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退火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度,微观,组织,合金,晶格,力学性能,锰钢。
退火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张海霞,何佳,薛康,格日乐[1](2019)在《退火温度对(STO/YSZ/GDC)_4超晶格电解质薄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在Al_2O_3单晶基底上交替沉积SrTiO_3(STO)、8%(摩尔分数)Y_2O_3掺杂ZrO_2(YSZ)和Ce_(0.9)Gd_(0.1)O_(2-δ)(GDC),制备出四种不同退火温度的超晶格电解质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荧光光谱仪和射频阻抗材料分析仪对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样品进行形貌、元素组成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外延生长更为良好,晶粒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得到改善,薄膜和基底的结合变的紧密、清晰。(STO/YSZ/GDC)_4超晶格电解质薄膜在退火温度为800℃时电导率最大。(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9年06期)
甘贵平,庞靖宇,杨跃标,叶姜,赵征志[2](2019)在《罩式退火温度对高强IF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强IF钢的组织性能及织构的变化规律,采用温箱式电阻炉加热模拟罩式退火工艺,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强IF钢210P1冷轧板力学性能;对不同退火温度钢板的r90进行了统计并对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退火温度的罩式退火成品板进行了织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强IF钢210P1冷轧板的罩式退火过程中,提高退火温度将使晶粒明显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升高,n值略有上升,板材横向r值增加较明显,有利织构{111}取向密度增加,不利织构{100}取向密度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9年12期)
黄慧强,邸洪双,张天宇,闫宁[3](2019)在《两相区退火温度对高铝低硅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铝低硅TRIP钢进行两相区退火,通过分析退火后实验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建立了加工硬化指数与相组成的关系,探讨了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中贝氏体含量逐渐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先增大后降低,并在930℃退火时达到最大.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先增大后降低,930℃退火时抗拉强度为665 MPa,延伸率达到最大,为30%,强塑积约为20 GPa·%.EBSD统计和拉伸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为930℃时,残余奥氏体稳定性适中,从而在拉伸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加工硬化,推迟颈缩的发生,大幅度提高塑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唐维维,何维均,周正,刘庆[4](2019)在《轧制及退火温度对Zr705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锆合金(Zr705)在液氮和室温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变形量的轧制变形以及后续不同温度的真空退火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计及压缩实验等分析了轧制以及退火温度对Zr705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705合金由等轴的初生α相+(α+β)两相区组成,(α+β)两相区内的α与β相呈片层状。在轧制过程中,合金的(α+β)两相区内片状组织的取向发生旋转,且随变形量增大逐渐平行于轧制方向。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r705合金的硬度与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先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析出了细小弥散的ω粒子,后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发生了回复与再结晶。在相同变形量与退火温度条件下,液氮轧制变形态以及峰值时效态的强度与硬度要高于室温轧制样品,这可能是液氮温度有效地抑制了轧制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回复,保留的位错密度更高,导致β→ω转变驱动力更大,致使退火过程中析出了更多的ω粒子所致。(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逸飞,陆慧,孙绍恒,赵爱民[5](2019)在《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抗菌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钢在再结晶退火温度860~980℃范围内保温5 min,随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其晶粒尺寸逐步增加;α织构与γ织构强度下降,高斯织构强度上升;抗菌效果相似,抗菌率均达到90%以上;实验钢硬度呈微弱下降趋势,强度呈近线性下降趋势,塑性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姚沛文,杨洪波,刘环,邵明增[6](2019)在《退火温度对TA2/Q235爆炸复合板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TA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在500~600℃进行了退火处理,分析了退火温度对TA2纯钛晶粒尺寸及复合板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A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在500~600℃退火时,TA2纯钛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575℃退火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组织; TA2纯钛显微硬度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575℃退火时TA2纯钛显微硬度最高;综合考虑退火温度对TA2纯钛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TA2/Q235爆炸焊接复合板在575℃下退火较合理。(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杨丽芳,魏焕君,孙力,信瑞山,马成[7](2019)在《退火温度对冷轧中锰钢组织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系统研究临界区退火和全奥氏体区退火对中锰钢性能的影响,为中锰钢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650~900℃范围内系统研究了冷轧中锰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通过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试验钢的断裂特性。结果表明,试验钢在临界区退火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全奥氏体区退火。650~750℃退火时,抗拉强度在1 000MPa左右,强塑积超过30GPa·%,发生韧性断裂,宏观上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层状裂纹,微观下为大量韧窝;在800~900℃退火时,抗拉强度在743~1 154MPa范围内波动较大,强塑积不足10GPa·%,断口平整,发生脆性沿晶断裂;退火温度为650℃时,组织为片层状和等轴状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及大量渗碳体;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渗碳体逐渐溶解消失,等轴状组织所占体积分数明显增加,奥氏体体积分数也不断增加,在750℃时达到52.2%;退火温度为800℃时,有马氏体产生,奥氏体体积分数下降;退火温度为900℃时,组织基本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仅为14.6%。(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11期)
