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羊巴贝斯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贝斯,基因,流行病学,定量,荧光,泰勒,序列。
羊巴贝斯虫论文文献综述
陶顺启,许瑞[1](2019)在《牛羊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病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牛羊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病的生活史、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本文来源于《畜禽业》期刊2019年09期)
伍应海[2](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羊巴贝斯虫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莫氏巴贝斯虫,寄生于羊的血液引起的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旧名称为"焦虫病"。由于经蜱传播,故又称为"蜱热"。临诊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1流行病学本病的流行与传播媒介蜱的消长、活动相一(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徐建林[3](2019)在《我国羊巴贝斯虫AMA1和RON2蛋白基因结构分析及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贝斯虫感染人和动物引起巴贝斯虫病,其主要通过硬蜱传播。患病动物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引起死亡。该病呈全国性流行,对我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两种羊巴贝斯虫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获得两种6株羊巴贝斯虫“运动连接环”(Moving Junction,MJ)主要组件蛋白AMA1和RON2的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其结构特征;并以其为靶标分子,研究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地位;最后以AMA1为靶基因或抗原,建立检测两种羊巴贝斯虫的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为开展我国羊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检测技术,同时为深入研究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和MJ对巴贝斯虫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我国6株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和cDNA中成功扩增获得RON2和AMA1基因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羊巴贝斯虫RON2和AMA1基因均没有内含子。RON2编码的蛋白有一个信号肽和叁个跨膜结构域;羊巴贝斯虫AMA1与其他顶复门原虫一样,是典型I型跨膜蛋白,由3个区域组成:胞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两个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及MP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显示:我国羊巴贝斯虫有两个种——巴贝斯虫未定种和莫氏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又被分为两小枝Bm——LT/BmTZ和BmNX/BmHB。2.在巴贝斯虫未定种和莫氏巴贝斯虫AMA1基因序列的保守区、种间高变区分别设计两个种的通用引物和种间特异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筛选,建立可同时鉴别检测两种羊巴贝斯虫的套式-多重PCR方法。在优化好的反应条件下,在PCR仪中一步法两个过程扩增,可得到两个种大小不同的目的片段,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5 pg/μL的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且与尤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绵羊无浆体、边缘无浆体、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和中华泰勒虫的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应用建立的套式-多重PCR方法对采自甘肃武威的232份绵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羊巴贝斯虫未定种的阳性率为1.72%,莫氏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6.03%。3.分别从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和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cDNA中成功扩增AMA1截短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XJ-AMA1和pET-LT-AMA1,转化、诱导表达、纯化和鉴定该重组蛋白,并进行反应原性分析。ELISA试验结果表明rBspAMA1和rBmAMA1都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两个蛋白均能与感染我国羊的两个种的6株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反应,而与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及绵羊无浆体阳性血清均不反应。因此选择rBspAMA1为靶标抗原,建立羊巴贝斯虫的通用间接ELISA方法。对实验室感染羊巴贝斯虫后收集的血清进行抗体动态检测,7天均可以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羊巴贝斯虫未定感染后28~42天抗体达到最高水平,然后开始逐渐下降,到170天时基本降到感染前水平;莫氏巴贝斯虫感染后12~28天抗体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到230天时基本降到感染前水平。对采自甘肃省古浪、天祝、凉州和景泰的554份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1.98%。(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徐建林,王锦明,刘军龙,刘爱红,李有全[4](2019)在《我国羊巴贝斯虫棒状体颈部蛋白RON2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牛巴贝斯虫棒状体颈部蛋白RON2基因序列BLAST我国羊感染的2种巴贝斯虫全基因组数据库,以获得的RON2基因保守序列片段为模板设计PCR引物;从6株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和c DNA中扩增RON2基因全长序列,分析其基因结构特征;并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我国羊巴贝斯虫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该基因无内含子,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敦煌株(BspX J/DH)、莫氏巴贝斯虫天祝株/临潭株(BmTZ/LT)和莫氏巴贝斯虫宁县株/河北株(BmNX/HB)RON2蛋白基因ORF的大小分别为4 029、4 047和4 044 bp,编码1 345、1 349和1 348个氨基酸。