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率单元级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靠性,旁路结构,冗余,级联
功率单元级联论文文献综述
姜耀伟,刘永丽,杨大成,周阳[1](2017)在《级联型电力电子变流装置功率单元旁路方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级联型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功率单元故障,介绍了叁相对称旁路、中性点偏移和功率单元冗余等3种旁路技术的处理策略,对比分析了功率单元不同旁路结构的工作原理、性能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分析了功率单元旁路结构对变流装置可靠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功率变流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姚俊涛,刘飞,宫金武,查晓明[2](2016)在《整流器混合式级联多电平变频器功率单元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级联多电平变频器中,将部分功率单元的二极管整流器替换为PWM整流器,能够以较低的硬件成本实现能量双向流动。通过分析感应电机及其负载产生再生能量的特征,以及整流器混合式级联多电平变频器的回馈容量与PWM整流器配置参数的数学模型,建立感应电机再生能量与PWM整流器配置的映射关系。基于此提出整流器混合式级联多电平变频器的功率单元配置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王玮琦[3](2016)在《功率单元级联型高压变频器中性点漂移故障处理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单介绍功率单元串联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在功率单元故障时如何自动处于旁路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6年17期)
刘春松,杨奇,霍利杰,胡炫[4](2016)在《级联变频器功率单元负载回馈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出厂老化实验时造成的电能损耗,提出了采用级联型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负载回馈系统替代原有的纯电阻负载的方法,降低了老化系统的用电损耗,提高了整体节电率。介绍了功率单元的工作原理及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提出了功率单元负载回馈系统并网控制的结构图。回馈系统采用并网方式回馈功率,即可实现对有功电流的控制,又可进行无功补偿。并对此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功率单元负载回馈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6年07期)
赵文昌[5](2016)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故障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普及,级联式变频器被大量应用于驱动泵类、风机以及压缩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是目前节约电能、改造传统工业、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设备之一,但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发生各种故障。因此,对其故障诊断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以级联式变频器的功率单元为研究对象。在对级联式变频器的发展现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建立其仿真模型,并分别对其IGBT管的开路故障和直流母线滤波电解电容老化故障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其在各个故障情况下的输出信号进行详细对比分析,总结其各种故障的特征规律,并利用小波包分解提取信号的频带能量值,得到其故障特征向量,将其当作SVM的训练与测试样本。其次,文中系统介绍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相关理论,在SVM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算法克服了SVM所存在的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等不足,并介绍了LSSVM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针对LSSVM模型容易受正则化参数和核参数影响的缺点,采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来优化其参数,并介绍了PSO的基本理论。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速度和正确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来对LSSVM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IPSO-LSSVM模型应用于级联式变频器的故障诊断具有诊断速度快和分类正确率高的优点。最后,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级联式变频器故障诊断,并且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级联式变频器的功率单元进行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6-15)
孙河南[6](2015)在《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故障诊断与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级联式变频器在高压、大功率应用中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被广泛用于驱动风机、泵类及各种大型机械,已成为当今节电、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相对于传统的两电平变频器,其主电路功率单元增多了,大大增加了故障的可能性。级联式变频器的功率单元故障在变频器输出频率较低时对输出影响很小不容易被发现。若不能及时的诊断出该故障,将会形成很大的故障隐患。因此,研究准确高效的级联式变频器故障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级联式变频器的功率器件开路故障为研究的对象。首先对级联式变频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在MATLAB/Simulink模块下建立了级联式变频器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变频器功率器件在不考虑直流滤波电容老化因素的影响以及考虑其老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其开路故障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级联式变频器在不同情况下的输出信号,确定其故障特征信号的来源,并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其故障特征进行提取,从而得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的故障特征向量。其次,针对松散型小波神经网络在进行级联式变频器故障诊断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例如网络收敛的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一些缺点,为了提高级联式变频器的精度,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针对粒子群算法易早熟且后期迭代精度不高等缺陷,对其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进行了改进,并对其部分粒子进行了变异。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的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神经网络对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明显提高。最后,基于本文所采用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Lab VIEW设计了一套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故障诊断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进行故障诊断。(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2)
