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龙涛[1]2014年在《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文中认为目的对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胸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与观B组,A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而B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于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存在区别,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诊病历,A组漏诊误诊率是19.4%,诊断有效率是80.6%;B组漏诊误诊率是9.7%,诊断有效率是90.3%,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在良、恶性胸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良、恶性胸膜病变的诊断有效率,降低了误诊漏诊率。虽然CT的价格低廉,但是需要使用造影剂,而造影剂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MRI不仅不需要使用造影剂,而且还能够显示出患者纵膈淋巴结中发生转移,诊断有效率由于CT使用。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张缨[2]2003年在《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56例胸膜病变患者进行了CT检查,其中29例同时行MRI检查,20例加做HR-MRI检查。比较分析CT与MRI、常规MRI与HR-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1、CT检查显示,环绕形胸膜增厚在MPM、MPD的发生率分别为56%、18%,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胸膜病变侵犯纵隔结构、膈肌、胸壁仅见于MPM与MPD。结节状胸膜增厚在MPM、MPD、BPD中的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2、MRI检查显示,纵隔胸膜受累、环绕形或不规则胸膜增厚、弥漫性胸膜增厚及胸壁、膈肌受侵等征象在良、恶性胸膜病变的出现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虽然HR-MRI对胸壁的解剖结构(尤其是早期胸壁浸润)的显示比常规MRI优越,但二者对本组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作用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结合病变形态学与信号特点,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CT(P<0.05)。 结论:1、环绕形胸膜增厚有助于鉴别MPM与MPD。胸膜病变侵犯纵隔结构、膈肌、胸壁有助于诊断恶性胸膜病变。2、将MRI形态学与信号特征相结合有助于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3、与常规MRI相比,HR-MRI对胸壁解剖结构(尤其是早期胸壁浸润)的显示更优越。

罗良平, 陈金城, 朱彬, 夏建东[3]2001年在《MRI在良、恶性胸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胸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45例胸膜肿瘤患者 (良性 8例 ,恶性 3 7例 )进行了CT和MRI检查。评估分析良、恶性胸膜肿瘤的CT和MRI形态学特点及其分别在T1WI、T2 WI和增强T1WI上的信号特点。结果 在CT图像上 ,共出现弥漫性胸膜增厚 3 0例 (恶性 2 9例 ,良性 1例 ) ,纵隔胸膜受累 2 8例 (恶性 2 7例 ,良性 1例 )、环绕或不规则胸膜增厚 2 3例 (恶性 2 2例 ,良性 1例 ) ,胸壁或膈肌浸润 9例 (全部为恶性 ) ;在MRI上 ,共出现弥漫性胸膜增厚 3 2例 (恶性 3 1例 ,良性 1例 ) ,纵隔胸膜受累 2 9例 (恶性 2 7例 ,良性 2例 )、环绕或不规则胸膜增厚2 4例 (恶性 2 3例 ,良性 1例 ) ,胸壁或膈肌浸润 1 1例 (全部为恶性 )。根据前述形态学特点 ,CT与MRI对诊断胸膜恶性肿瘤总的敏感性分别为 83 8%和 86 5% ,总特异性均为 62 5%。结合形态学及信号特点 ,MRI对诊断良、恶性肿瘤病变的敏感性为 97 3 % ,特异性为 1 0 0 %。结论 单纯依据其形态学特点 ,MRI对胸膜肿瘤的发现与诊断价值与CT相仿。但当MR信号与形态学特点结合时 ,其对良、恶性胸膜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则明显优于CT。

罗良平, 陈金城, 黄力[4]2001年在《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胸膜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英文)》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胸膜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64例胸膜疾病患者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评估分析了胸膜疾病的CT和MRI形态学特点以及分别在T1WI、T2 WI和增强T1WI上的信号特点。结果 无论在CT或MRI图象上 ,纵隔胸膜受累、环绕形胸膜增厚 ,结节状、轮郭不规则以及胸壁和 /或横膈受累等征象均强烈提示恶性胸膜病变。与既往文献报道不同的是 ,胸膜增厚 >1cm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无意义(P >0 .0 5,χ2 检验 )。结合形态学及信号特点 ,MRI对诊断良、恶性胸膜病变的敏感度为 98% ,特异度为 92 %。结论 单纯依据其形态学特点 ,MRI除了对某些特定胸膜病变的发现和范围的评估优于CT外 ,对绝大多数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与CT相当。但当MR信号与形态学特点结合时 ,其对良、恶性胸膜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则明显优于CT。

