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地区117株念珠菌敏感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佳静[1](2021)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血压水平及成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高血压疾病作为高致死性的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影响全球约14亿人口。截止至2018年,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3.20%,35-75岁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37.20%,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大量研究证据证实高血压疾病与肝脏脂肪蓄积及肝脏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清脂蛋白异常密切相关。然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作为肝脏脂肪蓄积的最敏感指标,与高血压疾病间的关联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分别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两种研究设计方法,探讨了成年人群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及血压水平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了常见高血压危险因素对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间关联的交互作用,最后探讨了血清ALT水平下降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National Free Preconception Checkups Project,NFPCP),纳入 2016-2017 年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2907个县(区、市)参加NFPCP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健康检查过程中,采用常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根据仪器选择适用的试剂盒在340nm波长处连续监测血清样本中吸光度的下降速率,从而计算出血清ALT的活性单位;并采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其静坐状态下的上臂血压。本次研究中,将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分组I包括ALT正常组(ALT≤40U/L)和ALT异常组(ALT>40U/L);分组Ⅱ包含5层,即从最低血清ALT水平(≤20 U/L)至最高水平(>80U/L)每层依次增加20U/L;分组III包括四分位数分组,即Q1:≤14 U/L、Q2:14.01-20 U/L、Q3:20.01-30 U/L 和 Q4:>30 U/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诊断标准,将高血压定义为 SBP≥140 mmHg和(或)DBP≥90mmH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在总人群及不同亚组人群中的关联,关联强度指标包括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血清ALT水平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的关联,估计不同血清ALT水平所对应的校正性别及年龄后血压水平的最小二乘均数(Least-squares means,LS-means)。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函数拟合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分层分析评估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血糖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 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关联的交互作用。最后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稳健性。第二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开滦队列研究的数据,纳入2006年在开滦集团所属11家医院中进行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随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收集相关资料作为随访信息。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共进行了6次随访,形成了资料充实且完备的前瞻性队列。体检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统一品牌的试剂盒测量血清ALT水平,所有操作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采用经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座位时右侧肱动脉血压,取连续测量3次测量血压读数的均值。本次研究中,将血清ALT水平分为3组。分组Ⅰ包括ALT正常组(ALT≤40U/L)和ALT异常组(ALT>40U/L);分组Ⅱ包括血清ALT水平四分位数分组,即Q1:≤12 U/L、Q2:12.01-17 U/L、Q3:17.01-24 U/L 和 Q4:>24U/L;分组Ⅲ包含 5 层,即从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最低水平(≤10U/L)至ALT异常(>40U/L)每层依次增加10U/L。将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5次随访过程中至少有2次定义为高血压。每次随访中高血压的定义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和(或)服用降压药物。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关联强度指标包括风险比(Hazardratio,HR)及其95%CI。考虑到多因素Cox回归可能会出现不符合等比例假设的情况,采用多因素加权Cox回归模型重新评估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在不同亚组人群中的关联,关联强度指标包括平均风险比(Averagehazardratio,AHR)及95%C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基线血清ALT水平与末次随访SBP及DBP的关联,并估算基线不同ALT水平所对应的校正性别和年龄后血压水平的LS-means。采用RCS函数拟合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分层分析评估基线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盐摄入、脂肪肝及高甘油三酯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交互作用。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价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关联的稳健性。最后分析血清ALT水平状态的改变(是否恢复正常)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1,103,790人,其中男性10,095,225(47.84%)人,女性11,008,565(52.16%)人,平均年龄为29.55岁。人群中血清ALT异常(>40 U/L)率为 11.67%,高血压(SBP≥140mmHg | DBP≥90mmHg)患病率为 4.21%。经多因素调整后,高血压的OR随血清ALT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对于ALT正常组,ALT异常组高血压的OR为1.53(95%CI:1.53-1.54);与ALT水平为0-20U/L组相比,正常范围内ALT升高(20.01-40 U/L)、ALT轻度升高(40.01-60 U/L)、ALT中度升高(60.01-80U/L)以及ALT重度升高(>80U/L)人群中高血压的 OR 分别增加了 22%、65%、76%和 90%(OR,1.22,95%CI:1.21-1.22;OR,1.65,95%CI:1.64-1.66;OR,1.76,95%CI:1.64-1.66;OR,1.90,95%CI:1.88-1.92)(P趋势性检验<0.001)。分组Ⅲ中,随血清ALT水平的升高,高血压的OR值呈线性增加趋势(P趋势性检验<0.001)。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在各亚组人群中一致。经多因素调整后,ALT水平与SBP、DBP呈正向线性相关(P<0.001,P<0.001)。相对于血清ALT正常组,ALT异常组所对应的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了 4.16 mmHg和2.63 mmHg。血清ALT水平每升高20U/L,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1.83 mmHg和1.20 mmHg。血清ALT水平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1.50 mmHg和1.00 mmHg。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kg/m2、饮酒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6.1 mmol/L对ALT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具有协同效应(P<0.001);吸烟和HBsAg阳性对ALT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具有拮抗效应(P<0.001)。第二部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7,396人,其中男性35,525(74.95%)人,女性11,871(25.05%)人,平均年龄为47.69岁。人群中血清ALT异常(>40U/L)率为6.04%,平均随访时间约为9.23年,高血压(SBP≥140mmHg | DBP≥90mmHg)的累积发病率为28.05%。经多因素调整后,高血压的HR随基线血清ALT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对于ALT正常组,基线ALT异常组高血压的AHR为1.14(95%CI:1.07-1.22);分组Ⅱ中,随血清ALT水平的升高,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呈线性增加趋势(P趋势性检验<0.001)。即使血清ALT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与0-10U/L相比,基线ALT水平在 10.01-20 U/L、20.01-30 U/L、30.01-40 U/L 和>40 U/L 组中高血压的 AHR分别增加了 10%、19%、34%和 31%(AHR,1.10,95%CI:1.04-1.17;AHR,1.19,95%CI:1.12-1.27;AHR,1.34,95%CI:1.23-1.44;AHR,1.31,95%CI:1.21-1.43)(P趋势性检验<0.001)。基线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在各亚组人群中一致。经多因素调整后,基线ALT水平与SBP、DBP呈正向线性相关(P<0.001,P<0.001)。相对于ALT正常组,基线血清ALT异常组所对应的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了 5.20 mmHg和3.03 mmHg。血清ALT水平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所对应的SBP、DBP平均升高1.63 mmHg和0.48 mmHg。