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莹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五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2.5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周围性面瘫;生活质量;影响
周围性面瘫,为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在受寒、病毒感染以及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因素影响下而发病。在临床中,周围性面瘫患者主要的症状包括: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考虑到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需给予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法。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表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1]。鉴于此,本次将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分析评价康复护理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成果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均符合《神经病学》中有关“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2],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为25-63岁,平均为(45.8±1.2)岁;病程为2-8d,平均为(4.3±0.2)d。对照组40例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为26-62岁,平均为(45.9±1.1)岁;病程为2-8d,平均为(4.2±0.3)d。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代表2组后续数据有比较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执行。观察组则实施康复护理方法,涉及:
(1)康复护理小组的成立。在科室内部及时成立康复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师、护士、责任护士、护士以及其他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为患者制定完善的康复护理计划方案,包括:针刺、按摩、穴位按压、面部功能四个维度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
(2)针刺康复护理。指导并协助患者行平卧位,将头部放低,取人中、涌泉、合谷、中冲、内关、足三里诸穴,采取针刺疗法,需把握手法的轻、准,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干预。
(3)按摩康复护理。取患者的患侧面肌,然后进行按摩干预,使面部血液循环得到有效促进,使面部神经末梢得到有效刺激;同时,在按摩之前首先需进行热敷处理,将每次按摩的时间维持在10分钟,3次/d。
(4)穴位按压康复护理。取患者的瘫痪点,即:眼部、额部、口角、鼻唇沟以及乳头,然后实施按压干预;通过手指自上而下按压阳白穴、太阳穴、颊车穴、地仓穴及翳风穴,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加快,每次按压的时间维持在5分钟。
(5)面部功能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面部功能康复训练,可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让患者一边学习,一边模仿,进行皱眉、挤眼、鼓腮、吹口哨等训练;将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3次/d。
1.3评价标准
根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纳入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五个维度的生活质量指标,分别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理想[3]。同时,护理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计算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五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5.00%;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2.50%。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瘫,又称之为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面神经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在临床中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包括了: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临床建议,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积极医治,并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达到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重点提到康复护理方法的应用,包括:对患者实施针刺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按摩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穴位按压康复护理,对患者患者实施面部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显示:本次实施康复护理方法的观察组,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五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后均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随访半年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从中可知,康复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国内有学者表示,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面部功能的改善,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达到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4-5]。此外,本人认为,在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还有必要注重自身护理能力技巧水平的提升,确保护理人员护理业务能力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7):109-112.
[2]肖桂霞.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3):121-122.
[3]周彦君.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1):253-254.
[4]张婕.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69-71.
[5]蔡庆红.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