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创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知识,路径,模型,模式,组织,用户,贞观之治。
知识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李润洲[1](2019)在《研究生知识创新的表现、机制与路径——一种教育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的知识创新主要表现为新概念的阐释、新命题的论证与新理论的建构,而研究生知识创新的机制则表现为对发现的研究问题进行新颖回答,并给予充足的分析论证,是"研究问题+新颖观点+分析论证"的相互耦合与互为融通。因此,研究生进行知识创新至少应涵养批判性思维,发现研究问题;激发人的想象力,构想新颖观点;警惕思维的陷阱,学会分析论证。(本文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吴智勤[2](2019)在《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科研用户画像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高校图书馆科研用户画像以助力知识创新对于当前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非常重要。着重分析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用户画像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用户人口属性标签"和"用户科研属性标签"两类模型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科研用户画像模型构建方法,为科研用户画像落地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办公自动化》期刊2019年23期)
张森[3](2019)在《基于知识创新驱动的下一代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论述知识创新驱动概念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知识组织、知识发现角度分析了下一代机构知识库的特点及其建设模式,最后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制度建设、技术建设的角度总结了下一代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策略。(本文来源于《河南图书馆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何云峰[4](2019)在《让科研人员专注于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2019年度诺贝奖已陆续公布。这个主要奖励基础研究成就的国际最高奖几乎都是世界着名高校包揽的。这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高度集聚的知识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之一也应该是要追求世界一流的知识创新能力,尤其是基础知识领域的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9年30期)
赵月枝[5](2019)在《全球到村庄,东南到西北:探索新闻传播在地化知识创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本主义权力关系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扩张的过程中,通过从全球到村庄和从村庄到全球的视域转换,可以为打破资本主义全球化和都市化路径提供反思性的视角,从而开启审视全球权力结构和想象"新地球村"未来的全新维度。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要有自己的主体性和问题意识,需要在跨文化政治经济研究框架中,聚焦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基础的"工农联盟"所包涵的城乡关系视角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视角,以此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发展主义偏颇,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知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空间。(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9年10期)
邹月华[6](2019)在《探索乡村新闻传播的知识创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夏,"从全球到村庄:西部传播与乡村振兴"国际暑期班开启了"起誉东南,进学西北"之旅,以新闻传播学科力量助力西部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试图在概览与评述此次暑期班的思想精粹基础上,管窥当下乡村新闻传播的知识创新路径的探索过程。(本文来源于《现代视听》期刊2019年10期)
杨琪[7](2019)在《贞观时期国家知识创新的激励策略与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太宗君臣创造了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贞观之治,这与其成功实施多项国家重大知识创新工程密不可分。他们分别在激励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成功探索。在理论上,唐太宗君臣提出了"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罚当其罪"和"开物成务,终由外奖"的重要观点;在实践上,他们实施了"克己励精,自励励人""用人不疑,诚信为治""弘奖名教,劝励学徒""从善如流,不与辩争"四大策略以及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激励方法。这些成功探索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志华[8](2019)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优势,则需要依据自身知识密集的特点,不断优化知识服务模式,为知识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进而将知识创新逐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在知识创新中,应深入分析创新服务所需的知识类型,并结合环境要素构建知识创新过程,建立知识服务模式,进而引导企业形成知识创新的良性循环,并依托新知识研发新技术、新发明,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9年30期)
沈波,吴甜[9](2019)在《知识创新机制:基于组织记忆动态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记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而组织记忆系统知识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过程,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尚未系统地探究组织记忆过程中的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行为对知识创新机制的影响。本文从组织记忆动态视角,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知识创新的动态机制,并构建了知识创新的动态演进机理模型,最后通过演化仿真分析得出了组织记忆系统中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行为对知识创新的内部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组织学习和组织忘记都会对知识创新产生影响。企业只有充分利用组织记忆系统的内部机制,自发地进行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行为,才能打破知识创新的边界以更大地提升组织知识创新能力。本文从组织记忆动态过程中组织学习与组织忘记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创新机制,丰富并拓展了组织记忆与知识创新研究的理论视角,给出了企业管理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9期)
赵颖,张宇,李曙光[10](2019)在《价值取向、组织归属感与知识创新:高校海归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追求更高的科研平台和成就,我国高校海归人才出现了再归海现象,自我价值实现成为高校海归人才工作的关键动力,是高校对其进行组织管理的关键。能力和重要性是自我价值感的两个主要来源,知识创新绩效是形成海归人才个体能力感的主要因素,组织归属感则是体现海归人才在高校组织中重要性和良好成员关系的关键要素,结合呼唤型工作价值取向研究,建立起知识创新与组织归属感对自我价值感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对50余所高校中348名海归人才的问卷调查,运用MPLUS全模型路径回归分析发现:持有呼唤价值取向的高校海归人才具有更高的知识创新绩效及自我价值感,组织归属感越强则呼唤价值取向、知识创新对其自我价值感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发现、培养海归人才工作中的呼唤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通过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增强海归人才对高校的情感依赖即组织归属感,才能有效地促进其自我价值实现,吸引、保留高层次海归人才。(本文来源于《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知识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建高校图书馆科研用户画像以助力知识创新对于当前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以及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非常重要。着重分析了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用户画像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用户人口属性标签"和"用户科研属性标签"两类模型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科研用户画像模型构建方法,为科研用户画像落地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1].李润洲.研究生知识创新的表现、机制与路径——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
[2].吴智勤.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科研用户画像模型构建[J].办公自动化.2019
[3].张森.基于知识创新驱动的下一代机构知识库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
[4].何云峰.让科研人员专注于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J].上海教育.2019
[5].赵月枝.全球到村庄,东南到西北:探索新闻传播在地化知识创新路径[J].现代视听.2019
[6].邹月华.探索乡村新闻传播的知识创新路径[J].现代视听.2019
[7].杨琪.贞观时期国家知识创新的激励策略与方法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9
[8].陈志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探讨[J].知识经济.2019
[9].沈波,吴甜.知识创新机制:基于组织记忆动态过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9
[10].赵颖,张宇,李曙光.价值取向、组织归属感与知识创新:高校海归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