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提高篮球协防能力的教学与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赵耀[1](2021)在《2019-2020赛季CBA联赛北京首钢队防守技战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男子篮球竞争激烈,比赛节奏越来越快,球员位置模糊,得分手段更加丰富,得分越来越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2019-2020赛季CBA联赛北京首钢队与前八强队伍的比赛进行研究分析,目的探索北京首钢队的防守特点,为CBA其他球队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如下:1北京首钢队失分全联盟最少,各项防守技术指标中最突出的是封盖(护筐)能力和克托莱指数。2北京首钢队阵地防守战术中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半场区域联防战术,防守战术变化少,追求防守战术的质量。北京首钢队的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质量很高,针对性较强,有效的限制对手的阵地进攻。3在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中,北京首钢队防守基础配合运用效果良好,提前破坏对手进攻意图。防守挡拆以挤过为主,延误为辅,防守挡拆的攻击性强、成功率高。对突分配合的防守以个人防守为主,当对手突破防守时进行补防以及协防,分球时其他防守队员进行轮转换防,有效的限制对手的突分配合。对无球队员的防守严密,使对手传切配合成功次数很少。北京首钢队防守策应基础配合的成功率很高,通过切断无球队员的接球路线、抢占有利位置破坏对手的战术。4北京首钢队半场人盯人战术中对外援采用针对性防守策略,对外线外援采用的防守策略是在单兵防守的基础上采用延误、补防的防守形式,对内线外援采用半绕前和强侧的协防相结合的防守策略,很好的遏制对手外籍球员的发挥。5北京首钢队半场区域联防常在进攻投篮成功或罚球后发动,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北京首钢队的联防常使用于追分情况,主要以3-2联防形式为主。北京首钢队在使用区域联防中不仅发挥联防的特点同时很好的保护了区域联防自身的薄弱点,对手的进攻成功率较低,取得了良好的防守效果。6北京首钢队在防守快攻中封堵一传频率较少,但退防速度较快,退防人数较多,迫使对方减缓推进速度进入阵地进攻。不过有时在防守快攻中,防守阵型运用不佳,没有很好的保护篮筐。北京首钢队使用全场区域联防主要目的是延误对手的推进速度。北京首钢队通过对快攻的防守和全场区域联防减缓对手攻守转换速度,迫使对方进入阵地进攻,结合良好的阵地防守减少对手总得分。
杜江福[2](2020)在《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篮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攻守平衡、守中有攻”竞技理念的不断发展,篮球比赛中内线球员的防守能力已经成为球队能否在比赛中制约和战胜对手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5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从防守无球队员能力、防守持球队员能力、防挡拆能力、协防能力、抢后场篮板球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中国男篮内线球员的防守能力,旨在找出问题,总结特点,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男篮内线球员的防守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易建联、周琦、王哲林、任俊飞整体身高出众,体重偏低,克莱托指数偏小,对抗能力不足,导致防守效果不佳。2.易建联是中国男篮内线球员中防守能力最强的球员,在面对无球队员时,易建联通常习惯采用半绕前防守(低位)和贴身防守(高位),并且在有效限制对手进攻的同时,还能进行大量协防,依旧是中国男篮防守的核心。3.周琦凭借自己的身高优势,在防守无球队员时,习惯背后顶防(低位)和近距离防守(高位),整体防守表现积极性较差。在面对持球进攻队员时,周琦清楚自身对抗不足,通常采用近距离防守,避免对抗,尽量用臂展干扰对方出手。周琦抢篮板球能力为全队最强,但是在进行协防时,容易犯规。4.王哲林拥有标准的内线体型,下肢力量稳健有力,但是上肢力量稍显不足,篮板球卡位能力出色,由于自身移动速度较慢,在防守无球队员时,王哲林通常选择绕前防守(低位)和远距离(高位),提前给对方球员施加防守压力。数据显示,王哲林是中国男篮内线球员中,限制对手远距离投篮命中率最好的球员。5.任俊飞属于空间型四号位,由于上场时间限制,任骏飞在防守端的表现一般,其主要防守区域在罚球线附近,当面对高位无球队员,任俊飞习惯采用贴防和近距离防守,在面对高位挡拆时,通常选择延误追防。6.中国男篮内线球员在世界杯5场比赛中,防守低位持球进攻队员能力突出,能够有效限制对手内线球员得分,防守高位持球进攻队员能力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升预判对手意图与干扰对手进攻能力。在冲抢后场篮板球方面整体表现不尽人意。
王清杉[3](2020)在《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队失利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男篮自2009年兵败亚锦赛开始,就进入了长达十年的低谷时期,这期间参与的3届世界大赛共15场比赛中,仅战胜了来自非洲的科特迪瓦队和亚洲的韩国队,这样的成绩令所有球迷都唏嘘不已。而2019年篮球世界杯的失利,则为这十年添加了更为浓重的悲情色彩。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不仅没有获得直通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更创下了参加世界杯以来的最差成绩。长期处在篮球水平薄弱的亚洲区域内,中国男篮与世界水平渐行渐远,这次世界杯也让我们如梦初醒,落得如此境地,必须痛定思痛,意识到现阶段任务的艰巨性,振兴中国男篮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以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队第一阶段小组赛及第二阶段排位赛共五场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对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中的综合表现作出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从多方面剖析导致中国队失利的种种因素,明确队伍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为中国男篮提高竞争力及备战奥运落选赛和下一周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性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队阵容构建存在缺陷,球员配备不合理,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替补阵容深度较浅且得分能力较差。在比赛中心理素质差,不能处理逆风局面,对困难准备不充足。身体对抗方面较为劣势,在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后,导致体能加速流失,无法保证技术动作的完成。2.进攻方面:中国队进攻能力匮乏,进攻手段单一,球员个人能力与对手存在一定差距,在受到压迫性防守下会出现技术动作变形,暴露出基本功不扎实和投篮能力的缺失。中锋球员是中国队进攻核心,在进攻端有明显优势,在限制区内威胁大、有终结能力,但存在罚球命中率较低,失误较多的问题;前锋球员缺少持球进攻的能力,得分方式主要为空切和快攻,罚篮命中率低;后卫球员在个人持球能力方面稍弱,投篮能力缺失,中远投命中率较低,进攻手段单一。3.防守方面:中国队对篮板球的保护意识不够,缺乏积极主动性;中锋位置轮转球员少,体能下降后移动速度变慢,导致在防守时犯规数量较多;前锋球员防守积极,经验丰富;后卫球员被对手针对,利用身高优势进行错位单打,拼抢篮板球不够积极。4.通过TOPSIS分析法得出:中国队的进攻能力处于弱势地位,防守能力较强,整体攻防能力处于弱势地位。5.中国队战术打法结构较为单一,缺少外线的三分球威胁导致战术的执行困难。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欠缺,战术僵硬缺乏针对性,人员轮转被动。
