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三病区重庆400037
【摘要】目的:观察液体敷料预防患者PICC接触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凃液体敷料。结果:观察组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液体敷料用于预防PICC导管过敏性皮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3M液体敷料;PICC;接触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758.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72-02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发生的炎症反应[1],是PICC导管留置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皮肤敏感的患者或因用药导致皮肤敏感性增加的患者,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现象,严重者皮肤破溃,最后导致局部皮肤感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从而导致患者治疗结束前必须拔除PICC导管,延误患者的治疗。肿瘤科患者大多需要经过4~6个疗程的化疗或者长期静脉补液治疗,而延长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可以减少毒性药物对血管内壁的刺激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为解决此问题给患者带来的烦恼,我科将3M液体敷料用于PICC的日常护理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1014年9月在我科行PICC静脉置管的患者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平均年龄(54.60±1.20岁),平均留置时间(56.00±10.90天),置管目的化疗155例,长期补液25例,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采取口头,书面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行PICC护理宣教,每日观察穿刺点情况。每周换药一次,发现潮湿,渗血等情况立即更换。对照组:换药前洗手戴手套,采用无张力撕拉法撕掉敷贴,用酒精清洁皮肤,用碘伏消毒各三遍,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顺序。消毒范围穿刺点上下10cm。自然待干,待干后与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消毒待干前的步骤与对照组一致。在碘伏自然待干后,予液体敷料凃于穿刺点周围皮肤,范围大于3m透明敷贴的面积。待干后再予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
1.2.2评价方法观察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皮肤状况。PICC接触性皮炎其临床分度[2]:轻度仅有轻微的皮肤瘙痒及红斑(面积约为5×5cm以内);中度表现为皮肤瘙痒感明显透明敷料下穿刺点周围皮肤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潮湿(面积约为5×5cm以上),部分散在粟粒状皮疹;重度表现为瘙痒难忍,还出现水疱、糜烂、渗出(面积约为10×10cm以上),抓痒后可使发红面积增大,夜间不能入睡或睡眠差,影响其生活质量。记录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时间,按在PICC导管留置后的1周内,1~2周,两周以上分为三个阶段。
1.2.3数据处理按SPSS10.0软件行χ?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观察组发生接触性皮炎10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发生接触性皮炎21例,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接触性皮炎症状比较见表1
3讨论
临床观察发现PICC导管接触性皮炎发生在夏天和冬天较多,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身体易出汗,常规敷料不能有效透气,汗液聚集在敷料下,长期刺激皮肤,引起感染和过敏现象,使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水泡及疼痛等现象,如不及时换药处理,会导致皮肤化脓,甚至败血症严重后,果严重过敏的患者会出现奇痒难忍的症状,增加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睡眠。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
3M液体敷料是一种多聚溶液,无毒无刺激,其主要成分为六甲基二硅氧烷,丙烯酸三元聚合物,多聚苯甲基硅氧烷[3]。使用时在皮肤上形成一种透气防水薄膜,能有效的抵御外界的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摩擦性,其透气性让皮肤可以正常呼吸,如同第2层皮肤。本研究结果表明,3M液体敷料应用于PICC导管日常护理中能有效的预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还能减轻揭除敷贴时产生的疼痛[4],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且3M液体敷料不需反复涂抹,30秒速干,简便易用,价格低廉,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PICC导管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霞,陈民栋,梁剑凌.接触性皮炎中药治疗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12):1818-1820.
[2]王敬,高玉芳,陈伟芬,等.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88-90.
[3]石娜.3M液体敷料治疗失禁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8(33):58-59.
[4]阳绪容,吴小玲,蒋丽,等.3M液体敷料预防老年患者心电监护时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22):42-42.
作者简介:
吴佳馨,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三病区,邮编400037,电话15823785286,1w2j3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