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纺织行业危害因素的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周逸[1](2021)在《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国内各地区开始大力推进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园区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开展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是提高园区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监管效率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针对工业园区开展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危险程度较高的化工园区,而对于风险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以至于存在的潜在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数量逐年增加的以工贸行业聚集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的研究寥寥无几。论文将以工贸行业聚集为主的中小型工业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论文分析了当前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工业园区的类别以及工业园区事故风险特点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选用事故树对中小型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查找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论文对中小型工业园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从园区公共安全风险、园区企业安全风险、安全管理补偿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具有通用性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辅助软件YAAHP求出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值,保证各指标因素权重的一致性与合理性。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评价集,采用专家填写问卷的形式确定各指标因素的隶属度,基于所构建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各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工业园区综合安全现状等级,确定各指标因素对园区综合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在应用研究中,以苏州市渭塘镇创新工业园为评估对象,基于构建的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工业园开展综合安全风险评估,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果显示,创新工业园综合安全现状等级为中等,与创新工业园实际情况相符合,其评估过程与结果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工业园的风险管控能力,为创新工业园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杜蕴琪[2](2021)在《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骆马绒纤维性能优异,被称为“纤维皇后”,多用来生产高端面料。目前,对骆马绒纤维的研究多聚焦在其机织面料的开发,还未见关于开发骆马绒针织面料的研究报道。骆马绒针织面料同机织面料相比,其弹性与伸展性更佳,且舒适柔软、贴合人体。但是骆马绒纤维的产量有限,在电脑横机上编织的骆马绒针织物能够一次成型,节约骆马绒纤维的使用,而且操作简单,织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因此本文选择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作为研究方向:首先分析骆马绒纤维与其纱线的性能;其次利用电脑横机技术开发骆马绒针织面料,分析对比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最后对骆马绒针织面料进行抗静电整理及工艺优化,并选出最佳的抗静电剂和抗静电整理工艺。本文所得结论如下:(1)骆马绒纤维的卷曲数较少,但回复率和弹性率较高。骆马绒纤维纵向没有沟壑,鳞片较薄且翘角小,回潮率略低,约为13%。骆马绒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力较高,而且弹性优良。因为骆马绒纤维的表面鳞片贴合纤维主体,纤维表面较为光滑,所以导致骆马绒的摩擦系数较小。(2)由于骆马绒纤维的分解温度高于羊驼毛,因此骆马绒纤维的耐热性能优于羊驼毛。在150℃的温度下,骆马绒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受到显着影响,因此加工处理骆马绒纤维的温度不应超过150℃。(3)采用走锭纺设计开发不同规格的骆马绒纱线,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分析可得:18Nm/2 U20骆马绒纱线的断裂强力最高,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力最低。这是由于U20骆马绒纤维的断裂强力较大,因此所纺纱线强力高,而羊毛纤维的断裂强力较小,导致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力不如骆马绒纯纺纱线。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表面的毛羽数量最多,这是由于羊毛纤维比骆马绒纤维长,易于被挤向纱芯,骆马绒在纱线表面形成毛羽;18Nm/2 U20骆马绒纱线毛羽量最少,这是因为18Nm/2 U20骆马绒纱线所含的纤维最细,纱线中纤维间的摩擦力与抱合力最大,所以其纱线条干也最为均匀;而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条干不匀率最高,这是由于骆马绒和羊毛的性质差异而造成的纱线条干不匀。(4)骆马绒纯纺针织面料水洗后尺寸稳定性优于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而且骆马绒纯纺针织面料的多项服用舒适性能均优于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这是由于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强力小、毛羽量多、条干均匀度差,因此使针织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下降,但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的透湿性优于骆马绒纯纺针织面料。(5)通过对骆马绒针织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判可得:16Nm/2 U23骆马绒纱线、骆马绒/羊毛混纺纱线适合织造2+2双反面组织;18Nm/2 U20骆马绒纱线、18Nm/2 U23骆马绒纱线适合织造2+2罗纹组织。同羊毛针织物、羊驼毛针织物和山羊绒针织物相比,骆马绒针织物具有优异的柔软性能、抗起球性能、抗皱性能和保暖性能。(6)非离子抗静电剂欧特菲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0g/L、最佳焙烘温度为100℃、最佳焙烘时间为3min;阳离子抗静电剂DK-301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0g/L、最佳焙烘温度为100℃、最佳焙烘时间为4min;阴离子抗静电剂DK-301的最佳使用浓度50g/L、最佳焙烘温度100℃、最佳焙烘时间4min。在最佳抗静电整理工艺的条件下,非离子抗静电剂欧特菲的抗静电效果最好。原因是非离子抗静电剂直接附着于织物表面发挥吸湿与抗静电作用,因此抗静电效果显着。但非离子抗静电剂经皂洗后,抗静电性能下降最明显。(7)对抗静电整理后织物的悬垂性能和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判可得:16Nm/2 U23骆马绒纱线针织面料适合选用阳离子抗静电剂,18Nm/2 U20骆马绒纱线针织面料、18Nm/2 U23骆马绒纱线针织面料和骆马绒/羊毛混纺针织面料适合选用阴离子抗静电剂。本文将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作为骆马绒产品开发的新方向,促进骆马绒制品及其针织面料的发展,为将来骆马绒面料的加工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开发骆马绒/羊毛纤维混纺针织面料,能够扩大骆马绒纤维和羊毛纤维的加工使用范围,还可以降低骆马绒针织面料的生产成本。