罗良平, 张缨, 林志超, 陈金城, 王自能[5]2005年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胸膜病变(恶性79例,良性40例)患者的CT检查资料,评价CT对良恶性胸膜病变尤其是MPM与其他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胸膜病变侵犯纵隔内结构、膈肌及胸壁等CT征象仅见于MPM与其他恶性胸膜病变(OMPD)。环绕形胸膜增厚在MPM、OMPD的发生率分别为52%、20.4%,良性胸膜病变(BPD)则无一例出现此征象。纵隔胸膜受累增厚在MPM组占92%,而OMPD和BPD分别为37%和5%,不同组别之间两两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01)。结节状胸膜增厚、胸膜增厚大于1cm在MPM与BPD之间及OMPD与BPD之间的出现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MPM与OMPD之间的出现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叶间胸膜不规则增厚在MPM与OMPD之间以及MPM与BPD之间的出现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在OMPD与BPD之间的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胸膜病变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纵隔的关系,有助于MPM与OMPD及BPD的鉴别诊断。

李一鸣[6]2002年在《胸膜和胸膜外脂肪的CT及MR成像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胸膜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在胸膜疾病的诊断中,影像学起主要作用。近来,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与多种后处理软件的开发,以及MRI新的成像序列的进步,评价胸膜及胸膜疾病的手段日益丰富。本文就胸膜及胸膜外脂肪解剖、生理及主要胸膜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罗良平, 张缨, 陈金城, 林志超, 吴何嘉[7]2002年在《MRI与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比较》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比较MRI和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 5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 ,术前均进行了MRI和CT检查 ;比较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MRI除了对肿瘤内钙化的显示率低于CT外 ,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形态学的观察普遍优于或等于CT ,尤其对叶间胸膜及横膈胸膜增厚的显示、肿块侵犯胸壁或膈肌以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显示优于CT。恶性胸膜间皮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而在T2 WI及增强T1WI上绝大部分呈高信号。结论 :与CT比较 ,MRI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TNM分期以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更具指导意义。

