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万科置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各地大兴土木,房地产企业迅速发展,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势头大好。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安全隐患多,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本文从建筑行业安全管理重要性入手,分析目前建筑行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国务院安委办通报上半年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公告可以发现,建筑业事故总量持续保持在高位,这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关。但通过对多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观察发现整个建筑行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工人习惯性违章和违规操作大量存在,施工单位经常视而不见,导致工人的这种误操作和恶习得不到纠正;二是建筑行业常常有工期的压迫,奉行的理念经常是效率第一,对安全规定不管不顾,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安全关系到家庭和企业的发展,决定品牌建设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基于此,建筑行业应该进一步明确安全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不仅要停留在口头上和纸上,更应该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每个员工身上。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单位都针对重要施工工序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然而却没有构建全过程的管理机制,导致众多工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不力。正是因为缺乏一个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整个施工过程处于一种散乱状态中,亦无法处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被动。
2.2安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规范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管理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未能采用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部分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安全隐患排查不力,未能第一时间查明安全隐患,对于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处置不够及时,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都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的典型体现。
2.3施工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大部分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这些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个人综合素养欠缺,施工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抱有侥幸心理,致使安全事故频发。同时,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效益方面,更加注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而对于安全管理给予的关注度太少,致使很多安全隐患未能在第一时间被排查,最终酿成大祸。
2.4缺乏专业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当前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一些新型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开始在建筑行业在大放异彩,但是这些设备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由于施工队伍多为农民工,对于一些专业水准较高的机械设备,其无法熟练操作,这样一来就使得误操作的现象日渐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建筑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策略
3.1加强材料质量检验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控制的有效性,应当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验体系,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安全性。首先,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有效的落实建筑工程安全材料检验,围绕钢筋、混凝土、深基坑工程要求,全面加强工程材料的检验工作,着力采用综合化性的检验方法,实现全过程的检验操作管理,加强出厂检验、施工前检验与工程竣工检验,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有效。其次,明确施工材料检验的重点,划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点,引进先进的施工材料检验技术,注重在收集工程材料出厂信息的基础上做好检验工作。第三,由财务部门、工程数据统计部门与行业监管单位进行外部监督,形成综合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引进第三方材料质量评估机制,由专业机构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检。第四,建立材料检验台账,重点开展好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基于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明确检验方法与检验程序,并且还要加强成品、半成品的材料质量检验工作。
3.2强化安全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强化安全管理预防控制措施,注重基于明确的责任分工,构建综合性的预防体系。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源的管理,根据以往的工程施工经验,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项目与重点环节开展安全控制工作,可以在施工现场搭建危险源监测平台,构建合理的危险源监控系统,了解现场的各个危险源的位置,并且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保证各项操作的合理性。其次,采用互联网方式构建精准管理体系,运用BIM技术对工程现场的潜在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有广泛收集存储数据的基础上,动态性的进行安全问题分析。第三,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建立预警临界值机制,切实对安全事故的风险点进行预测,从而针对性的解决高风险与中级风险隐患,切实把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当成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只有围绕着具体的施工项目开展安全管理,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综合性。首先,现场各级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管理防护工作,在危险地段做好各种安全标记工作,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对各种设施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各种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在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重点加强塔吊、脚手架等检查工作,并且对电力设备等进行妥善有效的安全保护。第三,还要发挥现场监理人员作用,注重由优质监理单位提供监理服务,基于监理人员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3.4引进先进工程管理技术
为了达到综合进行工程管理的目标,切实从根本上消除工程安全隐患,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注重在科学的管理技术下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首先,引进信息化的技术,运用BIM软件对工程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高工程安全隐患管理的预判性,达到综合化进行工程管理的目标。其次,加装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应用传感器等提高自动化安全管理水平。第三,重点加强电力、燃气和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引进专业的建筑工程安全评估机制,形成专业的施工过程中与施工过程后的安全控制机制,达到全面综合有效进行工程管理目标。第四,优化工程施工体系,完善施工方案,在新型的机械设备的辅助下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根据基坑支护、层面施工、卸料处理的运用进行技术优化,并且对塔吊栅的现场管理进行强化,从而在工程施工细节上达到防止安全隐患目标,全面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面临的隐患因素及不确定因素众多,我们唯有不断贯彻与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与强化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才能够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现阶段现场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建议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安全施工规范,加强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并从各个施工流程上进行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落实自身的主体责任,践行安全施工内容。对于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必须予以及时解决,从根本上消除隐患问题。相信通过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现场施工势必会得到充足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付甲甲,郜世坤.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1):172-173.
[2]冯帆.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23.
[3]陈宝春,陈建国,黄素萍.微分博弈视角下政府建筑安全监管策略分析[J].建筑经济,2018,39(08):107-111.
[4]钱珈冬.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216.
[5]黄金康.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