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酯论文_张思,李航,吴会敏,郑兴莉,尹晓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硫氰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氰酸,乙基,色谱,西兰花,芜菁,细胞,分子筛。

异硫氰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李航,吴会敏,郑兴莉,尹晓刚[1](2019)在《超声辅助蒙脱土负载碘催化制备异硫氰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芳香胺和CS_2为原料,在碱性和蒙脱土负载碘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使用超声辅助制备异硫氰酸酯。实验研究了溶剂、碱性条件、碱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异硫氰酸酯收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6期)

孙莲,哈普拉·托留汗[2](2019)在《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溶剂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芜菁子中的异硫氰酸酯。以甲苯∶乙酸乙酯(5∶2)为展开剂在高效硅胶G板上展开。采用YMCPack ODS(4. 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分离后的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溶剂萃取法提取的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最低(11. 93μg·g~(-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最高(116. 37μg·g~(-1))。本实验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芜菁子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张宝华,史兰香[3](2019)在《一锅合成异硫氰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N-二乙基乙胺(Et_3N)为碱,甲苯为溶剂,伯胺和C_S2为原料,叔丁基碳酸二乙基磷酸酐(3)为脱硫试剂,在n(伯胺)∶n(CS_2)∶n(Et_3N)∶n(3)=1∶1. 1∶3. 3∶1. 1,二硫代甲酸盐合成段反应温度为室温,脱硫反应段为-5℃至室温的实验条件下,两步一锅合成了系列烷基、芳基和双功能基异硫氰酸酯化合物,收率77%~96%。本方法底物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对胺的各种保护基团耐受,不引起消旋化副反应。脱硫剂3作为一种新的脱硫试剂,商业易得,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朱叶,申雨珂,JOTHAME,Mupunga,吴元锋,毛建卫[4](2019)在《清炒方式对西兰花异硫氰酸酯含量及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兰花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经过内源性黑芥子酶酶解可得到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ITCs)。但是西兰花烹饪过程中黑芥子酶易失活,导致ITCs含量降低。该文研究新鲜西兰花(raw broccoli,RB)、直接炒西兰花(direct stir-fried broccoli,DS)、酶解后再炒的西兰花(hydrolyzed and stir-fried broccoli,HS)中各ITCs含量的差异,并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为对象,研究RB、DS、HS组西兰花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抑制作用,以及对B16细胞醌氧化还原酶(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RB组提取物中总ITCs含量最高,为(36.22±12.01)mg/100 mg;DS和HS组中ITCs含量分别为(10.64±2.41)mg/100 mg和(30.90±10.88)mg/100 mg,RB组与HS组提取物的含量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DS组提取物的含量最低。各组西兰花提取物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RB、DS、HS组提取物作用B16细胞后,细胞中NQO1的活性分别为(4.22±1.60)、(19.53±3.59)、(12.58±4.32)、(22.57±3.56)(nmol还原MTT/min/mg蛋白),RB和HS组提取物能显着提高NQO1的活性,与DS组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5)。由此可知,经过酶解后再炒的西兰花ITCs含量和活性与新鲜西兰花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该烹饪方法能有效维持西兰花的功能成分和营养价值。(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5期)