郭浩杰[4](2020)在《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中,录像分析技术就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竞技领域当中,特别是录像分析在NBA联赛当中的成功运用,为我国职业篮球带来了发展和契机,2005年广东队率先引进了录像分析技术,拉开了我国职业篮球引进录像分析技术的大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录像分析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究其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录像分析人员的现状调查和对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分析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球队教练员、运动员、录像分析人员的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出录像分析剪辑的结构内容和特殊内容以及录像分析人员具备的要素;结合录像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录像分析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和意见这三个方面研究了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得出如下结论:(1)在我们的联赛中,各自球队剪辑的内容有自己的录像资源库,没有一个共享平台,缺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处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2)目前,国内关于篮球录像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缺少对篮球录像分析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专业的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缺乏对这个职业的了解,包括他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能、工作负荷、工作范围、工作的难易程度等。另外,现在从事录像分析这项工作的人员参差不齐,各行各业的人员都有。(3)在球队中的录像分析人员身兼数职,不仅要做好录像分析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录像工作。同时,很多录像分析人员在球队中还担任其他职务,如:助理教练、队务、其他等方面的职务。这就大大增加了录像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负荷。(4)录像分析人员应该具备篮球专业知识、视频分析软件的熟练使用、视频后期处理能力、外语能力、视频资料收集、视频摄制、品德素质、实践经历等要素。(5)录像分析剪辑的结构内容和特殊内容要求包括:跳球方面;球员的个人技术特点;外援方面;篮板球方面;最后一攻;失误方面;进攻(常规战术、边线球战术、底线球战术、快攻战术、破联防战术);防守(防挡拆方面、协防方面、退防方面、防低位方面、防守变化方面、防快攻方面、联防方面)等八个方面的结构内容和对方主要战术、发动战术的动作两个方面的特殊内容。
谢金麟[5](2020)在《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在信息化技术时代的产物,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目标,以互联网平台和传统课堂为媒介,以分组学习为基础,注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与课后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篮球必修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其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设计出适合我校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后,通过教学实验验证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中的教学效果,并且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建议,为改进篮球教学模式提供参考。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两个体教班级做了为期5周(20学时)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并且对实验前后都进行了测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篮球区域联防战术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探讨翻转课堂篮球教学模式与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影响,实验后得到结论如下:1.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篮球区域联防的效果,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好,在理论知识和实操方面翻转课堂要强于传统课堂,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经实验后可知,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于对照班,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翻转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模式利用在篮球课堂中是可行的、有效的。3.在课前预习方面,翻转课堂课前预习要好于传统课堂。4.在“促进知识内化”方面,翻转课堂要胜于传统课堂。在“调动积极性”、“师生感情交流”与“课堂氛围方面”,两种教学模式都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说明了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只要教师运用方法得当,教学设计安排合理,能够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内化知识。5.实验班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同”的比例达到71%,说明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更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去。
