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变化论文_周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候,南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赤铁矿,冰期,烷烃。

古气候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励[1](2019)在《西安交大联合美国专家从古气候变化揭开新亚述帝国兴衰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亚述帝国是公元前约912至609年期间,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权利最为强盛的帝国,其政治和经济中心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北部。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却迅速衰败,其原因一直是考古界的一大“悬案”?11月14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子刊ScienceAdv(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报》期刊2019-11-20)

何俊蓉,谢先军,池泽涌,刘文静,皮坤福[2](2019)在《古气候变化对大同盆地第四纪沉积物中砷富集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古气候变化对大同盆地第四纪含水层中砷(As)富集的影响,对盆地中部的第四系沉积物钻孔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同盆地第四系沉积物中的铁矿物、黏土矿物以及有机质均为As的重要赋存载体。根据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可将沉积物由深到浅依次划分为4层,分别对应中更新世暖湿期、中更新世干冷期、末次间冰期暖湿期及末次冰期的干冷期。暖湿期沉积物中的As及铁矿物、黏土矿物、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干冷期,说明暖湿气候更有利于铁矿物、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在沉积物中埋藏堆积,促进了沉积物中As的富集。(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5期)

全明英,高洋,熊康宁,吕伊娜,申卫丹[3](2019)在《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新世是距离人类最近的间冰期,其气候变化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中国东亚季风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地处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过渡区的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九龙池湿地冰蚀湖相沉积JL15柱芯样品剖面孢粉、烧失量、碳氮含量的分析,结合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结果,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序列。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全新世以来经历了冷干期、过渡期、暖湿期、暖干期和冷干期5个阶段,其中第Ⅲ阶段(8. 0~4. 6 cal ka BP)可能为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期。总体而言,全新世早中期由干冷转为暖湿,后期气候逐渐转为寒冷干燥,但存在变暖的趋势。JL15柱芯共记录了全新世以来5次较明显的降温事件:2. 6、3. 4、4. 2、9. 4和10. 0 cal ka BP,其中与北大西洋浮冰碎屑(IRD)事件有联系的是4. 2和9. 4 ka事件。与西南地区其他气候记录相似,梵净山JL15柱芯所反映的冷事件与IRD事件存在一定联系,但也存在差异性,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的复杂性有关,需要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邢智峰,林佳,周虎,李妲,齐永安[4](2019)在《豫西宜阳地区晚二迭世晚期—早叁迭世沉积记录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晚二迭世—早叁迭世宜阳地区位于东特提斯低纬度地区的华北板块南缘,发育一套连续且沉积特征显着的陆相碎屑岩相沉积,是研究陆相晚二迭世—早叁迭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理想地层。本文在前人研究与野外实测的基础上,采用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沉积记录,识别出宜阳地区在该时期由陆源近海的滨湖沉积环境向河流沉积环境过渡的古环境,重建了晚二迭世晚期—早叁迭世宜阳地区的古地理面貌。沉积特征显示,此期整体气候条件为炎热—半干旱,并且在长兴期末期与奥伦尼克期早期出现了极端干旱气候,可能是受到当时全球性巨型季风环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二迭纪末陆地大灭绝事件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抑制了早叁迭世生物复苏的进展。(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曲华祥,黄宝琦[5](2019)在《南海北部MD12-3432站深海氧同位素MIS6期到MIS5期陆源沉积物元素比值反映的古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沉积物中的某些主微量元素与沉积物源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比值变化受到源区化学风化强度的影响,因此这些元素的比值变化可以反映出海洋沉积物源区古气候的变化。本文研究了南海北部陆坡MD12-3432站位深海氧同位素6期和5期(MIS6/5)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发现其表现出良好的气候控制变化特征,K/Ti、Mg/Ti、Al/Ti、Fe/Ti、Co/Ti、Zn/Ti和V/Ti等比值在MIS 5期时较高,而在MIS6期时较低。南海北部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中国华南地区,沉积物中元素比值的变化表明间冰期时(MIS5)华南地区陆壳化学风化增强,说明该时期华南陆地气候环境温暖湿润,这可能是间冰期时东亚夏季风加强的结果;而冰期时南海北部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减弱,则与此时东亚冬季风较强,华南地区气候干燥寒冷相关。同时,与表层海水生产力相关的Ba/Ti比值在间冰期较高而冰期较低,反映出南海北部在间冰期时表层生产力较高而冰期时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增强带来更多降雨,陆地化学风化作用加强,大量营养成分随河流进入南海,导致南海北部表层海水生产力增加。(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3期)