基线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水平每升高10U/L,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的SBP、DBP平均升高2.00 mmHg 和 0.82 mmHg。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BMI≥24 kg/m2、饮酒、脂肪肝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2.26 mmol/L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可能大于基线血清ALT异常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P<0.001);吸烟和盐摄入增加对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无加性交互作用。以基线及随访期间血清ALT水平均正常者作为参照组,基线和/或随访期间血清ALT异常者高血压的AHR均增加;相对于基线及随访期间血清ALT水平均异常者,基线血清ALT水平异常但随访期间血清ALT水平恢复正常者高血压的AHR降低了 34%,分别为 1.45(95%CI:1.27-1.65)和 1.11(95%CI:1.02-1.22)。结论血清ALT水平不仅与成人当前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相关联,还能影响其远期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同时,血清ALT水平与当前及远期的血压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多个常见危险因素对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疾病间的关联具有交互作用。此外,血清ALT水平异常的人群中,ALT水平恢复正常则能够降低其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研究结果提示,保持肝脏健康状态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黄坤艳[2](2020)在《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中医药对比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并归纳总结纳入文献的证型及中药用药,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理论支撑及用药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将检索后的全部文献加载入EndnoteX9软件查重,后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利用Excel2019软件提取纳入文献数据,利用Cochrane协作评估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最后采用Revman5.3.5软件对文献疗效指标进行异质性、敏感性分析,合并出效应值后比较,当疗效指标纳入文献≥10篇时作漏斗图分析其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2777例研究对象,均无显着发表偏倚,中医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1)假丝酵母菌转阴率[OR(95%CI)=3.15(2.60,3.82),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4.42(3.32,5.87),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下注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4.39(3.04,6.34),P<0.00001]、热毒蕴结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5.29(2.87,9.74),P<0.00001]及脾虚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3.56(1.81,7.00),P=0.0002]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3月后中医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95%CI)=0.22(0.16,0.3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优于西药组[SMD(95%CI)=﹣1.23(﹣1.64,﹣0.8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VVC症状总积分降低优于西药组[SMD(95%CI)=﹣1.00(﹣1.72,﹣0.27),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中医药降低IL-4[SMD(95%CI)=﹣4.03(﹣5.64,﹣2.95),P<0.00001]、IL-6[SMD(95%CI)=﹣2.98(﹣4.02,﹣1.94),P<0.00001]水平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意义。(7)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OR(95%CI)=0.66(0.35,1.24),P=0.2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纳入文献证型以湿热下注证为主;常用药物前三类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补益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选用清热、补虚、利水渗湿,配伍解表、收涩、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及开窍药。总结: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医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中医药能提高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能够降低VVC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和VVC症状体征积分,降低IL-4、IL-6水平。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着优势。通过归纳本组研究全部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中药用药,发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证型是湿热下注证,常用药物前三类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补益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选用清热、补虚、利水渗湿,配伍解表、收涩、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及开窍药。
杨镇朵[3](2020)在《海南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致病菌种类及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特点、致病菌种类等情况,探讨药物与手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收集海南省眼科医院2014年-2019年10月期间住院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资料,对其发病特征、致病菌种情况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2.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种里,占首位的是茄病镰刀菌,本研究选取从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分离出的茄病镰刀菌株24株,采用CLSI M27-A3的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氟康唑、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环孢素A对茄病镰刀菌的MIC;采用棋盘法,测定环孢素A分别与氟康唑、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体外联合抗真菌效果。3.将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9人,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对照组(14人),角膜胶原交联组(12人),结膜瓣遮盖组(12人),结膜瓣遮盖联合角膜胶原交联组(11人)。四组患者入院均予以药物治疗,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一天、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一个约的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钠检查,眼压测量,眼前段照相,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OCT眼前段照相检查结果,比较四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1.研究中以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住院的患者有456例,50~60岁男性农民患者居多,发病时间段以1~3月份最多。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出菌丝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角膜真菌培养,角膜真菌涂片阳性率最低,培养出致病菌种类最多见的为茄病镰刀菌80例(占44.69%),其次为不产孢子菌35例(占19.55%),曲霉菌属14例(占7.82%)。其中茄饼镰刀菌株主要对伏立康唑敏感(50%),对氟康唑全部耐药(100%)。有198例患者仅用药物治疗便能控制感染。有25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总有效率为92.73%(51/55),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总有效率为100%(4/4),结膜瓣遮盖术的总有效率为76.77%(152/198),眼内容物剜除伴义眼座植入均达到创伤性治愈。2.在体外药敏试验里,环孢素A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32~512μg/m L,氟康唑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8~512ug/ml,伏立康唑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1~8ug/ml,那他霉素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2~8ug/ml,两性霉素B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1~4ug/ml。环孢素A与伏立康唑联合应用时,对12.5%的菌株(n=24)有拮抗效应。环孢素A与那他霉素联合应用时,均表现为相加或无关。环孢素A与氟康唑联用时,对87.5%的菌株(n=24)有低协同效应(FICI=0.5)。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时,对33.3%的菌株(n=24)有协同效应。3.角膜胶原交联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溃疡病变程度总评分方面显示角膜胶原交联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明显低于术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新生血管方面显示角膜胶原交联组患者术后一个月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视力提升方面角膜胶原交联组治疗后一个月内无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在穿孔发生情况方面,角膜胶原交联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穿孔率及穿孔发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胶原交联患者治疗后1个月菌丝浸润深度及密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膜瓣遮盖组治疗后出现结膜瓣溶解穿孔有4人,结膜瓣遮盖联合角膜胶原交联组治疗后出现结膜瓣溶解穿孔有3人,在住院时长方面这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四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感染菌种前三名分别为茄病镰刀菌(占44.69%)、不产孢子菌(占19.55%)、曲霉菌属(占7.82%),其中不产孢子菌所占比例较大,与海南热带地区气候条件有关;2.茄病镰刀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中,环孢素A单独应用时敏感性低,分别与伏立康唑、那他霉素联合应用也未能提高敏感性,但其分别与两性霉素B、氟康唑联合应用时,能部分提高对茄病镰刀菌的敏感性;3.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移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高;4.角膜胶原交联术能够减轻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感染菌丝浸润程度、减轻角膜病变程度,但未能明显降低溃疡穿孔的发生。
