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肥、膜对春玉米吨粮田的增产作用及其交互作用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静超,刘剑钊,梁尧,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1](2020)在《东北中部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养分管理模式的研究与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如何在肥料总量控制甚至减少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养分管理措施、提高种植密度,进一步挖掘东北中部黑土区春玉米的产量和肥料效应潜力,为春玉米超高产条件下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试验于2005—2013年在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进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2种模式,分别为普通高产养分管理模式(HYNM)和超高产养分管理模式(SHYNM),以先玉335和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系统监测群体产量构成及养分偏生产力,剖析不同产量群体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转运特征。【结果】在东北中部黑土雨养区,超高产养分管理模式(SHYNM)下全区测产玉米单产达15017 kg/hm2 (先玉335),其产量构成为收获穗数76154穗/hm2,穗粒数583,千粒重337.9 g。与普通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对氮、钾肥的相对需求比例明显变大。群体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高峰在6展叶至12展叶阶段和吐丝期至乳熟期,钾素吸收高峰在6展叶至12展叶阶段。通过大区和生产两个阶段田间实证,超高产养分管理技术显着提高了花后养分累积量和对籽粒养分的贡献率,可以实现在15000 kg/hm2产量水平下,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分别达50.2、100.5、100.5 kg/kg。品种间比较,先玉335比郑单958具有更好的产量表现,且植株养分向籽粒的转运效率更高,其籽粒中的氮、磷、钾累积量均高于郑单958。【结论】在合理提升密度的基础上,以"减控总肥量、分段供氮、花前重施磷钾"为主要原则的养分管理技术模式,配合化控措施,延缓了玉米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保证了后期干物质积累,在显着增加收获穗数的同时,保证千粒重和穗粒数不降低,在生产中稳定实现了14500~15000 kg/hm2产量水平,同时实现了氮磷钾养分的高效利用。
牛煜[2](2020)在《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玉米施用化肥过量和畜禽粪污资源利用低的现状,探讨了应用液体有机肥作基肥,不施种肥,仅追施化肥可行性及化学氮肥减量比例。采用田间试验,试验设T1:不施氮肥、T2:化肥(种肥+追肥)、T3:液体有机肥(67.5 t·hm-2)、T4、T5、T6处理基肥与T3相同,化学氮肥追施量分别为T2的40%、60%、80%,共6个处理。研究了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化学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基肥应用液体有机肥并减氮40%(T5)和减氮20%(T6)与单施化肥(T2)相比在营养生长期SPAD值提高5.9%(P<0.05)和5.2%,且在生殖生长期仍提高2.7%和0.7%。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利于玉米叶绿素合成并能延缓叶片衰老。(2)应用液体有机肥不施用种肥与T2处理相比在拔节期总干物质积累量提高22.4%(P<0.05),T5和T6处理与T2处理相比在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1%和0.3%、16.4%(P<0.05)和8.4%,在生育后期植株、籽粒生长速率提高了34.3%(P<0.05)和28.6%(P<0.05)、32.0%(P<0.05)和15.8%,收获指数提高了15.0%(P<0.05)和8.2%。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提高干物质积累量、调节各器官生长速率、优化籽粒所占比重。(3)T5和T6处理籽粒氮、磷、钾积累量分别提高22.4%(P<0.05)和9.5%(P<0.05)、46.6%(P<0.05)和28.3%(P<0.05)、46.6%(P<0.05)和63.7%(P<0.05);总氮、磷、钾积累量提高10%(P<0.05)和2.9%、23.6%(P<0.05)和24.1%(P<0.05)、5.2%和20.1%(P<0.05);氮、磷转运对籽粒贡献率提高20.4%(P<0.05)和34.2%(P<0.05)、77.1%(P<0.05)和42.6%(P<0.05);氮、磷、钾素收获指数提高11%(P<0.05)和6.3%、18.8%(P<0.05)和3.3%、39.2%(P<0.05)和36.4%(P<0.05)。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促进养分吸收、优化养分在各器官的分配与转运。(4)T5和T6处理百粒重提高3.16%(P<0.05)和0.53%,产量分别提高8.42%和5.78%,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含量提高4.9%(P<0.05)和5.7%(P<0.05)、1.8%和2.1%、1.2%(P<0.05)和1.1%(P<0.05)。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可实现高产优质。(5)T5处理的化肥氮利用率、化肥氮贡献率分别提高27.78%(P<0.05)、1.54%(P<0.05),T5、T6处理的化肥氮农学利用率、化肥氮偏生产力、总氮贡献率分别提高9.26 kg·kg-1和2.69kg·kg-1(P<0.05)、45.73 kg·kg-1(P<0.05)和18.26 kg·kg-1(P<0.05)、6.46%(P<0.05)和4.55%(P<0.05),收益增加854元·hm-2和245元·hm-2。基施液体有机肥减量追施氮肥具有良好的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条件下,基肥应用67.5 t·hm-2液体有机肥,不施用种肥对玉米拔节期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具有积极作用。应用液体有机肥减施40%化学氮肥,对玉米生长有积极作用。不仅能使植株提前进入生殖期,使籽粒率先形成,还能延长生殖生长时间,延缓玉米穗位叶的衰老,利于籽粒持续积累,具有良好的收获指数及经济效益。此外对玉米养分吸收积累也有较好的的效果,不仅能将营养器官内的大量养分转运至籽粒,还能将在生育后期从外部吸收的养分高效输送至籽粒,从而提高化学氮肥利用效率,并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提升,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本试验选用由丹麦先进工艺加工的液体有机肥,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畜禽粪污;有效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基肥应用液体有机肥且不施用种肥,提高农机播种效率,在生育旺盛期追施化肥的施肥模式,可缩短玉米营养生长期并延长生殖生长期,加快籽粒对养分的吸收速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李印娟[3](2020)在《小麦/玉米套作系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生长竞争恢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间套作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优点。但已有研究多是在充分灌水条件下开展的,对雨养条件下间套作的产量表现研究较少。此外,竞争恢复是间套作能够具有增产优势的重要原因,种间竞争动态变化和恢复生长机理的研究尚存不足。本研究以小麦/玉米套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探讨了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产量效应以及种间竞争对套作小麦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阐明了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的恢复生长的光合机理,以期为雨养地区发展小麦/玉米套作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雨养和灌溉处理下,小麦/玉米套作具有明显增产优势和土地利用优势。与单作小麦相比,雨养和灌溉处理下,套作小麦增产9.3%和14.8%:套作小麦边1行增产源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套作小麦边2行增产,雨养条件下源于穗数增加,而灌水条件下源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与单作玉米相比,雨养处理中套作玉米产量减少,边行劣势表现为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均显着低于单作玉米;灌溉处理下,套作玉米增产,内行优势源于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2)种间竞争促进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和光合能力的提升。套作小麦的竞争力强于玉米,具备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套作小麦的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单作小麦。种间竞争强度随着生育期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小麦开花期竞争强度最大。水分亏缺加剧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套作降低了套作小麦边行和内行初始荧光(Fo),提高了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潜在活性(Fv/Fo),因而套作边行和内行小麦的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单作小麦,雨养处理下生育期内平均值分别增加29.8%和18.1%;灌溉处理下平均值分别增加18.4%和8.4%。(3)灌溉有利于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的生长和生理的完全恢复。灌溉条件下,套作边行和内行玉米均表现出地上干物质的完全恢复生长;雨养抑制了其恢复生长,边行和内行玉米干物质量比单作分别降低29.8%和10.0%。灌溉条件下,套作玉米边行根系出现恢复生长,恢复生长开始时间早于地上干物质开始恢复生长时间;雨养条件下根系无恢复生长现象。与单作玉米相比,套作玉米边行和内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各项荧光参数(Fo、Fm、Fv、Fv/Fm和Fv/Fo)等生理特性表现出不同程度恢复:在灌溉条件下套作玉米边行和内行以及雨养条件下套作玉米内行各参数均有显着恢复;雨养处理下,套作玉米边行的SPAD和Pn在小麦收获后呈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各项荧光参数均没有明显恢复。光合荧光的恢复为作物恢复生长提供了光合生理基础,干旱破坏了光合机构,限制了玉米的恢复生长。在恢复生长阶段,套作玉米的蒸腾效率(TE)远大于单作玉米,表明套作玉米具有高效用水的潜力很大。(4)套作的冠层结构显着改变,影响了光能分布和水热特征。