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容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丙烯,马来,酸酐,桐油,相容性,玻璃纤维,二甲酸。
增容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健,姚强,张利军,胡琳,袁炜[1](2019)在《增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增容剂A)或硅烷偶联剂(增容剂B)为增容剂,在其用量为10份(质量),挤出机筒体各段温度为185~200℃的条件下,制备了聚甲醛-玻璃纤维-增容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聚甲醛-玻璃纤维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较聚甲醛有所下降,玻璃纤维增强效果不佳。添加增容剂可以改善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性能,增容剂A使复合材料的刚性和强度显着提高;增容剂B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而韧性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季节,李辉,王佳妮,索智,许鹰[2](2019)在《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不同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叁种增容剂(硅烷偶联剂、苯甲醛、二甲苯)各自的最佳掺量及掺入方式;其次,采用双边缺口拉伸(DENT)试验评价加入叁种增容剂后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能;最后,结合SEM照片并利用Image 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加入叁种增容剂后沥青中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分散面积比,以定量地表征叁种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增容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煤直接液化残渣在沥青中的分散,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保持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体系的长期稳定状态,避免因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沉淀聚集而在相界面产生应力集中,增强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能。叁种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同,硅烷偶联剂最优,次之为苯甲醛,最差为二甲苯。(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曹亚南,张玉芳[3](2019)在《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丙烯共混体系相形态、热稳定性与流变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丰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品种,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和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G)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组成比例的PBT/PP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法和毛细管流变仪等手段测试了共混物,考察增容剂种类和用量对共混物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PBT/PP为不相容体系,选择共混物PBT/PP为70/30(质量比)时加入3种增容剂,发现增容剂对PBT/PP共混的增容效果为:EMG>POE-g-GMA>EVA-g-MAH。共混物的熔点无明显变化,分解温度增加,耐热性增强。对比不同种类增容剂含量为1份的共混物,其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说明改性共混物是假塑性流体。(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张馨月[4](2019)在《PP/PET共混物的制备及其增容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PP)具有易加工、耐热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共混物材料拥有了更好的性能,所以PP/PET共混材料的应用领域变得十分广泛。但由于PP与PET是典型的热力学不相容体系,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增容剂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具有无毒、接枝副反应少及官能团活性高等特点,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与PP具有良好的混容性且增韧效果较好,所以POE-g-GMA作为PP/PET共混物的增容剂,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首先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POE-g-GMA,制备了一系列的PP/PET共混物,采用冲击、拉伸、DMA等多种测试手段研究了PP/PET共混物的综合性能。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发现当POE-g-GMA用量为15%时,PP/PET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此时断裂伸长率增至496.01%,冲击强度增至63.28 kJ/m~2;DMA测试发现此时PP与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相互靠近的趋势,SEM照片结果也证明了力学性能及相容性变化的规律;DSC及XRD测试还发现,POE-g-GMA的加入会抑制PP结晶,并诱导PP生成了β晶。其次,通过熔融接枝法合成不同GMA接枝率的POE-g-GMA后,将其加入到PP/PET共混物中。研究了不同GMA接枝率的POE-g-GMA对PP/PET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拉伸、DSC等测试结果,发现当POE-g-GMA用量为15%,接枝率为2.02%时,PP/PET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高达897.26%,极大的增强了共混物的韧性,说明POE-g-GMA与PET之间的作用增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共混产物无明显两相结构,PET均匀分散在PP中,两组分已混容在一起,说明PP和PET的相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婷,温宝琴[5](2019)在《不同增容剂对PE-HD/竹粉复合材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竹塑复合材料相容性差,填料不易扩散的问题,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竹粉(PE-HD/竹粉)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旋转流变仪等方式分析了硅烷偶联剂(WD50)、树状聚合物(PAMAM)、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EMMA)不同增容剂对PE-HD/竹粉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不同增容剂增容的PE-HD/竹粉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AMAM增容剂较EMMA和WD50对PE-HD/竹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明显,且PAMAM处理后的试样中竹粉很好地被PE-HD树脂完全包裹,有效地提高了PE-HD/竹粉相交界面处的粘结力;不同增容剂处理后的基体材料储能模量呈现下降趋势,PAMAM处理的PE-HD/竹粉复合材料对竹粉界面改性作用优于WD50和EMMA两种增容剂,当竹粉质量分数大于50%时,PAMAM的叁维球状结构更有利于竹粉在基体的分散作用,实现了竹粉粒子与PE-HD分子链的降黏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周建波[6](2018)在《丙烯酸酯增容剂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其在公共设施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甘蔗废料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分别作为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制成木塑复合材料(WPC)样片,以丙烯酸酯、硅烷偶联剂等增容剂对WPC材料进行改性,分析了改性后材料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丙烯酸酯增容剂可以改善甘蔗纤维、增容剂和树脂基体之间的微观分散体系,增强甘蔗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刘勇军,钟鸣,宋琤,盛寿日,侯豪情[7](2018)在《增容剂mPOE含量对R-PET/LLDPE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应挤出加工工艺,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改性乙烯-辛烯共聚物(mPOE)为增容剂,对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与线性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进行增容增韧改性,考察了增容剂mPOE用量对R-PET/LLDPE/mPOE共混物的相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R-PET/LLDPE/mPOE共混物中分散相的粒径和粒间距随着mPOE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小;而当增容剂的添加质量分数大于5%后,分散相粒径大小与粒间距的变化趋于减小.