陈冬丽,龚宝兰[4](2019)在《妊娠期阴道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与外界直接相通的腔道,阴道壁黏膜上生长着一层微生物,健康女性阴道微生物相互制约,与宿主环境共同构成阴道内生态平衡[1]。妊娠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期,妊娠期妇女不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影响阴道酸性环境,打破微生态平衡;且妊娠期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细胞通透性增加,造成阴道
王海亮[5](2019)在《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白色念珠菌是寄生于70%健康人皮肤、生殖器、肠粘膜的正常菌群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导致皮肤粘膜或全身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介入诊断和器官移植治疗技术的发展,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非白色念珠菌菌株不断增加,目前,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念珠菌菌株数量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念珠菌性间擦疹是发生在腋窝、乳房下、腹股沟等皮肤部位,以红斑、糜烂、渗出、脓疱为主要特征,主要由白念珠菌局部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湿润和浸渍的皮肤褶皱是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有利因素,且念珠菌具有多形性,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形态转换,并且可以形成生物膜,以此来逃避人免疫细胞的识别及对抗抗真菌药物的杀伤作用。中医学有“湿热生虫”的理论,并将念珠菌归属于虫邪范畴,苦寒燥湿法是中医学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念珠菌对现存抗真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念珠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热门话题。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在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方面均存在多样性,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探索。深入了解念珠菌的生物学特点、致病特点,了解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及中药的性质,利用现代中药学及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发研究新的抗念珠菌药物极具价值。本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及现代中药学理论,选择具有苦寒性质的中药救必应为研究对象,观察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探讨救必应酸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理,为开发新的抗念珠菌药物奠定基础。目的:观察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探讨救必应酸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观察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原则,选取我科120例符合标准的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救必应溶液冷湿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天3次;对照组:氟康唑注射液冷湿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天3次。1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过程中皮损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转阴率。2.采用划线转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念珠菌性间擦疹菌株进行鉴定。3.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救必应酸对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白色念珠菌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通过救必应酸干预后对四种念珠菌属的生长曲线的变化研究救必应酸的抑菌效能。4.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细胞结构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高效液相色普法观察救必应酸对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5.Weston-blot、RT-PCR探索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Ras-cAMP-PKA通路关键基因Ras1、Cdc35、Tpk1和RAS1、CDC35、TPK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治疗组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皮损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皮损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转阴率77.8%,对照组转阴率88.0%,两组真菌转阴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2.从门诊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中分离和鉴定的104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共67株,占总数的66.4%,非白色念珠菌占总数的33.6%。3.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救必应酸对4种念珠菌共16株念珠菌的MIC,结果显示: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4种菌株的MIC范围为8-32μg/mL;对白色念珠菌菌株CCZYY002 SMIC50为256μg/mL;救必应酸对热带念珠菌的4种菌株MIC为32-128μg/mL;救必应酸对光滑念珠菌的MIC为32-128μg/mL;救必应酸对克柔念珠菌的MIC为128-256μg/mL。救必应酸浓度介于8-1024μg/mL时,对四种念珠菌属生长曲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救必应酸均能平稳抑制四种念珠菌的生长。4.透射电镜下救必应酸可使白色念珠细胞细胞壁变薄,细胞核碎裂,胞质分散导致细胞死亡。碘化丙啶染色发现,256μg/mL、512μg/mL救必应酸分别导致9.232±2.6%和23.703±3.2%的PI阳性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56μg/mL的救必应酸处理后的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下降至5.60±1.02μg/mL,与生长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5.通过q RT-PCR检测,结果发现经256μg/mL救必应酸干预后,白念珠菌胞内部分氧化还原相关基因Ras1、Cdc35、和Tpk1的转录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Ras1,Cdc35和Tpk1分别下调了38%和30%和2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生物被膜12 h,救必应酸处理后的白色念珠菌菌株RAS1、CDC35、TPK1蛋白表达均下调,与空白组相比,下调36%和27%和24%。实验结论:1.救必应溶液冷敷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皮肤念珠菌生长,促进真菌转阴,无不良反应。2.本机构医院中念珠菌性间擦疹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占一定比例。3.救必应酸对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不同,对生长曲线产生一定影响。4.救必应酸可破坏白色念珠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碘化丙啶染色发现PI阳性细胞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影响白色念珠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合成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细胞死亡。5.救必应酸可下调Ras-cAMP-PKA通路上部分关键基因Ras1、Cdc35、Tpk1和RAS1、CDC35、TPK1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白色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的形成。
