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芳郑家芬李鹏谭超(宜昌中心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目前,肛肠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肛肠肿瘤更是居高不下,所以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以往传统的检查和诊疗技术还不够完善,随医学科技的发展,现在肛肠基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主要对现今的一些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方面作一介绍,希望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肛肠疾病诊断治疗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029-02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食物添加剂和不一些洁净食物甚至致癌食品不断影响着人类健康,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肛肠疾病则占据很大一部分。由于肛肠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忽视其危险性,更不会自愿去检查疾病,使得疾病难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所以,临床上在可以保证检查的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的基础上,急需开发新的更能让患者接受的诊疗方法,来早期诊断和治疗。目前,在肛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已取得一些新的进展。
1.肛肠疾病的诊断新技术
1.1电子结肠镜
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基本病变的最佳选择之一,是早期发现及诊断治疗肠道疾病最安全、最有效、最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对一些符合结肠镜检查适应症的人群,应积极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经量做到未病先防的目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电子肠镜检查的适应症有: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明显出血和持续隐血阳性者。例如:腹痛、慢性腹泻、里急后重、血便、大便习惯改变、排便困难、便秘、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贫血、乏力等。另外,大肠癌、大肠息肉摘除后随访,对某些癌前病变作定期防癌随访以及药物疗效观察随访等都需要复查电子结肠镜[1]。
1.2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也是目前检查肛肠疾病的常用方法,目前在诊断肛肠病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张国军等[2]应用经直肠双平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38例肛肠病变进行研究,发现经直肠双平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脓肿、囊肿、肛瘘及肛管直肠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上述病变的临床实用价值也相对较高,例如对确定肛瘘病变有无内口及继发性瘘道,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对肛管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经直肠双平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也是一种有效检查方法,其能准确评估癌肿局部浸润深度,以及肛管直肠周围淋巴结的受累程度,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预后评估资料。故经直肠双平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肛肠病变,以及对指导临床治疗、疗效评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前,DSA在肛肠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是对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凡出血量大于0.5ml/min者DSA均可显示,同时可及时进行血管性介入治疗,故DSA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另外,DSA还可用于动静脉畸形、缺血性结肠炎等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1.4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肛肠外科的应用在肛肠外科的应用主要包括是利用肿瘤抗原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特异抗体在肿瘤部位产生免疫反应成像的放射免疫显像(RII)和静脉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显像的结肠出血定位显像。前者对肿瘤的诊断有很强的特异性,尤其对术后复发病灶的早期诊断有独特价值;后者对结肠出血的诊断比动脉造影更为敏感,且无创伤[3]。目前,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肛肠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日见广泛。
2.肛肠疾病的治疗新技术
2.1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
1982年英国学者Heald首次提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的概念,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应用TME治疗直肠中下段癌,能有效的降低局部复发率至3%~7%,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TME技术的基本特点是:(1)直视下操作;(3)采用锐性分离;(2)在骶前间隙中进行;(5)肿瘤远端直肠系膜切除应比肠段长,且系膜切除长度不小于5cm;(4)保持盆筋膜脏层的完整。关于TME应用的适应证,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用于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但近期文献中有将其应用于高位直肠癌的报道。通常在保证完整切除系膜固有筋膜的同时,需切除肿瘤远侧5cm的系膜,更远侧的直肠系膜不必进行过多的切除。由此提出宽直肠系膜切除术(widemesorectalexcision,WME)的概念,特指高位直肠癌手术时远侧系膜的切除应当足够宽,但不需要全部切除,以与TME相区别。尽管对于TME技术在降低直肠癌术后盆腔和吻合口局部复发率的作用尚有争议,以及由于远端残留直肠壁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特别是远端残留的肠管比较长的情况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但其仍为中低位直肠癌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4]。