方文丽,姚政权,石学法,葛晨东,乔淑卿[6](2019)在《渤海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气候变化事件在全球大部分载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录,但在海岸带—陆架区的沉积记录中该事件还未见有报道。对取自渤海的BH08孔上部26m的岩芯进行了高分辨率粒度测试与分析,结合AMS ~(14)C测年结果和微体古生物特征,探讨了研究区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运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对粒度数据进行研究,发现BH08孔敏感组分(88.4~148.7μm)的变化记录了末次冰期D-O(Dansgarrd-Oeschger)旋回冷暖事件:在暖期时敏感粒级粗组分(88.4~148.7μm)的含量低,而在冷期时含量高,且可以与反映东亚夏季风的指标对应。在暖期时,强盛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增加的径流可以将粗粒沉积物搬运至更远的下游区,且暖湿气候有利于植被的发育,使得流域内粗粒沉积物减少;而在冷期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我们推测,在末次冰期低海面的背景下,格陵兰和北大西洋等高纬地区气候变化导致大气环流和/或洋流系统发生改变,从而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调控造成河流输入物质的变化可能是造成BH08岩芯敏感组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陈伟[7](2019)在《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形虫壳体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古环境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是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盆内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为研究古环境演化提供了良好材料,当中的介壳微量元素和化石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沉积古环境古气候研究意义。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古气候的研究对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亚洲内陆干旱化、青藏高原隆升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钻井取样,采集了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16个介壳样品,统计了介壳化石的种属,测试了介壳Ca、V、Cr、Mn、Fe、Ni、Sr、Mo、Ba、Th、U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介壳微量元素古盐度指标和氧化还原性指标及定量拟合的古湖盐度含量和水位相对升降变化,结合介壳化石生态属性,探讨了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的介壳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古环境古气候意义。具体结果如下:(1)古盐度指标介壳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和氧化还原性指标U/Ca、Mn/Ca、Th/U、V/(V+Ni)等具有明显的A(28.35~26.42 Ma)、B(26.42~23.08Ma)及C(23.08~22.33 Ma)叁个阶段的变化特征,其中B阶段又可细分为以约24Ma分为两个阶段。Sr/Ca、Ba/Ca在A阶段整体值较低,平均值(分别为0.002278、0.000539)较低,B阶段值整体较高,平均值(分别为0.003347、0.000796)明显升高,末段值有所下降,C阶段值都明显上升,平均值(分别为0.003346、0.002059)也较高,指示在上述叁个阶段古盐度经历了较低-较高(末段下降)-升高的演化过程。U/Ca的变化特征与Sr/Ca、Ba/Ca类似,Mn/Ca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A阶段呈上升趋势,平均值(0.012866)最高,B阶段,Mn/Ca整体为低值,平均值(0.005153)为叁个阶段最低,末段值升高,C阶段Mn/Ca明显下降,平均值(0.009809)也较低,Th/U、V/(V+Ni)等的变化趋势与Mn/Ca类似,指示叁个阶段古湖泊氧化还原性经历了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末段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增强的演化过程。介壳Sr、Ba、U、Mn、Th等元素也指示了上述古环境演化特征。(2)通过定量计算了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古盐度和水位相对升降,古盐度曲线和水位变化曲线总体上具有很好地镜像对应关系,古盐度演化有明显的28.35~26.42Ma、26.42~24.3Ma、24.3~23.08Ma、23.08~22.33Ma的阶段演化特征,而古湖水位有明显的28.35~27.3Ma、27.3~25Ma、25~23.08Ma、23.08~22.33Ma的阶段演化特征。(3)由古湖泊古盐度和古氧化还原性演化特征和定量计算的古盐度、水位升降变化,结合介壳化石的环境指示意义得知,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28.35~22.33 Ma)古湖泊古环境主要经历了深湖(盐度较低、还原性较强)-浅湖(盐度较高、氧化性较强)-半深湖(盐度降低、还原性增强)-浅湖(盐度明显升高、氧化性增强)的演化过程。相应的湖盆流域经历了相对湿润-干旱-半湿润-干旱的演化过程。(4)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古气候演化主要受全球气候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与副特提斯海西退也有一定关系。该阶段的气候演化响应了亚洲内陆干旱化、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化、Mi-1冰期事件、晚渐新世大暖期、早中新世青藏高原整体构造隆升。(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路彩晨[8](2019)在《黄土高原上新世红粘土记录的古气候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堆积有厚达几百米的风成沉积物序列,由于其沉积连续、年代序列长、分辨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古气候研究的重要介质。这一完整的沉积序列能够较好的记录亚洲古季风的演化历史,反演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同时记录亚洲内陆干旱化和沙漠化的过程。对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古气候研究已经相当成熟,通过环境磁学指标反演此时期古气候演变历史已无争议,但第叁纪红粘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硬等温剩磁(HIRM)不同于指示低矫顽力的强磁性矿物(磁铁矿/赤铁矿)含量变化的磁化率(?_(lf)),而是指示高矫顽力的弱磁性矿物(赤铁矿/针铁矿)的含量变化,且能记录地球轨道要素偏心率的周期信号,在第叁纪红粘土沉积序列中蕴含着丰盛的古气候演变信息,有待去进一步挖掘和加强研究。本文选择黄土高原中部的西峰赵家川红粘土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对上新世时期的红粘土样品展开一系列环境参数的系统测量。包括环境磁学(?_(lf)、?_(fd)、HIRM和S-ratio)和非磁学手段(气量法测定碳酸盐含量、Atterberg法粒度分选、X-射线衍射、漫反射光谱分析和土壤微形态观测),综合分析红粘土的磁学性质,主要是进一步明确HIRM在红粘土中的指示意义,并结合漫反射光谱分析比较定量出HIRM在红粘土中指示的赤铁矿含量的比例以及确定红粘土序列中的赤铁矿的来源。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的西峰赵家川红粘土沉积序列的系统调查分析,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叁点认识:1、红粘土序列的碳酸盐含量介于3.15%-45.97%(?=22%,σ=6.74%),离散程度很高,因此,碳酸盐淋溶作用对环境参数波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故使用高含量以及高振幅变化的碳酸盐校正各环境参数使其具有更准确的指示意义,使HIRM更确切的反映红粘土中赤铁矿的变化情况。2、比较环境磁学指标硬等温剩磁(HIRM)和非磁学手段漫反射光谱分析结果发现,HIRM指示的赤铁矿含量占红粘土中所含总赤铁矿的62%-95%,即HIRM可指示红粘土中的大部分赤铁矿含量变化。3、红粘土的HIRM值在不同粒级组分(<2?m、2-8?m、8-31?m和31-63?m)很接近且波动幅度很小,最大值出现在最粗(31-63?m)粒级组分中,而第四纪黄土的HIRM值随着粒径组分变细而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成壤粘土(<2?m)的粒级组分中;结合红粘土的HIRM变化与其他指示成壤作用的磁学参数有显着差异性,不同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各磁学参数的同相位变化模式;由此得出HIRM在红粘土沉积序列中主要反映来自粉尘源区的风成碎屑成因赤铁矿的含量变化。(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畅[9](2018)在《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古气候/环境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处于东亚季风带,因沉积速率高,保存条件好,其沉积物蕴含了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海陆交互带古气候/环境的理想场所。目前的研究时段主要集中于末次冰期以来,但对MIS3(marine isotope stage 3)以来的研究,特别是东沙海区的研究则较少,不利于全面了解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海洋环境。因此,对该地区进行古气候/环境重建工作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DH-CL13沉积柱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比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org))、正构烷烃和四醚类脂化合物(GDGTs)分子组成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的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沉积柱的TOC基本保持不变,自全新世以来,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_(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_(org)值在MIS3至MIS2阶段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而导致的。推测这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根据整个沉积柱TOC、TN、C/N比、δ~(13)C_(org)的变化趋势,将其分为叁个阶段:I阶段(MIS3期),50.0.~25.0 ka B.P.;II阶段(MIS2期),25.0~12.0 ka B.P;III阶段(全新世),12.0~1.2ka B.P.。沉积柱长链正烷烃含量为0.09~1.345μg/g干重,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短链正构烷烃的含量为0.015~1.464μg/g干重,具有偶奇优势。碳优势指数(CPI_(24-34))值为1.4~5.7,从MIS3至全新世,CPI值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陆源高等植物来源的沉积有机质在逐渐降低。沉积柱中n C_(31)/nC_(27)比值为0.21~2.56,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全新世和MIS3时期。沉积柱正构烷烃的平均碳链长度(ACL_(25-33))值为27.5~29.9,从MIS3至全新世逐渐降低。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微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从MI S3向全新世转变过程中,东沙海区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isoGDGTs含量占总GDGTs含量百分比为46.0~97.0%,从MIS3至全新世逐渐增加。反映出isoGDGTs贡献相对较高。BIT指标的变化范围在0.04~0.58之间,从MIS3至MIS2,BIT保持相对高值,自全新世以来显着降低,isoGDGTs含量显着升高。反映出全世新以来由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升高,使得古菌繁盛。甲烷指数(MI)值除39.0~30.0 ka B.P.时段以外,其他时段都为稳定低值,为0.14~0.26,表明沉积柱的isoGDGTs都主要来自于海洋奇古菌,属正常的海洋环境沉积。TEX _8 _6~H指标可以重建这一时段的SST,重建结果分别为22.0℃~26.6℃、22.5℃~29.5℃。最低值出现在MIS3阶段,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值。39.2~30.2 ka B.P.,isoGDGTs中GDGT-1、GDGT-2含量显着增加,GDGT-2/Crenarchaeol在0.08~9.95之间,出现多个峰值。同样的,MI值也对应地出现多个高值(0.15~0.92)。高的MI值反应GDGT-1、GDGT-2、GDGT-3化合物百分含量相对较高,存在甲烷氧化菌的贡献。hydroxy-GDGTs指标RI-OH重建的SST增加。这表明南海北部东沙海区在39.2~30.2 ka B.P.可能发生了甲烷厌氧氧化(AOM)。DH-CL13沉积柱的TOC、TN、C/N比、δ~(13)Corg、正构烷烃和GDGTs恢复了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的古气候变化信息。TOC和δ~(13)C_(org)的变化,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全新世沉积柱TOC,正构烷烃和GDGTs的变化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而导致的。推测这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在从MIS3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TEX _8 _6~H指标重建的SST自50.0 kaB.P.以来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值。39.2~30.2 ka B.P.,高MI值和GDGT-1、GDGT-2、GDGT-3高百分含量,说明本海区可能存在着AOM过程。同时,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8-12-01)