吴金燕[6](2019)在《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基于全球多位点序列数据的群体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机会性酵母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真菌感染之一,且大多数机会性致病酵母菌是人体口腔共生菌。因此,了解人体口腔酵母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对于人类防治由自身携带真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至关重要。然而,关于口腔酵母菌的生态和地理模式的遗传变异及药物敏感性状况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海南岛住院患者口腔酵母菌的种类、基因型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基于公布的多位点序列数据的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Ct)全球遗传变异模式。Ct是主要的人类致病酵母菌之一,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流行。海南是旅游型热带岛屿,岛上丰富的有机物质,有利于Ct的生长。我们推测海南有利的环境条件和频繁大量的人员流动可能使海南境内的Ct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并得以维持。而且,Ct也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人类致病酵母菌。近年来,虽然有大量关于Ct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但对其全球遗传变异模式仍然未知。因此,我们对已发表的数据进行了 Mata分析,以深入了解菌株和种群关系的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住院病人口腔酵母菌种类及耐药性本研究共采集677例住院病人口腔黏膜标本,其中446例(65.9%)携带酵母菌。口腔酵母菌分离率在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P=0.685),而年龄多60岁患者口腔酵母菌的携带率显着高于年龄≤59岁的患者口腔酵母菌的携带率(P<0.01)。从446例病人口腔中共分离到14种酵母菌共459株,其中占前三位的是白假丝酵母菌(231株),光滑假丝酵母菌(99株)和热带假丝酵母菌(63株)。13例病人携带两种及以上假丝酵母菌,年龄均多60岁。体外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发现,33.3%的菌株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超过一半以上的菌株对两种以上抗真菌药耐药。总体来看,459株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酮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 2.4%、10.0%、l 8.5%、10.7%和 19.2%。2.海南Ct群体遗传学研究本研究成功测定了来自海南8个不同地理位置的116株Ct 6个基因片段(ICL1,MDR1,SAPT2,SAPT4,XYR1及 ZWF1a)共 2667bp,共获得 79(2.96%)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36个多态性位点为新发现位点。利用多位点序列分析法结合6个基因座对Ct进行分型研究发现,11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属于94种二倍体序列型(Diploid sequencetypes,DST),其中仅14种DST与已报道的相同。群体遗传分析发现,大多数遗传变异来源于菌株个体之间,且不同地理之间存在基因流。Mantel检测发现Ct DST和氟康唑易感性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DST相同的耐药株(与敏感株相比)ERG11基因出现有义突变,符合多种来源对海南Ct氟康唑耐药性的影响。3.全球Ct群体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已发表的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876个分离株的6个多位点序列((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基因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2677个核苷酸中有280个(10.5%)多态性位点,导致每个基因座的平均值为82种(范围为38到150)基因型,及基于6个基因座的共计633种DST。其中,336个菌株共享93种DST,包括来自不同大洲菌株共享的10种DST。分子方差变异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显示,8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地区和国家地理种群之内,而仅有11%的来源于国家种群间。地理种群配对分析显示,大多数地理种群对之间的遗传差异总体较低但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加坡和印度种群与其他种群最为不同。Mantel检验显示遗传距离与地理种群间的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与地理种群内的高遗传变异和地理种群间有限的遗传变异相一致,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876个分离株可分为15个遗传簇,每个簇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基因流存在于某些地区、国家和大洲的Ct种群之间,造成该病原真菌具有丰富的地区和国家种群遗传多样性。总之,本研究(ⅰ)立足海南岛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对海南住院病人口腔酵母菌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ⅱ)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首次探讨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遗传多样性,解析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种群结构,探讨基因型与耐药性的相关性;(ⅲ)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已发表的热带假丝酵母菌MLST相关数据,首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全球遗传变异模式进行分析。本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流行分布规律,以便有效防控该病原体。
谭鹆昕[7](2019)在《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早期分子诊断及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对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人早期分子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探讨5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提供用药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已经确诊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的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用巢式PCR的方法对真菌的ITS区进行扩增、测序及同源进化分析,判断病人感染的真菌种类,并与临床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收集已经确诊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住院病人的临床标本(血液、骨髓、胸腹水、痰液等),转种沙保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并置于37℃培养箱内培养,对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 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得到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马尔尼菲篮状菌5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MIC值。[结果]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07例住院病人中,男性占71.03%;女性占28.97%,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范围为10~81岁,平均年龄45.87岁,以青壮年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2 cells/μl,其中<200 cells/μl的例数居多。107例样本中检测到霉菌48例(44.86%),酵母样真菌35例(32.71%),其它真菌24例(22.43%)。霉菌中检测出5种真菌,分别为桔青霉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外瓶霉属、枝孢菌属和曲霉属,其中以桔青霉菌居多,占56.25%(27/48);酵母样真菌中检测出5种真菌,分别为马拉色菌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酵母菌和链格孢菌,其中以酵母菌居多,占34.29%(12/35);其它真菌中检测出10种真菌,分别为裂褶菌、子囊菌、白色侧齿霉菌、白腐真菌、轮枝孢菌、天冬枯丝菌、鞘孢霉、丝核菌、淡黄色产丝齿菌和变异薄孔菌,其中以裂褶菌和子囊菌居多,分别占20.83%(5/24)和16.67%(4/24)。107例病人,临床培养样本中无菌样本共22例,有4例与PCR扩增结果一致;其它样本共85例,与PCR扩增结果有差异。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5,PCR与临床培养结果符合程度在无菌样本和其它样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的119例病人中,男性病人人数是女性病人人数的2.61倍。平均年龄为37.08岁,年龄范围为3~70岁,以青壮年为主。病人感染HIV的传播途径中性传播人数居多,共105人,占总人数的88.24%。检出最多标本类型的是血液和骨髓,共占总样本数的88.24%。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3 cells/μl,大多数病人处于AIDS晚期。本论文测定出马尔尼菲篮状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MIC值分别是:5-氟胞嘧啶的MIC值范围是<4-16 mg/L、两性霉素B的MIC值范围是<0.5-0.5 mg/L、伊曲康唑MIC值均为<0.125mg/L、氟康唑MIC范围为<1-16 mg/L和伏立康唑的MIC值范围为<0.06-0.125 mg/L。[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50 cells/μl的HIV/AIDS病人更容易受侵袭性真菌感染。巢式PCR的方法对真菌的ITS区进行扩增的方法灵敏度较高,优化方法后,可以与传统检验方法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这三种药物治疗HIV/AIDS病人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临床MIC值较低,治疗效果优于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可优先选择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