力学性能测试表明:R-PET/LLDPE/mPOE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着mPOE含量的增大先迅速增大,后变化趋缓.DSC结果表明:R-PET/LLDPE/mPOE共混物随着mPOE含量的增加,分散相粒子对R-PET结晶的成核效果降低.(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丁齐齐,郭雅妮,郭蓓,肖梦婷[8](2018)在《基于桐油的环氧沥青增容剂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桐油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通过皂化、酯化和环氧化叁步反应制备了环氧沥青增容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反应物投料比等对各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皂化温度为70℃,回流时间为2 h,桐油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6时,桐油反应转化率为76.3%;当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5 h,环氧树脂与桐油酸的摩尔比为1∶2,环氧树脂与甲苯的质量比为1∶2时,四正丁基溴化铵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5%时,酯化产物具有较低的环氧值0.544 mol/100 g;环氧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 min,双氧水与甲酸、桐油酸酯树脂的摩尔比为3∶1∶1,硫酸的用量为桐油酸酯质量分数的1.5%。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并确认了各步目标产物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俊杰,张琦,张师军[9](2018)在《增容剂对短切GF增强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短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加入不同种类和含量的马来酸酐接枝物以改善PP和GF的相容性,制备出既增强又增韧的GF增强PP复合材料。利用熔体流动速率(MFR)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热变形温度(HDT)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试验机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和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均能增大复合材料的MFR,改善加工流动性;相比PP/GF复合材料,加入1份POE-g-MAH的复合材料的HDT提高了5℃,加入1份PP-gMAH的复合材料的HDT提高了14℃;而加入2份POE-g-MAH的复合材料的HDT远远高于加入2份PP-g-MAH的复合材料。加入短GF能够提高PP的结晶度,加入少量(1份或2份)PP-g-MAH和POE-g-MAH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起始结晶温度,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通过SEM观察发现,加入两种接枝物均能增加GF表面附着的聚合物,提高GF与PP的粘附力;加入2份POE-g-MAH和PP-g-MAH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最佳,相比PP/GF复合材料,分别提升25.1%和25.9%,38.0%和40.3%,13.9%和19.2%;常温(23℃)和低温(-20℃)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升76.6%和55.0%,42.2%和30.6%。两种接枝物均能提高GF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加入2份POE-g-MAH的复合材料不仅表现出与加入2份PP-g-MAH的复合材料相近的拉伸和弯曲性能,而且具有更优异的冲击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8年03期)
孟双,冯钠,赵俨梅,樊明帅,曲敏杰[10](2018)在《增容剂对PP/r-PET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聚丙烯(PP)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物(PP-g-GMA)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并用PP-g-GMA和PP-g-MAH作为PP/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r-PET)共混体系(质量份之比100/12)的增容剂。通过对共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了PP-g-GMA和PP-g-MAH对PP/r-PET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P-g-GMA和PP-g-MAH;PP-g-GMA的MFR(熔体流动速度)低于PP-g-MAH的;PP-g-GMA质量份为6份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较未增容体系提高了54.8%和21.8%,增强与增韧效果较明显;当PP-g-MAH质量份为6份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了52.1%,但冲击强度稍有降低;PP-g-GMA使得r-PET在PP中分布更均匀。(本文来源于《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增容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价不同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叁种增容剂(硅烷偶联剂、苯甲醛、二甲苯)各自的最佳掺量及掺入方式;其次,采用双边缺口拉伸(DENT)试验评价加入叁种增容剂后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能;最后,结合SEM照片并利用Image 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加入叁种增容剂后沥青中煤直接液化残渣的分散面积比,以定量地表征叁种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增容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煤直接液化残渣在沥青中的分散,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保持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体系的长期稳定状态,避免因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沉淀聚集而在相界面产生应力集中,增强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的低温抗延性断裂性能。叁种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改善效果不同,硅烷偶联剂最优,次之为苯甲醛,最差为二甲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容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健,姚强,张利军,胡琳,袁炜.增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力学性能的影响[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9
[2].季节,李辉,王佳妮,索智,许鹰.增容剂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9
[3].曹亚南,张玉芳.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丙烯共混体系相形态、热稳定性与流变性能影响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4].张馨月.PP/PET共混物的制备及其增容剂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5].张婷,温宝琴.不同增容剂对PE-HD/竹粉复合材料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19
[6].周建波.丙烯酸酯增容剂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及其在公共设施中的应用[J].塑料工业.2018
[7].刘勇军,钟鸣,宋琤,盛寿日,侯豪情.增容剂mPOE含量对R-PET/LLDPE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丁齐齐,郭雅妮,郭蓓,肖梦婷.基于桐油的环氧沥青增容剂的合成与表征[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8
[9].李俊杰,张琦,张师军.增容剂对短切GF增强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18
[10].孟双,冯钠,赵俨梅,樊明帅,曲敏杰.增容剂对PP/r-PET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影响[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