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微生物油脂论文_裘湛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备微生物油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油脂,柴油,生物,污泥,剩余,滤液。

制备微生物油脂论文文献综述

裘湛[1](2017)在《剩余污泥资源化合成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富含产油微生物以及脂质、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是廉价易得的合成生物柴油的优质微生物油脂原料。目前,国内外采用剩余污泥合成生物柴油主要包含叁种利用路径,其一是从剩余污泥中直接提取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生物柴油产率不高;其二是将剩余污泥中的产油微生物进行强化发酵培养,提高污泥中微生物油脂含量,再进行提取和甲酯化,能够有效提高油脂产量但需额外培养成本;其叁是将剩余污泥进行物理化学、生物预处理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作为产油酵母和产油微藻的培养基,可有效降低微生物油脂的合成成本,但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叁种技术途径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未来进行应用时可根据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7年16期)

杨高翔,陈锐,沈子恒,王一涵,刘佳楠[2](2017)在《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微生物油脂的含量是促进剩余污泥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首先比较了B&D法、二甲亚砜-甲醇法和酸热法对剩余污泥微生物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酸热法提取得到的微生物油脂含量最高,进一步甲酯化合成的生物柴油产率最高达到2.1%.通过控制发酵过程pH和调节初始C/N,可以提高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可酯化油脂的含量,在pH=4、C/N=100条件下发酵合成的微生物油脂甲酯化得到的生物柴油产量和产率可提高至1.81 g·L~(-1)和13.06%.在此基础上重点比较了4种模拟含糖废水对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为碳源时合成的微生物油脂进一步甲酯化为生物柴油的产量和产率显着高于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分别达到3.90 g·L~(-1)和24.55%.研究表明,以剩余污泥微生物为菌源,采用木糖等含糖废水为培养基,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合成可酯化的微生物油脂含量,进而提高生物柴油产量.(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张艳[3](2016)在《利用微生物油脂原位制备生物柴油和多元醇酯类润滑油》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微生物油脂含量高,生长迅速以及自然环保等优点,在过去几十年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柴油原料,被广泛深入的研究。然而在产油微生物的放大培养、采收、干燥以及油脂提取和转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微生物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关于微生物油脂的分析和转化。首先,本文采用叁种提取方法(超声破碎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溶剂浸提法)对叁种微生物(自养小球藻、异养小球藻和粘红酵母)生物质进行油脂提取,讨论提取方法对油脂含量和油脂组成的影响。提取得到的自养小球藻、异养小球藻和粘红酵母的最高油脂含量分别为23.25%、24.39%和29.02%。脂质分析显示藻类油脂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为棕榈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而棕榈酸和油酸则为酵母油脂中含量较多的脂肪酸。所有提取方法提取的藻类油脂中都具有较高的糖脂和磷脂;而酵母油脂中只有糖脂含量较高。然后为了减少油脂提取过程造成的能耗和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的转化产量,本文提出了一种以75%乙醇和共溶剂为基础的原位(直接)酯交换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chlorella spp.)生物质原位酯交换过程需要添加共溶剂(正己烷的效果最佳)。在正己烷与75%乙醇体积比为1:2,混合溶剂用量为6.0 m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0 h以及催化剂用量为0.6 mL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微藻生物质原位酯交换能得到的转化产量高达90.02±0.55 wt.%。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和分析主要反应参数对转化产量的影响,最终原位酯交换反应过程可以得到高达90.24±0.65 wt.%的转化产量。本文最后一部分工作是以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油脂为原料,以氨基锂为催化剂,催化与叁羟甲基丙烷(TMP)进行酯交换反应。在此酯交换反应模型下优化反应条件以得到最大的叁羟甲基丙烷脂肪酸叁酯(TFATE)产量。在催化剂用量为1.0%,反应时间150 min,反应温度130℃,TMP与FAEE的摩尔比为1:4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由混合脂肪酸乙酯(FAEE)制备生物润滑油,TFATE的含量可以达到84.13±2.31%。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由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生物柴油制备生物润滑油,TFATE的含量可以达到78.13±5.50%。(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30)

