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1]2003年在《寄生蜂形态特征和28SrDNA序列与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寄生蜂和寄主的形态特征分析入手,对膜翅目寄生蜂的寄主适应性与形态分化的关系及产卵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以具有代表性的3种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 Brischke和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 (Nees)的28S rDNA D2区核苷酸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进行寄生蜂的系统发育分析。 由口器形态比较可知,寄生蜂的上颚在科与科间存在差异。姬蜂科花胫蚜蝇姬蜂有3齿,其它10种均有2齿;茧蜂科11种均有2齿;小蜂总科有3齿或4齿。姬蜂科与茧蜂科齿形态相近,但与小蜂总科形态差异较大。产卵器形态比较可知,各种间产卵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寄生同类寄主的寄生蜂产卵器形态有趋同性。 选取寄生蜂的18个特征作为指标,利用SPSS对寄生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的寄生蜂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相符。但寄生于同种寄主的寄生蜂形态结构有趋同性,表明寄生蜂与寄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通过对产卵鞘上感受器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不同寄生蜂产卵鞘上的感受器类型、数量、分布均存在差异。产卵鞘上的感受器主要为毛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 根据已发表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 Brischke和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 (Nees)3种寄生蜂的28S rDNA D2区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 i卜h人业人22003而帜I-沦义这3种寄生蜂与其同属其它种的相似性均在90%以*J基!’I“分比分析表明各科之间G+C%存在明显差异,科内各种之间G凡%差异较小。以弹尾目作外群对测序结果作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腰带长体茧峰与棉铃虫齿唇姬蜂遗传距离最近。麦蚜茧蜂与弹尾目的关系较近,是较o分化的类群。棉铃虫齿唇姬峰和腰带长体茧蜂与弹尾目关系较远,说明这2个种是较进化的类群。
张小静[2]2009年在《基于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蝗总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蝗总科是直翅目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关于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的科级分类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也是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虽然前人从形态学、细胞学、发音机制、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此作了研究,但是总体上研究的不够深入,依然存在许多分歧。本研究基于分子系统学方面对蝗总科7科15属35种昆虫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该35种昆虫的线粒体基因COI及核基因28SrDNA的部分片段序列,并以摩门螽蟖和变色乌蜢作为外群(28SrDNA构建的贝叶斯树以日本蚱和瘤脊蚱作为外群),采用CLUSTALX1.81、MEGA4.1、PAUP4.0及MrBayesV3.1等系统发育分析相关软件对序列进行了比对、碱基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分析,并通过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gl及PTP检验等方法对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信号检测,结果显示所测定的序列具有较强的系统发育信号。采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推论法(BI)、最大简约法(MP)及邻接法(NJ)重建蝗总科7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所研究昆虫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平均含量为65.5%(不含外群);碱基G+C,平均含量为34.5%(不含外群),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核基因28SrDNA基因很保守,不含外群时,全部504个位点有339个保守位点,162个变异位点。其A+T含量只有30%,其中G的含量高达34.7%,这与线粒体基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2.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转换/颠换值平均为1.04,转换几乎等于颠换。在系统发育分析前对序列进行了替换饱和性分析,结果显示碱基替换没有明显的饱和趋势。碱基替换中转换的发生以T与C之间为主,颠换以T与A之间为主。核基因28SrDNA基因序列转换/颠换值平均为1.23,转换略大于颠换。碱基替换饱和分析显示转换和颠换的趋势线均为一条直线,说明28SrDNA基因不存在替换饱和现象,可以用于系统发育分析。3.33种蝗虫的COI基因的遗传距离在0.000-0.194之间,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00-0.200之间。