F大学及新生研讨课 |
3.2.2 S课程 |
3.3 研究参与者 |
3.3.1 核心参与者 |
3.3.2 非核心参与者 |
3.4 研究者角色 |
3.5 数据收集 |
3.5.1 问卷调查 |
3.5.2 课堂观察 |
3.5.3 访谈 |
3.5.4 叙事 |
3.5.5 研究日志 |
3.5.6 实物资料 |
3.6 数据分析 |
3.6.1 数据的整理与归档 |
3.6.2 数据深入分析 |
3.7 研究的伦理道德及可信度 |
3.7.1 伦理道德问题 |
3.7.2 研究的可信度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 |
4.1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一:茫然中摸索前行 |
4.1.1 学术阅读:“挫败感” |
4.1.2 口头汇报:“新手”与“老将” |
4.1.3 学术写作:“没有概念” |
4.1.4 小组合作:“担忧与怀疑” |
4.2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二:探索发现 |
4.2.1 学术阅读:“有规律可寻” |
4.2.2 口头汇报:“大有名堂” |
4.2.3 学术写作:原来如此 |
4.2.4 小组合作:“顺利、高效、融洽” |
4.3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三:丰硕收获 |
4.3.1 学术知识的深化 |
4.3.2 学术技能的提升 |
4.3.3 情感态度的向好发展 |
4.4 S课外学术实践 |
4.4.1 专业学习 |
4.4.2 社团活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
5.1 宏观机构因素 |
5.2 中观课程因素 |
5.2.1 课程资源 |
5.2.2 教师输入与同伴示范 |
5.2.3 课堂互动方式 |
5.3 微观个体因素 |
5.3.1 个人实践网络 |
5.3.2 能动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学术素养社会化之互动过程性 |
6.1.1 时间延续:过去-现在-未来 |
6.1.2 空间延展:家庭-初等教育机构-F大学 |
6.1.3 时空交织:学术素养社会化的互动情境性 |
6.2 学术素养社会化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
6.2.1 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 |
6.2.2 能动性 |
6.3 学术素养社会化再思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启示及未来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社会化模型演化 |
附录二 参与者F大学第一年阅读书单 |
附录三 问卷调查 |
附录四 课堂观察笔记(三例) |
附录五 访谈题纲(四例) |
附录六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七 访谈数据报告(节录) |
附录八 叙事示例一则 |
附录九 研究日志二则 |
附录十 学生专业课第一学年写作节选(二例) |
附录十一 学生写作材料节选(五例) |
附录十二 第一小组学期论文 |
附录十三 论文写作反思 |
(7)泰国华校互动合作课堂语言探究 ——以公立文益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泰国华校汉语课课堂语言的使用现状 |
2.1 公立文益学校教学概况 |
2.1.1 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 |
2.1.2 华校对于课堂语言的要求 |
2.2 公立文益学校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使用现状 |
2.2.1 志愿者教师课堂语言的使用现状 |
2.2.2 本土教师课堂语言的使用现状 |
第3章 对泰国华校师生互动合作课堂语言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目的与设计 |
3.2 调查问卷的对象与方式 |
3.3 学生部分的结果与分析 |
3.3.1 学生部分的结果 |
3.3.2 学生部分的分析 |
3.4 教师部分的结果与分析 |
3.4.1 教师部分的结果 |
3.4.2 教师部分的分析 |
第4章 泰国华校互动合作课堂语言实践方案的具体设计与实施 |
4.1 实践方案的设计原则 |
4.1.1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 |
4.1.2 以跨文化区别对待为基础 |
4.1.3 以趣味性与简洁性为目标 |
4.1.4 以情感教学为辅助手段 |
4.1.5 以创新互动模式为方向 |
4.2 实践方案的具体设计 |
4.2.1 课前课堂语言的准备 |
4.2.2 课中课堂语言的使用 |
4.2.3 课后课堂语言的应对 |
4.3 实践方案的具体实施与反思 |
4.3.1 实践方案的具体实施 |
4.3.2 实践方案的教学反思 |
第5章 提高泰国华校汉语课课堂教学语言的建议 |
5.1 提高备课堂语言意识 |
5.1.1 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 |
5.1.2 备课堂语言要有针对性 |
5.1.3 简化课堂语言 |
5.2 加强课堂语言的配合 |
5.2.1 导入语应创设学习情境 |
5.2.2 组织语应带动课堂节奏 |
5.2.3 提问语应从学习者出发 |
5.2.4 过渡语应加强使用意识 |
5.2.5 评价语应明确功能意向 |
5.2.6 肢体语言应更重视利用 |
5.3 抓住课后交流的时机 |
5.3.1 主动创造对话的时机 |
5.3.2 系统纠正中介语偏误 |
5.3.3 更加注重情感的沟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第二语言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理念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
2.1 关键概念 |
2.1.1 虚拟现实技术 |
2.1.2 3I特征 |
2.1.3 临场感 |
2.2 基础理论和理论述评 |
2.2.1 临场感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2 技术接受模型与临场感 |
2.2.3 心流理论与临场感 |
2.2.4 虚拟现实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5 文献评论 |
2.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2.3.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分类 |
2.3.2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潜力 |
2.4 虚拟现实技术与外语教学 |
2.4.1 技术辅助的外语教学发展趋势 |
2.4.2 虚拟现实教育功能与外语教学 |
2.4.3 虚拟现实体验优势与外语教学 |
2.4.4 虚拟现实外语教学环境的分类研究 |
2.4.5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的应用潜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临场感研究 |
3.1 临场感理论框架构建和量表设计 |
3.2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
3.2.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展示 |
3.2.2 小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
3.2.3 大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
3.3 模型的信效度分析 |
3.3.1 小样本信效度分析 |
3.3.2 大样本信效度分析 |
3.4 临场感各维度相关关系分析 |
3.5 临场感分群组差异分析 |
3.5.1 性别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2 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作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3 年龄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4 文化程度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5 专业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6 结论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行为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接受模型的基础假设 |
4.1.2 临场感知的影响假设 |
4.2 教学接受行为的量表设计 |
4.3 研究数据搜集及样本情况 |
4.4 模型信效度分析及检验 |
4.4.1 信度分析 |
4.4.2 效度分析 |
4.5 教学接受模型的假设检验 |
4.5.1 模型检验结果 |
