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论文_吴明作,申冲,崔晶,谢一鸣,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林农,生态系统,京郊,黄土高原,经济,系统,钉螺。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吴明作,申冲,崔晶,谢一鸣,王伟[1](2014)在《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浓度日进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河南境内黄淮海平原主体区域的商丘市民权林场与梁园区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测定了生态系统1年内各月份的空气离子的日进程,分析其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在不同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中有一定差别,在系统内各点差别较小;杨树生态系统的日进程格局基本一致,表现出近似的"U"型,一天中的高峰值出现在09:00~10:00与17:00前后;泡桐生态系统的日进程虽然在09:00~10:00也出现高峰值,但随后表现出单调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计量提供基础依据。(本文来源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期刊2014年06期)

孙晓辉,王翠,张婷婷[2](2013)在《阜新低山缓丘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阜新低山缓丘区大扁杏、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构建初期土壤酶活性演化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林农复合系统土壤酶活性都显示土壤表层高于下层。在植物生长期,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过氧化氢酶都呈"山脊"状变化且7月活性最高。在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中,脲酶活性呈直线增长,在9月活性达到最高值;在大扁杏林农复合系统中,脲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在各种林农复合系统中,蔗糖酶活性在6月较低,7—8月升高,9月开始逐渐降低。3种土壤酶活性间具有相关性,其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在0.713以上。(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3年12期)

王翠[3](2013)在《辽西低山缓丘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辽西地区大扁杏-玉米(花生)、南国梨-玉米(花生)4种林农复合模式中土壤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南国梨-玉米复合模式中含量最高。土壤养分含量在南国梨-花生复合模式中含量最大。南国梨复合模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大扁杏复合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都在树根际>作物根际>非根际,表层土壤高于深层土壤,树间大于作物间。经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经通径分析可知过氧化氢酶和速效磷是影响微生物总数量的主要因子,速效磷是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因子,过氧化氢酶是影响脲酶活性的主要因子,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3-12-01)

[4](2011)在《“十二五”湖北将重点规划血防林 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省湿地面积大,血吸虫病危害较为严重,其中钉螺感染率、人群感染率等重要指标较高。目前,湖北省平原湖区总结形成了湖区综合治理的"林水结合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疏浚河道沟渠、整治河道环境,将河道、(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03期)

杨伟光[5](2009)在《林农复合生态系统 支撑首都沟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沟域经济是京郊山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核心就是要发展与山区资源相关的生态产业。作者通过对沟域经济和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相关分析,提出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支撑沟域经济的发展,是保障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快速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具体措施和建议。北京的山区占到市域总面积62%,被定位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北京旅游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山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生活水平仍明显低于城区和平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沟域经济"、"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多个区县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通过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来支撑沟域经济的发展,是进一步保障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快速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科技潮》期刊2009年11期)

杨伟光[6](2009)在《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与首都沟域经济发展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的山区占到市域总面积62%,被定位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北京旅游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山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生活水平仍明显低于城区和平原,是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实现城乡经济(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09-10-13)

杨伟光[7](2009)在《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支撑首都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沟域经济"、"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多个区县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科技》期刊2009年10期)

宋西德,刘粉莲,张永[8](2004)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吕月玲[9](2002)在《渭北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渭北地区不同类型林农复合立体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表明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时间和物种资源 ,不仅对渭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有较好的生态改良作用 ,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刘玉民[10](2002)在《黄土高原400—500mm降水带内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评价及其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400-500mm降水带内典型的林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以彭阳县为例对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农、林、牧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评价的目的是以该地区现有的农林业生产经营模式为依据,通过综合评价选出较优的生产经营模式,将评选出的较优的生产经营模式直接用于农民生产,为该地区农民摆脱贫困提供帮助,并为各类决策层提供参考决策服务;优化的目的是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总体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方案,为退耕还林的具体实施提供帮助。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黄土高原400-500mm降水带内的典型农林业生产模式进行评价研究,评价时采用产值、劳均纯收入、资金产投比、成本利用率、投资回收期等5个经济指标,森林覆被率、土壤侵蚀量、复种指数率、系统成灾率、土壤养分平衡指数等5个生态指标,劳动力容纳量、产品丰富度、产品商品化率、模式示范作用等4个社会指标。 评价结果表明:林农复合结构的综合效益得分值最高,其均值为0.4843,是一种优选结构;林业结构综合效益评价值也较高,其均值为0.4427,但它不能协调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算作优选结构;传统农业结构综合效益评价值最低,其均值为0.1754,该结构最差。在林农复合结构中各种生产模式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其中果药结合模式的综合效益得分值最高,其值为0.6471,是一种优选模式;林药结合模式、林草结合模式、地埂仁用杏模式和果粮间作模式的综合评价值也都较高,是较好的生产模式,各地可根据情况合理引用。 以彭阳县为例,应用线性规划法对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内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前详细分析了彭阳县农、林、牧土地结构利用现状,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使彭阳县种植业土地面积减少了32029公顷,减少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3%;林业用地面积增加了6214公顷,增加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草地面积增加了25865公顷,增加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0%。同时对种植业、林业、草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尤其增加了经济作物和高产经济林的面积,使当地农民能够持续增加收入。 通过对优化方案可行性分析可知:优化方案在资源利用上是可行的,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适用性方面都是可行的,优化后使彭阳县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2-05-01)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阜新低山缓丘区大扁杏、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构建初期土壤酶活性演化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林农复合系统土壤酶活性都显示土壤表层高于下层。在植物生长期,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过氧化氢酶都呈"山脊"状变化且7月活性最高。在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中,脲酶活性呈直线增长,在9月活性达到最高值;在大扁杏林农复合系统中,脲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在各种林农复合系统中,蔗糖酶活性在6月较低,7—8月升高,9月开始逐渐降低。3种土壤酶活性间具有相关性,其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系数在0.713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明作,申冲,崔晶,谢一鸣,王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空气负离子浓度日进程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4

[2].孙晓辉,王翠,张婷婷.阜新低山缓丘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特征[J].防护林科技.2013

[3].王翠.辽西低山缓丘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生物活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

[4]..“十二五”湖北将重点规划血防林构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

[5].杨伟光.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支撑首都沟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潮.2009

[6].杨伟光.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与首都沟域经济发展思考[N].科技日报.2009

[7].杨伟光.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支撑首都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村科技.2009

[8].宋西德,刘粉莲,张永.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

[9].吕月玲.渭北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效益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2

[10].刘玉民.黄土高原400—500mm降水带内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评价及其结构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有螺江滩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建叁江管局农场遭受旱涝灾害的面积占受...惠安县城市森林评价指标框架综合治理与开发对低丘土壤容重的影响...低丘开发前后的土壤养分变化(湖南岳阳...土壤含水率和钉螺数量的关系

标签:;  ;  ;  ;  ;  ;  ;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论文_吴明作,申冲,崔晶,谢一鸣,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