谭郭婷[3](2021)在《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文中指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运动面料的要求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轻薄透气、柔软舒适、风格多样、环保健康型运动面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羊毛纤维作为具有优异的弹性、透气、吸湿、防污防臭等性能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同时随着高支毛纱与轻薄型羊毛面料的发展,羊毛运动面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目前高支羊毛纱强力较低、轻薄型羊毛面料强力不达标等问题依然存在,而高强锦纶6短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好,并且质轻柔软、回弹性好,将高强锦纶6与羊毛纤维混纺,可有效改善混纺纱线与织物的强力与耐磨性能,并保持羊毛的手感,但目前市场上对于高强锦纶6短纤维与羊毛混纺产品的开发较少,本文通过对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及织物的全流程开发与性能研究,为高强锦纶6短纤维在毛纺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同时对于拓宽高强锦纶6纤维的下游市场,改善羊毛运动面料的性能及丰富运动面料种类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精纺工艺将高强锦纶6纤维与羊毛进行混纺,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并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生产难题,成功纺制出一批不同混纺比例的高强锦纶6/羊毛环锭纺纱线,并将其编织成纬平针织物,对混纺纱线与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混纺比对混纺纱线及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中当高强锦纶6纤维含量为20%时,高强锦纶6纤维向内转移,主要分布于纱线内层,当含量为30%时,高强锦纶6纤维向内转移趋势减少,高强锦纶6纤维与羊毛在纱截面中的分布趋于均匀,而当含量为40%时,高强锦纶6纤维开始向纱外层转移,羊毛向纱线内层转移。同时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中随着高强锦纶6纤维含量的增加,强度与伸长率均增大,并且纱线条干均匀度有所提高,但有害毛羽指数整体呈增大趋势。混纺织物中由于高强锦纶6纤维的加入,织物的顶破强力、耐磨性能及透湿性能均有提高,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及透气性能略有下降。然后基于高强锦纶6/羊毛30/70比例的环锭纺纱线开发出运动面料,同时制备出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常规锦纶6/羊毛环锭纺纱线与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纱线并进行纱线的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发现在环锭纺纱线中,高强锦纶6/羊毛纱线较阳离子改性涤纶/羊毛、常规锦纶6/羊毛纱线的强度、条干均匀度及毛羽性能均有改善,纱线可编织性有所提高。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纱线较环锭纺纱线强度提高,条干不匀率及有害毛羽指数下降,纱线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后将纺制的纱线分别编织成纬平针与单面珠地网眼组织并进行染整处理。对面料的基本服用性能、运动舒适性能、热湿舒适性能以及液态水管理能力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最后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面料综合服用性能进行评判,结果显示高强锦纶6/羊毛紧密纺纬平针面料的评判值最高,为0.5908,综合服用性能最优,最适宜用作运动面料。
郭素霞[4](2021)在《基于数学方法在纺织领域中运用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纺织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需要更加先进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技术,满足人们对纺织行业多元化的需求。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纺织行业,可推动纺织领域的发展。为此,探究数学方法在纺织领域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李海霞[5](2021)在《腰背夹产品综合评价与功效分级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消费者对塑身衣需求的日益增长使中国塑身衣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空缺导致商家对塑身衣产品的功能夸大宣传、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学者对塑身衣的研究集中于其作用于胸部与臀部(即塑身文胸和束裤作用部位)的塑形效果和压力舒适性两方面,针对腰背夹产品的研究甚少。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塑身衣作用于人体各部位的压力阈值以及以舒适性或压力值为主输出的预测模型,结论的统一性与实用性较差。因此,课题以腰背夹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其压力与功效,旨在建立一种分级模型,达到对腰背夹产品功效的分级评价。在腰背夹作用于人体的主要部位(肩腋部、下胸围、腰围与腹围)共设置31个压力测量点,通过客观压力实验测量10位受试者分别穿着3款腰背夹与2款弹力型塑身衣(对比服装)时各测量点的压力值。分析压力测量点的位置差异与着装状态间的差异,发现同款腰背夹着装状态3#的压力值高于1#,钢骨上测量点的压力值多高于面料上测量点的压力值。将腰背夹的功效定义为塑形功效与矫姿功效。对受试者着装前后进行三维人体扫描实验,结合Imageware、Matlab等数学工具对结果进行处理,最终提取出定量评价腰背夹功效的周长变化ΔP、体宽变化ΔW和前体厚变化ΔT指标数值:ΔP下胸围=0.2%-4.76%,ΔP腰围=0.48%-5.8%,ΔP腹围=0.09%-5.17%,ΔW下胸围=0.16%-9.53%,ΔW腰围=2.36%-16.03%,ΔW腹围=0.09%-5.17%,ΔT下胸围=0-11.99%,ΔT腰围=0-15.21%,ΔT腹围=0-8.91%。各着装状态的功效排序为A2-3#>A1-3#>A3-3#/A2-1#>A1-1#>A3-1#;相同着装状态下,3款腰背夹功效的综合排序为A2#>A1#>A3#。针对腰背夹6个着装状态在各测量点的压力值排序不统一的问题,使用模糊意见集中决策法对腰背夹作用于人体下胸围、腰围与腹围的压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与功效排序完全一致的结论(A2-3#>A1-3#>A3-3#/A2-1#>A1-1#>A3-1#)。对比腰背夹与弹力型塑身衣,压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A2-3#>A1-3#>A3-3#/A2-1#>B1#>A1-1#>A3-1#>B2#,功效的综合评价为A2-3#>A1-3#>A3-3#/A2-1#>B1#/A1-1#>A3-1#>B2#。两者的差异性表明,腰背夹区别于弹力型塑身衣的支撑钢骨结构有利于增强其功效,对人体各围度的周长、体宽与前体厚的变化呈现更积极的作用。产品分级的方法总结为3种:简单分级法、直接分级法与间接分级法。基于腰背夹的压力分布与功效分析,以综合压力值为表征,使用间接分级法对腰背夹各围度指标的功效值进行分级,建立腰背夹产品的功效分级模型:当各围度的综合压力值分别为0-1.8 k Pa、1.8 k Pa-2.4 k Pa、2.4 k Pa-3.4 k Pa时,腰背夹作用于各围度的功效等级分别为Ⅰ、Ⅱ、Ⅲ级。最后,讨论研究得到的分级模型的适用性并优化,建立基于平均压力表征的优化模型:当各围度的平均压力值分别为0-1.6 k Pa、1.6 k Pa-2.1 k Pa、>2.4 k Pa时,腰背夹作用于各围度的功效等级分别为Ⅰ、Ⅱ、Ⅲ级。
