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弯道急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弯道,急流,冲击波,溢洪道,隧洞,陡坡,水力。
弯道急流论文文献综述
宫鹏杰,顾立忠,梁华,李虎成[1](2018)在《泄水闸后弯道陡坡段急流调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典型泄水闸后直角弯道段和陡坡段产生的急流横比降及冲击波等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不良流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手段,在泄槽内增设了多个组合的急流调控措施,并结合下游消能工优化,以水位、流速和流态等直观的水动力因素为优化指标,实现了对泄水闸后弯道段急流横比降的调控和陡坡段冲击波的消减,改善了消力池内水流流态,提高了整体消能效果,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1期)
杨建荣,和春香,杨智刚[2](2018)在《斜底槛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段急流冲击波影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溢洪道曲线型弯道的泄洪中产生冲击波,一方面使泄槽内水流流态差,对边墙冲刷大,若弯道转弯急,有可能使水飞溅出边墙,对工程造成危险;另一方面是使下游消能效果差。本文以晋宁区红旗水库的溢洪道扩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冲击波理论分析消减急流冲击波措施的优劣,选定利用斜底槛对水流的导向作用来消减冲击波这一工程措施,采用等弧的四道斜底坎,夹角50°的布置形式作为消减急流冲击波的方案。结果表明,斜底槛法由于其施工简单,投资省,为今后在急流弯道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先进性和运行的安全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2)
汪厚松,刁明军,蒋雷,王军,官夏菲[3](2018)在《前置掺气坎对弯道急流横向超高影响的数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分析,前置掺气坎对弯道横向超高的沿程波状分布规律基本无影响;前置掺气坎可以降低弯道急流的横向超高,弯道半径越小,前置掺气坎对弯道急流横向超高的整体改进作用越显着;掺气坎对同一弯道横向超高的整体改进作用还受流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水力发电》期刊2018年01期)
王艳梅,杨玲霞,周明,段琼,范如琴[4](2015)在《拟U型弯道急流流态的调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南湾水库溢洪道尾水渠U型弯道内恶劣的水流流态,提出在U型弯道入口处设置渠底锥形反超高横向坡降来改善弯道水面横比降,在弯道适当位置设置顺弯流态调整池来控制水流的顺弯运动,在顺弯流态调整池上下游池顶设置横向超高来调整水流入池和出池的单宽流量横向分布,以及在部分弯道的凹岸边坡设置导向翼等综合改善弯道急流的措施,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了U型弯道采取综合措施之后的改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王波,伍超,陈云良[5](2014)在《泄洪隧洞急流弯道水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泄洪隧洞明流弯道流速大、弗劳德数高、流态复杂,因此极少在工程中应用,相关水力特性研究也较少。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城门型泄洪洞急流弯道及其下游水流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弯道内水流具有轴向前行与由凸岸流向凹岸的横向运动,由此产生凸岸水面逐渐降低、凹岸水面逐渐爬高的发展趋势;凹岸水流超过隧洞直墙的部分紧贴洞顶继续沿轴向前行,同时其横向运动方向演变为由凹岸指向凸岸;洞顶贴壁水流跃过洞顶最高点后,沿着凸岸直墙下滑,形成瀑布;水流在弯道内呈现出环状状态,在下游平直隧洞内逐渐演变为表面起伏波动的水流。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凹岸水流冲击拱顶初始位置及第一波峰冲击拱顶范围的预测经验公式,为泄洪隧洞弯道段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4年11期)
王波,周勤,伍超,陈云良,张挺[6](2014)在《明渠急流弯道的叁维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凹岸水面超高、凸岸水流脱流等因素影响,急流在明渠弯道中表现出极强的叁维特性。本研究采用求解叁维雷诺平均的N-S方程组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结合VOF自由水面追踪法,对急流弯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前人实验、经验公式、二维浅水方程(SWE)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CFD模型所得凹岸水面、最大水深、波峰位置与实验结果、经验公式计算值吻合良好。在佛汝德数较大的情况下,CFD模型比SWE模型在计算弯道流场方面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H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期刊2014-08-22)