2.2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上世纪90年代Fowler首次使用腹腔镜行乙状结肠切除术获得成功,此后Jacobs等也相继进行了各类结肠手术,后来在各类结肠手术中腹腔镜得到了推广。几些年国内一些学者相继应用腹腔镜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治疗直肠腺瘤伴乙状结肠憩室、乙状结肠、直肠多发性腺瘤、高位直肠癌,乙状结肠癌、良性种瘤等。但有些特殊病例(如因肿瘤较大或患者肥胖),采用腹腔镜手术,需经缝切一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
随着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腹腔镜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990年美国的Jacobs进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从此腹腔镜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腹结直肠手术,但由于结直肠手术行肠段切除和重建难度较高,以及对肿瘤根治性的顾虑,其发展速度不及其它腹腔镜手术。但随着超声刀、各类切割吻合器的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其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手术疗效也逐渐得以体现。超声刀和电刀相比,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点:(1)少烟少焦痂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2)切割精确和无电流通过人体使手术操作更加安全。手助腹腔镜技术将一个防漏气装置通过腹壁的辅助切口,手术者可以将一只手伸进腹腔,协助腹腔镜手术,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不仅可以探查内脏,而且可以控制出血并取出手术标本[4]。腹腔镜下手术有以下优点:(1)损伤小;(2)恢复快:一般局部术后三小时可以听到肠鸣;(3)术后疼痛轻;(4)术后并发症少而轻。
2.3等离子技术治疗肛肠疾病
等离子肛肠技术工作原理及特点是利用数字智能识别功能先采集治疗组织的基本数据,然后根据计算机的指令使组织局部瞬间产生蒸汽,在数字交变电声的作用下,这些混合气体分子将迅速被激发并产生电离作用。高度吸收能量的非平衡等离子,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使组织产生低温分解效应和热效应,使组织蛋白迅速凝固及血管收缩和封闭。
现有报道应用等离子技术治疗肛肠科常见疾病包括内、外痔、混合痔、肛瘘及肛裂、肿瘤等病种,术后切口出血及疼痛发生率低,且切口愈合时间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等离子治疗肛肠疾病的优点主要有工作低温、止血安全可靠、周边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适用于绝大部分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治疗。等离子单极切割刀或电凝刀临床上能快速切割和止血,对较小的肛乳头、痔核、结缔组织外痔等组织能有效快速的进行切割,且对周边组织损伤小。因此等离子肛肠技术值得推广临床应用[5]。
3.肛肠疾病的新型康复技术
3.1激光康复技术
对于肛肠疾病的恢复治疗,氦-氖激光治疗仪有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抗炎、止痛以及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等作用[6]。
3.2特定电磁波(TDP)治疗仪康复技术
TDP治疗仪能产生具有不同波长和不同能量的综合电磁波,其波长范围(1~21nm)和强度范围(28~35mW/cm2),恰好与人体自身释放的电磁波谱相吻合,穿透深度达3~5cm,从而易为人体内的核苷酸信息高分子所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自身调节机制,促进伤口愈合[6]。
3.3微波康复技术
治疗时当微波作用于机体组织时,引起组织细胞中离子、偶极子和水分子的高频振荡,当微波量低时,产热低,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代谢加快,使局部的免疫力增强,因此能有效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起到消炎止痛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广大患者欢迎[6]。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诊疗技术以其独特的诊断和治疗优势被应用于临床,但其花费相对较高,并且部分诊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有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种、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代诊疗技术对肛肠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艳艳,周振东,张东,等。电子肠镜检查的临床分析一附1157例报告[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
[2]张国军,邓晓莉,肖秋金,等。经直肠双平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肛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1.
[3]汪志杰.肛肠外科疾病的影像学检查[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1);5-6.
[4]喻德洪,王汉涛.肛肠外科新技术应用现状[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6);321-322.
[5]刘利华,彭澎,陈开娟,等。等离子技术治疗肛肠疾病256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1;162-163.
[6]张少坡,孙永建.肛肠疾病中医外治法简述[J].河北中医,2010,32(8);1265-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