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暴雨型滑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质灾害,极端暴雨,叁峡地区,滑坡泥石流
暴雨型滑坡论文文献综述
李滨,冯振,赵瑞欣,贺凯,代贞伟[1](2016)在《叁峡地区“14·9”极端暴雨型滑坡泥石流成灾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叁峡地区2014年9月极端降雨的强度、暴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和触发特大滑坡的地质特征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14.9"暴雨型特大滑坡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分析认为"14.9"极端降雨是一次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过程主要集中于渝东北地区以及湖北巴东、秭归等地,最大单日降雨量达到403.4 mm,降雨强度明显超过川东地区区域内群发性岩质滑坡的降水临界值(250 mm/d),导致大范围地质灾害的发生;"14.9"暴雨红层地区滑坡主要是侏罗系与叁迭系中上统岩层组成的层状碎屑岩斜坡失稳,破坏模式主要包括近水平顺层滑移破坏、滑移—拉裂破坏、滑移—溃屈破坏、变倾角旋转滑移破坏、斜倾顺层视倾向破坏和沿堆积层与基岩界面滑动等六种类型,且这些山体失稳后伴有泥石流灾害,形成更大范围的链生破坏。(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6年04期)
伍宇明,兰恒星,高星,李郎平[2](2014)在《台风暴雨型滑坡降雨阈值曲线研究——以福建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暴雨型滑坡具有群发性、规模小、爆发性强的特点,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本文应用极值理论分析,以极端降雨重现期的极大值作为标准并计算有效的降雨区间,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触发暴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曲线。应用模型对福建地区台风暴雨型滑坡进行了分析,福建省3个灾害高发区为:南平一叁明地区、泉州地区和宁德地区。南平—叁明地区降雨阈值较高,但发生的滑坡数量较多,主要以3d的降雨为主;泉州地区小于3d的连续降雨和大于8d的连续降雨是触发该地滑坡的主要降雨区间;宁德地区对短期降雨较为敏感,滑坡主要由1d的降雨引起。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台风地区触发滑坡的降雨阈值要高于非台风地区。降雨型滑坡阈值主要受气候,地质和土壤厚度影响,气候因素为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黄俊宝[3](2011)在《闽东南台风暴雨型滑坡成灾临界降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省德化县位于闽东南地区,是台风强降雨叁大高值区之一,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具有群发性、频发性,作者分析了德化县历史滑坡和降雨量数据,结合德化县滑坡发育特点,选择在3天(72小时)内发生2个以上滑坡的点作为分析的样本,利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台风暴雨型临界降雨量的表达式,为研究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期刊2011-11-26)
赵放,王东法,杨军,陈列,徐月飞[4](2011)在《突发暴雨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格点化预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浙江省雷达、自动站等现代探测资料,结合数值预报等,形成连续滚动的高分辨(0.01经纬度格距)0~3 h网格化定量降水预报,通过G IS数字高程模型、遥感数据(地质、土壤、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库分析获取浙江省境内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分布数据,对传统的灾害预警模型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改进,再采用逐时滚动递进方式引入"前期有效累积降雨量"算法,应用网格化的处理方式,建立具有高分辨(约1 km×1 km)的强降雨诱发型滑坡、泥石流网格化的客观预报预警模型,期望探索和改进气象灾害的预报技术方法,尝试提高预报的精细化程度。(本文来源于《浙江气象》期刊2011年03期)
张京红,高峰,官满元,刘少军,张忠伟[5](2010)在《万宁一次暴雨型滑坡灾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0月22日受热带低压、低压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岛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通过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是在特定地形条件、大风和暴雨等气象因素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其中热带低压产生的强降水和大风力,是诱发东线高速公路暴雨型滑坡的直接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30期)
张京红,高峰,官满元,刘少军,张忠伟[6](2010)在《万宁一次暴雨型滑坡灾害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热带低压、低压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009年10月22日海南岛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通过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表明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是在特定地形条件、大风和暴雨等气象因素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其中热带低压产生的强降水和大风力,是诱发东线高速公路暴雨型滑坡的直接原因。(本文来源于《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2010年09期)