张馨木[6](2020)在《基于心率的TRIMP在中国女篮训练中的监控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随着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运动训练科学化,科技助力体育,体科融合保障系统逐步完善。国家女篮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女篮训练中的作用,购买了一套Firstbeat运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运动员的心率。成立科研组开展科技服务,全程记录运动员训练、比赛时的心率,以确定运动员的“负荷特征”,探索以心率为对象监控运动员训练,以期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质量。研究方法:本文以备战2019年女篮世界杯的中国女篮1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芬兰Firstbeat运动监控设备,进行一整个集训期间的跟踪测试,记录14名中国女篮运动员在训练前安静心率、日常训练课以及不同形式比赛中的心率。选取TRIMP计算方法为主要指标对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对防守、快攻、体能训练、强度投篮、8字上篮、位置技术、协防挡拆的技术训练课,11场次国际热身赛、6场次队内教学赛和6场次国内实战赛监控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拟为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测、反馈和评价。研究结论:(1)运动员在执行相同训练计划时训练负荷较为一致。不同技术训练内容的训练负荷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防守、快攻、体能训练、强度投篮、8字上篮、位置技术、协防挡拆。(2)对比赛期间个人TRIMP进行分析,运动员在逆风盘比赛时的TRIMP值高于顺风盘比赛。队内教学赛的训练强度不能满足实战中对运动强度的要求。(3)TRIMP值与生理生化指标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相关性。TRIMP反映运动员的负荷变化,生理生化指标反映运动员对训练的应答,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相较于生理生化指标检测,TRIMP对训练的反馈更加便捷、及时。TRIMP只反映出运动员的内在负荷,若需全面的对运动负荷进行评价,还需与其他运动负荷计算方式综合分析考量。
张永谦[7](2020)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中外男篮防守运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篮球技战术水平高超、技艺精湛、流派纷呈,“攻守平衡”的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篮球运动的需要,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攻能赢球、守能夺冠”的防守新观点,这使得防守的指导思想和技战术都发生了变化。中国男篮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中获得冠军,其中完善的防守体系,是获得冠军的关键因素,对中外男篮防守运用对比的研究,能够为我过男篮防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男篮防守的持续性更好,而且更重视对禁区和三分线的保护,引诱对手投更多的中远距离两分,降低投篮效率。同时在下半场防守强度会不断增加,通过进攻性更强的人盯人防守有效降低对手的命中率,提高防守效果。2中国男篮的防守篮板数量明显多于外国男篮,场上各位置球员都具有较强的保护篮板球意识,并合理的运用身高和对抗运用提高抢篮板球的优势。3中外男篮,在防守持球突破时夹击战术运用水平基本相同,关门战术中国男篮运用效果更好。在区域联防战术中中国男篮防持球突破效果不佳,容易出现沟通不默契的情况,让对手利用区域间的防守空隙,突破成功。4在破掩护中,中国男篮充分的发挥出个人防守能力突出和各位置球员移动速度快的特点,运用挤过和换人的方式,有效的破坏对手的掩护。而且中国男篮能够在全场保持防掩护的强度。5中外男篮在普通情况下更多的都是运用半场的人盯人防守,在第四节比分胶着的情况下全程人盯人的比重增加。而中国男篮球员相比外国男篮球员的身高和身体素质都有一定优势,盯人防守中有效的利用对抗阻碍对手,降低对手的运球稳定性,是人盯人防守的效果明显高于外国男篮。而在第四节关键时刻,偶尔会突然改变防守进行全场的人盯人防守,提高防守强度,让对手措施不急,提高了实用的成功率。6中国男篮和外国男篮运用半场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效果都不理想,这和亚洲球员自身体能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多是以阻挡对手杀内线为主要目的,面对对手的投篮多是等对手投篮不中,而不是逼迫对手突破不中,造成集体联防能力一般,整体的成功率并不高。7中国男篮在本届亚运会上的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这和出色的体能和对抗能力,队友之间的协调防守能力提高有较大的关系,同时破解对手全场区域紧逼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8中国男篮在普通情况下防守快攻中更注重封堵对手的一传,在比分胶着情况下更强度封堵一传和封堵接应点相结合。在普通情况下防守快下球员更强调快速回防组织防守,而在关键时刻多通过贴防的方式,阻挡快下进攻队员,并具有较高的效果。
史明振[8](2020)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西班牙队防守技战术运用研究》文中提出世界杯是篮球顶级赛事之一,在2019男篮世界杯上西班牙在损失了进攻核心保罗.加索尔和纳瓦罗的情况下,仍以八场全胜的战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的冠军。西班牙队防守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让他们在本届杯赛中打出了第一的防守效率,更是他们在本届世界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19年世界杯西班牙男篮防守技战术运用进行研究,总结西班牙队在本届世界中防守技战术运用的独到之处,得出的相关结论如下:1.防守技术的运用方面:西班牙队在本次世界杯中抢断、防守篮板、盖帽、防守犯规和造成对方进攻失误的防守指标上都有相对优势。在抢断技术方面,西班牙队拥有出色的脚步移动和防守预判,采用抢、打、断、掏、逼等方式,场均抢断对手9次,很好的破坏了对方的进攻意图;在防守篮板技术方面,西班牙队主要以三人或四人拼抢为主,靠多人的力量的力量来保护篮板球;在盖帽技术方面,西班牙队队员的身高和移动速度出众,防守经验丰富,场均盖帽对手3.3次,让对手在投篮时有所忌惮;在防守犯规方面,西班牙队在保持防守压迫性和攻击性的同时,又能很好的控制犯规次数。2.防守基础配合的运用方面:在防掩护时防守基础配合的运用情况为,在有球掩护配合时,多采用抢过的方式破掩护,在无球掩护时,以穿过和绕过得方式对无球队员进行跟防。在换防配合的运用上多以前锋与前锋,前锋与后卫之间的换防为主,换防后不会出现明显的错位,在补防配合的运用上,有着出色的补防意识和补防能力,有效的弥补了防守中的漏洞,在协防配合方面,主要以一人和两人协防为主,在夹击配合的运用上,主要以对内线球员的夹击为主,在前场和中线附近对持球人的的夹击稍显不足。3.整体防守战术方面:西班牙队在快攻防守方面,全队集体退防意识很强,主要以4人和5人退防为主,其防守策略主要以封堵一传和封堵接应队员方式来化解对方的快攻攻势。在阵地防守方面,西班牙队多采用半场人盯人的防守战术,防守区域较大,攻击性较强,防守效果好。
