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译者创造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创译,创造性思维,译者,外宣文本
译者创造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怡飞,徐鑫贝[1](2019)在《基于“创译”策略论译者的创造性思维在政论文本中的应用——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英译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我国"走出去"背景下文化影响力亟需增强的现实要求,传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每个人公认的准则,对于翻译活动更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的输出,必须使译文最大程度地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语言习惯与心理认同,使源语文化为目标读者所接受,而不能将原文本所有的内容不加区分地进行翻译。将译者作为切入视角,对译者的"创译"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概念整合,尝试分析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思维",对译者"创译"的方法和形式会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英译文进行举例,旨在论述和总结译者的创造性思维在外宣文本翻译中的价值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译者对自身创造性思维的重视程度,以"创译"来促进我国文化的输出,更好地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高洁[2](2019)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赛珍珠、沙博理《水浒传》译本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对源语文本进行"创造性叛逆"。本文以赛珍珠、沙博理两个《水浒传》英译本的比较为例,主要从文化层面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闫怡恂,成晓光[3](2019)在《基于场景框架认知模式的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青衣》平行语料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自建《青衣》汉英平行语料库为基础,依据场景框架认知模式理论,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过程与成因。根据Kussmaul(2006)提出的场景框架认知模式的四种关系类型,即框架进入场景(R1),框架改变(R2),场景进入框架(R3),框架被近乎相同框架呈现代替(R4),本研究对《青衣》汉英平行语料进行手动标注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青衣》汉英平行语料库中场景框架认知模式的四种关系类型均有出现;从四种关系类型分布数量看,R1最多,R3最少,依次表现为R1>R2>R4>R3。从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翻译策略选择看,R1,R2,R4均属于归化策略,R3属于异化策略。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翻译过程中场景框架的认知作用,同时表明文学翻译中为了实现译者主体创造性,译者根据不同类型情况选择了相应策略。(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林思思[4](2019)在《解读电影《疯狂原始人》字幕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交流的媒介,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而电影的字幕翻译对于电影能否进入国际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语言、文化以及译者主体性在电影《疯狂原始人》字幕翻译中的体现。(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5期)
刘芮[5](2019)在《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青铜葵花》英译本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阐释学与翻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翻译学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地位凸显。译者作为历史性的存在,在理解翻译原文时必定会受到其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原文或原作者写作意图的背离。承认对原作叛逆的历史性存在并对该存在加以描述和原因分析,便产生了创造性叛逆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阐释学打破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偏见”、“视域融合”、“理解的历史性”等核心概念的提出使得阐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可见,哲学阐释学与创造性叛逆有很大的共通之处。乔治·斯坦纳以哲学阐释学为基础,提出的阐释运作理论更是为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提供合理的哲学性解释。他将翻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证明翻译的本质其实就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解释和阐释的过程。因此以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具有可行性。《青铜葵花》英译本是由英国着名汉学家汪海岚翻译的。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儿童读者无论是在年龄,认知还是语言水平上都具有特殊性,这使得译者为保证儿童读者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操控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因此研究其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十分有价值。该论文选取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青铜葵花》英译本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进行研究,结合具体译例探析创造性叛逆在四个阶段如何体现,并以阐释学核心概念为译者创造性叛逆提供合理解释。通过采用理论研究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发现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贯穿于阐释运作的各个阶段。汪海岚的语言水平、翻译经历、翻译观等影响其对原作的信赖程度,造成意译或省译等创造性叛逆现象;译者固有的视域如儿童观、文化意识等使其只看自己想看的,从而产生调整、删减、增加或误译等创造性叛逆现象;语言和文化的不同造成译者在吸收阶段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前叁个阶段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不平衡,这使得译者在补偿阶段中势必发挥其创造能力以回归原文,从而恢复并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7)
饶小志[6](2019)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可以创造性地解读、翻译原文,实现翻译目的,满足读者需要。然而,译者创造性是有限度的。本文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为例,旨在探究制约译者创造性发挥的因素。研究发现:译者创造性受到原文文本、译者选择权限、译者翻译经历的束缚。(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明玥[7](2019)在《从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探讨译者的主体性——《诗经·蒹葭》许渊冲及庞德英译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因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意蕴丰富的思想、抑扬顿挫的韵律,成为对翻译颇具挑战的文学形式。诗歌译作则凸显了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的主体性。文章选择中国古典诗歌《诗经·秦风·蒹葭》,以翻译的视域,联系许渊冲的"叁美论",探讨了许渊冲及庞德两位中西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凸显出的主体性因素,旨在更加全面地了解译者的文学翻译观,并进一步体会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余萌[8](2019)在《译者的创造性发挥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片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文学翻译活动涉略越来越广,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2])。因为译者是译文的创造者和决定者,对于译者的创造性发挥也是翻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翻译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大量文学译作在保持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是一门艺术。~([1])因为不仅要传递原文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出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和艺术气息。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其创造性,以求解决这些翻译时遇到的障碍。(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5期)
闫怡恂[9](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雷莉[10](2019)在《从《叁国演义》第一回英译本赏析看译者的再创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人物众多,线索重迭,事件纷繁,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叙事史诗之一。本文主要对《叁国演义》第一回英译本进行简单的赏析,以此来看译者的再创造性。(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4期)
译者创造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对源语文本进行"创造性叛逆"。本文以赛珍珠、沙博理两个《水浒传》英译本的比较为例,主要从文化层面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及其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者创造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怡飞,徐鑫贝.基于“创译”策略论译者的创造性思维在政论文本中的应用——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英译文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
[2].高洁.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赛珍珠、沙博理《水浒传》译本对比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3].闫怡恂,成晓光.基于场景框架认知模式的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青衣》平行语料库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
[4].林思思.解读电影《疯狂原始人》字幕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青年文学家.2019
[5].刘芮.乔治·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视角下《青铜葵花》英译本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饶小志.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7].李明玥.从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探讨译者的主体性——《诗经·蒹葭》许渊冲及庞德英译个案研究[J].大观(论坛).2019
[8].余萌.译者的创造性发挥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片段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9].闫怡恂.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10].雷莉.从《叁国演义》第一回英译本赏析看译者的再创造性[J].校园英语.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