吴宇峰,朱鉴远[7](2011)在《急流弯道水流露底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急流弯道水流聚集在凹岸的成因,以便在弯道设计和管理中避免水流露底现象发生,根据急流露底弯道水流速度比较快、在没遇到边壁之前沿直线运动的特点,利用动量方程,推导出急流弯道露底的界限。结果表明急流弯道露底与弯道半径、弯道宽度以及水流的Fr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弯道转弯半径与弯道宽度比小于Fr减去0.5时,就会出现露底现象。结论与前人的试验研究结果大致吻合。(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1年02期)
宓永宁,刘志勇,范远东,耿忠[8](2011)在《孔板在改善溢洪道弯道急流流态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较短的距离内消除经圆弧溢洪道集中下泄水流的大部分动能,并改善水流在平面及过水断面上的流态,根据弯道急流的特点,并结合龙屯水库弯曲溢洪道的工程实践,对在溢洪道上设置的孔板消能工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溢洪道泄槽上设置孔板,可改善弯道冲击波在光滑溢洪道上形成的折冲水流的恶劣流态,使消力池内涌浪高度减小,水流流态相对稳定,主流冲击波基本消失。对整个试验过程作了详细介绍。(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1年04期)
傅灿,邱勇,周卫霞[9](2010)在《斜槛法在消减弯道急流冲击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泄水建筑物在陡槽段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限制常设置有弯道,当水流通过时不可避免将产生急流冲击波,对工程安全运行极其不利,为此,实际工程须采取相应措施对之加以处理。本文围绕克纳普所提的斜槛法,结合桑株河水库、平定河水库、凤凰水库等工程实践,对斜槛设计及布置进行了归纳总结。实践表明:斜槛法的合理应用对消减弯道急流冲击波能起到显着效果。(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10年03期)
傅灿,邱勇[10](2010)在《利用斜槛消减弯道急流冲击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泄水建筑物在陡槽段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限制常设置有弯道,这种情况下,当水流通过时不可避免将产生急流冲击波,对工程安全运行极其不利,为此,实际工程须采取相应措施对之加以处理。本文围绕克纳普所提的斜槛法,结合桑株河水库、平定河水库、凤凰水库等工程实践,对斜槛设计及布置进行了归纳总结。实践成果表明:斜槛法的合理应用对消减弯道急流冲击波能起到显着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水利》期刊2010年01期)
弯道急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溢洪道曲线型弯道的泄洪中产生冲击波,一方面使泄槽内水流流态差,对边墙冲刷大,若弯道转弯急,有可能使水飞溅出边墙,对工程造成危险;另一方面是使下游消能效果差。本文以晋宁区红旗水库的溢洪道扩建为研究对象,运用冲击波理论分析消减急流冲击波措施的优劣,选定利用斜底槛对水流的导向作用来消减冲击波这一工程措施,采用等弧的四道斜底坎,夹角50°的布置形式作为消减急流冲击波的方案。结果表明,斜底槛法由于其施工简单,投资省,为今后在急流弯道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先进性和运行的安全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弯道急流论文参考文献
[1].宫鹏杰,顾立忠,梁华,李虎成.泄水闸后弯道陡坡段急流调控措施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8
[2].杨建荣,和春香,杨智刚.斜底槛对溢洪道泄槽弯道段急流冲击波影响的探讨[C].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3].汪厚松,刁明军,蒋雷,王军,官夏菲.前置掺气坎对弯道急流横向超高影响的数模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18
[4].王艳梅,杨玲霞,周明,段琼,范如琴.拟U型弯道急流流态的调控措施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5
[5].王波,伍超,陈云良.泄洪隧洞急流弯道水力特性[J].中国科技论文.2014
[6].王波,周勤,伍超,陈云良,张挺.明渠急流弯道的叁维数值模拟[C].第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H水利水电和河流动力学.2014
[7].吴宇峰,朱鉴远.急流弯道水流露底现象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1
[8].宓永宁,刘志勇,范远东,耿忠.孔板在改善溢洪道弯道急流流态中的应用研究[J].人民长江.2011
[9].傅灿,邱勇,周卫霞.斜槛法在消减弯道急流冲击波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0
[10].傅灿,邱勇.利用斜槛消减弯道急流冲击波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