黄曦涛[6](2020)在《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内涝是指在遇到大到暴雨或短时强降雨时,城市区域形成径流,地势低洼、排水不及时出现的内部积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和硬化地表面积增长显着,城市不透水面急剧增加,遇大雨发生内涝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西安市每逢强降雨也会出现积水内涝,给城市正常运转、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城市中最常见、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也是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从国内外研究城市内涝的成果来看,一方面是依据水文学产汇流原理,按照区域的气候、水文特点,选用已有的城市内涝模型计算,一方面是开展某一次灾害的监测与评估,还有利用GIS手段和统计资料等估算城市内涝灾害的影响程度。本论文针对城市不透水面提取精度低、城市内涝水文学模型的方法参数复杂以及GIS模型算法考虑现实情况不足、城市内涝整体脆弱度评价体系不健全、城市内涝影响缺乏系统性、定量化研究等问题,结合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和国家级重要地理国情监测与分析关键技术和应用课题,开展了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的定量研究,实现了联合法提取地表不透水面、双参数多流向城市内涝淹没模拟、城市内涝脆弱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人口与经济离散建模、城市内涝影响因子关联度和关系建模、城市内涝间接损失建模、城市内涝影响程度定量划分等方法与应用,能够为城市内涝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为:一、提出了联合提取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的方法传统遥感法地表分类仅考虑光谱信息,且阴影亮度低混淆分类问题突出,总体分类精度不高,本文针对此问题,融合资源遥感影像的光谱和纹理特征,考虑阴影提取和归属问题,联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灰度共生矩阵法、监督分类、灰度数学形态学等方法,完成了地表分类和城市不透水面综合提取。该方法提高了地表分类精度,构建了地表不透水面提取的方法体系。在西安市应用的结果是总体精度比仅基于光谱、不考虑阴影共提高了1 9.9%,Kappa系数提高了 0.23,能够用于开展地表不透水面提取。西安市四期城区平均不透水面比率均大于65%,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持续增长趋势。二、构建了双参数多流向城市内涝淹没模拟模型基于产、汇流原理的STORM、UCURM、SWMM等城市内涝模型需要大量实时数据和模型参数做支撑,而现有的GIS模拟模型是单流向法且不考虑地表分类、排水与下渗,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本文针对此问题,基于DEM、水文学基本原理、地表不透水面比率和排水情况模拟水流沿格网单元从高到低流动,按照坡度比例向八个方向分配水流的方法,概化下渗与排水参数,利用ARCGIS二次开发技术模拟了不同历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城市积水情况。该方法实现了大场景的城市内涝情景模拟,简化了模型的计算量,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西安市不同降雨强度的情景模拟结果与西安市降雨量观测点观测数据相对比,积水风险区符合程度高,能够用于城市内涝宏观模拟监测。三、构建了城市内涝脆弱度和评价体系目前关于城市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较多,关于城市内涝的评价研究多见于外力、恢复力的某一方面,脆弱度研究与综合评价系统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此,将PSR模型与灾害系统论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相匹配,结合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选取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UVI,能够有效分析和综合评价城市内涝脆弱程度和变化情况。基于四期西安市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城市内涝脆弱度定量计算与分析评价,得到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总体较低且趋势稳定的结论。四、构建了人口、经济数据离散化模型人口和经济数据是重要的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多为统计数据形式,难以科学空间化。目前的等距、等频离散化模型不适用于随机且连续的数据。本文针对此类问题,基于人口固定分布于建筑物内以及人口数量与归一化水体指数存在负相关,对居民地类型的影像像素进行人口赋值以及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承载的人口数量越多其归一化水体指数值越小的特征创建模型,利用ARCGIS二次开发技术,以区为单位将人口数据分配至每个像素实现人口离散,克服了平均离散的问题。对西安市各区人口数据应用此模型,结果与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居民地进行拟合,符合度为90.50%。创建的模拟声波衰减的经济数据离散模型,利用经济辐射衰减与声波衰减的相似性,以西安市十大商圈为中心点,基于声波传播理论模拟经济辐射的衰减过程进行离散化,并考虑经济强度引入基尼基数进行衰减度的调节,利用ArcGIS10二次开发实现以像素为单位的经济离散,克服了平均离散的问题。对西安市各区经济数据应用此模型,结果与地理信息数据中的路网数据拟合,符合度为92.15%。五、构建了城市内涝影响模型和定量化影响程度城市内涝发生后,其影响程度的定量化评估与评价一直是难点。本文基于多源数据,结合灰色关联度、GM(0,N)、最小二乘法、模糊数学、灰色聚类等理论方法,从城市内涝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度、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的关系、城市内涝等级划分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实现了系统化、定量化,为城市内涝影响研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框架。定量计算了降雨量与影响因子关联度,构建了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横向关系模型,精度达到一级;构建了城市内涝间接影响模型,精度达到一级,对间接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是直接损失的一倍,间接系数为1;对比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和端点白化权函数灰色定权聚类的效果发现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更优,定量划分了不同降雨强度下城市内涝影响程度。该方法模型应用于西安市,降雨影响最大的是人口因子;短历时降雨量在80mm-100mm时,西安市综合影响为轻度;短历时降雨量在120mm以上时,西安市综合影响属于重大或特大。