35种蝗虫的28SrDNA基因的遗传距离在0.000-0.019之间,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00-0.100之间,可见序列相当保守。4.采用四种方法对线粒体基因COI、核基因28SrDNA以及COI&28SrDNA联合基因叁个数据集分别构建MP、ML、NJ、BI树,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树在拓扑结构上差异不大,简约法、距离法及似然法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贝叶斯法构建的叁个数据集的树基部均分为叁支,构成并系,其余的拓扑结构基本和其他叁种方法所建的树一致。5.根据各种系统发育树综合得出的结果如下:(1)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中华蚱蜢除外)聚在一起,叁科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这与传统的分类观点基本一致。我们所构建的几乎所有的分子系统树中,以红拟棒角蝗为代表的槌角蝗科与网翅蝗科中的华北雏蝗、辽宁雏蝗及黑翅雏蝗聚住一起,以日本鸣蝗和长白山金色蝗为代表的剑角蝗科也和网翅蝗科的部分种类聚在一起。(2)剑角蝗科在蝗总科进化过程中的位置不确定。剑角蝗科中的中华蚱蜢在几种系统发育树中,均没能和该科中的日本鸣蝗及长白山金色蝗聚在一起。(3)从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上看,癞蝗科与锥头蝗科有的聚在一起构成姊妹群,有的各形成一个单系群。(4)在我们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所有的斑腿蝗科种类聚在一起,形成一单系群,大多数的斑翅蝗科聚住一起形成单系群。本文是针对蝗总科7个科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分析,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蝗总科的科级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今后工作的充实和完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增加样本的种类和数量,使分类单元更具代表性,同时延长序列的长度,使其包含更大的遗传信息。
张志敏[3]2014年在《恩蚜小蜂属部分种类DNA条形码的构建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蚜小蜂属是蚜小蜂科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其大部分种类是粉虱和介壳虫的寄生蜂,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恩蚜小蜂属个体较小,玻片标本制作难度较大,利用传统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和系统发育分析变得较为困难。DNA条形码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物种鉴定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7种恩蚜小蜂进行了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验证了DNA条形码用于恩蚜小蜂种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的有效性。首先对各地采集的恩蚜小蜂种类进行形态分类及特征描述,并以黄蚜小蜂属的代表种为外群,基于28SrDNA. COI及二者的合并数据集28SrDNA&COI,采取相邻连接法、最小进化法、最大似然法构建了恩蚜小蜂属的系统发育树。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28SrDNA和COI两个基因位点被应用于17种恩蚜小蜂32个个体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由于部分个体不能用通用引物成功的扩增,本文设计出恩蚜小蜂属28SrDNA和COI的特异性引物。由测序结果及BLAST搜索结果显示,28SrDNA和COI基因可以用来区分所研究的恩蚜小蜂种类,因此28SrDNA和COI基因是特异性良好的DNA条形码标记基因。2.恩蚜小蜂属28SrDNA序列的保守位点为3,占总位点数的0.55%;序列变异位点为538,占总变异位点的99.4%;简约信息位点为536,占序列总位点的99.1%;A+T的碱基含量为43.5%,低于C+G的碱基含量(56.5%)。转换数为113,颠换数为237,碱基的转换主要发生在TC间,转换的频率是颠换频率的0.48倍,由此可以认为恩蚜小蜂属的28SrDNA的保守性较强。经分析碱基替换饱和性和P距离-R的关系,可知28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信号较强。3.恩蚜小蜂属COI序列的保守位点为1,占总位点数的0.15%;序列变异位点为680,占总变异位点的99.7%;简约信息位点为678,占序列总位点的99.4%;A+T的碱基含量为77.2%,远高于C+G的碱基含量(22.8%)。其中转换数为99,颠换数为284,碱基的颠换主要发生在AT间,其转换的频率是颠换频率的0.35倍,可见恩蚜小蜂属的COI序列的变异率较高。经分析碱基替换饱和性和P距离-R的关系,可以得出COI序列的系统发育信号也较好。4.恩蚜小蜂属28S&COI数据集的序列保守位点为9,占总位点数的0.65%;序列变异位点为1346,占总变异位点的96.6%;简约信息位点为1262,占序列总位点的90.5%;A+T的碱基含量为56.1%,C+G的碱基含量为43.9%。其中转换数为152,颠换数为327,转换的频率是颠换频率的0.46倍,碱基的转换主要发生在TC间。与28SrDNA序列的碱基替换情况相似,且恩蚜小蜂属28S&COI数据集的保守性也较强。5.得出恩蚜小蜂属4个确定的种团:aurantii种团(aurantii(lutea+(perniciosi+smithi)), strenua种团(sophia+(bimaculata+protransvena)),inaron种团(inaron+(azimi)),luteola种团(luteola+meritoria)。6.与COI基因相比,恩蚜小蜂属28SrDNA在28SrDNA&COI合并数据集中起主要作用,因此认为28S基因更能够提供有效的系统发育信息。7.运用特征法对DNA条形码进行分析,且DNA条形码在属以下的鉴定水平上显示出有效性。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均可对所研究的种类进行鉴定,且所有种类均在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某一特定位置表现出独特的碱基。在种下水平上,运用特征法对不同寄主及不同地理种群的Encarsia formosa进行28SrDNA和COI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出个别的特征性碱基。因此特征DNA条形码可以区别种下个体,甚至有助于发现隐存种。
