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我国城镇居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常态,体育消费,经济增长效应,VAR模型
我国城镇居民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惠[1](2019)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种政策推动了体育消费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我国1997-2017年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VAR模型对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分析。201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8.8%,但是从居民消费的分布来看我国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方面,在教育、文化、体育以及科技等方面的消费力度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消费升级的战略部署,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发展"十叁五"规划》提出要扩大体育产品供给规模,提升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2]。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体育消费逐渐成为新兴消费产业,甚至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本文以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为核心,探究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对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所以本文将被解释变量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使用GDP表示,1997-2016年我国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总局官方网站,2017年我国GDP数据来源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但是现有的公开数据中只有城镇居民文化、娱乐、体育消费总额,并没有对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进行单独统计。唐武松(2015)年研究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时将文化、娱乐和体育消费时将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体育消费量乘以全国城镇居民人数得到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量数据,该方法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虽然与实际总量略有偏差,但是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所以本文使用此方法将1997-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体育消费量乘以年度城镇居民数量得到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量数据,使用UC表示。由于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作为控制变量[4],其中第叁产业比重表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DL表示,使用进出口贸易净值表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JL表示,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通过实证研究表明:(1)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为正相关关系,1期时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7544588973,说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上升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我国经济增长1.07544588973个百分点,而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2)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我国经济增长对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初期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影响程度逐渐增大。(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也是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上述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体育消费环境的改善要从体育投资、体育消费立法和执法以及体育消费社会监督4个方面着手。首先,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投资力度,号召社会资本参与到体育消费基础设施中来;其次加强有关体育消费的法律和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体育消费法律体系,使体育消费有法可依;在次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监管力度,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依法严惩;最后让居民、媒体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到体育消费产品的质量监督之中,从而确保体育消费产品的质量。第二,提高农村居民体育消费参与度。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同样我国农村居民体育消费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我国政府应该估计农村居民积极的参与体育消费,不断扩大我国整体的体育消费规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为此我国地方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时要加强体育消费的优点宣传,使农村居民认识到参与体育消费对自身的好处,逐渐改变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第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地方政府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体育场馆在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况下有偿对外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规模。(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黄春霞,贺琛[2](2019)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差异与趋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经济趋同研究和消费研究的相关统计指标和计量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与趋同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各省市区在多类商品支出上均存在β趋同;从产业层面来看,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证实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逐步从生存型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从企业层面来看,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享受型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张姝,张辉,刘珉慧[3](2019)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健康投资和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人民的健康投资和消费性支出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健康险数据代表健康投资,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投资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表象分析,本文最主要的内容是对健康投资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判断。结果显示我国人均健康投资水平以及健康投资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率逐年提升,人均健康投资与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二者在短期内出现的失衡将会在下一期得到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邓龙安[4](2019)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释放居民消费需求、降低居民市场交易费用、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城镇居民的消费已经开始从基本生活消费转向生活服务方面的消费,根据这一特点,应及时制定相应的产品研发策略,有效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9年10期)
史晓惠[5](2019)在《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经济增长效应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和VAR模型分析法,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总量的提升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最后,从改善体育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养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等方面提出促进建议,以提高体育消费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汪苗[6](2019)在《我国城镇居民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居民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我国城镇居民商业性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仅14.5%购买了商业性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是否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主要受工作状态、教育水平和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其中工作状态影响程度最大。(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娜,石雪梅,万相昱[7](2019)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评价——基于社会福利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社会福利视角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整体以及各省份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研究,使用了洛伦茨优势比较、广义洛伦茨优势比较、均值-方差比较等社会福利函数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2007~2016年社会福利状况不断改善,改善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带来的正面影响弥补了收入不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本文通过我国近年来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发现相对福利状况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而经济更发达的地区,相对社会福利状况更佳。(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邓阳[8](2019)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着。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崔蓓蕾[9](2019)在《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研究——基于ELES模型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2004-2017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运用ELES模型,对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食品、居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城镇居民重要的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9年07期)
李旭[10](2019)在《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测度工作是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了解各个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找到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的新思路,本文对30个省份的11项反映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运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炼出影响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5个关键因子,计算了30个省份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和总分,并将30个省份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18期)
我国城镇居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结合经济趋同研究和消费研究的相关统计指标和计量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与趋同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各省市区在多类商品支出上均存在β趋同;从产业层面来看,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证实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逐步从生存型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从企业层面来看,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享受型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我国城镇居民论文参考文献
[1].史晓惠.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效应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黄春霞,贺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差异与趋同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
[3].张姝,张辉,刘珉慧.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健康投资和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邓龙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
[5].史晓惠.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经济增长效应评价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
[6].汪苗.我国城镇居民购买商业性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赵娜,石雪梅,万相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评价——基于社会福利视角[J].数量经济研究.2019
[8].邓阳.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
[9].崔蓓蕾.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研究——基于ELES模型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19
[10].李旭.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分析[J].时代金融.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