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科学》第四届编委会委员(论文文献综述)
Rudolf Krska,周旌[1](2021)在《守护粮食食品安全,全球携手在行动》文中研究说明确保全球人口日益增长对粮食及食物供应的安全保障已经迫在眉睫。然而,农业和食品工业仍然容易遭受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污染问题,包括兽医药品和由植物、藻类特别是真菌产生的天然毒素。全球变暖[1]的和极端天气事件使得这些有毒代谢物的发生,包括真菌的各种有毒次生代谢物——即"真菌毒素"——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马峥[2](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汤俊英[3](2020)在《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实验胚胎学先驱的童第周教授,不仅在实验生物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生物学人才培养、生物学课程建设、科研机构建立等方面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特别是他在从事实验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解决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意蕴。于是,从爬梳童第周的实验生物学成就,到归纳他从事实验生物学研究中表现的哲学观点,以启迪当代及未来生物学的研究,便具有了理论与现实意义。之所以童第周具有实验生物学哲学思想,是源于其对实验生物学不断研究与思考所取得的成就而产生的生物学思想。于是,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将童第周在实验胚胎学的贡献置于中国当时的语境下去分析,从中剖析他的实验生物学思想极其影响,领悟其思想左右下的学科实践,进而归纳总结童第周多年从事实验生物学研究中的哲学观点,便形成了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逻辑框架。基于这一逻辑思路,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选题的诸因素及论文概况进行了陈述,旨在对全文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铺垫。论文的第一章取材于童第周的实验生物学成就,分别对童第周从事科研的背景、海洋与非海洋动物的研究成果以及童第周的学术地位进行了论述,集中探讨了生物个体的发育、核质关系等问题。这些科研工作贯穿着童第周的学术思想脉络,即从受精前后卵子的结构、调整能力到细胞核与细胞质在发育中的关系等等。论文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童第周的实验生物学的主要思想。任何思维观点都不是凭空迸发的,童第周的实验生物学思想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是深受家庭环境、关键性人物和当时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影响。本章深入童第周的生物学思想世界,探寻童第周科研实验思想的萌芽,阐释他实验生物学的研究理念。论文第三章评述了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的影响。童第周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促进了胚胎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学生深受其教育思想及科研思想的影响,大多成长为我国生物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童第周在实验中坚持整体思考和求是求真的思想,善于分析他人的实验,以技术“嫁接”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推动了实验生物学深入发展。论文第四章归纳了童第周的实验生物学研究中的哲学观点。从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入手,分析了童第周哲学思想的来源;通过深入探索某个案例而阐释其中的哲学问题,进而概括童第周从事实验生物学研究时的哲学观点,以及童第周如何以辩证的思维从事科研的思想。结语部分,对童第周的科研生涯进行了概述,阐释了其科研思想及科研方法产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陈琳[4](2019)在《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我国政府、社会、高校、研究者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和实践议题。本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组织变迁理论、场域理论等理论基础,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进行文献梳理、政策解读与访谈调研,选取一所行业型大学的特色学科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深入梳理与分析该大学食品学科一百多年来历史演进的过程,总结其学科建设的成败得失,揭示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挖掘其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析出特色学科发展的固有的内在逻辑,为行业型大学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提供参考。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演进路径和规律?(2)大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阶段时期,具体是如何作用的?(3)大学学科发展是自然生长的过程还是由于外在力量规划设计的主要作用?研究发现,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走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过程,在其演进历程中,政府、市场、知识、组织文化等不同因素起到了相互交织且差异化的影响。政府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不同阶段,政府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方式有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探索高等教育正规化的新模式成为“政府逻辑”。改革开放后,在坚持内涵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政府逻辑从“政治绩效”更多转向了“学术绩效”的治理导向。市场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学生就业形势趋好、科研经费增多等也是基于改革开放带来了行业的大发展。知识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J大学的食品学科,从最初的发酵、食品工程、粮油加工等研究,逐渐衍生出食品大分子功能性与结构、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发酵与基因代谢、功能食品开发等学科领域,显示出食品学科自身依据知识生产的分工而形成诸多的研究领域。