罗超[9](2020)在《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行,赛前中国男篮凭借抽签分组获得了较大的晋级机会。然而中国男篮在小组赛中连负于波兰和委内瑞拉后,无缘晋级十六强,创下了本项赛事的历史最差成绩,与世界顶尖强队的差距逐步拉大。在系列赛中,世界强队以有球掩护为主要进攻手段的战术打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其极具威胁力的表现在篮球比赛中也备受广大教练员和领域内专家的关注。有球掩护配合往往作为许多不同战术的发起点,在进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对应的防守策略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和四强队伍防守有球掩护配合为研究对象,截取中国男篮五场比赛和四强队伍进入八强后的所有防守有球掩护片段,从个人防守技术到整体防守策略上进行全面对比与分析,找出中国男篮在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策略与方法上与四强队伍的差异和世界高水平队伍在个人防守技术上和防守有球掩护配合上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中国男篮在防守有球掩护配合上存在的问题,为后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一系列研究方法,截取2019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参与的五场比赛和四强赛四分之一决赛后的比赛中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视频片段,观察、统计、分析后得到下面结论:1.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中对持球人的防守,由于中国队缺乏大赛经验和个人防守技术的不成熟,在对控制持球人的投篮命中率和对持球人犯规次数上高于四强队伍,在对持球人造成抢断或封盖上中国队与四强队伍无较大差别,但在造成持球人进攻犯规或进攻违例的数据上,中国队与四强队伍还有较大差异。2.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时间方面:中国队和四强队伍防守挡拆配合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防守倒计时的14-10秒之间,在手递手掩护配合上,由于四强队伍在攻守转换的节奏和速度上加快,导致防守时间提前,主要集中在防守倒计时24-15秒之间。3.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区域方面:中国队和四强队伍防守挡拆配合的区域主要发生在区域3,中路区域发生频率最高,略微高于两翼侧区域,右侧区域4略高于左侧区域2。在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中,中国队与四强队伍主要防守发生在区域2和区域4的手递手掩护配合,其次是区域3,也就是说手递手掩护配合在两翼侧区域略高于中路区域,效果更明显。4.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球员位置特征方面:在防守挡拆配合上,中国队和四强队伍主要是以中锋和后卫的防守组合为主,其次是大前锋和后卫的防守组合。在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上,中国队伍和四强队伍主要以中锋和后卫的防守组合为核心,在四强队伍中,中锋和小前锋的防守组合也占一定比例,其次是前锋与后卫的防守组合。5.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防守方法方面:中国队不论是在防守挡拆配合还是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上,均采用大延误的防守方法,四强中西班牙采取的是蓝冰防守(blue ice),阿根廷、法国和澳大利亚均已挤过防守方法为主。6.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防守效果方面:世界强队的防守性逐渐趋于整体,中国队在防守挡拆配合和手递手掩护配合上的成功率上明显没有四强队伍的成功率高,中国队采取的大延误防守效果不明显,四强中挤过方法对有球掩护的防守效果最好,不论是个人防守技术还是球队整体防守水平,中国队与世界四强队伍都具有较大得差距。
董磊[10](2019)在《对2017-2018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决赛阶段前四强球队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运用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的一些规则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体现在篮球场地三分区域的变化以及内线限制区域的变化。篮球场地的三分线已经由原来的6.25米增加到现在的6.75米,对于限制区的改造也由以前的梯形区域改成了现在的矩形区域。毫无疑问,篮球规则的变化将会加大运动员对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运用的难度。本人撰写的论文其目的就是增强我国职业男篮运用2-3区域联防的战术能力以及提高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效果,为各个阶段的篮球教练员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篮球比赛中的特殊阶段运用2-3区域联防的时候是否能够取到一定的效果,在原有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理论基础之上再加深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对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理解,重新提高对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认识,创造出新的防守理念。将新的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理念和其他防守形式结合在一起,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可以将人盯人防守以及其他形式的区域联防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的运用,在篮球比赛中为广大的篮球练员提供更加可靠的,更加有效的战术理论选择。