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耕地分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等,耕地,农用地,质量,潜力,绥化市,成果。
耕地分等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娟,方俭[1](2019)在《宁夏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充分利用耕地质量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保护耕地,成为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建立利用等指数—标准粮食产量线性回归模型,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原、山地丘陵及山地丘陵与平原耕地3种类型为例,研究耕地利用等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得到不同耕地类型区自治区级耕地占补平衡利用等别折算系数,以期为土地管理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32期)
王虹皖[2](2019)在《芜湖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县级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思路和措施。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县级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模型,以芜湖县为例,测算其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研究结果:一是2003年芜湖县耕地整体向外输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值为8.64亿元,实际输出4.22亿元;二是耕地等别每增加一等,其额外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逐渐递减;叁是2003年芜湖县人均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补偿为1151元,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1.2%。研究结论:计算结果符合芜湖县实际情况,可为确定县域耕地保护指标、耕地生态保护补偿路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25期)
郭燕华,张志谭,张青璞,何东娟[3](2019)在《耕地分等评价中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方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系数是耕地分等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第叁次全国国土调查中耕地分等调查评价要求对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为了探索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技术方法,以期为全国开展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河北省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和分县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法更新测算全省土地利用系数,划定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应用更新测算的土地利用系数重新评价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分析土地利用系数更新前后的等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系数空间分布更合理,等别评价结果总体符合区域耕地质量本底特性,但评价结果与耕地等别内涵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耕地分等体系的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永侠,郭雅萍,张函,张丽红,桑婧[4](2019)在《基于阻隔因素的耕地质量分等因素插值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中的分等因素属性值估算受到大、中型山体阻隔影响,造成分等单元各分等因素属性赋值结果的失准。以青海省平安区为研究区,研究基于阻隔因素的分等因素属性值估算方法,并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函数插值方法进行了交叉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插值方法对3个分等因素空间分布趋势的模拟基本一致;由于插值原数据的特征与插值原理的不同,导致基于阻隔因素的插值方法对不同的土壤性质表现不一致。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土层厚度最适宜的插值方法是基于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而在土壤pH值插值中,基于阻隔因素的反距离权重插值精度最高;研究区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的插值精度比不考虑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11. 23%、10. 98%、7. 54%、9. 20%和15. 08%、11. 74%、17. 41%、9. 40%;采用基于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对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进行插值,二者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 927和0. 901。(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徐杰[5](2019)在《耕地质量分等参数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以下简称《规程》)为农用地质量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标和方法,该规程规定了农用地质量构成要素、指标体系、质量等级划分流程等内容,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二级区及特定区域内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然而,受基础资料精度和技术条件限制,多个省份存在着分等参数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方式、农田水利设施、土壤条件等耕地质量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分等参数的适用性提出考验。本文对湖北省耕地质量分等相关国家级参数验证研究,能够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等级与评价监测工作,有利于湖北省今后开展耕地质量分等相关工作的衔接。首先,对标准耕作制度进行分区,接着围绕着标准耕作制度、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最大单产等参数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实际分等参数以及各专家提出的分等参数调整意见,结合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从湖北省角度分析《规程》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标准耕作制度、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湖北省的耕地的分等参数结果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关建议。经过笔者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耕作制度分区;在对湖北省各县(市、区)收集到的资料,对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进行汇总与分析后发现,在分等工作的实际进行中,各县(市、区)并未对各自湖北省一级区与二级区的划分提出异议,未提出变更需求,经过调查研究现行的一级区和二级区比较符合湖北省现状,因此建议湖北省一级区与二级区的范围不作调整。(2)标准耕作制度;“一年叁熟、一年二熟”的县(市、区)的标准耕作制度建议不做调整。根据分等参数调查结果,熟制上以一年二熟为主,沿江平原叁熟制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虽然有“一年叁熟、一年二熟”的县(市、区),“油菜-早稻-晚稻”实际种植面积很少,甚至有的县(市、区)已经没有早稻、晚稻,但是考虑到标准耕作制度应反映耕地生产潜力,建议保留“油菜-早稻-晚稻”。(3)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湖北省的生产潜力指数需要重新调查。需统计各县(市、区)按照地形提交了种植作物播种日期和收获日期数据,以及湖北省地面气象站1981-2010年30年整编资料,将为以后调整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提供基础资料,建议及时补充《规程》中缺失地区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测算值,另外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测算应适当考虑地形因素以及极端气候对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的影响也不可忽视。(4)二级区基本参数;本文收集到的湖北省各个县(市、区)《**县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基础参数调查表》,对二级区基本参数的资料结合湖北省统计年鉴(2017年)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修正,由此得到了二级区基础参数的变化情况,由于篇幅有限,具体修正见后文。(5)分等因素;.湖北省原有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体系基本符合实际,可以继续沿用原有分等因素、分级赋分和权重体系。本文针对湖北省耕地质量分等参数尝试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和汇总,研究其在《规程》中具体说明以及各县市区实际采用的分等参数,再尝试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中部地区耕地质量分等参数研究领域的不足,对湖北省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赵玉领,王巍[6](2019)在《耕地分等定级现状及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个文件对耕地质量等级、耕地产能调查评价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对耕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和近些年成果应用实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叁位一体"保护体系的意见和建议。耕地质量相关概念描述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有5项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对耕地质量、耕地等级、土地质量等概(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19年02期)