卢耀勤[7](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陈梦颖[8](2020)在《除甲醛窗帘织物的特性分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室内活动占据了现代生活的大部分,健康的室内环境是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前提,但装修材料、家具中挥发出的甲醛等污染气体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光催化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除甲醛方式,探索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表面积大、织造工艺成熟的窗帘成为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的理想载体。目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纺织品层出不穷,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也不断涌现,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原材料、工艺流程、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等。因此,关于除甲醛窗帘织物的特性分析和性能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课题设计了光催化纺织品除甲醛性能的测试装置和方法;从原料入手,通过基本性能和功能性的测试分析,选取适合的纱线作为窗帘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对现有的光催化整理工艺进行改进,采用超声波-轧烘焙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制备除甲醛窗帘织物,并通过对织物的XRD、UV-Vis、SEM等表征分析和除甲醛性能测试,验证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窗帘织物的光催化除甲醛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对织物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了复合光催化整理对窗帘织物克重、厚度、拉伸强力、悬垂性等基本性能及耐用性能的影响;并以窗帘织物的除甲醛性能、基本性能、悬垂性能和耐用性能为性能指标因素,通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10种不同组织结构和经纬密度的除甲醛窗帘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和评判。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得到:1、本课题设计的除甲醛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具有高可行性与准确性,保证测试结果具有实际参考性。选用涤纶网络丝和光触媒纱线分别作为窗帘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两者交织而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负载能力。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能够将可见光催化整理剂中的改性纳米TiO2均匀、牢固地负载在织物表面,使该织物在可见光下的除甲醛率提升3倍。采用功能性原料和光催化整理相结合的工艺显着提升窗帘织物的除甲醛性能,具有实际可行性。2、织物表面高比例的光触媒纱线和疏松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纳米TiO2的负载,从而提升织物的除甲醛性能。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中,超声的温度和时间主要影响了纳米TiO2的负载效率,最优工艺参数分别为50℃和30min。浸轧次数主要影响了负载纳米TiO2的质量和粒径,二浸二轧最佳。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预烘和热定型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下:热定型温度>预烘温度>预烘时间>热定型时间,在105℃下预烘5min、130℃下热定型2min制备的窗帘织物具有最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3、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会导致窗帘织物的克重增加,水洗尺寸变化率变小,抗皱性增强,但拉伸强力减小,悬垂性变差。总体而言,窗帘织物的基本性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重复使用10次后,窗帘织物的除甲醛率从90.35%降至85%,同时具有稳定的光催化活性。模拟日晒48小时后,织物的光催化活性略有增加。洗涤4次后窗帘织物的除甲醛率为63.16%,因此除甲醛窗帘织物具有较好的耐用性。4、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窗帘织物的除甲醛性能、基本性能、悬垂性能和耐用性能四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构建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10种窗帘织物进行综合性能的评判,得出组织结构为5/2纬缎,经密为320根/10cm,纬密为280根/10cm的窗帘织物经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后综合性能最优。综上,本课题进行的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为除甲醛窗帘等空气净化类纺织品的实际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王元元[9](2020)在《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同时很多疾病都有着朝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诸如风湿、颈肩腰腿疼痛等,这些疾病大多都是由于血液循环不通畅所致。远红外对人体皮肤微循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远红外织物保健机理的研究方向,临床上也会用一些远红外产品对相关病症进行辅助治疗。对此,本文对远红外纤维无缝织物的人体皮肤血液微循环效应进行研究,开发能够促进人体皮肤血液微循环的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织物。本文首先对六种不同远红外锦纶纤维制成的无缝针织物结构与人体皮肤血流灌注量及抗静电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对六种不同远红外锦纶纱线及一种普通锦纶纱线进行外观形态、拉伸断裂性能、吸湿性能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试织了7块无缝针织织物,以其中的1块普通锦纶织物做对照,对6块远红外锦纶织物的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远红外发射率、抗静电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碳锦纶织物和咖啡碳锦纶织物相较于其他4块远红外锦纶织物,对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六种远红外锦纶织物均有着良好的远红外发射功能,它们的远红外发射率数值差异很小;石墨烯和生物质石墨烯锦纶织物相比较其他5块远红外锦纶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确定面纱材料选用咖啡碳锦纶纱线与石墨烯锦纶纱线,以面纱进纱比、织物组织为试验因素,设计实验因素水平如下:面纱中咖啡碳锦纶与石墨烯锦纶排列比的水平有:100:0、75:25、50:50、25:75,织物组织结构水平如下:1+3罗纹组织、1+1假罗纹组织、平针添纱组织,根据全面试验设计实验方法,在无缝针织机上制织12块织物。