组织文化逻辑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J大学食品学科凝练出的精神传统,推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师绩效考核制,营造起能上能下的氛围,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食品学科整体水平与竞争力。在对J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历程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行业型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进行了反思,存在的问题如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学科联动发展不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等。从历史经验出发,对于行业型大学学科的今后发展来说,应当注意这样几点: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剖析了中国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独特历史脉络。J大学食品学科从农学起步,逐步经历学科意识产生、学科确立、学科形态独立等过程,最终通过行业型高校的建立,形成了J大学食品学科的独特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如何选取某个或某几个学科作为突破口,更好的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考验着大学决策者的智慧和水平。第二,构建了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发展解释模型。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知识逻辑、组织文化逻辑等四重制度逻辑形塑了学科发展。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下,大学学科发展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自然生长出来”,还是充满着“抢抓机遇、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等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采用了“档案+口述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使得历史资料之间相互印证,弥补不足缺失,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资料的可信度与解释力。
黄家伟[5](2019)在《共商发展良策 共享前沿成果 共担健康重任——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文中研究说明8月3-4日,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主办,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学院、宁波大
葛小寒[6](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慕亚芹[7](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申展[8](2017)在《基于形态学特性和SSR分子标记的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与选优研究》文中提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对文冠果种质进行评价和筛选,本文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区的文冠果种质资源,基于32个表型特征及23个SSR分子标记,对文冠果群体及种质之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 14个群体文冠果单株的种子表型、油脂成分及生物柴油性状,发现14个群体间种子的性状差异显着;根据这些性状将14个群体分为4组,其中山西永和与甘肃庆阳两个群体的种子生物柴油指标更符合国际标准,因此它们更为适合生产生物柴油;而黑龙江宁安与山西方山的种子在14个群体中相对不适合生产生物柴油。(2)相关性分析发现种子产量指标与生物柴油指标受环境影响很大,而种子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则与环境因素没有明显的关系;含量较低的脂肪酸更具有遗传性,而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则与种子的表型有较强的联系,同时生物柴油性状则受到了遗传与环境的双重影响。根据表型针对性地对脂肪酸成分进行评价,既能完善文冠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信息,又能通过表型筛选促进对脂肪酸及生物柴油性状的选优,这一结论也为今后按照所需要的脂肪酸来选择文冠果的采样地奠定了基础。(3)分析了 143份文冠果种质的种子表型、油脂成分及生物柴油性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关键性状进行了多指标综合筛选,得到4个主成分,根据权重值对关键性状进行整合与评价,进一步计算出143份种质的综合得分,按照10%的比例筛选出了 14份文冠果优良种质,它们的编号及产地为:147(山西永和)、183(内蒙古翁牛特旗)、204(内蒙古翁牛特旗)、158(河南陕县)、197(内蒙古翁牛特旗)、187(内蒙古翁牛特旗)、64(内蒙古翁牛特旗)、162(河南陕县)、221(河南陕县)、75(内蒙古翁牛特旗)、163(陕西志丹)、207(河北承德)、59(内蒙古翁牛特旗)及196(内蒙古翁牛特旗),这些种质为今后的良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4)分子标记研究表明,23个SSR位点共检测出80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4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6、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99、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7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8。位点多态性比例为100%,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1。可以看出,多态性最高的位点为QXH274,拥有高水平的遗传变异。(5)11个群体的文冠果种质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辽宁阜新、内蒙古翁牛特旗、山西方山、新疆乌鲁木齐、河北承德、山西蒲县、河南陕县、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陕西志丹。根据群体间的一致性,将1 1个群体分为3类,并且1 1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6)对138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这些种质分为4类;根据它们在不同引物上扩增出的条带大小绘制了其DNA指纹图谱,这些独特的指纹图谱是区分与鉴定种质的有力依据。(7)采用逐步聚类法,构建了20%的文冠果核心种质,含有种质25份,它们的种质编号为:5、10、12、14、47、50、52、53、56、58、67、68、70、72、87、90、96、113、114、115、135、142、152、169、171;这些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原始种质之间的差异不显着,说明这25份种质能够充分代表原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8)按照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PIC值将23对引物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8对核心引物,它们分别为:QBLB51、QXH643、QXHS371、QXH262、QXRB116、QXH365、QXH323以及QXH274;平均每对引物能区分13份种质,共能区分供试种质中的104份,使区分种质的总数量和每对引物区分种质的数量都得到了保证。
