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承载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碎石,密度,加州,极限,标准,含水量,空间。
承载比论文文献综述
彭安平,李亮,张智[1](2019)在《离散元表征的级配碎石加州承载比细观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离散元法构建符合真实级配的石灰石碎石二维细观模型,确定模型的细观参数与加载速率,研究级配碎石的加州承载比(CBR)试验。通过对试验和模拟中贯入力-贯入量曲线以及CBR值进行对比验证,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分析加载后的主应力方向、接触力链和位移矢量等细观机制变化规律。分析加载速率、摩擦因数与刚度比等参数对石灰石碎石CBR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降低,CBR数值基本呈缓慢降低的趋势;集料的纵向变化明显于横向变化,离散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级配碎石的细观作用机制;颗粒间摩擦因数的增加能够明显提高级配碎石的抗压能力,碎石体系的抗变形能力随着法向刚度大小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梁文波[2](2019)在《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不同难度太空任务,要求机械臂需满足刚度及工作荷载等不同条件,文中提出设计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先建立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动力模型,分析由八面体VGT及3-RPS构成的桁架机械臂结构形式,通过运用笛卡尔坐标及变分原理构建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笛卡尔坐标空间中表述刚体运动轨迹,利用卡尔单角对机械臂杆件转动过程进行描述;通过上述模型对机械臂实现初始位姿标定,以旋量理论为基础结合距离模型对机械臂位姿进行准确标定,使机械臂坐标系和测量设备坐标系间转换误差达到最小。仿真实验证明,采用文中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能够准确完成精密太空任务。(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建军,徐小明[3](2019)在《中、法标准承载比CBR试验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法国标准中的NF P94-078(1997)、NF P94-093(1999)和中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承载比CBR试验要求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用工程实例,采用两种试验方法进行了CBR试验,用实际试验数据对两种规范因使用土样颗粒特征、仪器设备、操作过程、计算公式、CBR值选取方法等不同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工程实际是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马秀丽[4](2019)在《级配碎石土的压实度与加州承载比CBR值关系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路基和路面运用材料承载力进行评判的主要指标就是加州承载比CBR值。CBR值和压实度可用于测量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两者之间产生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在厦门市海沧区某工程项目级配碎石土CBR值试验检测基础上,依据试验的分析结果得到路基级配碎石土的压实度和CBR值存在的正相关关系,提升工程建设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05期)
董月灯[5](2019)在《土的室内承载比(CBR)试验检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土是路基施工中重要原材料之一,室内承载比(CBR)是路基土和路面的强度指标,本文通过制作不同干密度的CBR试件,经过4昼夜饱水后检测膨胀量并做贯入试验,得到不同击实度时对应的土的CBR值关系。根据击实度与CBR关系图进一步判断所选择的土源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建设工程选择土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蒋凤,张莹,杨燕燕[6](2019)在《浅析承载比(CBR)试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承载比(CBR)用于评定基底层或垫层材料的相对承载力,是一项反映土体抗垂直位移和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能力的指标,当接近极限平衡条件时,兼可反映土体抗剪强度的相对量度,是评价填料强度的辅助指标。通过介绍承载比试验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对影响CBR试验的主要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其结果可供实际应用时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刘娟[7](2019)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承载比CBR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CBR最早由美国加州公路局提出用于评估公路路基土和路面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国外设计公路时,关于路面材料与路基土设计的都是使用CBR值作为设计参数。CBR值就是试料添加量要达到2.5~5mm范围内,它是单位压力根据标准碎石压力添加的载荷强度比值(7MPa或是10.5MPa)。随着我国在不断扩大的公路规模建设中,逐渐也使用CBR值来规范我国路基填料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华建设》期刊2019年02期)
谢政,王佐才,任伟新,胡可[8](2018)在《基于极限承载比的大跨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和依据,提出了基于构件极限承载比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极限能力分析,以及结构极限状态下的受力和构件本身的极限承载状态,定义了构件极限承载比、极限承载比均匀度和基准极限承载比等特征参数。进而根据构件极限承载比与基准极限承载比确定结构中的高承载构件,并对高承载构件进行内力监测方案设计。最后,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六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找出结构中的高承载构件及破坏路径,进而提出了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内力监测设计初步方案。结果表明:基于构件极限承载比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为桥梁结构内力监测设计提供定量化评价基准;通过基于构件极限承载比的结构内力监测所选取的监测构件与结构的真实破坏过程一致,可以减少低承载构件的监测,对于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内力监测的构件可以从原方案178个测试构件减少至59个测试构件,减少了低承载的监测构件,降低了监测费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谷淡平,凌同华[9](2019)在《悬臂式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水泥土承载比和墙顶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挡墙水泥土横向联系作用的影响,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简称SMW工法)空间变形特性显着,由于难以量化挡墙的空间变形作用和水泥土承载能力,目前SMW工法的设计并未考虑挡墙空间变形作用和水泥土对挡墙的承载贡献。通过对悬臂式SMW工法挡墙的变形及受力进行分析,求解得到挡墙空间变形的各项应变能,根据应变能与抗力的关系,定义了空间变形效应比和水泥土的承载比,同时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推求了考虑挡墙空间变形作用的墙顶位移解析解。将位移解析解与弹性支点法计算的位移值、实测位移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模型试验对影响SMW工法空间变形效应比和承载比的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考虑空间变形作用的解析解相比弹性支点法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测值;SMW工法的挡墙高长比、水泥土的弹性模量以及墙厚对空间变形效应比和水泥土承载比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潇[10](2018)在《承载比(CBR)试验及在高速公路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CBR试验进行系统阐述,指出其试验原理,试验中需要的试验仪器选择,实验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承载比试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具体的工程施工带来帮助。(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承载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不同难度太空任务,要求机械臂需满足刚度及工作荷载等不同条件,文中提出设计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先建立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动力模型,分析由八面体VGT及3-RPS构成的桁架机械臂结构形式,通过运用笛卡尔坐标及变分原理构建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笛卡尔坐标空间中表述刚体运动轨迹,利用卡尔单角对机械臂杆件转动过程进行描述;通过上述模型对机械臂实现初始位姿标定,以旋量理论为基础结合距离模型对机械臂位姿进行准确标定,使机械臂坐标系和测量设备坐标系间转换误差达到最小。仿真实验证明,采用文中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能够准确完成精密太空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承载比论文参考文献
[1].彭安平,李亮,张智.离散元表征的级配碎石加州承载比细观力学行为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2].梁文波.高承载比的可变结构空间桁架机械臂设计[J].科技通报.2019
[3].李建军,徐小明.中、法标准承载比CBR试验对比研究[J].港工技术.2019
[4].马秀丽.级配碎石土的压实度与加州承载比CBR值关系浅析[J].四川建材.2019
[5].董月灯.土的室内承载比(CBR)试验检测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9
[6].蒋凤,张莹,杨燕燕.浅析承载比(CBR)试验技术[J].城市建筑.2019
[7].刘娟.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承载比CBR试验[J].中华建设.2019
[8].谢政,王佐才,任伟新,胡可.基于极限承载比的大跨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8
[9].谷淡平,凌同华.悬臂式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的水泥土承载比和墙顶位移分析[J].岩土力学.2019
[10].刘潇.承载比(CBR)试验及在高速公路中的实践[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