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致急性胃粘膜病变80例临床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致急性胃粘膜病变80例临床观察

张亮林茵刘超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240)

【摘要】目的:探索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特征,加深认识。方法:运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近一年来(2013-1月到2014-2月)就诊的180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按入院前一周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否将患者分为NSAIDs组(80例)和非NSAIDs组(12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特点、检查情况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心脑血管及溃疡病史、临床症状、胃镜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甾体抗炎药致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应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合理用药,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胃粘膜病变临床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17-0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临床上普遍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风湿性疾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抗炎、解热镇痛类药物。数据表明全球服用NSAIDs类药物有大约四千万人每天,我国出产NSAIDs位于居各类药物中第二,在二类药物中,处方量位居首位[1]。因其良好的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使其的地位高居不降,但各种不良反应也随之伴发,较常见的是引起肝、肾、胃肠道等的损伤。美国曾报道因副作用需入院治疗的就有十万人每年,死亡率甚至也达百分之0.017。其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

1资料

1.1一般资料

近一年来在消化内科收入院的急性胃粘膜病变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符合急性胃粘膜病变诊断标准[2]。男116例,女84例,年龄14到85岁之间,平均57.2岁。根据入院前一周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其中NSAIDs组80例,年龄18到85岁,男女分别占49和31例,平均年龄59.25岁。非NSAIDs组120例,年龄16到80岁之间,男女分别为65和55例,平均年龄44.38岁。NSAIDs组中风湿、类风湿关节炎18例,感冒11例,胃炎、冠心病史各5例,恶性肿瘤、糖尿病、脑梗死各3例,带状疱疹2例,三叉神经痛、肾病综合征1例,其中同时多种疾病的16例。

1.2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出血、穿孔、腹部疼痛、腹部不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镜下表现可见胃溃疡位于胃窦部、大弯侧、小弯侧、胃体上部可见有白苔周围黏膜均伴有肿胀、充血、大面积糜烂及出血。

1.3用药情况

致病NSAIDs主要为复方感冒胶囊或冲剂、感冒通等18例(30.00%),双氯芬酸、布洛芬、消炎痛等13例(21.67%),去痛片、索蜜痛等17例(28.33%),肠溶阿司匹林12例(20%)。均按正常剂量服用,服药原因呼吸道感染为主占了51.85%,用药过程中有24例使用保护胃黏膜药物。

2方法

2.1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的年龄,既往史,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其中消化道症状包括出血、溃疡、上腹疼痛、不适等。列表比较两组年龄,既往史,临床特点,胃镜等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2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结果

3.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男性比女性所占比例高(NSAIDs组1.4:1,非NSAIDS组1.6:1),但未见统计学明显差异;NSAIDs组平均年龄比非NSAIDS组高(59.43±15.12和46.23±14.79),具有统计学差异(P小于0.05)。两组既往消化道溃疡及冠心病史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3.2临床特点NSAIDs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非NSAIDs组比例高,腹部疼痛和不适症状比非NSAIDS组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2组临床特征的单项比较(%)

3.3镜下表现NSAIDs组十二指肠和胃溃疡比非NSAIDs组出现比例少,复合性溃疡比NSAIDs组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见表2。

表22组胃镜表现比较(%)

组别例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

NSAIDs8030.2541.2225.87

非NSAIDs12062.3529.317.29

4讨论

急性胃粘膜病变(别名糜烂出血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普遍认为由多种内外因素致病,与粘膜血流减少、正常防御机制降低、胃酸下降、胃粘膜损伤有一定关联。该病在服用NSAIDs的病人中大量发现,发生机制可能是NSAIDs从而使胃黏膜细胞保护因子合成减少,导致一系列异常如胃酸增多、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黏膜屏障功能减弱。两组比较NSAIDs组患者年龄高于非NSAIDs组且有消化道冠心病病史患者比例也较高,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抵抗力应激力下降,血管质量下降愈合缓慢,或者由于老年人因系统疾病需要长期服用NSAIDs或阿司匹林的人数越来越多,因而临床要特别对这一类病人谨慎用药或配合胃黏膜保护药使用。两组溃疡部位不一致,NSAIDs组胃窦部大弯侧较多,且周围黏膜损伤范围大,而非NSAIDs胃小弯居多且黏膜损伤轻微。可考虑NSAIDs对特定部位为黏膜有易损伤性。药物致急性胃粘膜损害症状不太明显,但一旦发生可引起大出血使生命受到威胁,加强认识其特点对知道我们用药有一定参考意义,更利于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谨慎用药的同时要加强胃黏膜保护,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万军,张子其,吴本俨等.连续观察内镜下胃肠粘膜损伤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219-221.

[2]陈健安,杨丹晓,吴小珑.急性胃黏膜病变1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0):614-615.

标签:;  ;  ;  

非甾体抗炎药致急性胃粘膜病变8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