赖继年[9](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廖隆理[10](2008)在《风雨二十年,奋进尚有时——《皮革科学与工程》创刊二十周年简顾》文中研究表明
二、《食品科学》第四届编委会委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科学》第四届编委会委员(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童第周实验生物学的成就 |
1.1 立志从教从研 |
1.2 基于海洋动物的研究成果 |
1.2.1 海鞘的发育研究 |
1.2.2 文昌鱼的发育研究 |
1.3 基于非海洋动物的研究成果 |
1.3.1 两栖类动物的胚胎发育极性研究 |
1.3.2 鱼类的发育研究 |
1.3.3 核酸诱导生物性状研究 |
1.4 童第周的科研地位 |
第二章 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的形成 |
2.1 实验思想的萌芽 |
2.1.1 成长背景 |
2.1.2 实验意识的启蒙教育 |
2.1.2.1 郭任远引导 |
2.1.2.2 追随蔡翘 |
2.1.2.3 蔡堡启迪 |
2.2 整体思考的思想 |
2.3 求是求真的思想 |
2.4 技术“嫁接”思想 |
2.4.1 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创新 |
2.4.2 细胞融合技术的创新 |
第三章 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的影响 |
3.1 推动生物学教育的完善 |
3.1.1 李嘉泳 |
3.1.2 庄孝僡 |
3.2 促进实验生物学原则的建立 |
3.2.1 科研的计划性 |
3.2.2 生物学的独创性 |
3.3 推动科研机构的建立 |
3.3.1 筹建新中国第一所海洋研究机构 |
3.3.2 筹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第四章 童第周实验生物学的哲学意蕴 |
4.1 哲学思想的来源 |
4.1.1 家庭的启蒙 |
4.1.2 华岗的引导 |
4.2 实验中的哲学 |
4.2.1 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与辩证唯物论 |
4.2.2 细胞核与细胞质辩证关系与辩证法 |
4.3 童第周实验生物学研究体现的哲学观点 |
4.3.1 实验整体观 |
4.3.2 实验验证观 |
4.3.3 实验创新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童第周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与对象 |
三、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行业型大学 |
二、大学学科 |
三、特色学科 |
四、食品学科 |
第四节 相关文献述评 |
一、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组织变迁相关研究 |
二、学科发展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
三、学科发展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四、学科发展与知识演进关系的研究 |
五、学科发展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
六、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
七、食品学科发展研究述评 |
八、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环境及其成长轨迹 |
第一节 国内外食品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国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
二、国际食品学科的发展概况 |
三、国内与国际食品学科比较 |
第二节 J大学食品学科的成长轨迹 |
一、J大学食品学科的发端 |
二、J大学食品学科的沿革与研究分期 |
第三章 政府逻辑主导下的食品学科(1958-1978) |
第一节 “有计划”的食品学科 |
一、院系调整中的食品学科 |
二、食品行业特色高校的建立 |
第二节 食品学科的设置与发展 |
一、系科的设置与专业建设 |
二、国家建设需求下的教学与科研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协同驱动的食品学科(1978-2001) |
第一节 “大食品”与新兴应用学科 |
一、“大食品”学科理念的形成 |
二、“大食品”学科建设 |
三、教学与科研 |
第二节 “211工程”建设中的食品学科 |
一、大学更名的影响 |
二、“211工程”建设与实施 |
第三节 食品学科组织的分化 |
一、“食品”的积淀 |
二、“发酵”的新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制度逻辑博弈下的食品学科(2001-2018) |
第一节 政府与行业逻辑的变革 |
一、综合性大学的初步建立 |
二、产学研融合的尝试 |
第二节 知识逻辑的更新 |
一、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的“学科群”的出现 |
二、基于国内外学科评估自省性发展 |
三、食品学科知识生产的交叉与分化 |
第三节 组织文化逻辑的凸显 |
一、任期目标责任制 |
二、食品学科文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与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多重因素作用下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的演进逻辑 |
一、作为学科内生动力的知识逻辑 |
二、主导学科建设模式的政府逻辑 |
三、扩大学科现实功用的市场逻辑 |
四、彰显学科组织特性的组织文化逻辑 |
第二节 学科视角下行业型大学发展的历程反思 |
一、学科建设理念不够完善 |
二、学科与行业从融合走向疏离 |
三、学科联动发展不力 |
四、跨学科发展存在障碍 |
第三节 行业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
一、抓住政策机遇空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
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升学科基础理论 |
三、关注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
四、深化推进协同创新,全面释放学科功能 |
五、优化学科组织文化,激发学科发展自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关于学科专业建设部分重要法规政策(1949-2018)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J 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大事年表(1958-2018)1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共商发展良策 共享前沿成果 共担健康重任——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健康饮食是强国基石 |
