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复兴探究——以武汉市中山大道综合改造为例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复兴探究——以武汉市中山大道综合改造为例

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开发中心510080

摘要: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为例,对其改造复兴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复兴的建议和对策,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性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武汉市中山大道

历史文化街区是以浓郁历史文化氛围见长的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窗口,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面临着重大挑战。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不同于历史遗迹的保护,它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修缮与保护方面,更多的是要重视整个街区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的保存。本文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寻如何改造和复兴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性发展。

1.武汉市中山大道综合改造项目概况

武汉市中山大道始建于1906年,从西南部的硚口路到东北部的黄浦大街,贯穿整个汉口中心区,全长4.7公里,距今已有110年历史,是老汉口最重要的商业交通性干道。2014年,以地铁6号线建设为契机,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对中山大道一元路至武胜路4.7公里路段及周边进行综合改造,为老汉口中山大道的旧城复兴和景观提升带来新机遇。中山大道综合改造凝聚了武汉市地产集团、国土规划、城管、房管、园林、地铁集团等多个部门的合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两年时间实现了整个街区的复兴。

2.改造与复兴亮点

2.1营造交往型街道公共空间

2.1.1道路断面和交通组织改造设计

按照“步行主导、公交优先、交通减负”的改善策略,对原道路段面进行改造,西段(武胜路-前进一路)维持6-8车道,外侧车道布置为公交专用车道。前进一路至友谊路为交通过渡段,由现状6车道压缩为4车道;中段(前进一路-青岛路)段分时段禁止社会车通行,机动车道由现状4车道压缩为2车道,富余空间设置宽度不小于8米的慢行通行空;东段(青岛路-一元路)由原双向2~4车道压缩为2车道,以公交为主,兼顾社会车辆通行。营造人性化、可驻足、景观宜人的慢行街道,增加步行道宽度,鼓励市民放慢生活脚步。将中心城区的交通主干道改造为生活性街道,现实历史街区功能转变。

2.1.2道路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以高品质、高标准、艺术化为目标,兼顾与周边历史建筑立面相协调的设计原则,形成“一带、三段、多点”的景观结构。“一带”即强化整个街道的绿色基底,全线保留约200株原有乔木,新种植1077株大树,让街道绿树成荫;“三段”是按三段不同街区的风貌特性,对人行道空间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段绿化设计,在优秀历史建筑前,适当扩大行道树的间距,展示建筑的精美立面,强调街道风貌的多样性与整体和谐;“多点”为围绕“水塔”、“美术馆”以及地铁站点等多个重要空间,打造景观亮点。

2.1.3地下管网综合和杆线集成设计

对沿线排水、给水、电力、弱电、燃气等地下管网开展综合规划设计,共计50余公里的管网进行了综合改造升级。一是打通通道,提高排水设施标准。二是相关市政管线设施实现杆线入地,提升道路景观。

开展杆线集成设计研究,对道路沿线的路灯、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电子设施、公安视频监控、公共信息指示牌等六大类线杆进行了优化集成,统一杆件整体外观风格及颜色,采用共杆和附着方式减少杆件数量,改善道路景观。

2.2参与式规划,实践共同缔造

规划实施采取设计联盟、社区路演、公众网络平台等多种规划参与方式,并组织专家团队全程指导规划编制与项目实施。

项目自启动之初就制定公众参与机制。在“众规集智”阶段,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等手段,广泛收集对工程改造的公众意见和建议,由工程指挥部将意见汇总后反馈给各部门,各部门委托对应的专项规划设计机构,分别开展建筑整治、景观环境塑造、交通改造和市政管网改造的专项设计,做到方案设计最大限度吸收公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规划项目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和专业,各专业的技术标准又不尽相同,工程指挥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对各部门提出时间节点,指定各部门将相同阶段、相同深度的设计成果统一汇交给规划部门,由规划部门将各专项成果通过三维数字平台进行汇总集成,并进行校核论证。

对于各专项间存在矛盾的地方,由指挥部提交给专家委员会(由规划、建筑、园林、交通和市政等专业的专家组成)进行论证,形成修改意见后反馈给各部门分头进行修改和完善。按此程序进行多轮方案集成论证,直到三维集成阶段不再出现问题,经委员会确认和政府批准后,将最终方案在“众规武汉”平台上进行网络宣传。

3.启示

3.1规划标准高:组织专家团队全程指导规划编制与项目实施

按照“专家团队领导、专业团队设计、专班团队施工”的模式,规划项目建立了“首席专家制度”,遴选了湖北省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11名专家,首席专家按工作分配方案,对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3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方案审查、施工组织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3.2政企合作模式新:探索多方合作的最佳模式

中山大道项目工程横跨汉口三个重要区政府,由五家主体进行投资,包括地铁集团、地产集团、以及江岸区政府、江汉区政府、硚口区政府的下属投资平台。除投资主体多方以外,其他的利益相关方也繁多,由于旧城改造工程的特殊性,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鉴于利益机制的复杂性,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配置工程建设资源、推进建设。建议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建“工程指挥部”承担监管督促、协调统筹职能,强力有效地推进改造落实。

3.3抓住契机:地下、地表、地上整体建设

借着轨道6号线一期工程的契机,中山大道项目工程实现地下、地表、地上垂直空间的整体建设与改造。在历史建筑改造项目中,可汲取中山大道项目的经验,做好前期项目规划实施研究,利用同期建设,实现整体开发。

参考文献:

[1]武联,沈丹.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研究——以青海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2):110-114.

[2]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保护与更新,2003,27(4):52-56.

[3]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吴珂.弘扬精神内外兼修激发活力——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08,(2):26-29.

标签:;  ;  ;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复兴探究——以武汉市中山大道综合改造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