申洁[4]2016年在《中国瘿蜂科部分属种DNA条形码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虫瘿是自然界极常见的生物现象,是植物与昆虫互作的奇特产物,而瘿蜂是致瘿昆虫的主要类群之一。瘿蜂栖息于完全封闭的虫瘿内,高效截获寄主植物的营养而严重危害植物。由于其高度隐蔽导致防治难度大,生产实践急需建立准确而高效的瘿蜂昆虫鉴定体系。DNA条形码技术作为新兴的物种鉴定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首次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我国瘿蜂科昆虫,基于COⅠ、COⅡ、28SrDNA基因序列以及联合数据集COⅠ+COⅡ+28SrDNA,对4属22种瘿蜂科昆虫进行碱基成分、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检验,运用邻接法、最大似然法、最小进化法等方法构建了瘿蜂科昆虫系统发育树。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瘿蜂科昆虫的碱基分析结果显示,COⅠ、COⅡ序列以及联合数据集A+T含量均显着高于G+C含量,而28SrDNA基因序列G+C含量则高于A+T含量;COI基因序列变异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比列最高,其次为COⅡ和联合数据集,最后为28SrDNA,说明COⅠ基因序列对近缘种的区分优势更明显;碱基替换分析中,COⅠ基因序列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0.69,COⅡ基因序列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0.64,表现出线粒体基因高突变性的特点,28SrDNA基因序列转换与颠换比值为1.85,表现出序列的高度保守性,联合数据集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0.8。2、瘿蜂科昆虫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COⅠ基因序列的种内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在0-0.014之间,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在0.017-0.266之间,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存在DNA条形码间隔,能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准确鉴定;COⅡ基因序列、28SrDNA基因序列以及联合数据集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存在重迭区域。3、瘿蜂科昆虫系统发育信号检测结果显示,除了28SrDNA基因序列外,其余叁个数据集的p距离与R值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依赖关系;COⅠ、COⅡ、28SrDNA基因以及联合数据集的碱基转换和颠换均未达到饱和,可以用于系统发育分析。4、瘿蜂科昆虫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客瘿蜂属为单系群,副客瘿蜂属为非单系群。瘿蜂族与客瘿蜂族间互为姐妹关系。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属种间聚类结果明显,置信度较高,为瘿蜂科昆虫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最有效方法。基于联合数据集构建的发育树,系统发育关系更清晰。因此,运用多方法的综合分类能达到更准确鉴定物种的目的。
胡泽章[5]2015年在《几种蚜小蜂的分子鉴定与丽蚜小蜂线粒体基因片段的研究》文中指出蚜小蜂科寄生蜂是粉虱、介壳虫、蚜虫等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蚜小蜂分类鉴定仅依靠传统分类的方法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识别蚜小蜂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在昆虫上经常使用的28S rDNA基因D2区、线粒体CO1基因3'端与5'端3种分子标记,采用DNA条形码分析方法研究蚜小蜂的分类鉴定技术,旨在探究28S rDNA基因D2区、线粒体CO1基因3’端与5'端这3种分子标记鉴定蚜小蜂的可行性,以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蚜小蜂的新方法。基于目前线粒体全基因组对蚜小蜂科昆虫的分子研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PCR技术进行丽蚜小蜂线粒体不同基因片段的扩增,旨在为下一步的丽蚜小蜂及其它蚜小蜂科昆虫的全基因组研究打好基础。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在对17种蚜小蜂的CO1基因进行研究时,发现通用引物lco1490/hco2198不能很好的对这些种类进行扩增。研究设计出一对用于扩增蚜小蜂CO1基因5'端的引物,该对引物扩增出的序列达到BOLD数据库中对于标准DNA条形码的要求。研究共获得12种蚜小蜂的标准DNA条形码序列,其中11种序列在BOLD systems中没有收录。2.对29种蚜小蜂28S rDNA基因D2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9种蚜小蜂种间与种内遗传距离差异为355,物种识别成功率为86.2%。但有25种蚜小蜂的种内遗传距离为零,种内28S rDNA序列的保守性很强;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vaiiensis与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种间的遗传距离为零;Encarsia brimblecombei与Encarsia normarki种间的遗传距离为零。