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骨架密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密实,骨架,碎石,沥青,稳定,粒径,基层。
骨架密实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清[1](2019)在《骨架密实结构水稳基层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是当前国内公路项目施工中运用极为广泛的施工技术,但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施工效益难以满足要求。论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研究了骨架密实结构下水稳基层的施工工艺,以期道路项目工程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1期)
李遂生,索智,刘文娟,张瑞,张乾[2](2019)在《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ATSM-40级配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平面叁圆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由密实悬浮型沥青混合料到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时,关键筛孔级配中值的变化,结合现有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40)的设计级配,初步得到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SM-40)的设计级配。最后,通过贝雷法中提出的关键筛孔及参数对设计级配进行检验和调整,完成配合比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期刊2019年20期)
封培然[3](2019)在《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对干混砂浆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密实骨架堆积原理,比较了FPM和BPM两种模式下普通干混砂浆配合比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填充法对充分利用多余的石粉有利,n值不仅调节浆体含量,并且同步调整水泥与石粉含量;为保证干混砂浆施工性能,高水灰比稀释了密实骨架堆积设计产生的减孔效应,并使配合比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但对某些施工性能要求不严格的承载类砂浆,选择BPM模式设计依然较为有利。(本文来源于《水泥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郑晶晶[4](2019)在《骨架密实型抗裂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管是对于高速公路还是二级公路,其基层大部分都是采用水泥稳定砾石混合材料,从而满足公路的稳定性要求。本文通过对骨架密实型抗水稳基础施工技术的全面分析,并详细的总结了骨架密实型抗裂水稳基层的实际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促进该项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全面提升,同时为相关部门的工作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8期)
李遂生,索智,刘文娟,张瑞,张乾[5](2019)在《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ATSM-40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ATSM-40的路用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系统对比了ATSM-40沥青混合料与ATB-40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力学性能。同ATB-40沥青混合料相比,ATSM-40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都有显着提升,同时各项力学性能优于ATB-40。(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期刊2019年19期)
焦仁杰[6](2019)在《浅谈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程介绍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在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其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0期)
黄慧,张洪刚,陈杰[7](2019)在《普通公路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地方普通公路建设实际需求,研究了普通公路抗滑、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提出了基于石灰岩集料、普通沥青材料特点的骨架密实型材料组成设计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推荐的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具有良好的马歇尔指标、水稳定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空隙率是影响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控制空隙率水平是保障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普通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孙建民[8](2019)在《骨架密实型水稳基层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及施工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针对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开裂破坏、层间结合问题等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展开骨架密实型水稳基层的相关研究,从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通过试验段实施和大面积应用,提出了骨架密实型水稳结构的设计和实施相关技术重点,可为其他同类项目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06期)
韩高峰[9](2019)在《骨架密实型抗裂水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骨架密实型水稳因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在高等级公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缓解了以往悬浮型水稳基层频繁出现反射裂缝的病害问题。基于此情况下,本文主要以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材料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其特性、以及裂缝成因。同时以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论述了该技术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9年06期)
王敏,蒋应军,尹曌星,何岩,赵任帅[10](2019)在《纤维对强嵌挤骨架密实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叁点小梁疲劳试验研究了3种纤维对强嵌挤骨架密实(SISG)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SISG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及低温弯曲应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矿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掺量分别为0. 3%、0. 5%、0. 2%时,SISG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达到最佳。与未掺纤维SISG沥青混合料相比,0. 3%矿物纤维、0. 5%木质素纤维和0. 2%聚酯纤维SISG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分别可提升22%、13%、20%,低温性能分别可提升32%、30%、23%,疲劳性能分别可提升25%、6%、36%。(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骨架密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平面叁圆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由密实悬浮型沥青混合料到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时,关键筛孔级配中值的变化,结合现有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B-40)的设计级配,初步得到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SM-40)的设计级配。最后,通过贝雷法中提出的关键筛孔及参数对设计级配进行检验和调整,完成配合比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架密实论文参考文献
[1].赵国清.骨架密实结构水稳基层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2].李遂生,索智,刘文娟,张瑞,张乾.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ATSM-40级配设计[J].中国公路.2019
[3].封培然.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对干混砂浆性能的研究[J].水泥工程.2019
[4].郑晶晶.骨架密实型抗裂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J].居舍.2019
[5].李遂生,索智,刘文娟,张瑞,张乾.大粒径骨架密实型沥青稳定碎石ATSM-40性能评价[J].中国公路.2019
[6].焦仁杰.浅谈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
[7].黄慧,张洪刚,陈杰.普通公路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9
[8].孙建民.骨架密实型水稳基层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及施工工艺[J].四川水泥.2019
[9].韩高峰.骨架密实型抗裂水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
[10].王敏,蒋应军,尹曌星,何岩,赵任帅.纤维对强嵌挤骨架密实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J].公路交通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