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胸膜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儿童原发性胸膜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周军吕孟兴高燕李霁伟阿智祥

昆明市儿童医院病理

【摘要】目的儿童原发性胸膜淋巴瘤(PPLs)极其罕见,极易误诊,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胸膜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PLs的临床、影像、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结果,结合随访结果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岁9月、3岁6月、5岁3月。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及胸腔积液,影像学上均表现为胸膜不同程度的增厚,临床考虑为脓胸。3例均为进行开胸手术及胸膜剥脱术,剥脱的胸膜厚度多达12mm。光镜下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小圆形,密集排列,病理诊断2例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示,T、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TdT和CD99强阳性表达;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CD3ε、CD34阳性;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CD79a和CD20阳性。随访6-72个月,2例存活,1例术后放弃治疗,出院后2月死亡。结论PPLs为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脓胸伴纤维板形成,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儿童;胸膜;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0引言

淋巴瘤是儿童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原发于胸膜的淋巴瘤罕见,尤其是在儿童期,国内外虽有报道,但多为个案。儿童原发胸膜的淋巴瘤多为淋巴母细胞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LBL)是起源于前驱B淋巴母细胞或T淋巴母细胞的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常侵犯纵膈、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等,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研究收集本院3例确诊原发于胸膜LBL的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我院2005-01-01~2014-06-30收治的PPL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行开胸手术及胸膜剥脱术取胸膜包块标本。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岁9月、3岁6月、5岁3月,平均年龄3岁6月,中位年龄3岁6月。3例均伴有咳嗽,胸腔积液及胸膜异常增厚;1例血常规异常,2例正常;1例伴发热,2例体温正常;3例LDH均异常增高;3例均无HIV、EB病毒及结核感染;3例均无骨髓异常及体表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剥脱术去下胸膜组织术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1.2检查方法

(1)CT检查:采用ToshibaAquilion64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胸部、纵膈平扫和增强检查。

(2)病理检查:所有剥脱术去下胸膜组织术后标本经4%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病理学大体检查,包括颜色、质地及大小等性状描述,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制片,显微镜下进行病理诊断。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行4μm厚连续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二步法,一抗有CD3ε、CD20、CD34、CD10、CD1a、CD79a、CD45RO、CD99、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髓过氧化物酶(MPO)、Ki-67、B细胞系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一抗及二抗均购于DaKo公司,为即用型试剂,按说明书进行染色。阳性对照采用预实验已知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及阑尾组织,空白对照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TdT、Ki-67及Pax-5以肿瘤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为阳性;CD3ε、CD20、CD79a、CD99、CD45RO细胞膜呈棕黄色为阳性;MPO以细胞之内呈棕黄色为阳性。

2结果

3例病人临床初诊均为脓胸伴纤维板形成,最终病理诊断为胸膜LBL,2例为T-LBL,1例为B-LBL。

2.1CT表现

3例患者CT检查均显示胸膜异常增厚,呈“牌匾样”或“斑块样”,一例伴有纵膈包块;另可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影像特征。如图1。

图1

图1:CT示患者左侧胸膜显著增厚,呈“斑块样”增生。箭头示肋间亦有肿瘤组织填充。

2.2病理组织学表现

(1)大体检查3例均为胸膜剥脱组织标本,切面呈灰白色、灰红色,质地软或稍韧,部分表面有出血或纤维素性物附着。如图2、3。

2.4预后随访

本组研究的3例LBL,2例存活,一例T-LBL手术后放弃治疗2月后死亡。其中一例B-LBL一直坚持治疗,随访72月存活;另一例T-LBL经治疗,随访6个月存活。

3讨论

胸膜淋巴瘤最初报道是在1987年,胸膜淋巴瘤可以是原发也可继发于全身淋巴瘤,后者最为常见。原发胸膜淋巴瘤极为罕见,仅占胸壁肿瘤的2.4%,而且很少研究报道,国外研究多认为其发生多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脓胸及结核感染相关,也有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报道,EB病毒感染相关胸膜淋巴瘤主要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儿童胸膜淋巴瘤报道极少,儿童胸膜淋巴瘤多表现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初诊时常考虑为脓胸伴纤维板形成,确诊只能依靠病理诊断,若不观察仔细,极易误诊为慢性脓胸伴胸膜增厚。

3.1定义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LBL)是起源于前驱B淋巴母细胞或T淋巴母细胞的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常侵犯纵膈、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等,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易早期多发转移的特点。

3.2发病率

LBL常见于儿童,大多数为男性,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8.5%,Feller等估计为5%,国内肖畅等报道占9.5%,李挺等报道为4.2%,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占儿童NHL的40%,其中大于10岁的儿童比例较高,占50%以上。在美国,以1978年-1995年人口数为基准,LBL的男性每年发病率为0.2/10万,女性每年发病率为0.1/10万。B-LBL包括所有LBLs约10%,它最常发生在儿童期,但也可以发生于成人,总体平均年龄为39岁。T-LBL约占所有LBL的85%-90%,主要发生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居多,男女发病率比约2:1。

