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呼吸窘迫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窘迫,综合征,呼吸,血气,内质网,重症,红参。
急性呼吸窘迫症论文文献综述
颜卫峰,陈喆,史淑静,刘秋旻[1](2019)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时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时机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硬币投掷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41例,氧合指数(PaO_2/FiO_2)达到200~250 mmHg后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41例,持续实施气管插管通气治疗),对82例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预后情况、通气时间评估。结果呼吸及循环指标:24 h、48 h呼吸及循环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PaO_2/FiO_2达到200~250 mmHg后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既可缩短通气时间,还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张建,薛雪,辛晨,郭小靖,李英敏[2](2019)在《颈脊髓损伤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是指因外力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颈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肢体瘫痪,上端呈节段性感觉和运动障碍,致残率极高,且并发症较多,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导致CSCI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蔡玉伟,张宇茂[3](2019)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 610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05)和对照组(n=805)。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通气策略,观察组患儿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p H值和PO_2低于对照组,PCO_2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动脉导管未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慢性肺结核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用于NRDS患儿的临床治疗,可显着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值,促进患儿及早恢复健康。(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彭娇,唐旭毛,王导新[4](2019)在《内质网应激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的重点、难点,因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病死率极高。内质网应激(ERS)可介导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是ARDS的重要发病机制;并且抑制ERS可改善ARDS结果。(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2期)
侯树荫,郭志清[5](2019)在《纳洛酮联合红参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红参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红参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及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低氧血症、消化道大出血及肾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急救过程中,对ARDS患者采用纳洛酮联合红参汤治疗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2期)
丁宁[6](2019)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就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生存率。结果:观察组PaO_2、PaCO_2水平及住院时间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较急,且死亡率较高,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炎性介质吸收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张志俊,张良平,潘峥强,蒋益鹏[7](2019)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19例)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天研究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临床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瞿昌晶,郭旋,朱锋,陈慧丽,汪漩[8](2019)在《对比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8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和B组(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每组34例。所有患者进入ICU后接受常规重症监护,监测并比较两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血压(mean bloodpressure,MBP)、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p O_2)、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镇静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HR、MBP、RR及PEEP均显着低于用药前(P <0.05);Sp O_2、OI均显着高于用药前(P <0.05)。A组患者用药后HR、MBP及停药后再入睡发生率显着低于B组(P <0.05);A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唤醒时间、达到镇静满意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着短于B组(P <0.05);B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低血压发生率显着低于A组患者(P <0.05)。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能取得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丙泊酚镇静效果更好,但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咪达唑仑可减少镇痛剂的使用量,价格便宜,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镇静、镇痛方案。(本文来源于《世界临床药物》期刊2019年10期)
秦妮,段亚楠,米婷[9](2019)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接诊的74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7例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A组,37例单纯ARDS患者作为研究B组,并选择同期3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叁组受检者的血清PCT、CRP水平,运用ROC曲线方法,分析PCT、CR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预后评估。结果研究A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7.15±3.42) ng/mL、(71.73±14.87) mg/L,均明显高于研究B组的(4.98±2.26) ng/mL、(58.24±13.71) mg/L,而研究A、B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4±0.03) ng/mL、(5.12±2.28)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两者联合检测AUC为0.855,明显高于PCT、CRP单独检测的AUC (0.807、0.726);PCT检测对ARDS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12%、72.28%,CRP检测对ARDS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24%、71.80%,两者联合检测对ARDS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33%、82.71%,明显高于PCT、CRP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CT、CRP检测可有效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程度,两者联合检测使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明显提高,是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对患者病情评估、早期治疗及促进预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程江丽,杨杰,康焰[10](2019)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正压设定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肺部急性炎症损伤疾病,同时伴随着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增加和充气肺组织减少等病理生理变化。ARDS患者约占ICU住院患者的10%,机械通气患者的24%,死亡率高达40%。目前,呼吸支持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1])。自Ashbaugh等~([2])在1967年首次提出呼吸窘迫综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急性呼吸窘迫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CSCI)是指因外力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颈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肢体瘫痪,上端呈节段性感觉和运动障碍,致残率极高,且并发症较多,其中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导致CSCI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症论文参考文献
[1].颜卫峰,陈喆,史淑静,刘秋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时机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2].张建,薛雪,辛晨,郭小靖,李英敏.颈脊髓损伤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
[3].蔡玉伟,张宇茂.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9
[4].彭娇,唐旭毛,王导新.内质网应激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5].侯树荫,郭志清.纳洛酮联合红参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6].丁宁.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7].张志俊,张良平,潘峥强,蒋益鹏.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8].瞿昌晶,郭旋,朱锋,陈慧丽,汪漩.对比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J].世界临床药物.2019
[9].秦妮,段亚楠,米婷.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海南医学.2019
[10].程江丽,杨杰,康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正压设定的方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