本文选取2017-2018赛季中国职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前强四强为调查对象,以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前四强球队的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运用的时机、运用效果以及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1.2-3区域联防战术是男子中职篮联赛防守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球队一般只是在一些特殊阶段具有针对性的使用2-3区域联防。2.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在前四强球队中运用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效果趋向于一般。在通过对2-3区域联防防守情况下的抢断球以及篮板球的数据分析得出,抢断球的效果比值为2.83:1,篮板球的效果比值为2.46:1,防对方失误球的效果比值3.18:1。3.CBA决赛阶段前四强对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通常在比赛的某个时间段集中使用尤其是在球队大比分落后进行追分的时候对2-3区域联防运用的更加频繁。4.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球员之间的防守默契,球员不能将防守、抢篮板球以及抢断球有效的结合,更不能将2-3区域联防和进攻有效的结合。5.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在CBA决赛阶段前四强运用中呈现出:集体性特点、攻击性特点、针对性特点、破坏性特点、衔接性特点、诱导性特点、灵活性特点。
二、浅谈提高篮球协防能力的教学与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提高篮球协防能力的教学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赛季CBA联赛北京首钢队防守技战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篮球技战术的研究 |
2.2 个人防守的研究 |
2.3 防守战术的研究 |
2.4 现有研究的述评 |
3.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录像观察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情况分析 |
4.1.1 CBA各球队基本情况分析 |
4.1.2 北京首钢队队员基本情况分析 |
4.1.3 北京首钢队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 北京首钢队与不同队伍的失分对比 |
4.3 北京首钢队防守技术分析 |
4.3.1 后场篮板指标分析 |
4.3.2 抢断指标分析 |
4.3.3 盖帽指标分析 |
4.3.4 防守犯规指标分析 |
4.3.5 北京首钢队常规赛与季后赛防守技术的对比分析 |
4.4 防守战术运用特点 |
4.4.1 全队防守战术阵型运用特点 |
4.4.2 阵地防守分析 |
4.4.2.1 对阵地人盯人防守的分析 |
4.4.2.2 对阵地区域联防的分析 |
4.4.3 攻守转换防守分析 |
4.4.3.1 对快攻的防守分析 |
4.4.3.2 全场区域联防分析 |
4.4.3.3 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主要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2019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防守方面的研究 |
1.4.2 有关内线球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
1.4.3 有关内线球员防守能力的研究 |
1.4.4 有关目前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问题的研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衡量内线球员防守能力指标的界定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基本情况以及对手相关情况分析 |
3.2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
3.2.1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身高指标分析 |
3.2.2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体重指标分析 |
3.2.3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年龄指标分析 |
3.2.4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克托莱指数分析 |
3.3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无球队员能力分析 |
3.3.1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低位无球队员能力分析 |
3.3.2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高位无球队员能力分析 |
3.4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持球队员能力分析 |
3.4.1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低位持球队员能力分析 |
3.4.2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高位持球队员能力分析 |
3.5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协防能力分析 |
3.6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高位挡拆能力分析 |
3.7 中国男篮内线球员后场篮板球能力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队失利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文献检索情况 |
1.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5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对比分析法 |
2.2.6 TOPSIS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竞技篮球失利因素的分类及指标分析 |
3.2 中国队团队构建分析 |
3.2.1 中国队球队阵容 |
3.2.2 中国队及对手身体指标分析 |
3.3 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对比分析 |
3.3.1 中国队与对手进攻能力对比分析 |
3.3.2 中国队及对手防守能力对比分析 |
3.3.3 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TOPSIS分析 |
3.3.4 中国队与对手不同位置球员攻防能力对比分析 |
3.4 中国队战术配合分析 |
3.5 中国队内部因素分析 |
3.5.1 教练员因素 |
3.5.2 运动员因素 |
3.5.3 技战术风格 |
3.6 赛事对手因素分析 |
3.6.1 对手特点分析 |
3.6.2 归化球员因素 |
3.7 比赛结果评定分析 |
3.7.1 竞赛规则 |