RON2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151 ku,等电点为8.91,具有3个跨膜区,N端第1~29位氨基酸为其信号肽区域。RON2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BspXJ/DH与BmTZ/LT和BmNX/HB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7.0%~67.4%和69.2%~69.3%,BmTZ/LT和BmNX/HB间的相似性分别为92.8%~92.9%和91.1%~91.2%。系统发生树上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和莫氏巴贝斯虫分别位于2大支,莫氏巴贝斯虫又被分为2小支。该结果为开展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和RON2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何欣,刘军龙,刘爱红,王锦明,牛庆丽[5](2018)在《羊巴贝斯虫未定种tra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克隆trap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并纯化,Western blot鉴定TRAP蛋白反应原性,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验证该基因/蛋白的结构。以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g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trap基因全长;并构建pET-30a-trap原核表达载体。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转入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可溶性的rBspTRAP,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原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验证该基因/蛋白的结构。结果显示:获得的trap基因全长为2 338bp,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 944bp,具有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1~26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45~201位和240~288位氨基酸分别为TRAP蛋白家族的vWA和TSP1结构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敦煌株阳性血清可特异性识别rBspTRAP,该重组蛋白与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天祝株、河北株、宁县株)阳性血清及尤氏泰勒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本试验成功克隆trap基因并表达,该基因可以作为免疫学诊断用候选抗原,为以后建立鉴别诊断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何欣[6](2017)在《我国羊巴贝斯虫TRAP蛋白的分析及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巴贝斯虫病(Ovine babesiosis)是由媒介蜱传播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患病动物临床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现已报道并公认的病原主要有绵羊巴贝斯虫(Babesia ovis)、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和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我国羊巴贝斯虫病分布广泛,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血小板反应蛋白相关匿名蛋白(TRAP)是由微线体分泌的蛋白,在顶复门原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RAP蛋白不仅是顶复门寄生虫滑动体的组件蛋白,参与该寄生虫的运动,而且当寄生虫与宿主细胞接触时,TRAP的胞外部分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虫体黏附、定位和入侵宿主细胞。本研究通过克隆我国分离的2种6株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全长,分析其结构特征,并以其为靶基因对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进行分析;表达重组TRAP蛋白,测定其反应原性;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我国9省采集的羊血样进行检测。目的是为了阐明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结构,测定其作为免疫学和分子诊断靶标的可能性,同时为进一步确认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和该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提供基础数据。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通过动物感染试验,获得6株羊巴贝斯虫的阳性血清、纯化的裂殖子、基因组DNA等标准样品。克隆其trap基因的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征;并以其为靶标分子,对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地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分离的羊巴贝斯虫存在两个种,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和莫氏巴贝斯虫;而莫氏巴贝斯虫内可以分为两个亚种,代表株分别为河北株/宁县株和临潭株/天祝株。该研究结果为开展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功能和厘清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类关系提供了依据。2.以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cDNA中成功扩增trap基因全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BLTtrap和pET-30a-BXJtrap,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rBm TRAP和rBspTRAP,进行质谱鉴定和反应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被正确表达,rBmTRAP和rBsp TRAP大小分别为130ku和110ku;纯化后的蛋白浓度分别达到125μg/m L和100μg/m L。Western-blot和ELISA试验结果均表明rBspTRAP与rBm TRAP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与其他羊梨形虫和无浆体无交叉反应;用ELISA测定实验感染羊的血清中抗TRAP蛋白抗体滴度的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后羊体内抗TRAP蛋白的抗体滴度较低。结果表明TRAP可能不适合作为靶标蛋白建立羊巴贝斯虫血清学检测方法,也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并未筛选到最佳ELISA反应条件导致,我们将在将来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确认。