李欣哲,李淼[7](2019)在《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陕西省耕地需求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耕地需求量预测是确定耕地保有量的重要依据。以陕西省为例,提出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通过选取标准耕地,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运用传统方法和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对2020年陕西省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传统方法预测中,只需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变即能满足规划期末区域内粮食的需求;运用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时,陕西省现有标准耕地数量小于标准耕地需求量,需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才能确保区域的粮食安全。(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邹妮,胡倩倩,海洋宏,焦云腾,程文仕[8](2019)在《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3年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的黄蒿掌村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在原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级新的土地质量修正,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的自然等、利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后,其耕地质量等别提升0.25~1.00个等别;地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等是对耕地质量变化影响较为显着的因素。可以看出,农用地分等修正方法能有效的对土地整治前后的耕地质量变化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是一种较好的检测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影响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董秀茹,姜欣怡,卢巍巍[9](201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营口市鲅鱼圈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及改造方向是耕地提质改造及耕地质量建设工作的基础,因此,合理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从分析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素的角度出发,以改善耕地质量限制因素、补耕地质量"短板",从而达到提升耕地质量为理论依据,构建了耕地质量提升理论潜力测算方法;并依据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因素类型,将待提升质量耕地划分为水条件提升型、土壤条件提升型及地形地貌条件提升型,依据各种耕地质量提升类型的特点,考虑耕地所处区域水文条件、土壤资源条件、地质地貌条件、农民的耕作习惯及经济可行性等因素,提出耕地等别现实提升潜力的测算思路。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鲅鱼圈区理论上可提升0.5等和1等的耕地面积分别62.17 hm~2和5.56 hm~2,对应的现实潜力分别为51.20 hm~2和3.83 hm~2。(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宁[10](201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绥化市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测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耕地数量以及质量的稳定性决定着耕地资源的安全性,耕地安全性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稳定性。对耕地生产力的评价要客观、准确。明确耕地的分布特点、数量大小以及生产潜力。根据耕地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以便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更好地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以及调节工业化发展与保护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关键作用,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农用地分等和耕地生产能力测算等综合理论知识,以绥化市为例,综合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方法等来确定绥化市农用地分等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数学模型,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测算,同时采用arcgis10.2软件对耕地进行空间分析,最后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等综合方法,测算研究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经济生产潜力,耕地现实生产能力等指数。研究结论如下:根据绥化市农用地分等结果发现绥化市耕地自然质量等别分为6~10共5个等别,其中7、8、9等叁个等别的耕地面积所占比重为98%以上,优质农用地所占的比例比较多;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耕地质量分布呈现区域性特点,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优质土壤主要分布在呼兰河、克音河之间冲积平原。经过测算绥化市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结果为:玉米的自然生产潜力18.9t/ha,水田的自然生产潜力11.2t/ha,旱田的自然生产潜力22.6t/ha;绥化市耕地利用生产潜力结果为:玉米的利用生产潜力18.4t/ha,水田的利用生产潜力10.9t/ha,旱田的利用生产潜力22.0t/ha;绥化市耕地经济生产潜力结果为:玉米的经济生产潜力17.8t/ha,水田的经济生产潜力10.5t/ha,旱田的经济生产潜力21.3t/ha;绥化市耕地粮食现实生产能力,即标准粮总产为43.04万t。绥化市耕地面积为216102.46ha,由此可以得到绥化市耕地粮食单产水平为1991.65kg/ha。绥化市耕地粮食生产潜力大小排名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利用生产潜力>经济生产潜力>现实生产能力,因此,绥化市耕地粮食生产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耕地分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究县级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思路和措施。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县级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模型,以芜湖县为例,测算其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研究结果:一是2003年芜湖县耕地整体向外输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值为8.64亿元,实际输出4.22亿元;二是耕地等别每增加一等,其额外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逐渐递减;叁是2003年芜湖县人均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补偿为1151元,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1.2%。研究结论:计算结果符合芜湖县实际情况,可为确定县域耕地保护指标、耕地生态保护补偿路径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耕地分等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丽娟,方俭.宁夏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9
[2].王虹皖.芜湖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J].中国集体经济.2019
[3].郭燕华,张志谭,张青璞,何东娟.耕地分等评价中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方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9
[4].杨永侠,郭雅萍,张函,张丽红,桑婧.基于阻隔因素的耕地质量分等因素插值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9
[5].徐杰.耕地质量分等参数调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赵玉领,王巍.耕地分等定级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土地.2019
[7].李欣哲,李淼.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陕西省耕地需求量预测[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
[8].邹妮,胡倩倩,海洋宏,焦云腾,程文仕.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9
[9].董秀茹,姜欣怡,卢巍巍.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营口市鲅鱼圈区为例[J].土壤通报.2018
[10].李宁.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绥化市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测算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