小麦/玉米套作系统改变了冠层结构,影响了光能分布和光能利用率。共生期,套作小麦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高于单作小麦。小麦收获后,仅灌溉处理下,套作玉米的株高和LAI大于单作玉米。套作系统中各位置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变化整体上呈现单峰曲线,不同位置PAR值大小显着不同。玉米播种前,套作玉米条带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套作小麦条带。小麦和玉米共生期,套作小麦条带在40cm-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套作玉米条带。小麦收获后,小麦条带土壤水分较共生期有所提升。不同处理对表层5cm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处理5cm-25cm各土层土壤温度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雨养处理不同位置各土层的土壤温度高于相应的灌溉处理。0-15cm土层的土壤温度的随土层的加深下降幅度较大,15-2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较为缓慢。雨养和灌溉处理下,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套作小麦光能利用率均增加;灌水处理下套作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共生期,套作小麦行PAR截获率平均在90%以上;套作玉米PAR截获率不超过2%;生育后期,套作玉米PAR截获率显着提高,平均为80%。雨养和灌溉处理下,套作小麦光能利用率均高于单作小麦。雨养处理下,与单作玉米相比,2015年和2016年套作玉米生育期内光能利用率分别降低了16.3%和23.4%。灌溉处理下,小麦收获前,套作玉米的光能利用率低于单作玉米,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的光能利用率高于单作玉米,总生育期内的光能利用率与单作玉米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可以改变种间竞争强度,影响作物的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荧光等生理过程;通过分析了套作系统内各组分的光能利用率和恢复生长阶段玉米蒸腾效率,阐明了间套作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内在机理。间套作冠层结构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影响了田间水热状况,改变了光分布格局,提高了套作系统整体的光能利用率。从地下(根系)和地上(光合、荧光和干物质等)综合分析了恢复生长动态过程,完善了恢复生长理论,为间套作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分析了小麦/玉米套作在雨养条件下的产量和土地利用优势,为休耕地区种植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发展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王卫杰[4](2019)在《东北典型区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作用与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覆膜滴灌技术是提高东北地区玉米产量、改变落后生产力、解决玉米生育期内降雨不均关键生长期供水不足问题、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土地资源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研究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对其科学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大田试验为基础,设置覆膜滴灌与不覆膜滴灌两种处理,另加当地传统种植为对照处理。光合和叶绿素测定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分析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响应特性、光合气体交换性能和玉米生长、光合产物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如下:1.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响应的影响(1)覆膜滴灌提高了暗呼吸速率有利于增强玉米的生理活性,灌浆期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13.30%92.52%和10.43%58.91%;提高了表观量子效率使玉米利用弱光的能力增强,抽穗—灌浆期平均值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9.32%17.38%和12.58%15.65%;使得拔节—灌浆期内保持低光补偿值有利于玉米利用弱光,其均值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低17.64%18.60%和13.23%17.59%;提高了拔节—抽穗期的光饱和点,有利于增大玉米暗反应能力;增大了拔节—灌浆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增强玉米最大同化能力。拔节—灌浆期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而表观量子效率呈上升趋势。(2)由光响应曲线得到,覆膜滴灌有利于玉米拔节—灌浆期对高光的利用;覆膜滴灌的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对照处理,有利于玉米光合气体交换;覆膜滴灌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玉米的蒸腾作用,蒸腾速率光响应呈现地表滴灌>覆膜滴灌>对照处理。有效辐射在02100μmol m-2 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光强升高先上升后平稳,胞间CO2浓度先下降后平稳。2.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气体交换性能的影响(1)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气体交换参数随生育期推进先增长后下降,各处理气体交换参数的峰值和最小值(胞间CO2浓度)均出现在拔节—抽穗期。覆膜滴灌提高了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生育期平均净光合速率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7.58%10.50%和18.79%25.08%;小幅减弱了玉米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2)日变化测定中,玉米单日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现“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12:00,蒸腾速率峰值出现在14:00;光照对光合性能影响很大,随光强的减弱净光合速率快速下降;8:0014:00胞间CO2浓度保持低值;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峰值出现在早晨和傍晚。覆膜滴灌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5.67%6.89%和15.35%18.73%,增强了玉米的光合作用;日均气孔导度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13.31%13.73%和25.51%32.22%,增强了叶片气体交换能力;覆膜滴灌对玉米的日均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地表滴灌的日平均蒸腾速率比覆膜滴灌高12%左右,比对照处理高8.66%20.74%,覆膜滴灌减弱了玉米蒸腾作用;覆膜滴灌小幅提高了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成负相关。3.覆膜滴灌对玉米生长、光合产物及水分利用的影响(1)株高和茎粗呈现拔节期快速增长,抽穗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株高受降雨影响,干旱年份表现为覆膜滴灌>地表滴灌>对照处理;覆膜滴灌有利于茎粗的增大。(2)覆膜滴灌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势、受光和源供能力、叶绿素的积累和叶片水分保持;提升了玉米净同化率,高峰期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5.89%31.36%和9.66%33.39%;为光合物质积累和茎叶干物质转运提供了良好环境;茎叶总转运量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14.90%17.44%和62.87%89.49%。(3)覆膜滴灌的经济产量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13.66%20.10%和39.56%43.88%;WUE比地表滴灌和对照处理高26.05%29.72%和26.60%38.53%。
伍大利[5](2018)在《滴灌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分布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国东北地区的玉米生长受到气候变化(季节性干旱、冷害)的影响,在施肥技术方面,农民习惯于一次性施肥,可能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下降问题。滴灌施肥是同时解决水分与养分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在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等)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东北玉米生产中,对于高效、实用、经济的滴灌施肥方式缺乏深入的研究,为了明确东北气候及土壤条件下,滴灌及不同滴灌施肥模式(地面、地下及膜下滴灌)对玉米的增产增效效果,本研究分别在沙土和黑土上进行了 4年和2年的田间滴灌施肥试验,设置了 5个处理,分别为雨养(CK)、滴灌(DI)、地面滴灌施肥(SDF)、地下滴灌施肥(SSDF)及覆膜滴灌施肥(SDFP),评价了不同滴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同时,在沙土上设置了一个两个氮水平(N240及N180)试验,以农民习惯为对照,比较了滴灌氮肥(DF-N)和滴灌氮磷钾肥(DF-NPK)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沙土地上,与雨养(CK)相比,在干旱年份,滴灌(DI)显着增加了玉米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干物质累积、肥料偏生产力及产量,但水分生产力没有显着提升;在多雨年份,DI没有增加玉米产量。无论在多雨年份还是干旱年份,滴灌施肥(SDF、SSDF及SDFP)均显着增加了玉米产量、肥料偏生产力以及水分生产力。(2)两种土壤相比,滴灌施肥在沙土上的增产幅度(SDF:31%-53%)要高于在黑土(SDF:11%-24%)。在滴灌水分优化(DI)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滴灌施肥进行养分优化,在沙土和黑土上的增产幅度分别为9%-11%和3%-7%。(3)在沙土和黑土上,三种滴灌施肥方式之间的干物质累积、产量以及肥料偏生产力方面均没有显着差异。(4)在沙土地上,滴灌氮磷钾肥相对于滴灌氮肥,显着促进了磷的吸收、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回收率及水分生产力。(5)在沙质土壤中,DI、SDF、SSDF和SDFP的净收益分别为13%、28%、31%和10%;黑土上,无论是滴灌还是任何一种滴灌施肥处理,都没有明显增加净收益的优势。(6)滴灌施肥显着增加了玉米的总根系干重及根长密度,并且主要是增加了 0-20cm 土壤深度细根(直径L<0.5mm)根长,在宽窄行种植条件下,滴灌施肥增加了玉米窄行上的根长密度。综上所述,建议在沙土上采用SDF和SSDF提高玉米产量、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不建议在黑土上采用滴灌和滴灌施肥。