王晓禹[8](2019)在《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念珠菌分离株毒力因子、耐药性及生理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念珠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是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念珠菌致病性强弱与其毒力因子的携带情况有关,这些毒力因子主要有二相性、溶血活性、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磷脂酶活性等。克柔氏念珠菌等多种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营养条件、pH值以及离子等能够影响念珠菌耐药性及毒力因子的表达。非白念的感染率日益上升,而对于非白念的相关研究较少。本课题通过对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非白色念珠菌分离株毒力因子、耐药性及生理学特性研究,从而为了解和治疗由念珠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打下基础。通过采集482份疑似感染真菌性乳房炎的奶牛奶样,经分离鉴定得到的60株念珠菌中包括14株克柔氏念珠菌(C.krusei)、6株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和4株近邹褶念珠菌(Candida rugosa)等9种念珠菌;毒力因子检测发现,克柔氏念珠菌分离株CK1和近平滑念珠菌分离株CP1携带所检测的全部毒力因子,近邹褶念珠菌分离株CA1携带除磷脂酶外的三种毒力因子;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试验株CK1对酮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对于试验所选四种耐药基因(CDR1、CDR2、MDR1和ERG11)出现高表达;CP1和CA1耐药性较弱,对五种抗真菌药物表现为敏感及剂量依赖。采用三唑类药物、咪唑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和多烯类药物联合作用,通过计算抑菌浓度指数分别得到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作用结果。通过模拟奶牛乳房内环境设置不同温度及pH条件组,并分别添加Cu2+和抗生素作用于试验株,结果发现温度达到42℃时只有克柔氏念珠菌能够在沙氏琼脂培养基表面生长,Cu2+浓度达到3.2μg/mL时开始抑制念珠菌的生长,抗生素的添加能够促进试验株的生长。随着温度、pH及Cu2+浓度的升高,各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感染宁夏地区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克柔氏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该地区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因子,克柔氏念珠菌表现出强疏水性;念珠菌分离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克柔氏念珠菌分离株耐药性尤其严重,与其多药耐药基因及唑类药物耐药基因高表达有关;念珠菌所携带的毒力因子及耐药性强弱会因多种生理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温度和pH的变化是影响念珠菌生长情况、耐药性及毒力因子表达情况的重要因素。Cu2+具有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增强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抑制毒力因子表达的作用。抗生素的使用能够直接促进念珠菌的生长,并且易使念珠菌产生耐药性,这也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症状严重的原因之一。
晏亮[9](2018)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体外药敏分析以及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和体外药敏分析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女性的常见病,病原菌包括最常见的白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许多药敏研究报道了VVC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然而新疆地区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以及体外药敏的信息很少,因此本研究对新疆地区236株VVC念珠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并依照M27-A3方法检测了其对11种抗真菌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以及新三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236株VVC念珠菌由207株白念珠菌、18株光滑念珠菌、9株克柔念珠菌、1株近平滑念珠菌、1株热带念珠菌构成。新疆VVC白念珠菌分离株对棘白菌素类体外敏感性好,对卡泊芬净敏感性劣于另外两种棘白菌素类;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好;对氟康唑敏感性较好,但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性差,且对伏立康唑耐药率高于其他报道;对新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好,但MIC值明显低于IFI念珠菌分离株;部分菌株对三唑类药物出现交叉耐药现象。新疆VVC光滑念珠菌分离株和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卡泊芬净敏感性差,但对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敏感性好;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体外敏感性好;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差,对新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好;伏立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分离株MIC50/90为0.5/1 ug/ml,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伏立康唑敏感性好。唯一的近平滑念珠菌对11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但唯一的热带念珠菌对卡泊芬净、伊曲康唑剂量依赖,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对其余7种抗真菌药物敏感。第二部分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Candida africana是白念复合体中的一个新物种,其能形成芽管但不能形成厚膜孢子,不能利用N-乙酰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海藻糖和DL-乳酸作为唯一的碳源,实验室普通的鉴定手段难以将其从白念复合体中区分开来。Candida africana易感染/定植女性阴道粘膜,全球各地都有分离出该物种的报道,但目前对这一新物种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布及特征等信息了解尚少。本研究收集了来自新疆和上海的VVC菌株,运用HWP1基因扩增测序方法成功鉴定出4株Candida africana分离株,并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发现3株属于亚洲特有的ST型—ST型782,另1株属于新的ST型(提交MLST数据库后被命名为ST型3432)。这4株Candida africana分离株对11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敏感性。
张楠[10](2017)在《橡胶树炭疽病菌CaSho1、CgCFEM1和CgOP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认为橡胶树炭疽病在我国各主要植胶区均有发生,一直以来对天然橡胶产量都造成严重的影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可以引起橡胶树很严重的叶部病害,不单单会伤害橡胶树的整体生长情况,还影响橡胶树开始割胶的时间。目前,对橡胶树炭疽病的防治主要依据传统的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有关于该病菌在分子上的致病机理研究较少,使得对其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对橡胶树炭疽病菌中致病功能基因的研究能加深我们对于其致病机理的理解,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防治方案的制定以及预测预报模型的搭建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查找文献,参照模式真菌酵母和稻瘟菌中已经鉴定,并有明显表型的致病基因,选取了胶孢炭疽菌中Sho1、CFEM1、OPT2三个基因进行克隆研究。以下为研究内容:1、HOG-MAPK (High osmolarity glycerol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信号途径是真菌MAPK途径中参与渗透压响应的一条重要通路,在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ho1 (Synthetic high osmolarity-sensitive protein 1)是HOG-MAPK信号途径上游的一个重要感受器,在不同真菌中常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胶孢炭疽菌中克隆了Sho1的同源基因,命名为CgSho1,该基因编码一个291个氨基酸的蛋白,由四个跨膜结构域、一个SH3功能域共同构成。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了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较,敲除突变体有营养生长缓慢的现象,以及菌丝稀疏且疏水性增强,产孢量下降,对氧化压力和渗透压更加敏感,致病力明显减弱。另外,通过互补突变试验,结果表明互补菌株的表型与野生型菌株相似。2、植物病原真菌效应子是一些分泌蛋白或其他的小分子物质,可以改变寄主植物的细胞结构或者细胞的功能。在病原真菌的侵入、扩展以及致病过程中,效应子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真菌特有的CFEM (Common in several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 protein)蛋白对于病原真菌的致病性必不可缺,一些能够被分泌到胞外的CFEM蛋白被证明是病原真菌效应子。本研究从胶孢炭疽菌中克隆了CFEM1(Hypothetical protein)效应子的同源基因,命名为CgCFEM1,该基因编码一个含384个氨基酸的蛋白,含有一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CFEM结构域。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了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较,敲除突变体有营养生长缓慢的现象,以及菌丝疏水性增强,产孢量下降,不产附着胞并对过氧化氢敏感度高,致病力明显减弱。上述结果表明,CgCFEM1参与调控胶孢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量、氧化应激反应、渗透压响应及致病性。另外,通过互补突变试验,结果表明互补菌株的表型与野生型菌株相似。3、寡肽转运蛋白(Oligopeptide transporter,OPT)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本研究在胶孢炭疽菌中克隆了 OPT2的同源基因,命名为CgOPT2。根据CgOPT2基因序列,来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编码一个982个氨基酸的蛋白,胶孢炭疽菌中寡肽转运蛋白有个15跨膜区,表明它们都是膜蛋白,共同构成OPT结构域,在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敲除突变体表现为营养生长缓慢,产孢量下降,对氧化压力和SDS渗透压更加敏感,致病力在无创伤的情况下明显减弱。上述结果表明,CgOPT2参与调控胶孢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量、氧化应激反应、渗透压响应及致病性。
二、海南地区117株念珠菌敏感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地区117株念珠菌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血压水平及成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第一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收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变量定义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 |
4.1 数据预处理 |
4.2 统计描述 |
4.3 关联性研究 |