3.7.2 判罚尺度 |
3.7.3 裁判水平 |
3.8 场外因素分析 |
3.8.1 情报的收集与分析 |
3.8.2 赛前备战情况 |
3.8.3 CBA联赛因素 |
3.8.4 场外环境 |
4 提高中国男篮国家队竞技水平的对策研究 |
4.1 改变团队构建思路 |
4.2 加强篮球基本功的训练 |
4.3 加强投篮训练 |
4.4 注重外线的培养,发展球员全面技术 |
4.5 加强对前、后场篮板球的冲抢与保护 |
4.6 重视体能训练,加强身体对抗 |
4.7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
(4)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任务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录像分析的相关研究 |
1.3.3 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个案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3.1.1 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所使用的录像分析软件及反馈情况 |
3.1.2 录像分析人员的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
3.1.3 录像分析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
3.1.4 录像分析设备的硬件要求 |
3.2 录像分析剪辑的结构内容和特殊内容 |
3.2.1 录像分析剪辑的结构内容 |
3.2.2 录像分析剪辑的特殊内容 |
3.2.3 以青岛队为个案对录像分析剪辑的结构内容和特殊内容进行分析 |
3.2.4 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3.2.5 录像分析报告的撰写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5)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翻转课堂概述与理论依据 |
2.1.1 翻转课堂定义 |
2.1.2 翻转课堂的起源 |
2.2 翻转课堂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3 认知派发现学习理论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2.3.1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研究状况 |
2.3.2 翻转课堂在国外的研究状况 |
2.4 教育信息化概念综述 |
2.5 SWOT综合分析法释义 |
2.5.1 SWOT释义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2.6 筛选评价区域联防质量指标 |
3.2.7 德尔菲法筛评价区域联防防守能力指标 |
3.2.8 区域联防防守能力指标筛选过程 |
4 翻转课堂应用于篮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4.1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SWOT分析 |
4.1.1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
4.1.2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
4.1.3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4.1.4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挑战”(Threats)分析 |
5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
5.1 实验方案与设计 |
5.1.1 实验假设 |
5.1.2 实验内容 |
5.1.3 实验对象、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 |
5.1.4 实验指标 |
5.1.5 实验控制因素 |
5.1.6 实验流程 |
5.2 翻转课堂篮球区域联防教学设计分析 |
5.2.1 学情分析 |
5.2.2 教学目标分析 |
5.2.3 教学评价分析 |
5.2.4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目标体系确定 |
5.2.5 教学程序设计 |
5.3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中的案例设计 |
5.3.1 《区域联防——23联防》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
5.4 《区域联防——23联防》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总结 |
6 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6.1 教学实验后测结果 |
6.1.1 实验后区域联防理论知识后测结果 |
6.1.2 实验后区域联防实战情况分析 |
6.2 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分析 |
6.2.1 翻转课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态度的情况 |
6.2.2 翻转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影响情况 |
6.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3.1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分析 |
6.3.2 实验后实验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
6.3.3 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A 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内容设计脚本总体设计表截图 |
附录B 微视频设计脚本详细表 |
附录C 翻转教学/传统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D 区域联防防守能力专家问卷 |
附录E 评定区域联防防守能力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F 广州体育学院《篮球》必修课程教学大纲(64学时) |
(6)基于心率的TRIMP在中国女篮训练中的监控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运动负荷监控概述 |
1.2.2 TRIMP(训练冲量)概述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测量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3.2 测量数据选取 |
3.2.1 2018年中国女篮集训期间阶段划分 |
3.2.2 2018年中国女篮集训期间内容划分 |
3.2.3 2018年中国女篮集训期间国内热身赛场次 |
3.3 运动员不同场上位置和不同训练内容的TRIMP值分析 |
3.3.1 运动员不同场上位置的TRIMP值分析 |
3.3.2 运动员不同训练内容的TRIMP值分析 |
3.4 运动员场上比赛的TRIMP值分析 |
