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从创新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从创新角度重新审视

覃春(广西省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高坡小学广西柳州545600)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传递信息技能中的一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高耗时,低收效"的无效提问现象,必须更新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创新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以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新角度审视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06-02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之一,怎样更好地发挥其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从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突围出来,用现代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指导新世纪的语文教学。

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多于课文的理解,上课以教师主观的教路为主线,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记笔记,抄板书,连本该由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也要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这种标准化的学习模式,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开放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格格不入的。英国著名学者莫里斯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便是其创造性。"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创新应从课堂开始。

那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应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丝毫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得来的。而是通过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所获得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传递信息技能中的一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生搬硬套,搞形式主义的提问,不仅不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现象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其课堂"提问"的不当,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可谓关系到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感情的波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有苦心研究,精心设计,提问才有实用价值。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呢?

一、创设情境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质疑是极少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情境氛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热烈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去体验、去表达、去领悟、去抒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很多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问题不是学生有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需求。而是教师有没有真正地给他们机会、创设情境,让他们参与进来。下面我们来谈谈创设情境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种方法。

1、音乐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创设情境不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学《草原》一课,可选腾格尔的歌曲《天堂》来配乐朗诵,课堂上,随着音乐的变化,气氛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学生一定被吸引,整个思维,仿佛来到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仿佛都看到那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白白的羊群……好一派如诗如画的迷人风光,这样的气氛既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图画再现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图画再现情境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图画再现情境可以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多媒体等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缩短学生感知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引起想象,产生创新的灵感。如:一教师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教师先出示小动物:小野猪、小松鼠、小象,再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把它们去种树的过程演示一遍。老师相机提出问题:这三个小伙伴是怎样种树的呢?想不想知道?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争先恐后地提出许多问题。

3、语言描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语言描绘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犹如"灵感之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有独到之处。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小学教师是怎样利用语言描绘来创设情境的。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前,她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乌鸦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它感到很渴。忽然,它发现在山坡上有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它非常想喝到瓶里的水,可瓶口太细。哪位同学能帮助乌鸦喝到瓶里的水?学生们对于老师提的这个问题,通过回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带着好奇的心去思索,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重视提问的启发作用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陶行之说过:"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重在引导,课堂提问要特别注重,避免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尤其是一问齐答会造成学生思想懒惰、盲目附和、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课堂上切忌笼而统之的提问。其实,这种提问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且会照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使许多学生成为"南郭先生",而老师却不能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学情。提问形式不拘一格,但贵在目的明确,意图清楚,而且要有启发性。比如教师就某篇课文或某一方面所提出的一个或一组问题,实际上是为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过程而交流的话题,这一个或一组问题的解决及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教学目的的过程。因此,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课文的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积极性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教师必须想得清清楚楚。那么,怎样在课堂提问,才能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问要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问也是一样。

第一、要发问;选择发问的时机,在学生进入"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发问;发问后,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思考回旋的余地,"开车不等客"的作法,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讲究发问的方式,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使问题问得新颖,能发人深思。

第二、提问要启发性;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有效思维,获取知识,练就能力。但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思维免不了要受阻,这时侯,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就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但是,教师倘能清楚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及时地进行启发诱导,从不同的角度提一些辅助性的提问,不断启发追问、质疑、概括、小结,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培养了能力。

第三、沟通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要提问点拨,因势利导,这样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设计适当的问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一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共同找回失去的自信心。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是一种交流,不仅是个认知的过程,也渗透了情感成分。

第四、提问要因人而异。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他们有的聪明机敏,活泼大方;有的-呆板拘谨;不善言辞;也有的先天不足,反应迟钝。通过课堂的教学使他们都"学会"、"会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提问总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思考、会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既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又要适时"搭梯子",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五、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抛弃一个学生,对学校来说是千分之一的损失,但对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所以,课堂提问千万不要把差生搁在一边,置之不理。在课堂上提问时,因某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或启而不发,教师怕浪费时间,干脆放弃了;或因学生座位处于教师的视野中心区外,不易引起注意,无意识被遗忘了;或因消极定势的影响,教师缺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的习惯,而把注意力集中于一少部分学生,甚至还喜欢让个别尖子生包揽整个课堂活动,这无疑使中等生和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他们思维的惰性,并且自卑与逆反的心理将会影响师生感情的交流,这对课堂提问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课堂提问时应尽量"面面俱到",尤其对一些差生更不能操之过急,不应因提问一两次学生回答不出,就对他们失去信心,更不能用伤害感情的语言来对待学生,否则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教师来说,教室里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教诲。对个别差生,在提问中,教师要优先照顾,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学生应答完毕,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再充分肯定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期望。切不可对答题的同学白眼相待、讽刺挖苦,也不能无原则的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得体验,又指明努力方向。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而"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之目的。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配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新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让"课堂提问"贯穿教学的始终;让教育生存并发展下去;让学校成为个人成长和创造的一方沃土;让学生个人成为自我生命发展的主人;在学校这片绿色的土地上,让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一起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晓杰主编,《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34-37);

[2]张文全、周化宇主编,《提问技能.板书技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6);

[3]黄亢美主编,《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与实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7-19):

[4]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8月,(93)。

标签:;  ;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从创新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