科技推动食品产业发展 |
同期会议异彩纷呈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7)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
二、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
第一节 求学之路 |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
四、潜心科学研究 |
五、积极参政议政 |
小结 |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
小结 |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
一、国内学术交流 |
二、国际学术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
一、学术研究贡献 |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
一、家庭的影响 |
二、李庆逵的引领 |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
附录二: 《南京宣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8)基于形态学特性和SSR分子标记的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与选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综述 |
1.1 文冠果的研究进展 |
1.1.1 文冠果的引种与分布 |
1.1.2 文冠果果实的成分 |
1.1.2.1 蛋白成分 |
1.1.2.2 化学成分 |
1.1.2.3 药用成分 |
1.1.2.4 营养成分 |
1.1.3 文冠果油的提取工艺 |
1.1.3.1 生物柴油 |
1.1.3.2 食用价值 |
1.1.3.3 籽油提取 |
1.1.4 文冠果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2.1 形态学水平 |
1.2.2.2 分子水平 |
1.2.2.3 其它方面 |
1.2.3 形态学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4 SSR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1.3.1 核心种质概述 |
1.3.2 构建核心种质的方法 |
1.3.3 核心种质的功能 |
1.3.4 核心种质在植物研究中的现状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性状遗传变异研究及优良种质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种子表型测定 |
2.1.2.2 种子含油率测定 |
2.1.2.3 种仁油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测定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群体种子性状变异分析 |
2.2.1.1 14个群体之间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2.2.1.2 14个群体之间种子油脂性状变异分析 |
2.2.1.3 14个群体之间种子生物柴油性状变异分析 |
2.2.1.4 14个群体间种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1.5 14个群体之间种子性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1.6 14个群体之间种子性状的聚类分析 |
2.2.2 优良种质选择 |
2.2.2.1 143份文冠果单株的种子性状变异分析 |
2.2.2.2 143份文冠果的性状选择 |
2.2.2.3 143份文冠果的性状评价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14个文冠果群体种质的性状变异 |
2.3.2 14个文冠果群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
2.3.3 文冠果优良种质选择 |
3. 文冠果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核心种质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及PCR扩增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结构分析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2.4 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文冠果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3.3.2 文冠果种质遗传多样性 |
3.3.3 文冠果核心种质的构建 |
4. 文冠果种质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SSR核心引物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SSR引物及PCR扩增 |
4.1.4 数据分析 |
4.1.5 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估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引物的大小及编码 |
4.2.2 文冠果种质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
4.2.3 SSR核心引物的初步筛选 |
4.2.4 SSR的核心引物的确定 |
4.2.5 不同引物组合对种质的区分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SSR用于构建分子身份证 |
4.3.2 核心引物的选择与评价 |
4.3.3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
4.3.4 分子身份证的可扩充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食品科学》第四届编委会委员(论文参考文献)
- [1]守护粮食食品安全,全球携手在行动[J]. Rudolf Krska,周旌. 粮油食品科技, 2021(06)
- [2]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3]童第周实验生物学思想研究[D]. 汤俊英. 山西大学, 2020(01)
- [4]行业型大学特色学科生发与演进逻辑的个案研究[D]. 陈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5]共商发展良策 共享前沿成果 共担健康重任——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J]. 黄家伟. 食品界, 2019(09)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基于形态学特性和SSR分子标记的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与选优研究[D]. 申展.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10]风雨二十年,奋进尚有时——《皮革科学与工程》创刊二十周年简顾[J]. 廖隆理.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