3.以6株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叁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可用于检测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敦煌株、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天祝株和莫氏巴贝斯虫宁县株/河北株叁个(亚)种虫株混合感染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多重PCR方法与其他羊的巴贝斯虫、泰勒虫和无浆体无交叉反应,最低可检测到10-100pg的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以所建的多重PCR方法对实验室感染的样品和采自我国甘肃、新疆等9省份的976份野外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平均阳性率为0.82%,而莫氏巴贝斯虫的平均阳性率为1.0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何欣,刘军龙,刘爱红,李有全,赵帅阳[7](2016)在《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Babesia)的寄生虫侵入宿主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蜱传性的血液原虫病。该病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血小板反应蛋白相关匿名蛋白(TRAP)是顶复门寄生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关键蛋白分子。目的:为了弄清不同种/株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结构,从而为巴贝斯虫trap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感染我国羊的4株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和2株巴贝斯虫未定种(Babesia sp.)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trap基因。同时以c DNA为模板,扩增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LT)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XJ)trap基因的全长cD NA序列。获得基因片段克隆至p GEM-T easy Vector进行测序。利用DNAStar7.1和MEGA6软件分别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系统发生树构建。结果:获得的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XJ)、敦煌株(BDH)及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LT)、天祝株(BTZ)、河北株(BHB)、宁县株(BNX)基因组trap基因全长分别为2338bp、2338bp、2567bp、2609bp、2715bp和2715bp;cD NA序列中BXJ和BLT的trap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944bp和2100bp;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XJ和BDH、BHB和BNX及BLT和BTZ的trap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100%、99.9%和99.8%。BHB/BNX和BLT/BTZ间相似性为75.2-75.8%,而莫氏巴贝斯虫与未定种间的仅为56.4-56.5%;BXJ和BLT的基因组trap基因序列和cD NA序列分别有4个和5个内含子;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和莫氏巴贝斯虫分处两大枝,在莫氏巴贝斯虫分枝上,BLT/BTZ和BHB/BNX分处两小枝。结论:1、获得了感染我国羊的2种6株巴贝斯虫的trap基因序列的全长,巴贝斯虫trap基因具有内含子,不同种巴贝斯虫trap基因内含子数不同;2、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巴贝斯虫种/株间trap基因都存在较大差异;3、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感染我国羊的巴贝斯虫具有两个种群——莫氏巴贝斯虫种群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群,同时莫氏巴贝斯虫种群中可能存在两个亚种。该研究为解析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功能及将来评价TRAP蛋白作为巴贝斯虫诊断、疫苗用抗原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8-08)
杨强,刘爱红,刘军龙,杨吉飞,李有全[8](2016)在《我国十省份羊巴贝斯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调查和分析羊的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2010—2014年间,于我国10个省份共采集到823份绵羊和山羊血液样本,应用区分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了海南省,其他省份都检测到莫氏巴贝斯虫的感染,总体阳性率为5.95%(49/823),其中河南省的阳性率最高,为10.47%(9/86);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只在湖北、贵州和甘肃省检测到,阳性率分别为4.55%(2/44)、6.38%(3/47)和0.62%(2/322)。本研究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我国羊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状况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布情况和制定羊巴贝斯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杨强[9](2016)在《我国羊巴贝斯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组物理图谱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贝斯虫是一类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内的隶属于巴贝斯属(Babesia)的蜱传性血液原虫,。动物感染巴贝斯虫后即患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该病又被称为蜱传热、红尿热等。动物感染该病后表现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该病分布范围广,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羊巴贝斯虫病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病原种类、分布和生物学特性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首先应用Real-time PCR检测技术,对我国现已分离鉴定到的两种羊的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Babesia motasi)和巴贝斯虫未定种(Babesia sp.)