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退耕论文_吴晓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退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退耕还林,延安市,阴山,黄土高原,张家口市,江口。

生态退耕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光[1](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郭福则[2](2018)在《山西省生态退耕空间布局及生态扶贫实施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山西省生态环境和生态退耕的现状,分析实施上一轮(2000-2013年)生态退耕实施情况,启动新一轮生态退耕的总体思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政策机制等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经济》期刊2018年06期)

刘超,霍永伟,许月卿,黄安,孙丕苓[3](2018)在《生态退耕前后张家口市耕地变化及影响因素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耕地变化与相关土地政策密切相关,为揭示生态退耕政策实施前后,耕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该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区——张家口市为例,分析了生态退耕前后(1989—2000年和2000—2015年)耕地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由1989年的1 090 031.02 hm~2减少到2015年的924 647.32 hm~2,持续减少了15.17%,特别是生态退耕后,耕地减少速度加快;但耕地仍然集中分布在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2)生态退耕前后,耕地转出与转入并存。与生态退耕前相比,生态退耕后耕地转换变化总面积增加121 695.72 hm~2,其中转出面积增加占88.72%;耕地主要转换去向由草地(17 063.59 hm~2)、建设用地(9 007.00 hm~2)、林地(8 932.72 hm~2)和园地(5 981.19 hm~2),变为林地(51 902.41 hm~2)、园地(40 311.23 hm~2)、草地(32 292.66 hm~2)和建设用地(23 152.11 hm~2)。3)生态退耕前后,耕地转换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退耕前,海拔和坡度分别是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转为草地、建设用地的主导因素;退耕后,耕地转化的影响因素多样化,海拔仍是耕地向园地转换的主导影响因素,人均GDP变化和到最近道路距离分别成为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和转为建设用地的首要因素。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草地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张家口市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锐,邓立争[4](2018)在《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生态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的补充,在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中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具有较强的现势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16期)

龚喜杰,李政强[5](2017)在《绿了家园 富了百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库车讯 (记者 龚喜杰 通讯员 李政强)“走入库车县,就像走入了森林,走入了一个天然大氧吧。”8月14日,在库车县游玩的甘肃兰州游客石峰说。这些年,不仅到过库车县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而且当地居民也明显感到,如今的库车县,沙尘少了,河流干净了(本文来源于《阿克苏日报(汉)》期刊2017-08-19)

孙晓兵[6](2017)在《生态退耕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可持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形式、程度以及结构趋于多样化,土地利用根据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引导着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化,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程致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凸显,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由此造成的粮食短缺、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威胁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退耕作为调整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应对土地利用过度干扰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退耕有效地促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步有所优化,生态系统功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因此,科学有效地辨识生态退耕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规避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风险,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调控对实现区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区域城市相对密集、人口稠密、产业集聚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加之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过度开垦、方式不合理、程度不集约、结构不优化等问题致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但经过十几年的生态退耕,生态退耕工程促使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步优化,生态环境功能不断完善。延安市作为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典型示范区,其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方式及程度等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生态退耕政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随着退耕过程的逐步推进而显着提高。本文基于生态退耕的背景,以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的延安市为典型区,以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效应—优化”为研究主线,在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和生态效应进行阐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景观分区以探究不同尺度的景观可持续利用模式,为其进行合理高效的生态退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借鉴,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生态退耕具有显着的空间分异性,土地利用转化因生态退耕而具有方向性和差异性。2000-2015年延安市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景观基底,其中,耕地面积快速减少,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面积稳步增加。生态退耕面积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退耕面积主要集中于高程第II级(925-1115m)、第III级(1115-1275m)和第IV级(1275-1442m)和坡度6~15、15~25,所占退耕面积比重均在70%以上。生态退耕过程中,耕地北多南少、林地南多北少以及草地分布相对均匀的空间格局致使北部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转化程度相对较大,而因南部耕地较少,退耕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的程度相对较小,退耕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占退耕总面积的94.26%。(2)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生态退耕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过程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与政策因素等的综合作用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且各因素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各驱动因素的综合作用来看,耕地变化主要因地均GDP变化量和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等因素,林地变化主要因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总人口密度变化、GDP年均增长率及到最近道路的距离等因素,草地变化主要因地均GDP变化量、坡向、总人口密度变化、高程和到最近县级中心的距离等因素,而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因高程、到最近县级中心的距离和地均GDP变化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来看,总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与耕地变化呈负相关,而非农业人口、农民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正向相关性。土地利用变化是在自然因素影响下各人文和政策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合理的对驱动因素进行管理与调控,可有效的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生态效应的时空格局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延安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有所增加,但其变化具有显着时空差异性。2000-2013年延安市植被NPP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植被NPP均值增加比率为68.053%,而植被NPP均值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2000-2013年延安市植被NPP轻度增加面积最大,而轻度减少和显着增加面积相对较小,其中,植被NPP基本不变、轻度增加和中度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比重高达95.980%。2000-2015年延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44.759亿元增加为264.720亿元,增长率为8.155%。各区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逐步增加,而其功能大致呈现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趋势,但其差异程度有所降低。2000-2015年延安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供给功能和文化功能均有所增加且各单项功能差异性程度逐步降低,其比例关系为17.560:11.844:3.586:1.000。(4)土地利用景观可持续模式分析。延安市土地利用景观呈现显着空间差异性,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利用以提升其景观可持续性。从土地利用特征、景观格局分异和生态服务功能等角度,运用系统聚类模型将延安市划分为四个区域,并从市域和区县两个尺度探究景观的可持续模式。市域景观可持续发展应在对市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状况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有效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协调土地利用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县域景观可持续发展应适度引导退耕耕地转化方向,优化林地、草地利用结构,科学优化城镇用地、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强化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同时,本文提出了持续推进生态退耕工程、合理有序优化农地结构、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科学平衡经济与生态效益以及着力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保障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杜国明,孙晓兵,刘彦随,郑惠玉,马榕徽[7](2017)在《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退耕是调整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应对土地利用过度干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科学掌握退耕格局与耕地格局演变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市为典型区,从生态退耕的整体特征、地形因素及区域差异等角度,探究生态退耕以来其耕地变化及退耕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生态退耕致使延安市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11 752.80 km2减少为2013年的9149.93 km2,退耕面积为2756.85 km2,退耕指数为22.15%,且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占退耕面积的95.29%;耕地与退耕面积主要分布于6~15°、15~25°坡度及第II级(925~1115 m)、第III级(1115~1275 m),且2005-2013年的生态退耕速率均高于2000-2005年的生态退耕速率;县域退耕面积及退耕程度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分异特征,而退耕重心与耕地重心均在延安市几何中心以北的安塞县与宝塔区边界,且生态退耕的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耕地重心则由北向南迁移。本文通过对延安市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可为黄土高原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进生态保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冬,焦勇[8](2016)在《同江呵护湿地:只为留“一张白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王冬焦勇)在冬日里的黑龙江同江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通透的空气、枯黄的草木在一袭白衣的大地上显现出原汁原味的生态美景。这个今年8月才正式“晋升”国家级的公园正在用慢节奏讲述着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前世今生”。听说湿地公(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日报》期刊2016-12-14)