通过对12块织物进行皮肤血流灌注量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块织物中对织物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面纱进纱比,其次是组织结构;当面纱全用咖啡碳锦纶纱线,组织结构为平针添纱时,织物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好。通过抗静电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2块织物中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面纱进纱比,其次是组织结构;当面纱进纱比为25:75,组织结构为平针添纱时,织物的抗静电性性能相对较好。再对这12块织物进行服用舒适性能、服用外观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测试内容包含:保暖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气性、抗皱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性,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结构对织物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抗皱性、悬垂性影响最大;面纱进纱比对织物吸湿性、抗起毛起球性影响最大。对这12块织物的各项试验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块试样的综合性能从优到差的排列为:#4>#1>#7>#12>#11>#3>#10>#8>#6>#2>#5>#9,从中可以看出#4、#1以及#7无缝针织物综合性能相对最佳。通过上述结论,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关于冬季用肩颈远红外保健进行调查研究,对263名消费者进行相关调研。从而开发了一套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具有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远红外无缝针织服装。
赵沉沉[10](2020)在《柔软剂对染色棉纺纱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纺纱大多是本色纤维纺纱,织成面料后再染色,色纺是先将纤维染色后再纺纱。色纺纱与本色纱相比,色纺纱只需要对小部分纤维进行染色,因此具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优势。色纺纱加工的面料具有色彩丰富、自然含蓄、立体感强、层次变化等特点,能呈现出空间组合的效果,满足现代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近几年来,色纺产品尤其以棉纤维为原料的色纺产品非常流行。然而由于棉纤维染色过程中纤维表面的果胶、棉蜡被去除,强力受到损伤,表面还会残留一些具有粘性的染料物质。在纺纱过程中染色棉纤维与皮辊、罗拉之间相互挤压时粘性更大,经常会出现绕皮辊、绕罗拉现象,影响纺纱的顺利进行和纱线品质。为了改善染色后棉纤维的表面性能,本课题采用合适的柔软剂对染色后的棉纤维进行柔软整理,研究柔软剂对染色棉纺纱性能的影响。本课题采用活性黑5染料对棉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资料确定染色工艺,再对染色后的棉纤维采用4种不同性能的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4种柔软剂分别为1号片状柔软剂TF-4431,2号亲水硅油TranSoftTF-4918,3号毛巾亲水硅油TranSoftTF-4922C,4号低黄变软膏TF-440ES,经柔软整理后的染色棉纤维分别编号为1#、2#、3#、4#,未经柔软整理的染色棉纤维称为空白棉编号5#,未经染色和柔软整理的原棉编号6#。为了对6种棉纤维性能进行分析,本课题采用XRD测试纤维结晶度,SEM观察纤维形态图,红外光谱仪检测纤维特征峰,AFIS仪测试纤维长度、细度、短绒率等指标。采用纤维拉伸仪、电阻测试仪、八篮烘箱、摩擦系数仪分别测试纤维的拉伸性能、导电性能、吸湿性能及摩擦性能。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指标对棉纤维综合性能的影响,预判不同柔软剂对染色棉纺纱性能的改善效果。为了验证4种柔软剂对染色棉纺纱性能的改善情况,本课题对6种棉纤维进行小样机单唛纺纱,根据所设计的30s纱线,确定清梳联合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工序参数,在纺纱过程中,记录实验室温湿度、棉网破洞、绕皮辊、绕罗拉、断头出现的次数,制定纤维可纺性好坏的评分规则。对小样机单唛纺成的纱线进行线密度、捻度、条干均匀度、毛羽指数及拉伸性能指标测试,对各个指标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对纱线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4种柔软剂整理对染色后棉纤维的微观形态、拉伸性能、吸湿性能、导电性能、摩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纺纱性能上均表现出优于未经柔软整理的染色棉纤维。2、6种棉纤维的长度、断裂强度、细度、短绒率、质量比电阻、棉结、回潮率、摩擦系数、初始模量指标都有所不同地影响其纺纱性能,其中纤维长度、断裂强度、细度、短绒率、比电阻、棉结对纺纱性能的影响更大。3、通过对柔软整理后的染色棉纤维性能对比和纺纱性能综合评判,优选出较好的柔软剂种类,2号亲水硅油TranSoftTF-4918最好,3号毛巾亲水硅油TranSoftTF-4922C次之,1号片状柔软剂TF-4431再次之,4号低黄变软膏TF-440ES较弱,本课题的研究可为纺织助剂企业优选柔软剂提供技术依据。
二、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纺织行业危害因素的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纺织行业危害因素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分析 |
2.1 工业园区分类及事故风险特点 |
2.1.1 我国工业园区的分类 |
2.1.2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特点 |
2.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2.2.1 常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
2.2.2 事故树分析方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理论 |
2.3 工业园区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
2.4 工业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单元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
3.3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3.3.1 园区公共安全风险 |
3.3.2 园区企业安全风险 |
3.3.3 安全管理补偿因素 |
3.4 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 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 |
4.1.1 主观赋权法 |
4.1.2 客观赋权法 |
4.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
4.2.2 隶属度的确定 |
4.3 元决策软件YAAHP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研究 |
5.1 基本情况概况 |
5.1.1 创新工业园基本情况 |
5.1.2 危险物质使用情况 |
5.1.3 创新工业园安全管理现状 |