Aphytis lingnanensis与Aphytis coheni种间距离与种内距离相近。这表明该分子标记还不能很好的对蚜小蜂近缘种进行分辨,但仍可以作为属间鉴定的依据,甚至在属内不同种团间也可起到较好的鉴定作用。3.基于线粒体CO1基因3'端与5’端两个分子标记对蚜小蜂的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从碱基组成和碱基替换这两方面来看,两者间不存在较大差异,A+T的含量都在75%左右,表现出明显的T+A偏向性;平均碱基位点变异数相近;碱基转换与颠换的比值相同(R=0.36)。从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来看,每种蚜小蜂都能形成单独分支。从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来看,COI基因3’端序列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的30.8倍,CO15’端序列为46.2倍;两个分子标记都能很好的对蚜小蜂进行分类鉴定,但CO15’端序列比3’端序列稍有优势。4.利用线粒体通用引物进行丽蚜小蜂的线粒体基因片段扩增,找出了7对在丽蚜小蜂中可以应用的引物,扩增出丽蚜小蜂16S、CO1、CO2、CO3、Cyt b等7个基因片段,为以后蚜小蜂科昆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打下基础。
张正莉[6]2017年在《中国蚜小蜂科亚科和族的鉴别及基于ITS2序列的黄蚜小蜂属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蚜小蜂科Aphelinidae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重要经济意义。目前该科部分分类单元的划分还比较混乱,进行深入的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基于蚜小蜂科的63个外部形态特征,其中包括1个整体特征、14个头部特征、19个胸部特征、5个腹部特征、19个翅特征和5个足特征,以跳小蜂科的3种Thomsonisca typica、Anabrolepis bifasciata和Coccidencyrtus tp.为外群,采用支序法,对中国已发表的该科22属中的55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亚科和族的划分;另外,本论文还对17种黄蚜小蜂进行了 ITS2的测定,并从NCBI上下载黄蚜小蜂属的17条ITS2 rDNA基因序列,以Eretmocerus属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Hayat(1998)的分类系统支持将中国蚜小蜂科分为 Aphelininae亚科 Eriaphytinae 亚科、Azotinae亚科 Coccophaginae亚科、Euryischiinae 亚科和 Eriaporinae 亚科,其中,Aphelininae 亚科分为 Aphytini 族(Aphytis属、Centrodora 属、Marietta属、Proaphelinoides属和Marlattiella 属)、Eretmocerini族(Eretmocerus属)和 Aphelini 族(Aphelinus属和 Protaphelinus 属)3 个族;Eriaphytinae亚科、Azotinae 亚科和 Euryischiinae 亚科为单型属;Coccophaginae亚科分为 Coccophagini族(Coccophag s属和Prococcophagu 属)、Physcini 族(Coccobius 属 Pteroptricini 族(Pteroptrix 属、Archenomus属、Aphelosoma 属、Encarsia 属、Coccophagoides 属和 Prococcophagus属)3个族。2.Aphelininae 亚科、Azotinae 亚科、Euryischiinae 亚科、Eriaphytinae亚科和Eriaporinae亚科都有较高的支持度,为单系群;Coccophaginae亚科是复系群。Aphelininae亚科进化最快,在该科中Eretmocerini族与Marlattiella属进化关系较近;Aphytini族是复系群,Aphytis属最进化;Aphelinini族是单系群,在Aphelininae亚科中最为原始。Coccophaginae 亚科为复系群,Pteroptricini 族较 Coccophagini族和Physcini族进化;Physcini族是单系群;Pteroptricini族和Coccophagini族是复系群,建议恢复Coccophagini族的Prococcophagus属的属级地位。3.本研究对17种黄蚜小蜂进行了 ITS2 rDNA的测定,得到105条序列,由序列分析可知,其A+T的平均含量为52.6%,高于G+C的平均含量(47.4%),转换的频率是颠换频率的0.67倍,序列变异性很强。用MEGA 6.05软件分别计算17种黄蚜小蜂的ITS2 rDNA基因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得出种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是0~7.8%和0.523;其中,A nr diaspidis与Aphytis sp.2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 0.023,A.holoxanthus、A.nr holoxanthus、A.melinus、Aphytis sp.1之间的遗传距也相对较小;Aphytissp.12和funicularis种团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889,其他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的还有funicularis种团与Aphytis sp.4和Aphy is sp.3。4.分析NJ、MP和BI叁种方法所建系统发育树的关系,结论如下:BI树最好的呈现了黄蚜小蜂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中,lingnanensis种团为单系群,分为A.lingnanensis和Aphytissp.1+(AphytiS melinus+(A.holoxcanthus+(4.nr holoxanthus)))两个亚种团;chrysomphali种团和proclia种团都不是单系群,Aphytis sp.5与lingnanensis种团的lingnanensis亚种团亲缘关系较近,A nr crysomphali·与Aphytis sp.6是姐妹群;Z145与A.nr diaspidis是同一种;funicularis种团为单系群,最原始。