3.4.1 运动员顺风盘比赛的TRIMP值分析 |
3.4.2 运动员逆风盘比赛的TRIMP值分析 |
3.4.3 队内教学赛与北体大男队实战运动员的TRIMP值分析 |
3.5 个例分析 |
3.5.1 王xx在2018年集训期间晨脉监测结果与分析 |
3.5.2 王xx在2018年集训期间生化检测结果与分析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研究限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第十八届亚运会中外男篮防守运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男子篮球队防守技战术的研究 |
1.3.2 我国男篮防守技战术的研究 |
1.3.3 概念界定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录像观察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男篮与对手防进攻技术运用对比分析 |
3.1.1 不同防守形式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投篮对比分析 |
3.1.1.1 个人防守形式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投篮对比分析 |
3.1.1.2 不同防守配合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投篮对比分析 |
3.1.2 不同防守形式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突破对比分析 |
3.1.2.1 个人防守形式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突破对比分析 |
3.1.2.2 不同防守配合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突破对比分析 |
3.1.3 不同防守形式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传接球对比分析 |
3.1.3.1 个人防守形式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传接球对比分析 |
3.1.3.2 不同防守配合下中国男篮与对手防传接球对比分析 |
3.1.4 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篮板球运用对比分析 |
3.1.4.1 中国男篮与对手合法抢位挤靠对方获得篮板球对比分析 |
3.1.4.2 中国男篮与对手点拨获得篮板球对比分析 |
3.1.5 中国男篮与对手造成进攻犯规对比分析 |
3.1.6 中国男篮与对手造成进攻失误对比分析 |
3.2 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
3.2.1 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快攻对比分析 |
3.2.1.1 中国男篮与对手限制快攻形成对比分析 |
3.2.1.2 中国男篮与对手封堵一传对比分析 |
3.2.1.3 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快下球员对比分析 |
3.2.1.4 中国男篮与对手首先封堵最有危险区域与队员对比分析 |
3.2.1.5 中国男篮与对手控中逼边快速回防切断对手传球路线对比分析 |
3.2.1.6 中国男篮与对手迅速集体退防对比分析 |
3.2.1.7 中国男篮与对手攻转守时进攻方进入前场时间对比分析 |
3.2.2 中国男篮与对手阵地防守战术运用对比分析 |
3.2.2.1 中国男篮与对手运用人盯人防守战术对比分析 |
3.2.2.2 中国男篮与对手运用半场区域联防防守战术对比分析 |
3.2.2.3 中国男篮与对手运用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2019年男篮世界杯西班牙队防守技战术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篮球防守技战术的理论研究 |
1.3.2 关于篮球防守技术的研究 |
1.3.3 关于篮球防守战术的研究 |
1.3.4 关于西班牙男篮防守技战术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2019年男篮世界杯西班牙男篮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
3.1.1 球队和整体队员的基本情况 |
3.1.2 比赛球队得分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
3.1.3 对比赛对手投篮命中的影响 |
3.2 西班牙队防守技术的运用情况 |
3.2.1 抢断技术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2.2 防守篮板技术运用的情况与分析 |
3.2.3 盖帽技术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2.4 防守犯规的情况与分析 |
3.2.5 造成对手进攻失误的情况与分析 |
3.3 防守基础配合运用情况与分析 |
3.3.1 防守基础配合运用的基本情况 |
3.3.2 防掩护配合防守基础配合运用情况与分析 |
3.3.3 夹击配合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3.4 换防配合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3.5 补防配合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3.6 协防配合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 西班牙队整体防守战术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1 快攻防守战术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1.1 快攻防守时退防人数的情况与分析 |
3.4.1.2 快攻防守所用策略的情况与分析 |
3.4.1.3 快攻防守战术的运用的效果与分析 |
3.4.2 阵地进攻防守战术的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2.1 人盯人防守战术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2.2 区域紧逼防守战术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2.3 区域联防防守战术运用情况与分析 |
3.4.2.4 综合防守战术运用情况与分析 |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防守技术的研究 |
1.3.2 有球掩护配合的研究 |
1.3.3 防守有球掩护配合方法的研究 |
1.4 总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录像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关于研究相关概念的定义和指标 |
3.1.1 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概念的定义 |
3.1.2 关于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的具体指标 |
3.2 2019世界杯中外男在有球掩护配合中防守持球人的特征对比研究 |
3.2.1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持球队员投篮命中率的对比分析 |