3.3临床表现

胸膜淋巴母细胞瘤患儿多因发烧、咳嗽入院检查,CT显示纵膈有包块或胸膜异常增厚,可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CT常显示胸膜呈“牌匾样”或“斑块样”增厚影像特征;生化检查LDH常异常增高,一般大于参考值上限2倍以上;纵膈未见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及外周血象正常。

3.4病理形态特征

病理大体常表现为切面呈灰白色、灰红色,质地软或稍韧,部分表面有出血或纤维素性物附着。显微镜下T-LBL、B-LBL是两个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形态学上无法区分二者,肿瘤细胞均呈弥漫性分布,为小至中等大小相对单形一致的淋巴母细胞,胞质稀少,核质比例高,核呈圆形或曲核,核膜清楚而薄,染色质细腻,核仁小而不明显,核分裂多见。侵犯血管壁形成“靶形”样浸润,侵及结缔组织形成“流线样”或“印度列兵样”排列。

3.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001年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中,正式将LBL与ALL合并,又由于T-LBL与B-LBL在显微镜下病理形态无法区分,所以免疫组织化学成为鉴别LBL与ALL和T、B-LBL的重要手段。LBL、ALL实际工作有时很难鉴别,需要其他的辅助检查,如外周血象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检查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MPO表现为LBL中表达阴性,而在ALL中多表达阳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前驱B淋巴母细胞或T淋巴母细胞的肿瘤,前体淋巴细胞有相对特异的相关标记,如TdT、CD99,它们在前体淋巴细胞中表达,而外周成熟的T、B淋巴细胞不表达。

在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方面,T-LBL/ALL与B-LBL/ALL均有差异,化疗方案也有不同,因此,很有必要将二者加以鉴别。T-LBL常为阳性的抗体有TdT、CD3ε、CD99、CD43、CD34、CD1a、CD7,部分阳性的抗体有CD33、CD45、CD45RO、CD2、CD4、CD5,少部分阳性抗体有CD10、CD79a、CD117。T细胞标记CD3ε和CD45RO阳性率高,CD3ε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CD45RO。CD3ε(胞浆型CD3)是T细胞特异性标记,大部分T-LBL/ALL均可表达CD3ε。CD45RO是成熟T细胞标记,许多前体T细胞可不表达,通常石蜡切片下T-LBL对CD43(MTI)比CD45RO染色效果更好。因此,在考虑前体T细胞来源肿瘤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时,优先选用CD3ε和CD43,并辅以CD45RO。B-LBL常为阳性的抗体有TdT、CD99、CD19、CD79a、CD10、PAX-5、CD24,部分阳性的抗体有CD45、CD22、CD20、CD34、CD33、CD13、BCL-2。B细胞特异性标记CD79a和CD20,最新研究推荐的CD179a/b和PAX-5为特异性表达于前体B细胞的标记物,当CD79a阳性结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这两个标记。

3.6治疗及预后

LBL恶性程度很高,预后也较差,目前化疗治疗作为淋巴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也是治疗的首选方案。针对原发胸膜的LBL治疗没统一的化疗方案,目前,对于初诊患者,当疾病尚未累及骨髓或其他器官时,可以应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BFM-90方案、Hyper-CVAD(超分割的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等方案,化疗后短期症状有所改善,但易复发,生存率低。胸膜纵隔LBL,手术一般无法完整切除病灶,残留的包块常常是诱导化疗未能达到完全缓解的最常见原因。此外,纵隔也是较常见的肿瘤复发部位,因此有的放矢地进行局部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纵隔放疗作为一项有效的局部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完全缓解率,同时降低疾病复发率。

至于LBL的预后研究,截止到目前,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因子尚无定论。一些研究曾分析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因子,但是它们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尚存争议。Reiter分析了年龄、性别、免疫表型、临床分期、LDH、完全缓解情况和诱导化疗后的微小残留灶对于疾病预后的影响,它们发现这些因子均与患者预后无直接相关,只能作为预后的危险因子。差异、样本量大小和免疫组化判定标准的不同。也有国内研究发现临床分期III-IV、LDH≥2×ULN和Bcl-2蛋白阳性可作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危险预后因子。儿童胸膜B-LBL的预后远好于T-LBL,本组研究符合该观点。

参考文献:

[1]SteiropoulosP,KouliatsisG,KarpathiouG,etal.RarecasesofprimarypleuralHodgkinandnon-Hodgkinlymphomas[J].Respiration2009;77:459-463.

[2]MitchellA,MeunierC,OuelletteD,ColbyT.Extranodalmarginalzonelymphomaof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withinitialpresentationinthepleura[J].Chest2006;129:791-794.

[3]ArrniatgeJO,WeisenburgerDD.Newapporachtoclassifyingnon-Hodgkin’slymphomas:clinicalfeaturesofthemajorhistologicsubtypes.Non-hodgkin’slymphomaclassificationproject[J].JClinOncol,1998;16:2780-2795.

[4]李甘地.儿童常见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2):765-768.

[5]肖畅,苏祖兰,吴秋良等.根据WHO新分类对49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23-27.

[6]尹洪芳,李挺,李竞贤.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对304例恶性淋巴瘤的重新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8):1556-1560.

标签:;  ;  ;  

儿童原发性胸膜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