武蕾蕾[7]2012年在《基于DNA序列的榕小蜂种间差异及雄性多型分子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PCR技术克隆高山榕榕小蜂Eupristina属2种雌雄蜂(Eupristina 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大叶榕的非传粉小蜂(Otitesella minima和Camarothorax bimasculinus)以及笔管榕的非传粉小蜂(Otitesella ako)中存在形态差异的雌雄蜂线粒体COl、Cytb以及核糖体ITS2的基因序列,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碱基组成分析、碱基替换统计、遗传距离计算、系统树的构建等方法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COI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如下分析:①进行碱基组成的计算: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寄生雌蜂和2种寄生雄蜂的COI基因平均GC含量为24.2%和24.7%;大叶榕O.minima、笔管榕O.ako、大叶榕C. bimasculinus的COI基因平均GC含量为23.4%、22.4%、22.0%,不同样品的COI基因均显示出较低的GC含量。②进行碱基替换分析: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雌蜂及2种雄蜂COI的碱基替换主要以颠换为主;大叶榕O. minima雌雄蜂和笔管榕O. ako雌雄蜂COI的碱基替换主要以转换为主。大叶榕C. bimasculinus雌雄蜂COI的碱基替换则是转换与颠换相等。③进行K2P遗传距离计算: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雌蜂平均遗传距离为0.0969,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雄蜂平均遗传距离为0.1086,均达到了各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0倍以上;大叶榕O. minima4种雄蜂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53;笔管榕O. ako4种雄蜂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45;大叶榕C. bimasculinus2种雄蜂的遗传距离为0.0154,各群体雄蜂个体间遗传距离差异很小,均没有超过6.8%。④运用NJ法和UPGMA法建树分析:高山榕E、altissima的雌雄蜂和E.sp.的雌雄蜂先各自聚成一枝,然后再聚为一大支,最后与同为Eupristina属的细叶榕传粉雌雄蜂(E.verticillata)聚成一个大支;大叶榕O. minima雌雄蜂和笔管榕O. ako雌雄蜂先各自聚成一枝,然后同为Otitesella属的大叶榕和笔管榕雌雄蜂再聚为一支,最后与外群细叶榕非传粉蜂Walkerella microcarpae汇成一个大支。大叶榕C. bimasculinus雌雄蜂则单独聚在一起,彼此间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2.对Cytb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如下分析:①进行碱基组成的计算: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寄生雌蜂和2种寄生雄蜂的Cytb基因片段平均GC含量为25.8%和26%;大叶榕O. minima、笔管榕O. ako、大叶榕C. bimasculinus的Cytb基因片段平均GC含量为22.1%、22.3%、24.4%,不同样品的Cytb基因均显示较低的GC含量。②进行碱基替换分析: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雌蜂及2种雄蜂Cytb的碱基替换主要以颠换为主;大叶榕O. minima雌雄蜂、笔管榕O. ako雌雄蜂、大叶榕C.bimasculinus雌雄蜂Cytb勺碱基替换主要以转换为主。③进行K2P遗传距离计算: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雌蜂平均遗传距离为0.1514,Eupristina属2种雄蜂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01,均超过种间差异6%;大叶榕O. minima4种雄蜂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66;笔管榕O. ako4种雄蜂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大叶榕C.bimasculinus2种雄蜂的遗传距离为0,均没有超过种间差异6%。④运用NJ法和UPGMA法建树分析:高山榕E. altissima的雌雄蜂和E sp.的雌雄蜂先各自聚成一枝,然后E.sp.的雌雄蜂与细叶榕传粉雌雄蜂聚成一支,最后同为Eupristina属的蜂聚为一大支;大叶榕O. minima雌雄蜂、笔管榕O. ako雌雄蜂和大叶榕C. bimasculinus雌雄蜂的汇聚结果与COI汇聚结果相符。3.核糖体ITS2分析结果显示:①进行碱基组成的计算: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寄生雌蜂和2种寄生雄蜂的ITS2基因片段平均GC含量为53.7%和53.6%;大叶榕O. minima、笔管榕O. ako、大叶榕C. bimasculinus的ITS2基因片段平均GC含量为56.1%、56.7%、51.1%,不同样品的ITS2基因片段的GC含量均大于AT含量。②进行碱基替换分析:Eupristina属2种雌蜂及2种雄蜂ITS2的碱基替换转换与颠换相等;大叶榕O. minima雌雄蜂ITS2的碱基替换主要以颠换为主;笔管榕O. ako雌雄蜂、大叶榕C. bimasculinus雌雄蜂ITS2的碱基替换转换与颠换相等。③进行K2P遗传距离计算:高山榕Eupristina属2种雌蜂平均遗传距离为0.1380,Eupristina属2种雄蜂平均遗传距离为0.1344;大叶榕O. minima4种雄蜂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84;笔管榕O. ako4种雄蜂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3;大叶榕C. bimasculinus2种雄性小蜂的遗传距离为0.0132。④运用NJ法和UPGMA法建树分析:所有样品的ITS2汇聚结果与COI汇聚结果相符。结合线粒体COI、Cytb及核糖体ITS2分析结果显示:高山榕隐头果内寄生和繁殖的2种Eupristina同属小蜂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异,变异程度达到了种间分异的水平;大叶榕O. minima雄蜂、笔管榕O. ako雄蜂、大叶榕C. bimasculinus雄蜂为雄性多型现象。