武志芳[8]2011年在《PET/CT呼吸门控显像对肺部结节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分子水平PET检查的高灵敏度、特异性结果与清晰显示解剖的CT的结果相结合,尤其在肿瘤、神经系统方面,已经使其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对肿瘤的诊断、评估、分期和再分期的手段。在PET/CT系统中,CT扫描很快,普及型CT全身扫描需要数秒时间,一个呼吸周期基本能得到所需的图像,获得的图像几乎是某时刻的快照,因此基本不受呼吸运动影响;而PET扫描速度较慢,每个体位PET采集要2分钟-10分钟,获得的是经历几个,甚至几十个呼吸周期的平均图像。因此在对肺部进行PET/CT扫描时,由于CT扫描速度明显快于PET扫描速度,PET和CT扫描受呼吸运动位移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PET/CT图像中相同层面的PET图像和CT图像在位置及相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而形成PET图像伪影。另外一个产生呼吸伪影的原因是由于在PET/CT系统中,PET图像的衰减校正是通过CT扫描得到的组织密度图像完成的,同一个患者的PET图像和CT图像在空间位置和时相上并不完全匹配(特别在运动幅度最大的膈膜附近),用瞬间的CT图像去对平均PET的图像做衰减校正必然出现误差,导致PET图像出现伪影,可能影响胸腹部肿瘤的准确诊断与治疗计划的制定。控制呼吸伪影对肺部病变的诊断、癌症分期和放疗靶区的划定有很重要的意义。呼吸控制技术以1999年开展的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技术和深吸气呼吸控制(deep-inhalation breath holding,DIBH)技术为代表。减少呼吸所致运动的方法有:外源性呼吸限制(如:呼吸机的强制通气)和自我呼吸限制(随呼吸命令进行呼吸控制),还有就是通过呼吸运动监测设备进行呼吸门控。由于前者要求患者必须进行呼吸训练,许多患者并不能耐受这一过程。目前呼吸门控成为减少呼吸伪影和进行放疗靶区划定的依据。呼吸门控的PET/CT显像(respiratory-gated PET/CT,RG PET/CT),即4D PET/CT的呼吸门控采集,是指通过特定的设备采集呼吸运动信号,利用特殊的扫描程序,将呼吸周期分为若干时相,然后将与呼吸信号同步采集的各时相图像信息归类分析,将处于同一呼吸时相的PET图像和CT图像进行配准和衰减校正,从而提供病灶叁维空间影像随时间变化的运动信息。其中CT图像不仅提供解剖学信息,还用于PET图像的衰减校正。国外有少量文献对RG PET/CT进行了报道,但国内仅有数篇综述,尚未见到任何临床研究报道。国外对PET/CT及4D CT对放疗生物靶区划定的意义做了较多研究,而对RGPET/CT对放疗靶区划定的价值尚无定论;少量文献对呼吸幅度门控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肿瘤体积和信噪比进行了研究。RG PET/CT对呼吸伪影校正的价值,呼吸门控PET中各种半定量指标如SUV值对临床诊断、分期和放疗靶区的勾画的价值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通过复习文献及模拟呼吸器的采集,建立合适的RG PET/CT条件和方法;对肺部结节进行RG PET/CT门控采集,并与非门控PET/CT进行比较,初步探讨呼吸门控技术对肺部结节SUV、体积估测的影响;测量呼吸运动所引起的位置移动变化;对呼吸门控技术不同时相与非门控采集肺部结节SUV、体积和位移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RG PET/CT与常规采集信噪比的差异及辐射剂量的差别,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进行PET/CT显像的患者,发现有多个肺部结节,并同意进行呼吸门控显像的患者共19例,1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63.7±7.1)岁。PET/CT为GE Discovery VCT型。18F-FDG注射剂量按5.55~7.40 MBq/kg计算,注药后静卧休息60 min,显像前排空膀胱。然后用3D模式采集PET图像,约6—7个床位。按2 min/床位进行PET扫描,用CT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图像重建和融合。呼吸门控采集时要求患者平稳、均匀呼吸,用Varian公司实时监测系统记录呼吸曲线,并向PET/CT采集控制系统发送呼吸运动节律信号。先启动呼吸控制系统记录呼吸节律信号,再进行RG PET/CT采集。CT为4D扫描,PET共扫1个床位6分钟,分为6个bins。CT图像的“后门控”处理在后台工作站上进行。先对呼吸曲线设置不同的相位值,共设定6个时相(phase1-phase6):0,16%,33%,50%,66%,83%,吸气末为0,呼气末为50%,下一个吸气末为100%(即0时相),一直循环;再对不同相位设置运动幅度可接受的相位范围;最终得到6个相位的多层CT图像系列。将得到的不同时相CT重新发回采集工作站,PET扫描的呼吸门控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自动划分为6个时相的呼吸门控系列图像,从而得到相匹配的一个呼吸周期内6个时相的PET/CT融合图像。SUV、体积和位移由AW系统半自动分析获得,每个肺部结节的每个指标均要进行非门控图像、门控显像的6个时相共七次测量。SNR由公式算出。部分病人进行了放疗靶区的勾画。结果①通过复习文献和呼吸模拟器的呼吸门控采集,在保证PET计数和CT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CT的辐射危害,得到了适合临床应用的RG PET/CT采集方法。呼吸门控CT采集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A,扫描范围略大于PET一个床位即15.7cm,螺距及层厚均为固定采集条件,只有电影采集时间(cine duration=234567+18)随着每个病人不同的呼吸周期而变化;呼吸门控PET采集条件与常规采集不同,主要为呼吸信号触发的每个床位6分钟、6个bin的采集,制定成专门的采集协议,每个病人均可用此协议完成采集。②本研究对37个肺部结节进行RG PET/CT检查,结果发现呼吸门控显像可以提高病灶的SUV值。