4.5.2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3 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图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4 临场感各维度对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 |
4.6 教学接受模型变量的多群组差异对比研究 |
4.6.1 性别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2 年龄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3 文化程度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4 专业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5 英语口语水平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7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
4.7.1 感知有用性影响使用态度 |
4.7.2 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 |
4.7.3 使用态度影响行为意图 |
4.7.4 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 |
4.7.5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 |
4.7.6 临场感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
4.7.7 临场感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
4.7.8 群体间教学接受模型相关变量差异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受行为的多群组分析研究 |
5.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
5.1.1 基于统计学要求的模型简化 |
5.1.2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1.3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1.4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1.5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2 基础教学接受模型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
5.2.1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2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3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4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5 英语口语水平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3 分群组分析的结果解释与讨论 |
5.3.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比较分析 |
5.3.2 教学接受模型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
6.1 建构主义外语口语教学原则和策略分析 |
6.2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成效作用机制分析 |
6.3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 |
6.3.1 体验感知设计 |
6.3.2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设计 |
6.4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管理建议 |
7.1 研究结果总结 |
7.2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 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移动学习视域的汉语学习APP应用分析与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1.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
1.3.2 移动语言学习综述 |
1.3.3 汉语学习类APP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以APP为主的移动汉语学习发展现状 |
2.1 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背景 |
2.1.1 普及化的移动应用 |
2.1.2 碎片化的时代特征 |
2.1.3 多语言的传播趋势 |
2.2 移动语言学习的特点 |
2.2.1 非正式 |
2.2.2 移动化 |
2.2.3 碎片化 |
2.2.4 自主化 |
2.2.5 个性化 |
2.3 汉语学习类APP的发展现状 |
2.3.1 汉语学习APP的总体概况 |
2.3.2 汉语学习类APP的分类 |
第三章 汉语学习类APP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说明 |
3.1.1 调查对象的选取范围 |
3.1.2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发放情况 |
3.2 调查对象的情况 |
3.2.1 基本信息统计 |
3.2.2 汉语学习情况 |
3.3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3.1 汉语学习APP的使用情况描述 |
3.3.2 汉语学习APP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
3.3.3 汉语学习APP的使用态度分析 |
第四章 汉语学习APP案例分析与评价 |
4.1 汉语学习APP样本的确定 |
4.2 汉语学习APP样本的介绍 |
4.2.1 Pleco |
4.2.2 HelloChinese |
4.2.3 ChineseSkill |
4.2.4 Du Chinese |
4.2.5 HSK Online |
4.3 汉语学习APP样本的分析 |
4.3.1 汉语学习APP样本分析方法 |
4.3.2 汉语学习APP样本分析结论 |
第五章 汉语学习APP发展及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
5.1 汉语学习APP目前存在的不足 |
5.1.1 内容编排 |
5.1.2 功能呈现 |
5.1.3 运营推广 |
5.2 基于开发者视角的发展策略分析 |
5.2.1 精准用户定位,把握用户需求 |
5.2.2 贴合汉语特点,遵循学习规律 |
5.2.3 注重情景体验,打造立体资源 |
5.2.4 改进交互模式,构建多元交互 |
5.2.5 拓宽推广渠道,多方合作运营 |
5.3 基于使用者视角的应用建议 |
5.3.1 混合学习方式,调整学习观念 |
5.3.2 整合学习资源,合理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移动学习下汉语学习APP的应用调查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The Role of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化读后续写对初中生英语被动语态习得的影响研究[D]. 邢文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D]. 魏思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3]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学习APP设计与研究[D]. 姚璐. 江南大学, 2021(01)
- [5]多语背景下突尼斯中文教育发展研究[D]. 海客(HAYKEL T0UMI).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6]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D]. 苏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泰国华校互动合作课堂语言探究 ——以公立文益学校为例[D]. 陈琪琪.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8]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9]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D]. 张璐妮.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10]基于移动学习视域的汉语学习APP应用分析与调查研究[D]. 陈黛瑶. 山东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