曾沐梵[6](2017)在《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过量氮肥投入导致中国农田土壤发生显着酸化,对未来粮食安全的风险日益加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大量研究表明,定量评价土壤酸化过程不仅为阐明酸化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还能为未来酸化治理提供政策建议。相比而言,对于农田土壤酸化过程定量化的研究相当缺乏。为深入理解农田土壤酸化过程,特别是揭示驱动土壤酸化的关键过程,定量研究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明确未来基于酸化改良的农田管理措施,验证基于模型分析的缓解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产生氢离子(H+)的农田物质循环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揭示物质循环过程H+产生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定量关系,明确土壤pH对土壤氮素循环和氮肥产酸量的影响;利用土壤酸化模型定量评价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提出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的措施,并结合田间试验验证改良措施对缓解土壤酸化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定量了不同类型氮肥的氢离子产生量、以及物质循环过程氢离子产生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关系。铵态氮肥处理的H+产生量是尿素处理的3.8倍,高于两种肥料H+产生的理论比值2.0;实际肥料产酸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硝化反应能力,硝化能力越强的土壤两者H+产量比值越接近理论值。在非钙质土壤上,氮(N)和碳(HCO3-)循环过程的产酸量与土壤盐基离子库的减少量呈显着的1:1正相关;在钙质土壤上,两者仅呈正相关。验证了非钙质性农田土壤,可以通过外源物质的输入-输出平衡计算H+产生量,量化土壤酸中和能力的变化,即实际土壤酸化速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揭示了土壤pH对氮素循环进而对肥料H+产生量的影响。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土壤硝化、反硝化、氨挥发降低,淋洗液中的铵硝比显着增加,氮循环过程的氢离子产生量也显着降低;不同土壤类型对pH改变肥料产酸量的效应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效应在硝化能力弱的土壤上不显着;等量氮肥施用条件下,中性土壤与碱性土壤实际酸化速率相近,显着高于酸性土壤,而中性土壤缓冲能力一般较低,其酸化问题应受到关注。3.明确了长期施肥情况下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量化其贡献。基于我国三个长期定位试验的测定数据,应用进一步发展的VSD+模型模拟了农田土壤酸化趋势。模型很好的反映了不同条件下(气候、轮作体系和土壤类型)长期施用肥料对土壤pH和盐基饱和度的影响;在酸敏感区域的土壤上,定量了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发现在氮肥施用处理中N过程占总H+产生量的80%,而在不施氮处理中,盐基离子吸收也是土壤酸化的重要来源,约占总H+产生量的1/3。4.证明了提高氮肥利用率(NUE)能够显着降低农田土壤酸化速率。通过对不同缓解措施的预测发现,最有效的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是优化氮管理,降低铵态氮的输入和硝态氮的淋洗,以及施用有机肥来增加盐基离子(BC)的输入,维持土壤BC平衡。结合三年的田间试验表明,NUE提高20%能够降低23%的肥料H+产生量。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阐明了农田土壤酸化的过程,即揭示了非钙质性土壤上外源物质输入产酸量与实际土壤酸化1:1的正相关关系,从外源物质产酸量的定量研究中,明确了中性土壤的酸敏感,定量评价了农田土壤酸化主要驱动力的贡献,指出优化氮肥管理,合理降低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洗,通过施用有机肥、石灰等,保持土壤盐基离子平衡,是缓解高度集约化农业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
王桂荣[7](2017)在《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位于我国缺水最严重的海河流域,是华北地区地下水严重漏斗区,可用水量只有世界平均用水量的1/28。农业是河北省用水量和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农业灌溉存在灌溉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低和用水浪费严重问题,呈现“短缺-超采-低效-浪费”的现状。为解决农业节水问题,农业科技人员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经过10多年的研发,构建了一系列的种植业高效用水模式。本文选择典型的粮食、蔬菜、果树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对其技术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以及农户采纳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进行效益评价。其中,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412.18元/公顷、5699.3元/公顷、1352.5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5464.04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1876.59%、34.46%、8.65%、49.92%;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73.07元/公顷、1495.71元/公顷、126.14元/公顷,综合效益为2694.9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4.19%、9.38%、0.78%、8.35%;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876.76元/公顷、743.06元/公顷、1691.6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3311.43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99.74%、7.55%、12.82%、26.88%;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5239.92元/公顷、4630.59元/公顷、216.96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0087.47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2.33%、6.46%、2.45%、3.3%;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10591.42元/公顷、8729.63元/公顷、313.71元/公顷,综合效益为19634.76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52.81%、29.96%、11.22%、37.77%;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别为2172.92元/公顷、3451.23元/公顷、75.17元/公顷,综合效益为5699.32元/公顷,分别比常规地面灌溉高3.69%、13.27%、1.23%、5.83%。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分别为0.863、0.907、0.912、0.834、0.692、0.825,都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非有效性,存在技术模式生产要素投入配置不合理,规模与投入产出不相匹配的现象。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优势未完全发挥,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效率改进空间,潜力有待挖掘。从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技术培训的影响;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经营面积、增加投资、技术培训、参加保险和土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主要受户主年龄、技术培训和经营面积的影响。其中,技术培训是影响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第三,以小麦玉米三大高效用水技术模式为例,基于结构方程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均有正向作用,其中社会效益对其作用最大,影响系数达到0.369;生态效益影响系数为0.190;经济效益影响系数为0.169。说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模式的综合效益作用较大。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看,三者呈相互促进关系。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优势在于省工、省水、省肥、省药。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肥料的利用;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更加注重对中低平原浅层咸水的利用开发,避免大量开采地下水;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更加注重作物潜力的开发,利用两年三熟代替一年两熟制度,土地修养生息的同时,发挥对雨水利用。三种技术模式各有优点,同时三种高效用水技术模型结合两晚技术,提高了作物产量,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分析了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校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途径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小麦玉米为例,运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采用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技术模式属性特征不同,同一因素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采用呈正向影响,而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省工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经营规模、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技术模式了解程度、是否省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是否需要政府补贴对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土地细碎化程度、了解技术模式、是否增加产量的认知对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是否省水的认知对三种技术模式采用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农民对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节水功能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考虑了其他因素。技术培训对三种技术模式的采用都起到正向影响。最后,从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以上途径,为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推广,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经济价值奠定基础。