5.2 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各层级权重的确定 |
5.3 模糊综合评价在创新工业园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5.3.1 指标体系评价集的建立 |
5.3.2 隶属度的确定 |
5.3.3 各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4 评估结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评分调查表 |
(2)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概述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骆马绒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2.1 骆马绒纤维的形态结构 |
2.2 骆马绒纤维的力学性能 |
2.3 骆马绒纤维的热学性能 |
2.4 骆马绒纤维的其他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骆马绒纱线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
3.1 纺纱工艺流程 |
3.2 纱线的拉伸性能 |
3.3 纱线的毛羽 |
3.4 纱线的细度不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骆马绒针织面料的开发与服用舒适性能研究 |
4.1 针织物组织设计 |
4.2 针织物结构参数及尺寸稳定性分析 |
4.3 针织面料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 针织面料舒适性能测试与分析 |
4.5 服用舒适性能综合评价 |
4.6 骆马绒针织物与其他几种针织物的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骆马绒针织面料抗静电整理工艺优化 |
5.1 抗静电原理 |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4 抗静电整理工艺优化 |
5.5 抗静电剂耐水洗牢度测试 |
5.6 骆马绒针织面料抗静电剂的筛选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锦纶纤维概述 |
1.2 高强锦纶纤维概述 |
1.2.1 高强锦纶6 纤维的发展 |
1.2.2 高强锦纶6 纤维的应用 |
1.3 羊毛运动面料的发展 |
1.4 锦纶在毛纺产品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纱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性能 |
2.2.2 纱线规格的设计 |
2.2.3 纺纱工艺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分析 |
2.3.1 混纺纱线中纤维转移的研究 |
2.3.2 混纺比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
2.3.3 混纺比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
2.3.4 混纺比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针织工艺 |
3.2.2 性能测试 |
3.3 结果分析 |
3.3.1 顶破性能 |
3.3.2 耐磨性能 |
3.3.3 起毛起球性能 |
3.3.4 透气性能 |
3.3.5 透湿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针织运动面料研究与开发 |
4.1 引言 |
4.2 纱线制备与性能测试 |
4.2.1 纤维基本性能 |
4.2.2 纱线制备 |
4.2.3 纱线性能测试与分析 |
4.3 面料的设计与制备 |
4.3.1 组织结构选择与编织 |
4.3.2 染整工艺 |
4.4 面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1 面料的结构特征参数 |
4.4.2 面料基本服用性能测试 |
4.4.3 面料运动舒适性能测试 |
4.4.4 面料热湿舒适性能测试 |
4.4.5 液态水管理能力测试 |
4.5 面料服用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 |
4.5.1 确定因素集 |
4.5.2 建立评判集 |
4.5.3 建立评判矩阵 |
4.5.4 确定权重分配集 |
4.5.5 确定综合评判向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学方法在纺织领域中运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
2 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
3 分条理论的应用 |
4 数学方法对织物风格的评价 |
5 结语 |
(5)腰背夹产品综合评价与功效分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塑身衣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2 实验设计 |
2.1 实验服装 |
2.2 受试者 |
2.3 预实验 |
2.4 客观压力测量实验 |
2.5 三维人体扫描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3 腰背夹的压力分布分析 |
3.1 腰背夹建议体型尺寸的合理性分析 |
3.2 数据异常值 |
3.3 腰背夹的压力分布 |
3.4 与弹力型塑身衣压力分布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腰背夹的功效分析 |
4.1 腰背夹的功效与评价指标 |
4.2 矫姿功效评价指标的提取与分析 |
4.3 塑形功效评价指标的提取 |
4.4 腰背夹的功效分析 |
4.5 腰背夹的压力-功效回归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腰背夹的综合评价与功效分级模型构建 |
5.1 综合评价的方法 |
5.2 腰背夹压力的综合评价 |
5.3 腰背夹功效的综合评价 |
5.4 产品的功能分级现状 |
5.5 腰背夹的功效分级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受试者体型特征参数的测量方法与结果 |
附录二 预实验 |
附录三 平均压力值 |
附录四 矫姿功效评价指标提取的编程代码 |
附录五 塑形功效评价指标提取的编程代码 |
附录六 塑形功效指标的结果 |
附录七 综合压力值CP与平均压力值AVG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影响与措施 |
1.3 城市内涝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趋势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情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2.1.2 行政区划及人口 |
2.1.3 社会历史人文 |
2.1.4 城市发展状况 |
2.1.5 经济发展态势 |
2.2 研究区数据与资料情况 |
2.2.1 研究区域 |
2.2.2 主要资料 |
2.2.3 其他资料情况 |
2.2.4 数据与资料使用情况 |
3 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体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本原理与方法 |
3.2.1 主成分分析法 |
3.2.2 灰度共生矩阵法 |
3.2.3 最大似然判别法 |
3.2.4 灰度数学形态学 |
3.2.5 精度评价方法 |
3.3 城市不透水面提取方法体系 |
3.3.1 总体思路 |
3.3.2 数据准备 |
3.3.3 主成分法提取光谱信息 |
3.3.4 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影像纹理 |
3.3.5 基于光谱与纹理的监督分类 |
3.3.6 阴影提取与归类 |
3.3.7 精度比较 |
3.3.8 地表不透水面提取 |
3.4 西安市地表不透水面时空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双参数多流向城市内涝淹没模拟 |
4.1 引言 |
4.2 基本原理与方法 |
4.2.1 水文学方法与原理 |