阎宏[7](2014)在《功率单元级联型SVG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网络的不断扩大和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无功和负序电流补偿设备也朝着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进而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功率单元级联型SVG(Static Var Generator,静止无功发生器)具有各功率单元独立、易于模块化扩展、无需多重变压器接入以及在输出相同电平下所需开关器件少等优点,成为了高压大容量补偿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功率单元级联型SVG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功率单元级联型SVG工作原理和拓扑结构,推导了级联型SVG在一般情况下的功率平衡方程,以此得出了实现级联型SVG相间功率平衡和电容电压平衡的充要条件:即控制级联型SVG每相吸收的有功功率等于零。由功率平衡方程分析,提出了通过引入级联型SVG输出零序电压分量这一自由度来保证级联型SVG在一般情况下功率平衡的方法。设计了级联型SVG电流前馈解耦控制策略和总体电容稳压控制方法。运用单极倍频调制方法,使得SVG单个功率单元输出波形在一个开关周期内脉动两次,等效开关频率成倍提高,并结合载波相移调制方法,产生级联型SVG各功率单元触发脉冲,达到了各功率单元的协调控制,级联型SVG总输出电压波形谐波含量明显减少。推导了级联型SVG与电网交换的有功功率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载波相移调制方法对相内各功率单元电容电压的影响,确定了由调制过程脉冲延时造成级联型SVG相内电容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并从能量吸收的数学表达式上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提出了在电流前馈解耦控制策略调制信号的基础上迭加一个与级联型SVG输出电流同向的有功电压来动态调节相内各功率单元有功功率的方法,保证了相内电容电压的平衡。分析了不平衡工况下级联型SVG相间电容电压不平衡机理和运行情况,提出了运用级联型SVG输出基波零序电压分量来满足相间电容电压平衡的方法,并给出了零序电压的求解过程和计算表达式。设计了不平衡工况下级联型SVG的控制策略,满足了相间和相内功率单元电容电压的平衡以及无功和负序电流的综合补偿能力,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4-06-12)
甘祥彬[8](2013)在《级联式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非对称运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高压变频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由于干扰造成的故障,本文提出了"功率单元非对称运行"这一解决方案。文中对如何实现该方案进行了描述,并就非对称运行对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本文来源于《变频器世界》期刊2013年08期)
郑晟[9](2013)在《中高压电力电子变换中的功率单元及功率器件的级联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近年高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增长过快、电能利用效率低且单位产值的电耗过高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十一五”计划中对于结构节能目标的实现。如何解决避免发电、输变电、配电直至用电环节中电能的不必要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无疑是电工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中高压、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在这其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紧跟这一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分别针对中高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针对现有中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拓扑中的前级整流装置所存在的缺点,利用了多脉移相变压器本身能消除部分电网侧电流谐波,提高其功率因数的优点,并通过高频化的手段减小了多脉移相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使其能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合。功率单元的级联拓扑使得整个系统完全可以以低压电力电子功率器件来实现中高电压、大功率、中高频率的能量变换,并采用合理的调制方式来避免双向开关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系统控制复杂程度,有利于降低系统整体成本。在此基础上,为了从理论上证明高频化的多脉移相整流变换技术同样能减小网侧电流谐波,本文建立了整个变换器的系统模型,对功率单元、高频多脉移相变压器、整流器一一列出电压和电流的开关状态方程,以证明网侧电流-输出电流的关系式与工频多脉整流具有完全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以说明12脉高频多脉整流器同样能消除网侧电流最主要的5次和7次谐波。此外,本文还详细比较了多种二次侧整流滤波电路对于高频多脉变换器网侧电流谐波的影响,详细分析了高频多脉变换装置工作模态,最终给出了网侧交流滤波电感、直流侧LC滤波网络、以及高频多脉移相变压器的参数设计过程。以期能给工程实践时的应用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以缩短项目研发周期。基于现有中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拓扑中的后级逆变装置拓扑相对较为复杂、需级联较多功率单元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功率器件串联的技术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文中提出了新型的基于高频变压器的器件串联均压拓扑,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由于该型器件串联均压拓扑采用无源器件构成均压电路,因而能避免门极均压控制电路设计的繁复和不稳定性,且损耗远小于传统的RCD箝位均压方式。此外,还通过串联均压电路在开关瞬态的等效电路,对均压电路中不可避免的寄生参数对器件均压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并给出了开关器件在开关瞬态所受的最大电压应力的计算方法。为了更好地保护串联器件,避免其受到寄生参数引起的电压尖峰的损毁,还引入二极管箝位电路来进一步完善基于高频变压器的器件串联均压电路。根据以上所得的开关瞬态等效电路,给出了二极管箝位电路的参数设计策略。为减少电力电子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功率密度和变换效率,且避免器件高频工作时,驱动线路寄生参数引起的EMI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文认为有必要将器件(IGBT)串联驱动电路集成到芯片级的串联IGBT模块当中,并实现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本文针对现有的IGBT串联驱动辅助电源拓扑进行了梳理和比较,认为非隔离型的IGBT串联驱动辅助电源更适合集成化的串联系统。因而针对性地提出了自举型的驱动辅助电源拓扑,并同样指出了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为最终将器件(IGBT)串联技术应用到中高压、大功率变换装置的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4-01)
于瑛[10](2013)在《级联高压变频电源功率单元IGBT的驱动和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IGBT驱动与保护的设计是中高压变频器研究开发一个难点与技术关键点.选用CONCEPT公司生产的2SD315A模块作为功率单元IGBT的驱动模块,详细阐述了驱动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外围的短路与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及其参数计算.经过长时间运行验证,该驱动电路能够很好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功率单元级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级联多电平变频器中,将部分功率单元的二极管整流器替换为PWM整流器,能够以较低的硬件成本实现能量双向流动。通过分析感应电机及其负载产生再生能量的特征,以及整流器混合式级联多电平变频器的回馈容量与PWM整流器配置参数的数学模型,建立感应电机再生能量与PWM整流器配置的映射关系。基于此提出整流器混合式级联多电平变频器的功率单元配置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率单元级联论文参考文献
[1].姜耀伟,刘永丽,杨大成,周阳.级联型电力电子变流装置功率单元旁路方式分析[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7
[2].姚俊涛,刘飞,宫金武,查晓明.整流器混合式级联多电平变频器功率单元配置[J].电力电子技术.2016
[3].王玮琦.功率单元级联型高压变频器中性点漂移故障处理技术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
[4].刘春松,杨奇,霍利杰,胡炫.级联变频器功率单元负载回馈系统的实现[J].电力电子技术.2016
[5].赵文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故障诊断[D].河南理工大学.2016
[6].孙河南.级联式变频器功率单元故障诊断与系统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5
[7].阎宏.功率单元级联型SVG控制策略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8].甘祥彬.级联式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非对称运行研究[J].变频器世界.2013
[9].郑晟.中高压电力电子变换中的功率单元及功率器件的级联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
[10].于瑛.级联高压变频电源功率单元IGBT的驱动和保护[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