在十个省区开展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然后以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abesia sp.Xinjiang)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构建的其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库和二、叁代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数据,绘制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物理图谱。对了解该病病原的在我国的分布和基因组结构做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为了调查和分析羊的巴贝斯虫在我国的分布情况,2010-2014年间,于我国10个省区共采集到823份绵羊和山羊血液样本,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区分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的Real-time PCR方法,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了海南省,其它省份都检测到莫氏巴贝斯虫的感染,总体阳性率为5.95%(49/823),其中河南阳性率最高,为10.47%(9/86);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只在湖北、贵州和甘肃省检测到,阳性率分别为4.55%(2/44)、6.38%(3/47)和0.62%(2/322)。本研究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我国羊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状况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为了解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布情况和制定相应的羊巴贝斯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综合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基因组测序组装数据,根据定位和设计的204对筛库引物,通过对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AC文库约1.5万个PCR筛选和相应的酶切指纹图谱验证,初步得到覆盖其基因组的171个BAC阳性克隆,并成功构建了测序组装的5条Scaffold的克隆重迭群图谱,其总长度约8.47Mb,对其基因组的覆盖度达到了99%左右,与此同时在构建好的克隆重迭图中有6对引物没有筛选到阳性克隆,还有1对引物筛库引物的实际扩增片段大小与目的产物大小有一定的差异。这意味着在已有数据的拼接结果中存有错误拼接。该研究为进一步精确组装该巴贝斯虫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做了前期探索性的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谢俊仁,马米玲,关贵全,刘爱红,刘军龙[10](2015)在《羊巴贝斯虫对常见抗寄生虫化学药物的药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梨形虫病是一种虫媒病,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其病原包括巴贝斯虫和泰勒虫两大类。由于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对原虫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因而需要建立一种方法来客观评价各种化学药物对治疗原虫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在两种羊源巴贝斯虫单克隆株(巴贝斯虫新疆未定种G5株和莫氏巴贝斯虫临潭G7株)的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在不同浓度的18种常用化学药物后,通过统计连续培养5d内细胞培养上清OD值的变化和红细胞染虫率,来评价这些药物抑制巴贝斯虫生长的效果。结果:经过5d培养后空白对照组的巴贝斯虫在红细胞中的染虫率从0.4%增加到3%~5%;而加入100pg/m L的浓度以上咪唑苯脲、叁氮脒、贝尼尔和蒿甲醚的培养基中的巴贝斯虫的不生长;加入1μg/m L以上的浓度的喷它脒羟乙磺酸盐能抑制巴贝斯虫的生长;加入50μg/m L以上氯喹啉、伯胺奎才能抑制巴贝斯虫生长;浓度在50μg/m L以上的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只能部分地抑制巴贝斯虫的生长;而青蒿葫酯、二氢青蒿素、吖啶黄、弗甲喹羟哌啶、奎宁、氯胍磺胺嘧啶和乙嘧啶在浓度10μg/m L时巴贝斯虫仍能正常生长。结论:由于没有宿主的免疫压力,巴贝斯虫的生长与红细胞的染虫率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18种化学药物抑制巴贝斯虫生长的效果不同,其有效浓度的最小值越低其抑制效率越高,这意味着临床用药时疗效会越好,因而可以用其有效浓度的最小值来衡量抑制巴贝斯虫生长效率的参数,这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各种原虫病的用药提供了相对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2)
羊巴贝斯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羊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莫氏巴贝斯虫,寄生于羊的血液引起的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旧名称为"焦虫病"。由于经蜱传播,故又称为"蜱热"。临诊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1流行病学本病的流行与传播媒介蜱的消长、活动相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羊巴贝斯虫论文参考文献
[1].陶顺启,许瑞.牛羊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病的防治[J].畜禽业.2019
[2].伍应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羊巴贝斯虫病[J].中兽医学杂志.2019
[3].徐建林.我国羊巴贝斯虫AMA1和RON2蛋白基因结构分析及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徐建林,王锦明,刘军龙,刘爱红,李有全.我国羊巴贝斯虫棒状体颈部蛋白RON2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9
[5].何欣,刘军龙,刘爱红,王锦明,牛庆丽.羊巴贝斯虫未定种tra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8
[6].何欣.我国羊巴贝斯虫TRAP蛋白的分析及多重PCR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7].何欣,刘军龙,刘爱红,李有全,赵帅阳.羊巴贝斯虫tra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C].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6
[8].杨强,刘爱红,刘军龙,杨吉飞,李有全.我国十省份羊巴贝斯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科学.2016
[9].杨强.我国羊巴贝斯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组物理图谱绘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10].谢俊仁,马米玲,关贵全,刘爱红,刘军龙.羊巴贝斯虫对常见抗寄生虫化学药物的药敏试验研究[C].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