3.2.2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对持球队员抢断的数据对比分析 |
3.2.3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对持球队员封盖的数据对比分析 |
3.2.4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造成持球队员失误数据对比分析 |
3.2.5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造成持球队员进攻犯规和违例的数据对比分析 |
3.2.6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对持球队员防守犯规的数据对比分析 |
3.3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挡拆配合的特征对比分析 |
3.3.1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挡拆配合的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
3.3.2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挡拆配合的区域特征对比分析 |
3.3.3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挡拆配合的球员位置特征对比分析 |
3.3.4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挡拆配合的方法与效果对比分析 |
3.4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的特征对比分析 |
3.4.1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的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
3.4.2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的区域特征对比分析 |
3.4.3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的球员位置对比分析 |
3.4.4 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手递手掩护配合的方法与效果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对2017-2018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决赛阶段前四强球队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运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特点的相关研究 |
2.2 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特点相关研究 |
2.3 国内关于对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研究 |
2.4 国外关于对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研究 |
2.5 文献综述评述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对2017-2018赛季CBA决赛阶段前四强球队运用防守战术的基本情况 |
4.1.1 防守战术运用概述 |
4.1.2 前四强球队防守战术运用的次数统计 |
4.1.3 前四强球队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时机 |
4.2 对2017-2018赛季CBA决赛阶段前四强球队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效果分析 |
4.2.1 抢断球效果 |
4.2.2 后场篮板球效果 |
4.2.3 使对方球队失误球效果 |
4.3 对2017-2018 赛季CBA决赛阶段前四强球队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特点分析 |
4.3.1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集体性特点 |
4.3.2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攻击性特点 |
4.3.3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针对性特点 |
4.3.4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破坏性特点 |
4.3.5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衔接性特点 |
4.3.6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诱导性特点 |
4.3.7 运用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的灵活性特点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浅谈提高篮球协防能力的教学与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赛季CBA联赛北京首钢队防守技战术分析[D]. 赵耀.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内线球员防守能力研究[D]. 杜江福. 山西大学, 2020(04)
- [3]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队失利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 王清杉.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录像分析在中国男子职业篮球队中的应用研究[D]. 郭浩杰.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5]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谢金麟.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基于心率的TRIMP在中国女篮训练中的监控与评价[D]. 张馨木.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第十八届亚运会中外男篮防守运用对比研究[D]. 张永谦.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8]2019年男篮世界杯西班牙队防守技战术运用研究[D]. 史明振.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9]2019世界杯中外男篮防守有球掩护配合特征的比较研究[D]. 罗超.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对2017-2018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决赛阶段前四强球队2-3区域联防防守战术运用效果的研究[D]. 董磊.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