卜令铎[8](2013)在《旱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构建、评价及区域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旱地总国土面积70%以上,干旱半干旱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3%,旱地作物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部分。然而,旱地作物的实际产量不到产量潜力的50%。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生产越来越倚重于作物单产的提高。与此同时,气候变暖和降雨持续下降将是21世纪旱地作物增产最严峻的挑战。因此,充分理解旱地作物高产的机理,不断优化旱地雨养农业水分管理措施,构建和完善旱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体系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业区的春玉米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田间试验,验证Hybrid-Maize模型覆膜模块的适用性;以验证后的覆膜Hybrid-Maize模型为指导,量化并成功构建了耦合大气-作物-土壤的旱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并进行田间验证,明确旱地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同时利用历史气象资料和作物模型模拟探索黄土高原春玉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和适应措施。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本文将具有覆膜模块的新版Hybrid-Maize模型应用于黄土高原旱地玉米的生产模拟。田间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灌溉、雨养和覆膜条件下对生物量和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的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基本吻合,对总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表现出较高的模拟精度。(2)利用校验后Hybrid-Maize模型对近50年长武地区的旱作春玉米产量潜力估算表明,在无水分限制条件下,当地春玉米产量潜力为14.1t ha-1,在水分限制条件下为12.7t ha-1,覆膜条件下的产量潜力为15t ha-1。同时,基于气候资料和模型对当地春玉米品种、播种日期、种植密度、水分养分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构建了耦合土壤-作物-大气综合管理的旱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经过3年田间验证表明,该体系能够实现产量潜力,平均氮肥利用效率61kg kg-1,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35kg ha-1mm-1。(3)砂砾和地膜覆盖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了光能的捕获和利用,加快玉米营养生长期植株冠层的生长发育速度。因此,覆盖有效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与传统的砂砾覆盖措施相比,地膜覆盖能够更有效的改善玉米苗期土壤水热状况,更适用于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春玉米增产。(4)覆盖处理显着加快了玉米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进程。花期强壮的植株冠层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了粒数的增加;花期的提前直接导致籽粒灌浆周期的延长,促进了光热资源的捕获和利用,显着提高了籽粒干物质的同化和转移量,从而显着提高了粒重。因此,花期的提前是覆盖促进旱地春玉米增产的重要机制。(5)吐丝后揭膜能够缓解生殖生长期植株衰老,提高灌浆期冠层光合速率和干物质同化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玉米总生物量、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揭膜导致籽粒干物质的显着增加归因于吐丝后“源”(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和“库”(穗粒数和粒体积)的协同增加。与玉米全生育期覆膜相比,吐丝后揭膜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更适用于玉米花后降雨充足的半干旱地区。(6)利用Hybrid-Maize模型对整个黄土高原春玉米生产的模拟研究显示,自1980年,黄土高原气温升高、辐射和降雨下降,导致春玉米产量潜力显着下降,并加剧当地雨养生产的水分亏缺。气温升高是玉米产量潜力下降的首要原因,(占产量潜力下降总量的68.7%),特别是玉米生殖生长期(7-9月)的升温显着缩短籽粒生长周期,直接导致减产;其中最低气温升高是降低产量潜力的主导因素,最高气温的升高是降低水分满足率,是加剧水分亏缺的主要原因。辐射下降是造成玉米产量潜力下降的次要原因(占产量潜力下降总量的24.6%)。年季间的降雨波动加剧了水分亏缺,是造成雨养生产水分亏缺的另一因素。(7)区域模拟显示,若不更新品种,近30年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生长季(4-9月)有效积温(>10°C)的持续升高将导致玉米生育周期显着缩短,其产量潜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将持续下降。依据各区各年代4-9月的积温升高幅度确定的适应性品种(晚熟品种)能够充分适应升温环境,生育周期延长,产量潜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持续提高,是应对黄土高原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此外,持续发展旱作农业保水措施(如地膜覆盖)有利于缓解未来降雨的下降,从而保障旱区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赵敏[9](2006)在《化肥对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以东陵白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化学分析和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氮、磷、钾、锌肥对青贮玉米N、P、K养分吸收、产量形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1)分析说明了青贮玉米在生育进程中全株N、P、K的浓度、吸收累积量、吸收速率等变化规律及与施肥的关系,提供了每1000公斤干草需要吸收N、P、K、Fe、Mn、Cu、Zn的数量;(2)应用一元三次方程很好的模拟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干物质和蛋白质产量及N、P、K养分吸收量与出苗后天数之间的回归关系,并模拟了干物质、蛋白质累积和N、P、K养分吸收的最快速率及出现时间;(3)氮、磷、钾化肥可显着提高青贮玉米鲜草产量,氮肥增产50.2%,磷肥增产36.4%,钾肥增产13.2%,锌肥对产量影响不显着;(4)查明了收获期青贮玉米全株及茎叶粗纤维、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的含量和单株产量以及施肥的影响;(5)查明了全株和茎叶粗灰分、P、K、Fe、Mn、Cu、Zn等矿质元素含量、单株产量及施肥的影响。以期为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刘广才[10](2005)在《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西北一熟制灌区当前生产中广泛种植、且间套优势明显的春大麦/春玉米、春小麦/春玉米等禾本科/禾本科间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田间小区试验、根系分隔微区试验和根系分布测定,从间套作作物地上部生长和养分吸收积累动态、地下部根系时空分布动态等角度,研究了春大麦/春玉米和春小麦/春玉米间套作、春小麦/不同品种春玉米间套作中不同种类作物和不同品种作物营养竞争能力和恢复能力的差异,特别是氮、磷、钾营养竞争和恢复能力的差异。系统地阐明了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恢复作用的差异性及其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为:1)间套优势不仅可以通过作物组合来获得,也可通过施肥和覆盖地膜等措施调控。在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生态系统中,以籽粒产量计算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0.99-1.32和1.08-1.41;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0.98-1.31和1.06-1.42。大麦/玉米间套作产量优势只有在施氮并且玉米覆膜时较明显;而小麦/玉米间套作在施氮、玉米不覆膜条件下就有明显的间套作产量优势,在施氮、玉米覆膜条件下间套作产量优势更加显着。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两种间套作在相同条件下的间套作养分吸收优势与产量优势的趋势类似。2)玉米品种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产量优势具有重要影响。在小麦与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以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计算的LER分别为1.09-1.35和1.10-1.35,LER随玉米品种的变化顺序为沈单16号>豫玉22号>中单2号>酒单2号和新玉4号,这些品种特性也相应为中晚熟、晚熟、中熟、早熟,表明间套优势也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在相同条件下的间套作养分吸收优势与产量优势的趋势类似。3)间套大麦的边行产量优势明显的高于间套小麦,间套大麦的边行养分吸收量优势也明显大于间套小麦。间套大麦边行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分别比内行增加95.5%-116.9%和114.5%-128.8% ;相应地,间套小麦分别为57.6%-81.6%和66.0%-106.5%,间套小麦边行产量优势随玉米品种特性由晚熟到早熟呈降低趋势。间套大麦边行氮、磷和钾养分的吸收量分别比相应内行高出124.1%-149.3%、133.5%-149.1%和147.2%-157.9%;而间套小麦相应分别为74.5%-115.5%、76.7%-115.1%和80.4%-137.4%,与中晚熟玉米种间套的小麦边行氮、磷和钾养分吸收优势明显地高于与早熟玉米种间套的小麦。