任鸿,盛丽丽[5](2019)在《功能化分子筛催化氮杂环丙烷与异硫氰酸酯[3+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固体酸催化剂对氮杂环丙烷与异硫氰酸酯间的[3+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效果,并对反应展开了一系列底物拓展。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催化体系下,反应都有不错的收率。并且通过催化剂重复性实验,也可以发现,经过多次重复利用的固体酸也可以起到有效的催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韩宇,程雨薇,沈敏熙,朱振宇,程超[6](2019)在《高温及其联合亚硒酸钠调控西兰花芽苗生理及异硫氰酸酯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高温及其联合亚硒酸钠对西兰花芽苗生理和异硫氰酸酯代谢的影响,通过高温胁迫及其联合0.1 mmol/L亚硒酸钠处理西兰花芽苗,分析发芽期间芽苗主要生理生化和异硫氰酸酯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相较蒸馏水处理,西兰花芽苗发芽期间经高温胁迫及其联合亚硒酸钠处理,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发芽4、6 d时芽长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蒸馏水处理组的79.39%和57.45%;发芽4 d时,丙二醛含量显着增加(P<0.05),为对照的1.67倍;4 d时芽苗总抗氧化能力也显着增加(P<0.05),为对照的1.56倍。高温及其联合亚硒酸钠处理下芽苗中异硫氰酸酯含量均显着提高(P<0.05),发芽4 d时其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36倍和3.35倍,其后随发芽时间延长异硫氰酸酯含量显着降低(P<0.05)。亚硒酸钠处理4 d,芽苗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处理(P<0.05),而黑芥子酶无显着变化(P>0.05),研究表明西兰花芽苗经高温联合亚硒酸钠处理是富集异硫氰酸酯和硫代葡萄糖苷的有效方式,且发芽时间以4 d为宜。(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贾刚刚,霍学兵,李琳[7](2019)在《异硫氰酸酯类液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几种含2,6-二氟-异硫氰酸酯结构的单体液晶材料并进行性能评测,确定该材料具备较高的相变温度、较大的光学各向异性常数(0.150~0.400)和电学各向异性常数(25.0~45.0),并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互溶性,单组分在混晶中占比超过10%~20%。(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朱叶[8](2019)在《西兰花异硫氰酸酯提取及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兰花种子中的硫代葡萄糖苷(GLS)经黑芥子酶或硫苷酶水解可得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异硫氰酸酯(ITCs),其中的4-甲硫基丁基异硫氰酸酯(Erucin)和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具有防癌和抗癌的作用,SF的抗癌活性比Erucin更高。为了提高西兰花种子中ITCs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以及研究萝卜硫素诱导小鼠黑色瘤B16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本论文以西兰花和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为对象,研究了提取方式对西兰花种子中ITCs含量的影响、不同清炒方式对西兰花ITCs含量及对B16细胞中醌氧化还原酶(NQO1)活性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了SF诱导B16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以西兰花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先酶解再提取(Enzymatic hydrolysis before extraction,EBE)、酶解和提取同时进行(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extraction simultaneously,EES)两种方式对提取液中ITC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西兰花种子为原料时,EBE组与EES组中的总ITCs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ES组中的Erucin含量显着提高(P<0.05)。以未纯化黑芥子酶和萝卜硫苷为研究对象也得出类似结论。但是以纯黑芥子酶和萝卜硫苷为研究对象时,两种提取方式对提取液中ITCs和Erucin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2)清炒是我国常用的西兰花烹饪方法。本论文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为对象,研究新鲜西兰花(Raw broccoli,RB)、直接炒西兰花(Direct stir-fried broccoli,DS)、酶解后再炒的西兰花(Hydrolyzed and sir-fried broccoli,HS)的提取物对ITCs含量的影响、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抑制作用,以及对B16细胞醌还原酶(Quinone reductase,QR/NAD(P)H:reductase 1,NQO1)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各组西兰花提取物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无显着差异(P>0.05);RB和HS组提取物能显着提高ITCs含量和B16细胞NQO1的活性,与DS组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5)。(3)利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F对B16细胞自噬小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5μM、10μM的SF对自噬小体的形成无明显影响,20μM和30μM的SF能明显促进B16细胞自噬体的生成。(4)研究了SF对B16细胞中的Atg5、LC3蛋白的表达以及SF诱导B16细胞自噬与PI3K/ERK/AMPK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表明,SF能上调Atg5和LC3蛋白的表达,SF可通过PI3K/ERK信号通路诱导B16细胞自噬,PI3K/ERK/AMPK信号通路抑制剂能促进SF诱导B16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当SF的浓度较低时,抑制AMPK信号通路对B16的细胞凋亡无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科技学院》期刊2019-05-19)