李艳华[8]2014年在《桨角蚜小蜂属和食蚧蚜小蜂属部分种类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桨角蚜小蜂属和食蚧蚜小蜂属寄生蜂分别是粉虱和介壳虫的重要寄生蜂,个体微小,传统形态分类鉴定比较困难。本论文基于核糖体28S rDNA,线粒体C0Ⅰ基因序列,28S rND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对桨角蚜小蜂属和食蚧蚜小蜂属的部分种类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采用不破坏标本的方法提取DNA,PCR扩增产物并对核糖体28S rDNA和线粒体CO 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以花翅蚜小蜂Marietta montana作为外群,采用ClustalX (version1.83)、MEGA6.05PAUP4.0、 MrModeltest2.3、DAMBE.MrBayes3.2等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处理分析,结果采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法(BⅠ)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出以下结论:1.桨角蚜小蜂28S rDNA基因序列的G+C的碱基含量60.3%(不含外群),高于A+T的碱基含量39.7%,表现出明显的G+C的碱基偏向性;COⅠ基因序列A+T的碱基含量76.2%,明显高于G+C的碱基含量23.8%,表现出明显的A+T的碱基偏向性,所以核基因28S rDNA与线粒体CO Ⅰ基因的碱基构成有明显的区别;28S rDN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A+T的碱基含量56.5%,高于G+C的碱基含量43.5%,表现出A+T的碱基偏向性。食蚧蚜小蜂的28S rDNA基因序列的G+C的碱基含量58.8%,高于A+T的碱基含量41.2%,表现出G+C的碱基偏向性;CO Ⅰ基因序列的A+T的碱基含量70.4%,明显高于G+C的碱基含量29.6%,表现出明显的A+T的碱基偏向性;28S rDN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的G+C的碱基含量51.6%,高于A+T的碱基含量48.4%,表现出略微的G+C碱基偏向性。所以食蚧蚜小蜂的核基因28S rDNA与线粒体基因的碱基构成也存在明显的区别。2.桨角蚜小蜂28S rDNA的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1.73倍(不含外群),转换大于颠换,转换主要发生在T与C之间,颠换主要发生在T与G之间;CO Ⅰ的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0.60倍,转换小于颠换,转换的发生主要在T与C之间,颠换的发生主要在T与A之间;28S rDN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的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1.01倍,即转换与颠换的频率几乎一致。食蚧蚜小蜂28S rDNA的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1.25倍,转换大于颠换,转换的发生主要在T与C之间,颠换的发生主要在A与T之间;CO Ⅰ的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0.44倍,转换明显小于颠换,转换的发生主要在A与G之间,颠换的发生主要在T与A之间;28S rDN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转换的频率是颠换的0.93倍,转换的发生主要在C与T之间,颠换的发生主要在T与A之间。3.桨角蚜小蜂的28S rDNA的遗传距离在0.000-0.098之间,CO Ⅰ基因的遗传距离在0.000-0.156之间,28S rDN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在0.001-0.124之间,序列之间相当保守。食蚧蚜小蜂的28S rDNA的遗传距离在0.000-0.183之间,CO Ⅰ基因的遗传距离在0.000-0.173之间,28S rDNA和COⅠ联合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在0.000-0.162之间,序列之间也是很保守的。4.在DAMBE进行的碱基替换饱和性检测各类数据均未达到饱和,说明可以重建系统发育树。桨角蚜小蜂属和食蚧蚜小蜂属的基于28S rDNA基因序列构建的叁种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基于CO Ⅰ基因序列构建的叁种树的拓扑结构存在差别,桨角蚜小蜂属的系统树的拓扑结构的差别主要是Eretmocerus portoricensis的聚类位置不同,而食蚧蚜小蜂属的系统树的差别是Coccophagus sp.的聚类位置不同。本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和基于28S rDNA基因序列、线粒体CO Ⅰ序列、28S rND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的分子手段综合分析桨角蚜小蜂属和食蚧蚜小蜂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旨在为传统形态分类提供分子依据。本研究中桨角蚜小蜂属的NJ树和BI树将各物种完全分开,并且在各树中基于28S rDNA和CO Ⅰ联合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置信值高于这两种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树,达到了分子鉴定的目的。在食蚧蚜小蜂属的各树中,BI树的置信值高于其他两种树,并且基于28SrDNA基因序列构建的BI树的置信值最高,整个树型最接近形态分类的结果,但是所有系统树均未将Coccophagus hawaiiensis从Coccophagus japonicus中分离出来,原因可能是选取的目的基因片段不能代表二者的基因差异。因此,基于形态特征分类,并结合分子分类,是对物种进行正确鉴定的更有效的方法。
