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关键词: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干预;反思

一、案例背景

小李(化名)是笔者班上的一名学生,成绩一直位于全班倒数行列,平时也极少与教师、同学交流,甚至上课也鲜见抬头。

九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语文测试中。班中有两人作弊,小李是其中一个。笔者走到小李身边对他说:“知识不懂可以慢慢学,作弊可是影响个人品格的事……”可还没等笔者说完,小李猛地站起来,把桌子上的文具全都推到地上。并骂起脏话:“你××,难道只有我一个作弊,为什么只骂我?”笔者惊呆了,全班学生也被他一反常态的表现吓了一跳。随后,小杨像一头暴怒的狮子指着全班同学骂道:“全班该死……”笔者强压着心中的怒火,问道:“他们做了什么,你这么恨他们?”

眼泪决堤般地从小李的眼中涌出,他哽咽了。笔者想他心中一定有着莫大的委屈,于是轻拍他的肩膀,说:“有事慢慢说,让老师帮你分析一下。”小李边哭边喊:“他们全都欺负我。七年级就开始给我起绰号。”班里许多孩子都爱互相起绰号,有些绰号带褒,有些则带贬,大家也不太在意。于是,笔者说道:“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被人起绰号,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有谁叫过小李的绰号,站起来道个歉。”话音刚落,只听“唰”的一声,几乎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一起说道:“对不起!”笔者问小李:“你现在感觉好点了吗?可以接受他们道歉吗?”没想到他咬牙切齿地挤出一句:“如果他们再叫我的绰号,我是否可以杀了他们?”

此话一出,全班愕然!笔者赶忙开导:“这些事可以商量解决,不要太冲动,况且伤害了同学,你也会受到惩罚,那你的父母岂不更伤心?……“他们巴不得我死!”小李的眼神里充满了痛苦与愤怒。笔者知道,这已不是他的一时之气,必须慎重处理。

当天下午,笔者便约见了小李的家长。把上午的事与他们沟通后,他父亲的话更加出乎笔者意料:小李在家里也不爱说话,有一次他母亲在打扫房间时,发现他床下藏了一把刀。追问原因,他竟回答说:“全班都该死!”家长为此一直诚惶诚恐、忐忑不安,可又束手无策。

二、案例分析

小李的“突然发飙”属于一种隐性的攻击性行为,一旦爆发,其破坏性将超乎平常的言语攻击与身体攻击。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该结果?在与各方交流过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认知出现偏差.首先表现为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据了解,小李从小学起成绩就一直倒数,在一次次失败面前,小李开始自认为是班中“差生”,拖了班级的后腿,更是父母的“耻辱”,自卑心理就此形成。长此以往。他便认为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于是成了班上的“独行侠”。其次表现为对他人认识出现偏差(源于自我评价偏差)。在他看来,别人无意当中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是“有含义、有所指”的,甚至别人的举手投足对于他而言,都是一种伤害,都会引起他的不良情绪,如生气、情绪低落等。这一切如同一颗颗地雷,埋藏于他心中,随时都有可能一触即发。

二是外界环境的影响。现行教育一味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也很少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内心感受,以致于孩子的言行给别人造成伤害也浑然不知。同时,过分关注成绩也引起了各方的焦虑,成绩差的孩子会在无数的“排座次”和奚落中日渐消沉,家长、学校、教师也招致了无数的批评与质疑。在如此大环境下,学生能感受到快乐吗?会有阳光心理吗?

三、干预策略

“解铃还须系铃人!”有效干预方案的设计,依赖于对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和机制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在此案例中,我针对小李的行为成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干预:

1.个人认知干预,指通过改变或影响个体已有的认知思维模式来影响个体的行为水平的各种主动措施。认知是情绪及行为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认知才可以导引正确的行为方向。在案例处理中,笔者与小李进行了两次详谈。一次是进行倾诉性的谈话。笔者首先通过预设的数个问题,让其宣泄内心深处的不满:(1)你讨厌同学给你起绰号,原因是什么?(2)对于别人的行为,你是否制止过?他们的反应如何?(3)你是否认为教师与同学不喜欢你?根据是什么……

在倾诉过程中,小李一直哭着,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愤怒与痛苦;笔者则安静地倾听,适时给予安慰、劝解。待其情绪平复后,笔者又引导他进行移情训练。这是因为(攻击者)倾向于迅速地对社会情境做出反应,没有充分注意和利用环境中的社会线索,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经常仅仅选择性地注意和唤起攻击线索……而移情训练是让个体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上,对他人情境进行积极分享、平等关系和迅速配合的深层体验过程。

第二次谈话的侧重点是促其反思,我同样以问题作为导引:①你是否也给同学起过绰号?你当时是觉得好玩,还是有意伤害同学?②如果你给同学起绰号的出发点只是同学之间的玩闹,那么,你也可以把他们的行为理解为无蓄意伤害性的。③你认为教师、同学都不喜欢你,但你是否考虑过与个人主观性(先入为主)有关?是否可以列举出教师、同学给你留下的好印象或对你做的好事?④你说父母不喜欢你,根据生活经历,可以设想:如果此刻你发烧了,你父母会怎么做……

一系列的问题让小杨转入了较为理性、全面的思考。他开始降低敌意,跟笔者聊一些愉快的话题,心结逐步打开。

2.外在因素干预。外来因素是会直接刺激个人情绪的

受伤害者在遭受挫折后的情绪唤醒状态和行为反应取决于他对伤害者的归因。如果他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归因于伤害者的人格因素,那么,他的愤怒程度和攻击性要比归因于情境因素强烈得多。相类似的情景更容易唤起条件反射,并会加倍地放大或复制情景,从而引起当事人的情绪波动。因此,对外界不良影响的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笔者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在班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要注意个人行为与他人影响,学会换位思考。同时,笔者让学生列举日常交往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其本质进行讨论分析。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笔者让相关学生向小李道歉,小李欣然接受。

另一方面,笔者与小李父母沟通后,安排了一次父子真情对话。小李的父亲罗列了孩子在家中孝顺父母、主动承担家务等良好表现,并对孩子目前的情况表现出担心,说到激动之处甚至流下了眼泪。小李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他开始明白父母的责骂其实是一种鞭策,是一种爱。也许爱的方式不对,但父母是爱自己的。父亲还表示,自己今后会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小李也对父母表达了愧疚之情。

3.克服习得性无助干预策略。习得性无助是指“学生由于不断地经历来自教师、同伴、学校中的活动以及自身的否定反馈,逐步形成条件反射,最终导致学业失败”。习得性无助在小杨身上成了反射反应,从而令其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在此事后,笔者积极捕捉小杨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在语文小组活动中,笔者让他担任小组长,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还与各科任教师进行了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共同协助和支持,共同关注小李,适时给予鼓励……

这一系列的行为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小李的性格逐渐变得阳光、平静、温和,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明显提升,有时基础题能够达到中等水平,在九年级模拟考试中小李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四、个人反思

每次回想小李的案例,笔者都会“心有余悸”。试想:如果不是作弊事件让小李“爆发”,他的隐性攻击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其后果的严重性恐怕难以估计;如果不是“爆发”在课堂上,而是宿舍或其他没有成人在的场合,其攻击性行为又会对他人和自己产生多大的伤害?这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反思、警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显性的攻击性行为,还是“一触即发的隐性攻击性行为,都折射出我们教育的粗糙性、功利性。作为教师,我们都要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心态,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只有我们共同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防微杜渐,才能真正地实现建立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目标。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655400)

标签:;  ;  ;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