章志峰,朱宏亮,彭昌翠[7](2010)在《某暴雨型滑坡形成复活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滑坡的形态、堆积体的成分及变形状况,分析了滑坡的局部强变形状况及成因机制,通过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局部欠稳定,一旦失稳,将对区内的永安中学师生和附近居民带来危害,据此提出对变形区进行支护处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0年15期)
刘礼领,殷坤龙[8](2008)在《暴雨型滑坡降水入渗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暴雨能诱发大量的滑坡发生,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临界降雨值,每当雨强大于该值时,滑坡就会大面积发生,这已经被多起滑坡事件证实。一般地,入渗理论认为,当雨强大于一定值时,入渗率是常量,过强的降水会转化为地表径流,这与雨强越大滑坡越易发生、群发性越强的观察结果不一致。在斜坡体上存在大量的裂隙,它们对降水入渗有着很大的贡献,应用有限单元法分别模拟了有裂隙和无裂隙时斜坡体内瞬态渗流场的变化,并用Bishop法对不同埋深滑动面的稳定性做了计算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考虑裂隙时的计算结果与宏观观察结果更一致,在评价降雨入渗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裂隙的存在,只有雨强大于一个临界值时才会有充足的降水通过裂隙渗入到斜坡深部,裂隙的影响才显着地表现出来。(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8年04期)
魏丽,陈双溪,边小庚[9](2007)在《暴雨型滑坡灾害因素分析及预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的需要,以江西为研究区域,从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入手,通过8个滑坡灾害易发点的监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土体应力及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植被覆盖与滑坡的关系。结果表明:滑坡稳定系数与降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当降水量增大时,滑坡稳定系数减小,且略滞后于降水量的峰值;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升高,滑坡稳定系数直线下降。经计算得到8个试验点促使滑坡复活的临界指标是24 h降水量为60~203 mm,值域的变化与滑坡体的土壤结构、力学性质、植被覆盖程度和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魏丽,陈双溪,边小庚[10](2006)在《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测基础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的需要,以江西为研究区域,从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入手,通过八个滑坡灾害易发点的监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大气降水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滑坡土体应力及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植被覆盖与滑坡的关系。滑坡稳定系数与降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当降水量增大时,滑坡稳定系数减小,且略滞后于降水量的峰值。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升高,滑坡稳定系数直线下降。经计算,得到了8个试验点促使滑坡复活的临界指标是24小时降水量60~203mm,值域的变化与滑坡体的土壤结构、力学性质、植被覆盖程度和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6-10-01)
暴雨型滑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台风暴雨型滑坡具有群发性、规模小、爆发性强的特点,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本文应用极值理论分析,以极端降雨重现期的极大值作为标准并计算有效的降雨区间,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触发暴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曲线。应用模型对福建地区台风暴雨型滑坡进行了分析,福建省3个灾害高发区为:南平一叁明地区、泉州地区和宁德地区。南平—叁明地区降雨阈值较高,但发生的滑坡数量较多,主要以3d的降雨为主;泉州地区小于3d的连续降雨和大于8d的连续降雨是触发该地滑坡的主要降雨区间;宁德地区对短期降雨较为敏感,滑坡主要由1d的降雨引起。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台风地区触发滑坡的降雨阈值要高于非台风地区。降雨型滑坡阈值主要受气候,地质和土壤厚度影响,气候因素为主控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暴雨型滑坡论文参考文献
[1].李滨,冯振,赵瑞欣,贺凯,代贞伟.叁峡地区“14·9”极端暴雨型滑坡泥石流成灾机理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
[2].伍宇明,兰恒星,高星,李郎平.台风暴雨型滑坡降雨阈值曲线研究——以福建地区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14
[3].黄俊宝.闽东南台风暴雨型滑坡成灾临界降雨量研究[C].“资源保障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2011
[4].赵放,王东法,杨军,陈列,徐月飞.突发暴雨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格点化预警方法[J].浙江气象.2011
[5].张京红,高峰,官满元,刘少军,张忠伟.万宁一次暴雨型滑坡灾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6].张京红,高峰,官满元,刘少军,张忠伟.万宁一次暴雨型滑坡灾害分析(英文)[J].MeteorologicalandEnvironmentalResearch.2010
[7].章志峰,朱宏亮,彭昌翠.某暴雨型滑坡形成复活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0
[8].刘礼领,殷坤龙.暴雨型滑坡降水入渗机理分析[J].岩土力学.2008
[9].魏丽,陈双溪,边小庚.暴雨型滑坡灾害因素分析及预测试验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7
[10].魏丽,陈双溪,边小庚.暴雨型滑坡灾害预测基础试验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