4.2.2 GIS模拟方法与原理 |
4.3 改进的城市内涝淹没GIS模拟方法 |
4.3.1 地表产流 |
4.3.2 DEM填洼 |
4.3.3 下渗概化 |
4.3.4 流向分析 |
4.3.5 地表汇流 |
4.3.6 排水概化 |
4.3.7 总汇集量 |
4.4 西安市城市内涝淹没模拟实现与结果验证 |
4.5 西安市城市内涝空间分析 |
4.5.1 西安市城市内涝分布特征分析 |
4.5.2 西安市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涝脆弱度定量评价研究 |
5.1 引言 |
5.2 当前研究不足 |
5.3 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体系框架 |
5.3.1 基本理论与原理 |
5.3.2 评价体系建立 |
5.3.2.1 指标选取 |
5.3.2.2 指标分类 |
5.3.3 评价流程 |
5.4 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体系构建 |
5.4.1 指标归一化方法 |
5.4.2 指标等级划分 |
5.4.3 AHP确定指标权重 |
5.4.4 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体系 |
5.5 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 |
5.5.1 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的提出 |
5.5.2 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数等级划分 |
5.6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 |
5.6.1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 |
5.6.2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指标等级 |
5.6.3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及变化 |
5.6.4 西安市城市内涝脆弱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人口与经济离散化 |
6.2.1 离散化基本原理与不足 |
6.2.2 人口离散模型构建 |
6.2.3 人口离散化实现与结果验证 |
6.2.4 经济离散模型构建 |
6.2.5 经济离散化实现与结果验证 |
6.3 城市内涝影响横向关系研究 |
6.3.1 城市内涝影响因子关联度 |
6.3.2 基于GM(0,N)的城市内涝横向关系模型 |
6.4 城市内涝影响模型构建 |
6.4.1 当前研究不足 |
6.4.2 城市内涝影响模型构建 |
6.4.3 城市内涝影响模型应用 |
6.4.4 间接影响系数估算与验证 |
6.5 城市内涝影响灰色聚类评价 |
6.5.1 灰色定权聚类方法 |
6.5.2 城市内涝影响聚类 |
6.5.3 中点和端点白化权函数应用对比 |
6.5.4 西安市城市内涝灾害影响分析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除甲醛窗帘织物的特性分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甲醛的危害 |
1.2 治理甲醛的方法 |
1.2.1 通风换气法 |
1.2.2 物理吸附法 |
1.2.3 植物净化法 |
1.2.4 负离子净化法 |
1.2.5 臭氧氧化法 |
1.2.6 光催化法 |
1.3 光催化除甲醛机理 |
1.4 光催化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除甲醛性能测试方法及窗帘织物的制备 |
2.1 除甲醛性能测试 |
2.1.1 甲醛去除率测试装置的设计说明 |
2.1.2 测试装置气密性检验 |
2.1.3 空气质量检测仪准确性检验 |
2.1.4 除甲醛性能的测试分析方法 |
2.2 纤维原料的选择 |
2.2.1 涤纶 |
2.2.2 光触媒纤维 |
2.3 窗帘织物织造 |
2.4 复合光催化整理工艺 |
2.5 窗帘织物的表征分析 |
2.5.1 XRD分析 |
2.5.2 UV-Vis光谱分析 |
2.5.3 SEM分析 |
2.6 光催化整理对织物除甲醛性能的影响 |
2.6.1 测试方法 |
2.6.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除甲醛窗帘织物的制备工艺优化 |
3.1 织造工艺的优化 |
3.1.1 组织结构 |
3.1.2 织物经密 |
3.1.3 织物纬密 |
3.2 光催化整理工艺优化 |
3.2.1 超声波对可见光催化整理剂的影响 |
3.2.2 超声时间 |
3.2.3 超声温度 |
3.2.4 浸轧次数 |
3.2.5 预烘和热定型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除甲醛窗帘的基本性能及耐用性能研究 |
4.1 复合光催化整理对基本性能的影响 |
4.1.1 厚度及克重 |
4.1.2 拉伸断裂强力 |
4.1.3 水洗尺寸变化 |
4.1.4 折皱回复性 |
4.1.5 悬垂性 |
4.2 重复使用性 |
4.2.1 测试方法 |
4.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耐日晒性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耐水洗性 |
4.4.1 测试方法 |
4.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糊数学的除甲醛窗帘织物综合评价 |
5.1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原理及运算模型 |
5.1.1 一级综合评判模型 |
5.1.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5.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窗帘织物综合性能 |
5.2.1 确定研究对象及建立因素集 |
5.2.2 评判矩阵的确定 |
5.2.3 确定因素权重 |
5.2.4 综合评判计算公式 |
5.2.5 总结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甲醛去除率测试装置气密性检验测试数据 |
附录二 不同工艺参数制备窗帘织物的除甲醛性能测试数据 |
附录三 具有除甲醛功能窗帘织物的耐用性能测试数据 |
附录四 具有除甲醛功能窗帘织物的综合性能评判测试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远红外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
1.1.2 远红外在医疗上的应用 |
1.2 医疗保健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功能纺织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远红外纤维研究进展 |
1.2.2.1 茶叶碳纤维 |
1.2.2.2 火山岩纤维 |
1.2.2.3 竹炭纤维 |
1.2.2.4 石墨烯纤维 |
1.2.2.5 咖啡碳纤维 |
1.3 无缝针织技术的发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六种远红外纤维的性能研究及其无缝针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2.1 六种远红外纤维的性能研究 |
2.1.1 纱线的选择 |
2.1.2 纱线的外观形态测试 |
2.1.3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测试 |
2.1.4 纱线的吸湿性测试 |
2.2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2.2.1 纱线方案的确定 |
2.2.2 组织结构的确定 |
2.2.3 面纱进纱比的确定 |
2.2.4 试样方案的建立 |
2.3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
3.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实验方案的研究 |
3.1.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测试准备 |
3.1.2.1 测试前准备要求 |
3.1.2.2 受试者条件及测试指标 |
3.1.2.3 血流促进倍数计算方法 |
3.1.3 实验试样的配置 |