张会领,殷建军,林玉石[10](2018)在《中晚全新世湘西莲花洞石笋灰度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湘西莲花洞LH2石笋为研究对象,在高精度铀系定年的基础上,构建了湘西地区中晚全新世文石石笋灰度序列。中晚全新世,LH2石笋灰度值与δ18O值呈负相关同步变化,与旋回沉积速率呈正相关关系。LH2石笋的剖面灰度与文石的结晶形态有关,受降雨量和温度的控制。LH2石笋灰度显示,中晚全新世(8.6—0.03 ka B.P.)湘西地区气候变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8.6—5.7 ka B.P.期间,夏季风强盛,气候暖湿,灰度值整体偏高;5.7—2.8 ka B.P.期间,灰度值逐渐降低,指示夏季风持续减弱,气候从暖湿向冷干过渡;2.8—0.03 ka B.P.期间,灰度值整体偏低,且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表明该时段气候整体偏冷干,但其间存在明显的温湿波动。在轨道尺度上,LH2石笋灰度值主要受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和热带辐合带(ITCZ)位置的控制。在百年尺度上LH2石笋灰度值的突变可能与北大西洋冰筏事件存在关联;年代际尺度上,LH2石笋灰度的变化受太阳活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调控。在年际尺度上LH2石笋灰度的波动可能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活动驱动。(本文来源于《热带地理》期刊2018年06期)