4.4 统计软件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数据来源 |
1.2 基线资料收集 |
1.3 队列随访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暴露定义 |
2.3 结局定义 |
2.4 发病时间定义 |
2.5 相关变量定义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 |
4.1 数据预处理 |
4.2 统计描述 |
4.3 关联性研究 |
4.4 统计软件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与讨论 |
第一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情况 |
1.2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1.3 ALT水平与ALT异常率在人群中的分布 |
1.4 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在人群中的分布 |
1.5 ALT异常率在各省份地区中的分布 |
1.6 高血压患病率在各省份地区中的分布 |
2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 |
2.1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 |
2.2 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 |
3 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
3.1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
3.2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亚组分析 |
3.2.1 不同性别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2 不同年龄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3 不同户口类型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4 是否饮酒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5 是否吸烟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6 不同人均盐消费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7 不同BMI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8 不同FBG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2.9 不同HBV状态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3.3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暴露反应关系 |
4 血清ALT水平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
4.1 血清ALT水平与血压水平的关联 |
4.2 各分组ALT水平升高所对应的平均血压升高水平 |
5 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血糖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关联的交互作用 |
6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关联的敏感性分析 |
6.1 重新定义高血压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6.2 重新定义ALT异常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6.3 逐一剔除效应修饰因子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1 研究对象健康体检医院的构成情况 |
1.2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1.3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比较 |
2 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发病情况 |
2.1 随访过程中每年参检人数及高血压发病情况 |
2.2 不同基线特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的比较 |
2.3 高血压疾病的生存分析和累积发病率 |
2.3.1 高血压疾病的生存曲线 |
2.3.2 高血压疾病的累积发病率曲线 |
3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3.1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3.2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亚组分析 |
3.2.1 不同性别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3.2.2 不同年龄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3.2.3 不同饮酒类别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2.4 是否吸烟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2.5 不同盐摄入量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2.6 是否脂肪肝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2.7 是否糖尿病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2.8 不同BMI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2.9 不同TG水平亚组中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 |
3.3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 |
4 血清ALT水平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
4.1 血清ALT水平对SBP的影响 |
4.2 血清ALT水平对DBP的影响 |
4.3 不同分组情况下血清ALT升高所对应的平均血压升高水平 |
5 超重/肥胖、饮酒、吸烟、高盐摄入、脂肪肝及高TG对血清ALT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交互作用 |
6 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
6.1 排除第一次随访为高血压者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6.2 排除白大衣高血压(5次随访中仅有1次诊断为高血压)者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6.3 排除随访过程中有血压缺失者后血清ALT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7 血清ALT状态改变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清谷丙转氨酶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间关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博士学习期间工作小结 |
致谢 |
(2)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选择及检索方案 |
1.2 各数据库检索方案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1.5 资料提取 |
1.6 文献的质量评价 |
1.7 结局指标 |
1.8 统计分析 |
1.8.1 确定效应量 |
1.8.2 异质性检验 |
1.8.3 敏感性分析 |
1.8.4 亚组分析 |
1.8.5 森林图 |
1.8.6 发表偏倚检验 |
2.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情况与纳入情况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2.1 样本量 |
2.2.2 诊断标准 |
2.2.3 干预方案 |
2.2.4 疗效标准 |
2.2.5 疗程、随访及不良反应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有效性评价/Meta分析结果 |
2.4.1 假丝酵母菌转阴率 |
2.4.2 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
2.4.3 不同证型中医证候总有效率 |
2.4.4 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 |
2.4.5 中医证候积分 |
2.4.6 VVC症状体征积分 |
2.4.7 细胞因子水平 |
2.4.8 不良反应 |
2.5 纳入文献的证型及中药规律 |
3.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VVC的认识 |
3.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1.2 症状及体征 |
3.1.3 诊断方法 |
3.1.4 不同类型VVC的治疗 |
3.2 纳入研究的特点分析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
3.4 总结Meta分析结果 |
3.5 部分研究结局异质性来源的分析 |
3.6 敏感性分析 |
3.7 发表偏倚检验 |
3.8 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中药规律分析 |
3.9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3.9.1 优点 |
3.9.2 不足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海南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致病菌种类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海南省456 例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及致病菌种类 |
1.1 对象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最常见致病菌-茄病镰刀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角膜交联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妊娠期阴道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24例妊娠期妇女阴道念珠菌菌株分布情况 |
2.2 不同妊娠期妇女念珠菌检出情况比较 |
2.3 43株白念珠菌体外敏感性分析 |
2.4 28株非白念珠菌体外敏感性分析 |
3 讨 论 |
(5)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白色念珠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 |
综述二 念珠菌性间擦疹的研究现状 |
综述三 中药抗念珠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救必应溶液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一资般料 |
3 研究方法 |
4 治疗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实验研究 |
第二章 念珠菌性间擦疹致病菌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临床资料标本的收集 |
2.2 培养基的制备 |
2.3 真菌镜检及革兰染色 |
2.4 菌种鉴定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救必应酸体外念珠菌药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药敏试验 |