SUVmax和SUVmean分别可以达到13.69±6.70和8.56±4.11,明显高于非门控PET/CT 12.76±6.74及7.66±4.00 9P <0.001:;SUVmax提高率可高达39.99%,最高为32.34%,二者平均提高率为7.29%和11.72%(P <0.001);SUVmax在门控与非门控PET/CT中有差别,但相关性非常好(r=0.971),线性回归方程为Y. =1.384+0.964x;在门控显像中,根据呼吸曲线人为区分出6个时相,分别对SUVmax与SUVmean进行测定,并与非门控显像分别进行比较发现:门控显像各时相SUVmax与SUVmean均高于非门控显像;不同时相间以phase1即吸气末最高,而phase4(呼气末吸气初)最低;不同时相彼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时相与非门控显像SUV变化相关性很高( P <0.01);本研究还对4个结节常规显像中SUV<2.5(定义为轻度摄取)的肺部结节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一个结节SUVmax在门控显像中由2.13升至2.52,变化率达到18.31%,如果以临床判断标准SUV是否大于2.5作为标准,那么呼吸门控显像有可能影响到临床诊断和分期;③用呼吸门控与非门控PET显像对病灶体积大小的测量比较发现:非门控PET/CT测定肺部结节体积为5.27±7.74,去除呼吸运动伪影,应用RG PET/CT所得到的病灶体积明显减小,更趋于真实,仅有4.36±6.97,二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57);RG PET/CT显像不同时相与非门控显像所测定的体积有很好的相关性;对1名患者应用RG PET/CT进行了放疗靶区勾画,由于RG PET/CT所测定的病灶范围和体积已经考虑了呼吸运动影响,所以有可能减小相应放疗生物靶区的面积;④对37个结节分别选取不同呼吸时相PET和CT病灶匹配的层面,对每个结节进行叁维测定包括非门控状态1次,门控状态6个时相共6次,因此每个结节处理7次,得到相应的叁维位置变化,主要由前后位、头脚位和左右位组成。由于每个结节位置不同,不能进行统计分析,因而采用以Phase 1即吸气末作为参考点(“0”),其他时相与第一时相求差值后进行比较,观察其结节的运动,并描绘出每个病灶运动的轨迹。结果显示:肺部结节的呼吸运动呈现叁维运动;呼吸运动在头脚位,即沿身体长轴上下移动幅度最明显,其中Phase3即呼气末移动幅度最大F上下移动的幅度最大可以达到(1.72G5.88)cmH非门控显像与呼吸门控不同时相间位置移动没有相关性。⑤本文研究显示在现有的采集条件下,门控与非门控PET/CT显像SNR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现有采集条件能满足图像判定的要求;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将CT管电流降至30mA,减少了患者所受照射,每个床位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均高于非门控显像;在RG PET/CT显像中,经过模拟呼吸周期和cine duration参数我们得到:呼吸门控PET/CT辐射剂量与呼吸周期呈正相关关系,呼吸周期越长,完成扫描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遭受的辐射剂量越大。结论①RG PET/CT在实时呼吸门控监测仪器记录呼吸曲线和患者自由、平稳呼吸的前提下,4D CT采集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A,及4D PET呼吸信号触发的每个床位6分钟、6个bins的采集就能满足临床要求;②RG PET/CT与非门控采集相比较,可以显着提高肺部结节SUV值,从而改变疾病的诊断和分期;③RG PET/CT可消除呼吸伪影,使病灶的大小更趋于真实,为放疗生物靶区勾画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④通过RG PET/CT对不同门控时相的肺部病灶叁维位置位移的分析,肺部病灶呼吸运动呈现叁维运动,其中以沿身体长轴上下位置移动的幅度最明显;⑤管电流为30mA进行的RG PET/CT采集,信噪比接近于非门控显像,能满足临床需求;⑥RG PET/CT辐射剂量高于非门控采集,呼吸门控PET/CT辐射剂量与呼吸周期呈正相关关系,呼吸周期越长,完成扫描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遭受的辐射剂量越大。目的:初步评价18F-FDG PET/CT在癌性胸腔积液中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穿刺或随访证实,恶性胸水9例,良性胸水7例,未经证实的肿瘤合并胸水11例。分析癌性胸腔积液SUVmax(避开胸膜和肺组织)、胸膜结节及增厚的PET/CT表现。结果:良、恶性胸腔积液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胸水各自在双时间点显像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例癌性胸水中,PET发现31处局灶性高代谢灶,CT仅发现13枚胸膜结节。12处CT表现胸膜增厚的病灶中,PET显示20处局灶性高代谢灶。结论:胸腔积液本身的SUVma及双时间点显像SUVmax对癌性、良性胸膜病变鉴别没有价值。PET/CT有助于癌性胸膜病变的定性诊断。

许志祥[9]1994年在《胸膜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X线胸片、超声波、CT、高分辨CT、MRI等技术在胸膜腔积液、脓胸、局灶性胸膜病变以及弥漫性胸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并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作了介绍。

参考文献:

[1]. 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J]. 龙涛.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2]. 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D]. 张缨. 暨南大学. 2003

[3]. MRI在良、恶性胸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罗良平, 陈金城, 朱彬, 夏建东.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4]. 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胸膜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英文)[J]. 罗良平, 陈金城, 黄力.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1

[5].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 罗良平, 张缨, 林志超, 陈金城, 王自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6]. 胸膜和胸膜外脂肪的CT及MR成像进展[J]. 李一鸣.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

[7]. MRI与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比较[J]. 罗良平, 张缨, 陈金城, 林志超, 吴何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

[8]. PET/CT呼吸门控显像对肺部结节的应用研究[D]. 武志芳.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9]. 胸膜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许志祥.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4

标签:;  ;  ;  ;  ;  ;  ;  ;  

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