二、水、肥、膜对春玉米吨粮田的增产作用及其交互作用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肥、膜对春玉米吨粮田的增产作用及其交互作用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减施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1.2.2 有机无机配施对作物SPAD值的影响 |
1.2.3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4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
1.2.5 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地点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肥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SPAD值的测定 |
2.3.2 玉米干物质测定 |
2.3.3 玉米养分含量测定 |
2.3.4 玉米产量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1 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3.2.2 玉米的生长速率 |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3.3.1 玉米的氮素积累及分配 |
3.3.2 玉米的氮素吸收速率 |
3.3.3 玉米的氮素转运 |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磷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3.4.1 玉米的磷素积累及分配 |
3.4.2 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 |
3.4.3 玉米的磷素转运 |
3.5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钾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3.5.1 玉米的钾素积累及分配 |
3.5.2 玉米的钾素吸收效率 |
3.5.3 玉米的钾素转运 |
3.6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 |
3.6.1 玉米的产量及构成因子 |
3.6.2 玉米的品质 |
3.7 不同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7.1 玉米的肥料利用率 |
3.7.2 玉米的经济效益 |
4 讨论 |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
4.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
4.3.1 玉米的氮素吸收及转运 |
4.3.2 玉米的磷素吸收及转运 |
4.3.3 玉米的钾素吸收及转运 |
4.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 |
4.5 不同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小麦/玉米套作系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生长竞争恢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间套作系统的产量优势 |
1.2.2 间套作系统的边行效应 |
1.2.3 间套作系统的种间作用 |
1.2.4 间套作系统中作物的恢复生长 |
1.2.5 间套作系统的土壤水热状况 |
1.2.6 间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评价指标 |
2.5 数据整理 |
第三章 小麦/玉米套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 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的籽粒产量与土地当量比 |
3.2 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不同行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 |
3.3 套作小麦的边行效应 |
3.4 套作玉米的边行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玉米套作中作物种间竞争的动态变化 |
4.1 小麦和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
4.2 小麦/玉米共生期的种间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
4.3 小麦和玉米相对竞争强度(RCI)的动态变化 |
4.4 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动态变化 |
4.5 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
4.6 种间竞争对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麦/玉米套作中套作玉米的恢复生长特征 |
5.1 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
5.2 玉米根系的动态变化 |
5.3 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
5.4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动态变化 |
5.5 玉米SPAD的动态变化 |
5.6 玉米日均蒸腾量的动态变化 |
5.7 恢复生长阶段的水分利用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麦/玉米套作中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
6.1 小麦/玉米套作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6.2 小麦/玉米套作中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6.2.1 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
6.2.2 土壤温度的空间动态变化 |
6.2.3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 |
7.1 小麦和玉米株高的动态变化 |
7.2 小麦和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
7.3 套作系统内不同位置的光合有效辐射变化特征 |
7.4 套作系统不同位置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的日变化特征 |
7.5 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东北典型区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作用与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覆膜滴灌试验研究进展 |
1.2.2 光响应的研究进展 |
1.2.3 光合气体交换性能的研究进展 |
1.2.4 覆膜滴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响应的影响 |
3.1 覆膜滴灌条件下玉米光合速率光响应模型的拟合比较 |
3.1.1 四种光合数学模型 |
3.1.2 光响应曲线的拟合初始值的设定及结果分析 |
3.2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响应参数的影响 |
3.2.1 覆膜滴灌对玉米暗呼吸速率(R_d)的影响 |
3.2.2 覆膜滴灌对玉米表观量子效率(AQY)的影响 |
3.2.3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补偿点(I_c)的影响 |
3.2.4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饱和点(I_s)的影响 |
3.2.5 覆膜滴灌对玉米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的影响 |
3.3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响应特性曲线的影响 |
3.3.1 覆膜滴灌对玉米拔节—灌浆期Pn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2 覆膜滴灌对玉米拔节—灌浆期G_s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3 覆膜滴灌对玉米拔节—灌浆期Ci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4 覆膜滴灌对玉米拔节—灌浆期Tr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气体交换性能的影响 |
4.1 覆膜滴灌对玉米各生育阶段光合气体交换性能的影响 |
4.1.1 覆膜滴灌对玉米生育阶段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4.1.2 覆膜滴灌对玉米生育阶段叶片气孔导度(G_s)的影响 |
4.1.3 覆膜滴灌对玉米生育阶段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4.1.4 覆膜滴灌对玉米生育阶段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4.1.5 覆膜滴灌对玉米生育阶段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
4.2.1 覆膜滴灌对玉米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4.2.2 覆膜滴灌对玉米气孔导度日变化的影响 |
4.2.3 覆膜滴灌对玉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
4.2.4 覆膜滴灌对玉米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4.2.5 覆膜滴灌对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影响 |
4.2.6 光合性能指标间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覆膜滴灌对玉米形态、光合产物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5.1 覆膜滴灌对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 |
5.2 覆膜滴灌对玉米叶片生长性状的影响 |
5.2.1 覆膜滴灌对玉米叶光合势(LAD)的影响 |
5.2.2 覆膜滴灌对玉米比叶面积(SLA)的影响 |
5.2.3 覆膜滴灌对玉米叶面积比率(LAR)的影响 |
5.3 覆膜滴灌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5.3.1 覆膜滴灌对玉米叶片SPAD的影响 |
5.3.2 覆膜滴灌对玉米叶片含水率的影响 |
5.4 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产物的影响 |
5.4.1 覆膜滴灌对玉米净同化率(NAR)的影响 |
5.4.2 覆膜滴灌对玉米粒叶比的影响 |