李夕英[9]2012年在《湖南蝇茧蜂亚科种间系统关系与分类研究(膜翅目:茧蜂科:蝇茧蜂亚科)》文中认为本文对湖南地区蝇茧蜂亚科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对部分种类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论文包括总论、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研究叁个部分。总论部分回顾了蝇茧蜂亚科的分类历史与沿革,给出了形态特征图,概述了蝇茧蜂研究概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系统发育部分测定了分布于中国和欧洲的蝇茧蜂亚科Opiinae13属28种16SrRNA,28SrDNA(?)]COI基因的部分序列,以Colastes braconius Haliday为外群,采用PAUP4.0和Mrbayes3.2,通过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ML)建立了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比较清晰显示了的13属30种的系统发生关系,支持Van Achterberg (1997)的观点,将普蝇茧蜂属Xynobius Foerster,1862,纽蝇茧蜂属Apodesmia和亮蝇茧蜂属Phaedrotoma Foerster,1862从潜蝇茧蜂属Opius中分离出来;结果表明普蝇茧蜂属Xynobius,类鞘腹蝇茧蜂属Coleopioides,费氏蝇茧蜂属Fopius和掠茧蜂属Biosteres四者的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相近;支持虻蝇茧蜂属Rhogadopsis从潜蝇茧蜂属Opius分离出来;基于COI结果显示纽茧蜂属Apodesmia颚蝇茧蜂属Opiognathus,脊室蝇茧蜂Areotetes和脊胫茧蜂属Utete叁属在系统树中位置各自分开;基于16S结果表明纽茧蜂(亚)属Apodesmia和颚蝇茧蜂(亚)属Opiognathus亲缘关系较近;基于COI结果表明小脊室蝇茧蜂Areotetes carinuliferus sp. nov., Utetes testaceus (Wesmael),斜脊虻蝇茧蜂Rhogadopsis obliqua sp. nov.为单系。分类部分中,报道湖南省蝇茧蜂15属44种,其中包括2个新属:脊室蝇茧蜂属Areotetes van Achterberg&Li, gen. nov.和类鞘腹蝇茧蜂属Coleopioides van Achterberg&Li, gen. nov;38个新种:褐唇纽蝇茧蜂Apodesmia bruniclypealis sp.nov.,黄褐唇纽蝇茧蜂Apodesmia melliclypealis sp. nov.,白颚脊室蝇茧蜂Areotetes albiferus sp. nov.,小脊室蝇茧蜂Areotetes carinuliferus sp. nov.,纵纹脊室蝇茧蜂Areotetes striatiferus sp. nov.,异纹类鞘腹蝇茧蜂Coleopioides diversinotum sp. nov.,横脊类鞘腹蝇茧蜂Coleopioides postpectalis sp. nov,背凹费氏蝇茧蜂Fopius dorsopiferus sp. nov.,陈氏印度蝇茧蜂Indiopius chenae sp.nov;浅痕颚蝇茧蜂Opiognathus aulaciferus sp. nov.,宽基颚蝇茧蜂Opiognathus brevibasalis sp. nov,斜纹潜蝇茧蜂Opius crenuliferus sp. nov.,深沟潜蝇茧蜂Opius malarator sp. nov.,细须潜蝇茧蜂Opius monilipalpis sp. nov.,厚腿潜蝇茧蜂Opius pachymerus sp. nov.,宋氏潜蝇茧蜂Opius songi sp. nov.,游氏潜蝇茧蜂Opius youi sp. nov.,曾氏潜蝇茧蜂Opius zengi sp. nov.,刻点东方蝇茧蜂Orientopius punctatus van Achterberg&Li,2012尖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acuticlypealis sp. nov.,窄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angiclypeata sp. nov.,前叉亮蝇茧蜂Phaedrotoma antenervalis sp. nov.,凹亮蝇茧蜂Phaedrotoma depressa sp. nov.,窄凹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depressiclypealis sp. nov.,黄体亮蝇茧蜂Phaedrotoma flavisoma sp. nov.,黑体亮蝇茧蜂Phaedrotoma nigrisoma sp. nov.,凸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protuberator sp. nov.,细纹亮蝇茧蜂Phaedrotoma rugulifera sp. nov.,平唇亮蝇茧蜂Phaedrotoma semiplanata sp. nov.,纵纹亮蝇茧蜂Phaedrotoma striatinota sp. nov.,(?)(?)