赵琼丽[9](2019)在《原位生成N-芳酰二氮烯与异硫氰酸酯环化合成恶二唑及其生物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恶二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氮原子和氧原子的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3,4-恶二唑类化合物是恶二唑类化合物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其在抗菌、抗肿瘤、抗炎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运用,它通常是药效作用的主要基团,具有与配体结合的能力。常用的构建恶二唑环的方法有:1)N-酰基-氨基硫脲的分子内环化脱硫;2)N-酰基腙的氧化环化;3)二酰肼的脱水环化;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多是2,5-取代的1,3,4-恶二唑,叁取代的1,3,4-恶二唑衍生物少有人报道,并且至今也没有系统的关于合成2-亚氨基-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报道。N-芳酰二氮烯是一类重要的偶氮化合物,其在材料光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同时,它也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可参与许多环化反应,例如:1)与α,β不饱和醛发生[2+3]环化;2)与烯胺、烯酮、α-氯醛发生[2+4]环化;3)和N-芳基亚正膦发生氮杂witting反应;4)与吖嗪酮或3-乙烯基吲哚发生不对称[3+2]环化。但是多数具有取代基的N-芳酰二氮烯不稳定,这种特性限制了这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且至今没有它与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报道。在本论文中,我们构建了一种简单且新颖的构建恶二唑环的方法:在无过渡金属的催化下,氮取代的酰肼原位生成N-芳酰二氮烯,再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经过环化、分子内重排和脱硫,得到了2-亚氨基-1,3,4-恶二唑。该方法避免了分离不稳定的N-芳酰二氮烯中间体,并且不需使用恶臭的异腈,操作简便,底物适用范围广。利用该方法,共合成了30个2-亚氨基-1,3,4-恶二唑类化合物,其中有27个化合物未经报道。随后,为了研究化合物的活性潜力,我们利用荧光猝灭的方法检测了这一系列化合物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g、1o、1u与人血清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潇涵,罗丽祯,李琳,王亦飞,马金成[10](2019)在《正交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及其抑菌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卷心菜,十字花科类植物,在液泡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和在细胞质中的芥子酶相互结合,反应生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本实验主要探究卷心菜中异硫氰酸酯的定量分析方法、优化卷心菜中异硫氰酸酯的提取方法以及测定卷心菜中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正交优化实验优化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卷心菜中异硫氰酸酯类物质的相关因素。实验中对超声波破碎时间、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四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选用正交表L9(34)设计四因素叁水平正交优化实验。采用梯度稀释法来探究卷心菜中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异硫氰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溶剂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芜菁子中的异硫氰酸酯。以甲苯∶乙酸乙酯(5∶2)为展开剂在高效硅胶G板上展开。采用YMCPack ODS(4. 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分离后的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溶剂萃取法提取的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最低(11. 93μg·g~(-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最高(116. 37μg·g~(-1))。本实验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芜菁子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硫氰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思,李航,吴会敏,郑兴莉,尹晓刚.超声辅助蒙脱土负载碘催化制备异硫氰酸酯[J].山东化工.2019

[2].孙莲,哈普拉·托留汗.芜菁子中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分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3].张宝华,史兰香.一锅合成异硫氰酸酯[J].应用化学.2019

[4].朱叶,申雨珂,JOTHAME,Mupunga,吴元锋,毛建卫.清炒方式对西兰花异硫氰酸酯含量及活性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5].任鸿,盛丽丽.功能化分子筛催化氮杂环丙烷与异硫氰酸酯[3+2]环加成反应的研究[J].浙江化工.2019

[6].韩宇,程雨薇,沈敏熙,朱振宇,程超.高温及其联合亚硒酸钠调控西兰花芽苗生理及异硫氰酸酯代谢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7].贾刚刚,霍学兵,李琳.异硫氰酸酯类液晶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J].安徽化工.2019

[8].朱叶.西兰花异硫氰酸酯提取及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19

[9].赵琼丽.原位生成N-芳酰二氮烯与异硫氰酸酯环化合成恶二唑及其生物学评价[D].郑州大学.2019

[10].王潇涵,罗丽祯,李琳,王亦飞,马金成.正交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及其抑菌效果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

论文知识图

13 酚类植物非营养成分和异硫氰酸酯包覆罗丹明B-葡聚糖异硫氰酸酯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异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荧光素标记的氨基酸...1 10 名健康受试者口服苯乙基异硫氰(a)用异硫氰酸酯染料对CNCs...

标签:;  ;  ;  ;  ;  ;  ;  

异硫氰酸酯论文_张思,李航,吴会敏,郑兴莉,尹晓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