5.4.3 覆膜滴灌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5.4.4 覆膜滴灌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滴灌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滴灌施肥对沙土区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滴灌施肥对东北黑土春玉米产量、养分水分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不同滴灌施肥方法及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滴灌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及效果分析 |
5.1 黑土区实验示范 |
5.2 沙土区示范效果 |
第六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6.1 滴灌及滴灌施肥在沙土和黑土上的效果比较 |
6.2 三种滴灌施肥方式在沙土和黑土上的效果比较 |
6.3 主要结论 |
6.4 研究创新点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酸化过程及机理 |
1.2.2 土壤酸化模型研究进展 |
1.2.3 土壤酸化缓解措施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不同氮肥形态产酸量与土壤实际酸化的定量研究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土壤 |
3.1.3 指标测定 |
3.1.4 数据评价与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淋洗和H~+产生量 |
3.2.2 土壤阴阳离子淋洗模式 |
3.2.3 外源物质产酸量与实际土壤酸化量 |
3.3 讨论 |
3.3.1 不同N肥形态的H~+产生量 |
3.3.2 H~+产生量与土壤实际酸化量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pH对氮素转化及氮肥产酸量的影响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测定 |
4.1.3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
4.1.4 氮转化过程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pH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 |
4.2.2 土壤pH对肥料H~+产生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VSD+模型参数校验及土壤酸化定量计算方法 |
5.1 VSD+模型结构 |
5.1.1 物质平衡 |
5.1.2 交换吸附平衡 |
5.1.3 土壤水平衡 |
5.2 VSD+模型改进及参数校验 |
5.2.1 模型N循环 |
5.2.2 模型P和S循环 |
5.2.3 模型交换性参数初始化和校验 |
5.2.4 钙质土壤模拟 |
5.3 基于VSD+模型的土壤酸化定量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型分析的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 |
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1.1 模型模拟方法 |
6.1.2 研究地点及数据收集 |
6.1.3 产酸量计算方法 |
6.1.4 模型评价 |
6.1.5 情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农田土壤酸化趋势的模拟 |
6.2.2 土壤-作物系统氮平衡 |
6.2.3 农田土壤酸化主要过程的H~+产生量 |
6.2.4 缓解措施对未来农田土壤酸化趋势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VSD+模型模拟评价 |
6.3.2 农田土壤酸化来源的定量评价 |
6.3.3 农田土壤酸化综合管理策略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定量评价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酸化的缓解效应 |
7.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7.1.1 数据收集与增产效应计算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样品收集与测定 |
7.1.4 农田土壤酸化定量评价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地膜覆盖面积和增产效应 |
7.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7.2.3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 |
7.3.2 地膜覆盖缓解农田土壤酸化的效应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综合讨论、结论及展望 |
8.1 综合讨论 |
8.2 主要结论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2.1.3 成本效益概念 |
2.1.4 技术效率概念 |
2.1.5 效益评价概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成本-效益理论 |
2.2.2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博弈论理论 |
2.2.5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3 小结 |
3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主导模式概述 |
3.1 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1.1 实施背景 |
3.1.2 技术模式简介 |
3.1.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1.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2 小麦玉米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 |
3.2.1 实施背景 |
3.2.2 技术模式简介 |
3.2.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2.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3 小麦玉米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
3.3.1 实施背景 |
3.3.2 技术模式简介 |
3.3.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3.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4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4.1 实施背景 |
3.4.2 技术模式简介 |
3.4.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4.4 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5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
3.5.1 实施背景 |
3.5.2 技术模式简介 |
3.5.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5.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6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 |
3.6.1 实施背景 |
3.6.2 技术模式简介 |
3.6.3 实施内容及要点 |
3.6.4 技术模式实施效果及适宜区域 |
3.7 小结 |
4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 河北省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1.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 河北省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2.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 |
4.3 小结 |
5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5.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5.3 小麦玉米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1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2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3.3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 果蔬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1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2 露地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4.3 果树小管出流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率评价 |
5.5 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
5.5.1 研究模型 |
5.5.2 指标选取和研究假设 |
5.5.3 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4 微咸水补灌节水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5 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结构方程的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综合效益分析——以小麦玉米为例 |
6.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6.2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解释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价指标解释 |
6.3 研究假设 |
6.3.1 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2 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3 生态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
6.3.4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关系 |
6.4 数据来源说明 |
6.5 分析结果 |
6.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5.2 结构方程分析 |
6.6 小结 |
7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7.1 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现状 |
7.2 推广主要途径和方法 |
7.2.1 依托项目进行示范推广 |
7.2.2 以行政手段进行推广 |
7.2.3 以观摩宣传培训进行推广 |
7.3 推广存在的问题 |
7.3.1 政府推广与科研单位技术服务衔接不够 |