2.2.1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2.2.2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SMIC_(50)) |
2.2.3 救必应酸对念珠菌属的生长曲线产生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救必应酸对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 |
3.2 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 |
3.3 救必应酸可对念珠菌属的生长曲线产生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救必应酸抑制白色念珠菌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实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构建(同实验二) |
2.2 透射电镜下观察救必应酸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细胞结构的影响 |
2.3 碘化丙啶染色法观察救必应酸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渗透性改变的影响 |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检测白念珠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的变化 |
2.5 qRT-PCR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Ras-cAMP-PKA)相关基因Ras1、Cdc35、Tpk1的表达的变化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Ras-cAMP-PKA)RAS1、CDC35和TPK1 蛋白的表达 |
3 实验结果 |
3.1 救必应酸可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超微结构产生影响 |
3.2 救必应酸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细胞的结构损伤产生影响 |
3.3 救必应酸可降低白念珠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含量 |
3.4 救必应酸可下调Ras-cAMP-PKA通路Ras1、Cdc35、Tpk1的表达 |
3.5 救必应酸可下调Ras-cAMP-PKA通路RAS1、CDC35和TPK1 蛋白的表达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附图 |
(6)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基于全球多位点序列数据的群体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假丝酵母菌流行病学 |
3 假丝酵母菌的临床症状 |
3.1 皮肤假丝酵母菌病 |
3.2 粘膜假丝酵母菌病 |
3.3 系统性假丝酵母菌病 |
3.4 假丝酵母菌疹 |
4 临床常用真菌治疗药物 |
4.1 唑类 |
4.2 多烯烃类 |
4.3 棘白菌素类 |
5 热带假丝酵母菌研究现状 |
5.1 热带假丝酵母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情况 |
5.2 热带假丝酵母菌多位点序列分型与耐药相关性 |
6 本研究的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南住院患者口腔酵母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住院患者口腔酵母菌的分离结果 |
3.2 口腔酵母菌的种类 |
3.3 体外酵母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
4 讨论 |
4.1 住院患者口腔酵母菌的携带及种类分布情况 |
4.2 口腔酵母对抗真菌药的耐药情况 |
4.3 耐药菌株可能来源分析 |
5 结论 |
第三章 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的群体遗传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多位点序列分型 |
3.2 基于6个基因片段的二倍体序列类型的相关分析 |
3.3 地理区域间种群基因流动证据 |
3.4 eBURST分析 |
3.5 热带假丝酵母菌DST与氟康唑敏感性分析 |
3.6 基因型相同敏感性不同热带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突变 |
4 讨论 |
4.1 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多样性潜在来源 |
4.2 热带假丝酵母菌基因遗传多样性 |
4.3 热带假丝酵母菌DST多样性 |
4.4 热带假丝酵母菌DST与氟康唑耐药相关性 |
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多位点序列型的全球热带假丝酵母菌群体遗传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来源 |
2.2 数据处理 |
2.3 群体遗传分析 |
3 结果 |
3.1 MLST数据库中菌株的地理和生态分布情况 |
3.2 DNA序列核苷酸多态性 |
3.3 DST多样性及分布情况 |
3.4 遗传变异的地理贡献 |
3.5 遗传变异的生态位点贡献 |
3.6 群体结构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主要缩略词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早期分子诊断及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艾滋病流行情况 |
2 侵袭性真菌机会性感染流行与危害 |
2.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害 |
2.2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种类 |
第一部分 HIV/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分子检测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来源 |
2 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引物设计 |
2.4 PCR条件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DNA提取 |
3.2 巢式PCR扩增 |
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3.4 目的片段产物的纯化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同源进化树分析 |
2.1 主要霉菌真菌 |
2.2 主要酵母样真菌 |
2.3 其它真菌 |
3 与临床培养结果比较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药敏试验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来源 |
2 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3 入组标准 |
4 实验方法 |
4.1 真菌取材及培养 |
4.2 马尔尼菲篮状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实验室检查 |
2.1 样本类型 |
2.2 CD4+T淋巴细胞计数 |
3 药敏试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念珠菌分离株毒力因子、耐药性及生理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真菌性奶牛乳房炎概述 |
1.1.1 念珠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1.2 真菌性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1.3 念珠菌感染特点及奶牛乳腺结构特点 |
1.1.4 真菌性奶牛乳房炎检测与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1.5 真菌性奶牛乳房炎的防控 |
1.2 致病念珠菌毒力及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1.2.1 念珠菌的适应能力 |
1.2.2 毒力因子多样性及其对生理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
1.3 致病念珠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3.1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
1.3.2 耐药机制 |
1.4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
1.4.1 目的及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因子携带分析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培养基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 |
2.2.2 病原菌的鉴定 |
2.2.3 RAPD分析 |
2.2.4 临床念珠菌分离株毒力因子携带情况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病原菌的采集及分离结果 |
2.3.2 病原菌鉴定结果 |
2.3.3 RAPD分析结果 |
2.3.4 临床念珠菌分离株毒力因子携带情况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临床分离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3.1 材料 |
3.1.1 试验菌株 |
3.1.2 试验培养基及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药敏纸片法测定念珠菌药物敏感性 |
3.2.2 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3.2.3 抗真菌药物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
3.2.4 念珠菌耐药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药敏纸片法测定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
3.3.2 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3.3.3 抗真菌药物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3.3.4 念珠菌耐药基因相对表达量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生理因素对念珠菌生长特性、耐药性以及毒力因子表达影响 |
4.1 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试验培养基及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健康及患病奶牛牛奶样品pH检测 |
4.2.2 温度、pH和Cu~(2+)对念珠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
4.2.3 念珠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4 温度、pH及Cu~(2+)对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影响 |
4.2.5 温度、pH及Cu~(2+)对念珠菌表型转换的影响 |
4.2.6 温度和Cu~(2+)对念珠菌溶血活性的影响 |
4.2.7 温度、pH及Cu~(2+)对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2.8 温度、pH及Cu~(2+)对念珠菌磷脂酶活性的影响 |
4.2.9 添加抗生素对念珠菌生长情况、耐药性以及毒力因子表达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健康及患病奶牛牛奶样品pH检测结果 |