古气候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古气候变化对大同盆地第四纪含水层中砷(As)富集的影响,对盆地中部的第四系沉积物钻孔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同盆地第四系沉积物中的铁矿物、黏土矿物以及有机质均为As的重要赋存载体。根据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可将沉积物由深到浅依次划分为4层,分别对应中更新世暖湿期、中更新世干冷期、末次间冰期暖湿期及末次冰期的干冷期。暖湿期沉积物中的As及铁矿物、黏土矿物、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干冷期,说明暖湿气候更有利于铁矿物、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在沉积物中埋藏堆积,促进了沉积物中As的富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气候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周励.西安交大联合美国专家从古气候变化揭开新亚述帝国兴衰之谜[N].陕西科技报.2019

[2].何俊蓉,谢先军,池泽涌,刘文静,皮坤福.古气候变化对大同盆地第四纪沉积物中砷富集过程的影响[J].地质科技情报.2019

[3].全明英,高洋,熊康宁,吕伊娜,申卫丹.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J].地球与环境.2019

[4].邢智峰,林佳,周虎,李妲,齐永安.豫西宜阳地区晚二迭世晚期—早叁迭世沉积记录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J].高校地质学报.2019

[5].曲华祥,黄宝琦.南海北部MD12-3432站深海氧同位素MIS6期到MIS5期陆源沉积物元素比值反映的古气候变化[J].地学前缘.2019

[6].方文丽,姚政权,石学法,葛晨东,乔淑卿.渤海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7].陈伟.柴西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形虫壳体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古环境古气候意义[D].兰州大学.2019

[8].路彩晨.黄土高原上新世红粘土记录的古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19

[9].刘畅.近5万年来东沙海区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的古气候/环境变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8

[10].张会领,殷建军,林玉石.中晚全新世湘西莲花洞石笋灰度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热带地理.2018

论文知识图

孔店组粘土矿物充填现象晚更新世以来全球叁极冰芯δ18Ο同位...马尿河II级阶地剖面孢粉百分含量图谱本论文开展研究的技术路线图钻孔I孢粉图式(2)钻孔Ⅱ孢粉组合钻...重要地质界线附近的δ13C极小值(引...

标签:;  ;  ;  ;  ;  ;  ;  

古气候变化论文_周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