7.3.2 政府补贴政策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
7.3.3 节水激励机制不健全 |
7.3.4 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强 |
7.3.5 农户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操作不规范 |
7.4 农户采用高效用水技术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变量选择与理论假设 |
7.6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
7.7 计量分析 |
7.8 小结 |
8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模式推广对策与建议 |
8.1 简化技术模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8.2 加强针对性技术培训,创造技术传播氛围 |
8.3 用好技术补贴和保险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 |
8.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 |
8.5 牵住水价改革牛鼻子,提高技术传播效率 |
8.6 加强管理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 |
9 主要结论和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旱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构建、评价及区域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
1.2.1. 我国玉米高产研究现状 |
1.2.2. 旱作玉米产量差分析 |
1.2.3. 旱作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
1.2.4. 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现状 |
1.2.5. Hybrid-Maize 模型在旱地的应用和发展 |
1.3. 主要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Hybrid-Maize 模型在黄土高原旱地的适用性验证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田间实验设计 |
2.2.3. 养分管理 |
2.2.4. 生育期取样和测产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Hybrid-Maize 模型灌溉模拟效果 |
2.3.2. Hybrid-Maize 模型雨养模拟效果 |
2.3.3. Hybrid-Maize 覆膜模块的模拟效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旱作春玉米产量潜力估算及高产高效体系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产量潜力估算 |
3.2.2. 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构建 |
3.2.3. 高产高效栽培体系田间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长武地区气候条件 |
3.3.2. 长武地区旱作春玉米产量潜力估算 |
3.3.3. 旱地玉米栽培措施优化 |
3.3.4. 旱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的构建 |
3.3.5. 集成栽培体系的田间验证 |
3.3.6. 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覆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地概况 |
4.2.2. 田间试验设计 |
4.2.3. 取样与测定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试验期间的气象条件 |
4.3.2. 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
4.3.3. 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
4.3.4. 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光能捕获量(PARi)的影响 |
4.3.5. 不同覆盖对玉米生长叶片绿色指数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6. 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阶段干物质积累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
4.3.7. 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
4.3.8. 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的光、热、水分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覆盖促进玉米增产的“源-库”过程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地概况 |
5.2.2. 实验设计 |
5.2.3. 监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5.2.4. 参数计算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玉米生殖生长期的热环境 |
5.3.2. 玉米植株和籽粒生长发育过程 |
5.3.3. 不同覆盖对玉米生殖生长期光热资源捕获的影响 |
5.3.4. 不同覆盖对玉米生殖生长期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5. 不同覆盖对玉米生殖生长期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5.3.6. 不同覆盖对玉米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旱作玉米花后揭膜增产的“源-库”机理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6.2.3. 取样和测量方法 |
6.2.4. 统计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水热环境与作物发育进程 |
6.3.2. 叶面积指数(LAI)与穗位叶片绿色指数(SPAD) |
6.3.3. 穗位叶净光合速率 |
6.3.4. 果穗生长动态 |
6.3.5. 籽粒生长动态 |
6.3.6. 籽粒干物质同化和转运量 |
6.3.7. 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黄土高原 |
7.2.2. 研究地点 |
7.2.3. 作物模型 |
7.2.4. 模拟准备 |
7.2.5. 统计分析 |
7.3. 结果分析 |
7.3.1. 气候变化趋势 |
7.3.2.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季有效积温的影响 |
7.3.3.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
7.3.4. 玉米生育期内气候因子的变化 |
7.3.5.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潜力的影响 |
7.3.6. 水分满足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7.3.7. 气候参数的情景分析 |
7.3.8. 回归分析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对气候变暖的适应 |
8.1. 引言 |
8.2. 材料和方法 |
8.2.1. 黄土高原概况 |
8.2.2. 研究地点 |
8.2.3. 作物模型 |
8.2.4. 模拟准备 |
8.2.5. 统计分析 |
8.3. 结果分析 |
8.3.1. 升温趋势 |
8.3.2. 各区应适应性玉米品种确定 |
8.3.3. 玉米生育期的变化 |
8.3.4. 玉米产量潜力的变化 |
8.3.5. 玉米生育期水分利用的变化过程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主要创新点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9.3.1. Hybrid-Maize 模型在旱作农业的应用前景 |
9.3.2. 构建旱地玉米面高产高效栽培体系的可行性 |
9.3.3. 覆盖措施在旱地玉米增产中的作用 |
9.3.4. 旱地玉米区域产量潜力的实现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化肥对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条件、方案 |
1.2 样品的采集、制备、测定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青贮玉米产量形成及施肥的影响 |
2.1.1 施肥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 |
2.1.2 施肥对青贮玉米干草产量的影响 |
2.1.3 施肥对青贮玉米株高、直径的影响 |
2.1.4 青贮玉米干物质累积分配规律 |
2.1.5 全株干物质增长动态模型 |
2.1.6 干物质在茎、叶中分布变化规律 |
2.2 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及施肥的影响 |
2.2.1 青贮玉米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 |
2.2.2 青贮玉米养分吸收累积量变化与施肥 |
2.2.2.1 氮素累积量变化与施肥 |
2.2.2.2 磷素累积量变化与施肥 |
2.2.2.3 钾素累积量变化与施肥 |
2.2.3 青贮玉米氮、磷、钾体内分布动态变化 |
2.2.4 千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 |
2.3 青贮玉米营养品质与施肥 |
2.3.1 青贮玉米主要有机营养的含量与施肥 |
2.3.2 青贮玉米主要有机营养产量与施肥 |
2.3.3 青贮玉米矿质元素含量与施肥 |
2.3.4 青贮玉米矿质元素产量与施肥 |
2.3.5 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形成与施肥 |
2.3.5.1 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与施肥 |
2.3.5.2 青贮玉米粗蛋白质产量形成与施肥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施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 施肥对青贮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
3.3 施肥对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间套作的产量优势 |
1.2.2 种间竞争作用 |
1.2.3 恢复作用 |
1.2.4 间套作作物根系生态分布与营养竞争、补偿效应的关系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及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试验方案 |
2.5.1 试验点情况及供试土壤 |
2.5.2 春大麦(春小麦)/春玉米间套作田间试验 |
2.5.3 春小麦/不同品种春玉米间套作田间试验 |
2.5.4 春大麦/春玉米间套作根系分隔微区试验 |
2.5.5 春小麦/春玉米间套作根系分隔微区试验 |
2.5.6 春大麦(春小麦)/春玉米间套作作物根系分布田间小区试验 |
2.5.7 春小麦/不同品种春玉米间套作作物根系分布田间小区试验 |
第三章 不同间套作系统的间套优势 |
3.1 不同间套作系统产量间套优势的差异 |