纹亮蝇茧蜂Phaedrotoma vermiculifera sp. nov.,宽翅虻蝇茧蜂Rhogadopsis latipennis sp. nov.,长尾虻蝇茧蜂Rhogadopsis longicaudifera sp. nov.,斑翅虻蝇茧蜂Rhogadopsis maculosa sp. nov.,斜脊虻蝇茧蜂Rhogadopsis obliqua sp. nov.,刻纹虻蝇茧蜂Rhogadopsis sculpturator sp. nov.,长脊胫蝇茧蜂Utetes longicarinatus sp. nov.,纵沟普蝇茧蜂Xynobius notauliferus sp. nov.;1个中国新纪录种:金穴蝇茧蜂,新组合Opiostomus aureliae (Fischer,1957) comb, nov.;1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有分布)新记录种:斑翅普蝇茧蜂,新组合Xynobius maculipennis (Enderlein,1912) comb, nov.;4个湖南新纪录种:宽沟潜蝇茧蜂Biosteres pavititus Chen&Weng,2005.长尾全裂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 (Ashmead,1905),革质亮蝇茧蜂,新组合Phaedrotoma terga (Chen&Weng,2005) comb. nov,纵脊虻蝇茧蜂,新组合Rhogadopsis longuria (Chen&Weng,2005) comb. nov.。简要记述了蝇茧蜂亚科各属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编制了分属及种类检索表,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配有新种的特征图334幅。
陈静鸿[10]2007年在《山葵黑根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山葵,属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日本富士山和台湾阿里山,是生产芥末的主要原料,沿海人们喜食生鱼片,以芥末为佐餐,被日本人民称为生活必需品。美国,加拿大,澳洲也有出口,因此市场销售量大。近年国外研究发现:山葵还具有杀菌防病、防腐利尿、发汗、清血、增进食欲、减脂和软化血管的功能,从而更增加了山葵的需求。因此,种植山葵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山葵已在大陆大量种植,我省青城、邛崃、雅安、乐山、绵阳、凉山等地区都建有种植基地,全国种植面积不下数十万亩。但其植株被一种黒根病感染,黑根病病原菌为一种丝状真菌——墨入菌(Phoma wasabiae Yokogi)引起。凡感染黒根病的山葵其产值下降50%以上。本研究用稀释分离法对成都、简阳、雅安等地区的农田、自然保护区的13个土壤样品进行放线菌和细菌的分离,共分离到放线菌119株,细菌67株。以山葵墨入菌为供试菌,采用点对峙培养筛选法对分离到的101株放线菌,57株细菌进行初筛,结果显示,对山葵墨入菌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38株,细菌10株。再通过打孔法复筛,得到产生抑菌圈最大的菌株SA2。根据传统的表型分类、生理分类,化学分类和现代16S rDNA序列分析的分子分类方法,即多相分类,对拮抗菌株SA2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SA2为产芽胞细菌,周身鞭毛,芽胞中生,椭圆形,菌呈短杆状,菌体长1.9-2.8μm,宽0.6-1.1μm,具有运动性。LB培养基斜面30℃培养72h后,菌落呈乳白色,产生折皱。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4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芽孢杆菌属细菌有很高的同源性(92%-98.3%),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十分接近,序列相似性值98.3%。通过对平板对峙筛选的最强拮抗菌S11,S13,SA2,SA16进行室内盆栽试验,选取盆栽试验效果最好的菌株SA2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地选在成都市都江堰龙池镇的山葵种植场黑根病发病率在50%以上的场地。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A2拮抗细菌菌株对山葵黑根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山葵黑根病的防效为85.57%。山葵种植1,3,5个月后,SA2对黑根病防效分别为74.12%,76.57%和78.98%,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参考文献:
[1]. 寄生蜂形态特征和28SrDNA序列与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D]. 高艳. 河南农业大学. 2003
[2]. 基于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蝗总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D]. 张小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3]. 恩蚜小蜂属部分种类DNA条形码的构建及系统发育研究[D]. 张志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4
[4]. 中国瘿蜂科部分属种DNA条形码及系统发育研究[D]. 申洁. 浙江农林大学. 2016
[5]. 几种蚜小蜂的分子鉴定与丽蚜小蜂线粒体基因片段的研究[D]. 胡泽章. 福建农林大学. 2015
[6]. 中国蚜小蜂科亚科和族的鉴别及基于ITS2序列的黄蚜小蜂属系统发育研究[D]. 张正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7
[7]. 基于DNA序列的榕小蜂种间差异及雄性多型分子鉴定[D]. 武蕾蕾.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桨角蚜小蜂属和食蚧蚜小蜂属部分种类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 李艳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4
[9]. 湖南蝇茧蜂亚科种间系统关系与分类研究(膜翅目:茧蜂科:蝇茧蜂亚科)[D]. 李夕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2
[10]. 山葵黑根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研究[D]. 陈静鸿. 四川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