4.3.2 温度、pH和Cu~(2+)对念珠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 |
4.3.3 念珠菌生长曲线测量结果 |
4.3.4 温度、pH及Cu~(2+)对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影响结果 |
4.3.5 温度、pH和Cu~(2+)对菌株表型转换的影响结果 |
4.3.6 温度、Cu~(2+)对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 |
4.3.7 温度、pH和Cu~(2+)对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 |
4.3.8 温度、pH和Cu~(2+)对磷脂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4.3.9 添加抗生素对念珠菌生长情况、耐药性以及毒力因子表达影响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9)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体外药敏分析以及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和体外药敏分析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二部分 CandidaAfricana的分子鉴定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10)橡胶树炭疽病菌CaSho1、CgCFEM1和CgOP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橡胶树炭疽病研究进展 |
1.1.1 橡胶树 |
1.1.2 橡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
1.1.3 病害症状 |
1.1.4 病原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1.1.5 病害侵染类型和侵染过程 |
1.1.6 病害的防治 |
1.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相关基因 |
1.2.1 重要的信号通路 |
1.2.2 植物病原真菌MAPK信号途径概述 |
1.2.3 与渗透压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 |
1.2.4 Sho1基因的研究 |
1.2.5 CFEM型效应蛋白 |
1.2.6 寡肽转运蛋白概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目的与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2 胶孢炭疽菌CgSho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试剂、菌株与质粒 |
2.2.2 培养基配方 |
2.2.3 橡胶树炭疽病菌的基因组DNA提取 |
2.2.4 橡胶树炭疽病菌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2.2.5 橡胶树炭疽病菌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
2.2.6 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获得 |
2.2.7 CgSho1突变体的基因互补实验 |
2.2.8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营养生长测定 |
2.2.9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菌丝亲疏水性观察 |
2.2.10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分生孢子产量测定及萌发观察 |
2.2.11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胁迫因子敏感性分析 |
2.2.12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致病性分析 |
2.3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结果与分析 |
2.3.1 CgSho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CgSho1基因的敲除及鉴定 |
2.3.4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营养生长 |
2.3.5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菌丝亲疏水性 |
2.3.6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产孢量及附着胞形态 |
2.3.7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胁迫因子敏感性分析 |
2.3.8 CgSho1基因突变体的致病性 |
2.4 讨论 |
3 胶孢炭疽菌CgCFEM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试剂、菌株与质粒 |
3.2.2 培养基配方 |
3.2.3 橡胶树炭疽病菌的基因组DNA提取 |
3.2.4 橡胶树炭疽病菌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3.2.5 橡胶树炭疽病菌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
3.2.6 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获得 |
3.2.7 CgCFEM1突变体的基因互补实验 |
3.2.8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营养生长测定 |
3.2.9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菌丝亲疏水性观察 |
3.2.10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分生孢子产量测定及萌发观察 |
3.2.11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胁迫因子敏感性分析 |
3.2.12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致病性分析 |
3.3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结果与分析 |
3.3.1 CgCFEM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2 CgCFEM1基因的敲除及鉴定 |
3.3.3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营养生长 |
3.3.4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菌丝亲疏水性 |
3.3.5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产孢量及附着胞形态 |
3.3.6 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胁迫因子敏感性分析 |
3.3.7 致病性 |
3.4 讨论 |
4 胶孢炭疽菌CgOP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试剂、菌株与质粒 |
4.2.2 培养基配方 |
4.2.3 橡胶树炭疽病菌的基因组DNA提取 |
4.2.4 橡胶树炭疽病菌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4.2.5 橡胶树炭疽病菌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
4.2.6 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gCFEM1基因突变体的获得 |
4.2.7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营养生长测定 |
4.2.8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菌丝亲疏水性观察 |
4.2.9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分生孢子产量测定及萌发观察 |
4.2.10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胁迫因子敏感性分析 |
4.2.11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致病性分析 |
4.3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结果与分析 |
4.3.1 CgOPT2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CgOPT2基因的敲除及鉴定 |
4.3.3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营养生长 |
4.3.4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菌丝亲疏水性 |
4.3.5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产孢量及附着胞形态 |
4.3.6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胁迫因子敏感性分析 |
4.3.7 CgOPT2基因突变体的致病性 |
4.4 讨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海南地区117株念珠菌敏感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血压水平及成人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D]. 贾佳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D]. 黄坤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3]海南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致病菌种类及治疗研究[D]. 杨镇朵.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4]妊娠期阴道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情况[J]. 陈冬丽,龚宝兰.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06)
- [5]救必应酸对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救必应溶液对念珠菌性间擦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D]. 王海亮.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海南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基于全球多位点序列数据的群体遗传分析[D]. 吴金燕. 云南大学, 2019
- [7]HIV/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早期分子诊断及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体外药敏试验[D]. 谭鹆昕.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宁夏地区奶牛乳房炎念珠菌分离株毒力因子、耐药性及生理学特性研究[D]. 王晓禹. 宁夏大学, 2019(02)
- [9]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的菌种分布、体外药敏分析以及Candida Africana的分子鉴定[D]. 晏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2)
- [10]橡胶树炭疽病菌CaSho1、CgCFEM1和CgOPT2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张楠. 海南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