3.1.1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中产量间套优势的差异 |
3.1.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产量间套优势的差异 |
3.2 不同间套作系统氮吸收优势的差异 |
3.2.1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中氮吸收优势的差异 |
3.2.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氮吸收优势的差异 |
3.3 不同间套作系统磷吸收优势的差异 |
3.3.1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中磷吸收优势的差异 |
3.3.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磷吸收优势的差异 |
3.4 不同间套作系统钾吸收优势的差异 |
3.4.1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中钾吸收优势的差异 |
3.4.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钾吸收优势的差异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间套作系统的边行效应 |
4.1 产量边行优势 |
4.1.1 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产量的边行优势 |
4.1.2 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小麦产量的边行优势 |
4.1.3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条件下大麦和小麦边行产量优势的差异 |
4.1.4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小麦产量边行优势的差异 |
4.2 氮营养边行优势 |
4.2.1 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氮营养的边行优势 |
4.2.2 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小麦氮营养的边行优势 |
4.2.3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条件下大麦和小麦氮营养边行优势的差异 |
4.2.4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小麦氮营养边行优势的差异 |
4.3 磷营养边行优势 |
4.3.1 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磷营养的边行优势 |
4.3.2 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小麦磷营养的边行优势 |
4.3.3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条件下大麦和小麦磷营养边行优势的差异 |
4.3.4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小麦磷营养边行优势的差异 |
4.4 钾营养边行优势 |
4.4.1 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钾营养的边行优势 |
4.4.2 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小麦钾营养的边行优势 |
4.4.3 大麦/玉米和小麦/玉米间套作条件下大麦和小麦钾营养边行优势的差异 |
4.4.4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小麦钾营养边行优势的差异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套优势的相对贡献 |
5.1 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大麦/玉米间套作中产量间套优势的相对贡献 |
5.1.1 对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产量间套优势的相对贡献 |
5.1.2 对大麦/玉米间套作中玉米产量间套优势相对贡献 |
5.1.3 对大麦/玉米间套作系统产量间套优势的相对贡献 |
5.2 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2.1 对大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2.2 对大麦/玉米间套作中玉米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2.3 对大麦/玉米间套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3 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中产量间套优势的相对贡献 |
5.3.1 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小麦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 |
5.3.2 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中玉米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 |
5.3.3 对小麦/玉米间套作系统产量间套优势的相对贡献 |
5.4 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4.1 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小麦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4.2 对小麦/玉米间套作中玉米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4.3 对小麦/玉米间套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1 作物竞争力(Aggressivity)的差异 |
6.1.1 大麦和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 |
6.1.2 小麦相对于不同品种玉米的竞争力 |
6.2 种间氮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2.1 大麦和小麦相对于玉米氮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2.2 小麦相对于不同品种玉米氮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3 种间磷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3.1 大麦和小麦相对于玉米磷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3.2 小麦相对于不同品种玉米磷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4 种间钾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4.1 大麦和小麦相对于玉米钾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4.2 小麦相对于不同品种玉米钾营养竞争能力的差异 |
6.5 种间营养竞争的结果 |
6.5.1 大麦(小麦)/玉米间套作中种间营养竞争的结果 |
6.5.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种间营养竞争的结果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间套作系统弱竞争作物后期恢复能力的差异 |
7.1 大麦(小麦)/玉米间套作中大麦和小麦收获后玉米恢复能力的差异 |
7.1.1 与大麦间套的玉米和与小麦间套的玉米后期生长恢复能力的差异 |
7.1.2 与大麦间套玉米和与小麦间套玉米后期氮吸收恢复能力的差异 |
7.1.3 与大麦间套玉米和与小麦间套玉米后期磷吸收恢复能力的差异 |
7.1.4 与大麦间套玉米和与小麦间套玉米后期钾吸收恢复能力的差异 |
7.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小麦收获后不同品种特性玉米恢复能力的差异 |
7.2.1 与小麦间套的不同品种玉米后期生长恢复能力的差异 |
7.2.2 与小麦间套的不同品种玉米后期氮吸收恢复能力的差异 |
7.2.3 与小麦间套的不同品种玉米后期磷吸收恢复能力的差异 |
7.2.4 与小麦间套的不同品种玉米后期钾吸收恢复能力的差异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间套作系统作物根系空间和时间分布与种间营养竞争及恢复作用的关系 |
8.1 大麦(小麦)/玉米间套作中作物根系时空分布的差异 |
8.1.1 大麦(小麦)分蘖期作物根系分布的差异 |
8.1.2 大麦(小麦)灌浆期作物根系分布的差异 |
8.1.3 玉米灌浆期玉米根系分布的差异 |
8.2 小麦/不同品种玉米间套作中作物根系分布的差异 |
8.2.1 小麦灌浆期小麦、玉米在单作和间套作条件下根系分布的差异 |
8.2.2 玉米灌浆期单作和间套玉米根系分布的差异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水、肥、膜对春玉米吨粮田的增产作用及其交互作用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中部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养分管理模式的研究与验证[J]. 袁静超,刘剑钊,梁尧,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09)
- [2]液体有机肥及减量追施氮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D]. 牛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小麦/玉米套作系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生长竞争恢复机制研究[D]. 李印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东北典型区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作用与生长发育的影响[D]. 王卫杰.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5]滴灌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分布的影响[D]. 伍大利.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1)
- [6]长期施肥导致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缓解策略[D]. 曾沐梵.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7]河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效益评价及推广研究[D]. 王桂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8]旱地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体系构建、评价及区域模拟[D]. 卜令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9]化肥对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赵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11)
- [10]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D]. 刘广才.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