苗鹏,李元东,王慧,杨世杰,董澎源[8](2019)在《退火温度对铝/钢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退火温度对液固铸轧制备的铝/钢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SEM观察界面结合与组织形貌,结合EDS、XRD分析了界面物相成分,并测试了室温拉伸和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提高复合板界面区扩散层厚度逐渐增加,且扩散层厚度变化与退火温度成正比关系;铝元素和铁元素的扩散程度也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强,铝元素的扩散距离和扩散通量始终高于铁元素;退火温度为450℃时,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为大多数的Al_5Fe_2和极少量的AlFe,随着退火温度进一步提高,在界面处会形成Al_(13)Fe_4,FeAl_2,和Al_5Fe_2,还有硬脆的Fe_3Al和AlFe,而这两种硬脆的金属间化合物对界面是有害的。复合板的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提高持续下降,剪切强度先小幅增加随后连续下降,经450℃退火后的铝/钢复合板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为315.7 MPa和148.5 MPa。(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9-10-28)
李磊,史志铭,魏亮鱼[9](2019)在《退火温度对Cu-19Ni合金力学性能及细观损伤演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显微镜、MTS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分析和测试了不同塑性变形阶段Cu-19Ni合金退火前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合扫描电镜进而探讨了退火温度对Cu-19Ni合金细观损伤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保温时间60 min不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晶粒长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显微硬度下降。退火前,微观组织由大量细小晶粒组成,合金中条状组织大量存在。材料经过退火后,晶粒发生了不完全再结晶,条状组织减少。合金拉伸断口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韧窝尺寸和深度都增加,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Cu-19Ni合金形状因子随着应变增加而增大,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对归一化形状因子的函数拟合,建立了拟合方程D=a+be~(ε/c),揭示不同退火温度下Cu-19Ni合金宏观变形与微观组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0期)
姜世勇[10](2019)在《退火温度对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成品退火温度550~850℃对硅含量为0.60%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消除应力退火前、后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电工钢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铁损呈单调下降趋势,磁极化强度在780℃时达到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硬度在72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720℃之后下降非常缓慢。750℃消除应力退火使成品晶粒变得更加粗大、均匀,不同退火温度下的铁损均得到进一步改善,但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铁损改善的幅度越来越小;磁极化强度变化规律与铁损有所不同,750℃以下成品退火的样品磁极化强度得到改善,750℃以上成品退火的样品磁极化强度略有恶化。(本文来源于《电工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退火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强IF钢的组织性能及织构的变化规律,采用温箱式电阻炉加热模拟罩式退火工艺,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强IF钢210P1冷轧板力学性能;对不同退火温度钢板的r90进行了统计并对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及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不同退火温度的罩式退火成品板进行了织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强IF钢210P1冷轧板的罩式退火过程中,提高退火温度将使晶粒明显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升高,n值略有上升,板材横向r值增加较明显,有利织构{111}取向密度增加,不利织构{100}取向密度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退火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磊,张海霞,何佳,薛康,格日乐.退火温度对(STO/YSZ/GDC)_4超晶格电解质薄膜的影响[J].稀土.2019
[2].甘贵平,庞靖宇,杨跃标,叶姜,赵征志.罩式退火温度对高强IF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中国冶金.2019
[3].黄慧强,邸洪双,张天宇,闫宁.两相区退火温度对高铝低硅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唐维维,何维均,周正,刘庆.轧制及退火温度对Zr705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5].刘逸飞,陆慧,孙绍恒,赵爱民.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6].姚沛文,杨洪波,刘环,邵明增.退火温度对TA2/Q235爆炸复合板组织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7].杨丽芳,魏焕君,孙力,信瑞山,马成.退火温度对冷轧中锰钢组织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J].钢铁.2019
[8].苗鹏,李元东,王慧,杨世杰,董澎源.退火温度对铝/钢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C].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9
[9].李磊,史志铭,魏亮鱼.退火温度对Cu-19Ni合金力学性能及细观损伤演变行为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10].姜世勇.退火温度对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J].电工材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