张晓敏,王建伟[9](2016)在《我省八大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张晓敏 通讯员 王建伟)9月12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召开的“用活用好土地政策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后,我省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退耕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并从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以及用好用活城乡建设(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6-09-13)

刘栩如,张琳,杨磊,邱扬,王军[10](2016)在《黄土丘陵区生态退耕中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地形驱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丘陵区大规模生态退耕对该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野外调查和GIS分析,以典型黄土丘陵小流域大南沟为例,分析了1975—2007年生态退耕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地形驱动。结果表明流域大规模退耕前有小面积弃耕现象,耕地和荒草地稍有减少,林地增加,斑块数量增加,景观格局趋于复杂,破碎化严重。2000年大规模退耕以后,耕地大量减少,退耕地和荒草地约占流域面积75%,林地增加,各景观类型形状趋于简单、分布趋于均匀和集中。随退耕年限增加,林地持续增加,存在小面积的复垦现象,流域景观结构趋于复杂,但整体格局趋于合理。相对海拔和坡度是生态退耕最重要的两个地形驱动因子,大规模退耕后,耕地和果园趋向于中低海拔和坡度较缓的区域分布,荒草地基本不变,退耕地和林地趋向于高海拔和较陡的区域分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生态退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山西省生态环境和生态退耕的现状,分析实施上一轮(2000-2013年)生态退耕实施情况,启动新一轮生态退耕的总体思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政策机制等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退耕论文参考文献

[1].吴晓光.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2].郭福则.山西省生态退耕空间布局及生态扶贫实施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8

[3].刘超,霍永伟,许月卿,黄安,孙丕苓.生态退耕前后张家口市耕地变化及影响因素识别[J].自然资源学报.2018

[4].李锐,邓立争.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J].智能城市.2018

[5].龚喜杰,李政强.绿了家园富了百姓[N].阿克苏日报(汉).2017

[6].孙晓兵.生态退耕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可持续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

[7].杜国明,孙晓兵,刘彦随,郑惠玉,马榕徽.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

[8].王冬,焦勇.同江呵护湿地:只为留“一张白纸”[N].佳木斯日报.2016

[9].张晓敏,王建伟.我省八大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N].山西日报.2016

[10].刘栩如,张琳,杨磊,邱扬,王军.黄土丘陵区生态退耕中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地形驱动[J].水土保持研究.2016

论文知识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后粮...卢龙县15度至25度生态退耕图生态退耕政策及可持续农业地域模...不同地貌部位生态还草类型分布结构一7重庆市1997一2005年生态退耕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后...

标签:;  ;  ;  ;  ;  ;  ;  

生态退耕论文_吴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