3.1.3.1 织物打孔测试方案的确定 |
3.1.3.2 织物覆盖时间及织物宽度的确定 |
3.2 皮肤微循环测试方法的制定 |
3.3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皮肤微循环性能研究 |
3.3.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研究 |
3.4.1 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测试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六种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
3.5.1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优化试样方案的建立及制备 |
4.1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优化试样方案的建立 |
4.1.1 纱线方案的确定 |
4.1.2 织物组织的确定 |
4.1.3 织物面纱进纱比的确定 |
4.1.4 织物试样方案的建立 |
4.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试样基本规格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功能性研究 |
5.1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皮肤微循环功能研究 |
5.1.1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测试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
5.2.1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研究 |
6.1 织物的保暖性 |
6.1.1 保暖性测试 |
6.1.2 实验结果分析 |
6.2 织物的吸湿性 |
6.2.1 吸湿性测试 |
6.2.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织物的透湿性 |
6.3.1 透湿性测试 |
6.3.2 实验结果分析 |
6.4 织物的透气性 |
6.4.1 透气性测试 |
6.4.2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的外观性能研究 |
7.1 织物的抗皱性 |
7.1.1 折皱回复性测试 |
7.1.2 实验结果分析 |
7.2 织物的悬垂性 |
7.2.1 悬垂性测试 |
7.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 |
7.3.1 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
7.3.2 实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综合性能评判 |
8.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决策步骤 |
8.2 远红外无缝针织物性能的综合评判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促进人体皮肤微循环效应的远红外无缝针织服装的设计开发 |
9.1 问卷调查 |
9.1.1 问卷调查对象及内容 |
9.1.2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9.2 设计思路 |
9.3 设计流程 |
9.3.1 原料选择 |
9.3.2 款式和组织设计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10)柔软剂对染色棉纺纱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棉纤维染色及柔软整理 |
2.1 活性染料反应机理 |
2.2 棉纤维染色流程 |
2.2.1 煮练 |
2.2.2 染色 |
2.2.3 皂洗及水洗 |
2.3 染色棉纤维柔软整理工艺 |
2.3.1 实验原料 |
2.3.2 柔软剂特性 |
2.3.3 制定柔软剂乳液及柔软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棉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测试标准、条件及方法 |
3.2.1 微观结构 |
3.2.2 形态结构 |
3.2.3 拉伸性能 |
3.2.4 导电性能 |
3.2.5 吸湿性能 |
3.2.6 摩擦性能 |
3.3 结果及分析 |
3.3.1 微观结构 |
3.3.2 形态结构 |
3.3.3 拉伸性能 |
3.3.4 导电性能 |
3.3.5 吸湿性能 |
3.3.6 摩擦性能 |
3.4 棉纤维指标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纤维纺纱探索及研究 |
4.1 实验原料、仪器及工艺流程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纺纱工艺流程 |
4.2 清梳联工序 |
4.2.1 清梳联工序任务 |
4.2.2 清梳联工序参数设置 |
4.2.3 清梳联工序参数分析 |
4.3 并条工序 |
4.3.1 并条工序任务 |
4.3.2 并条工序参数设置 |
4.3.3 并条工序参数分析 |
4.4 粗纱工序 |
4.4.1 粗纱工序任务 |
4.4.2 粗纱工序参数设置 |
4.4.3 粗纱工序参数分析 |
4.5 细纱工序 |
4.5.1 细纱工序任务 |
4.5.2 细纱工序参数设置 |
4.5.3 细纱工序参数分析 |
4.6 可纺性评分规则 |
4.6.1 半制品性能测试及分析 |
4.6.2 各工序评分测试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纱线性能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测试标准及条件 |
5.2.1 线密度 |
5.2.2 捻度 |
5.2.3 条干均匀度 |
5.2.4 毛羽指数 |
5.2.5 拉伸性能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1 线密度 |
5.3.2 捻度 |
5.3.3 条干均匀度 |
5.3.4 毛羽指数 |
5.3.5 拉伸性能 |
5.4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
5.4.1 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和具体步骤 |
5.4.2 纱线品质性能综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和不足 |
6.2.1 展望 |
6.2.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纺织行业危害因素的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型工业园区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周逸.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1(01)
- [2]骆马绒电脑横机针织面料的开发[D]. 杜蕴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3]高强锦纶6/羊毛混纺工艺研究及运动面料开发[D]. 谭郭婷. 东华大学, 2021(09)
- [4]基于数学方法在纺织领域中运用的探讨[J]. 郭素霞.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04)
- [5]腰背夹产品综合评价与功效分级模型研究[D]. 李海霞. 东华大学, 2021(01)
- [6]城市内涝脆弱度评价与灾害影响模型研究[D]. 黄曦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除甲醛窗帘织物的特性分析与性能研究[D]. 陈梦颖.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9]远红外纤维无缝针织物结构与血流灌注量及服用性能关系的研究[D]. 王元元.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10]柔软剂对染色棉纺纱性能的影响研究[D]. 赵沉沉.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