李小英,聂小安,陈洁,王义刚[4](2015)在《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微生物油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生物柴油质量标准。介绍了微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微生物油脂的筛选与培养、微生物预处理、油脂的提取精炼、微生物柴油的制备,并对微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邱松山,王彦安,林梦红,姜翠翠,李春海[5](2015)在《发酵荔枝渣制备微生物油脂》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粘红酵母发酵荔枝渣水解液对制备微生物油脂,为综合利用荔枝加工下脚料提供参考。通过摇床培养确定粘红酵母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及最适装液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参数,获得产油脂最优发酵条件,并对所得微生物油脂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粘红酵母种子液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发酵液最适装液量为40 m L/250 m L;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8°Brix、初始p H值5.5、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 h。在此基础上测得微生物平均油脂浓度、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为:0.378 g/L、15.670 g/L和2.414%,产脂能力为378.3 mg/L。(2)对得到的微生物油脂进行理化指标分析,所得微生物油脂呈黄色透明液体,无特殊气味,平均相对密度为1.104 4 g/m L,折光指数为1.459 0,酸价为5.39(mg/g),碘价为101.8(g I2/100 g),过氧化值为9.44(mmol/kg)。(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5年08期)

孙红星[6](2015)在《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制备奶茶型饮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油脂,其油脂所含的DHA、ARA、GLA和EPA等等不饱和脂肪酸是动植物不能或很少产生的。为了人类的自身健康考虑,现在正在兴起微生物油脂的研究、生产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在产生油脂的同时,会有大量发酵滤液排出,此滤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脂肪、生长素、纤维素、矿物质及少量的花生四烯酸等。如此排出发酵滤液,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为此,本硕士论文对这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研制出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安全卫生的奶茶型饮料。本论文利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菌丝体,收集菌丝体提取油脂,其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营养分析及工艺技术处理,制成奶茶型饮料。试验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发酵滤液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进行饮料配方的设计;第叁部分是对饮料的稳定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是探索研究生产工艺的最佳组合,继而扩大化生产发酵滤液奶茶饮料。配方的设计应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法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确定添加原料的最佳配比;在饮料的稳定性研究方面,采用复配稳定剂的最优组合使奶茶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以半吨发酵滤液为原料进行扩大化的工业生产中,以工艺条件对奶茶饮料口感的影响作深一步的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配制奶茶饮料前,对发酵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55%,含糖量约为71%,花生四烯酸含量约为0.4%。2选定添加原料及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添加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即发酵滤液奶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植脂末的添加量为12%,浓缩奶粉的添加量为8%,速溶红茶粉的添加量为6%,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2%。3研究了单种稳定剂及复合稳定剂对奶茶的稳定性的比较,结果表示,使用复配稳定剂的奶茶的稳定性要远远优于使用单种稳定剂的奶茶。再以以稳定系数、沉淀率及脂肪上浮为叁个指标,对乳化剂与增稠剂的组合进行方案确定,考察奶茶后期产品的组织状态。最终结果表明复合增稠剂(黄原胶0.3g,卡拉胶0.15g)、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0.5g,蔗糖脂肪酸酯1.5g)组合可使奶茶的稳定状态达到较佳的水平。4以半吨发酵滤液为生产原料进行工业化生产,课题对生产参数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了单次乳化时间、乳化次数、均质时间及配料温度对奶茶饮料口感的影响,确定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单次乳化时间为3 min,均质时间为15 min,配料温度为75℃,乳化次数为4次。5将产品送检,得出的结果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可投放生产。(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5-06-01)

钟添华,产竹华,林义,黄丽英,叶德赞[7](2011)在《3种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在以微生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料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易使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合成了3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C l)、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并对合成的产物作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的结构表征。3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均用于催化自制微生物油脂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n(醇)∶n(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6 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5%以上。[BMIm]PF6相较于其他2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率,且与产品易于分离,重复使用6次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产率仍保持在90%以上,说明其在生物柴油生产产业具有广泛应用的潜质。(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1年S1期)

潘安龙[8](2011)在《微生物油脂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本文以玉米皮渣为原料,深黄被孢霉为菌株发酵产油脂,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主要进行了玉米皮渣各组分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玉米皮渣为原料发酵制备微生物油脂,微生物油脂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玉米皮渣中水分、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将用国标或其他常规方法测定的结果作为建立模型的参比化学值,模型的Q值可以达到0.693012,达到了较满意的建模结果,并对未知玉米皮渣样品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对玉米皮渣样品全组分的分析。以玉米皮渣水解液为深黄被孢霉的主要碳源,添加适量的(NH4)2SO4、MgSO4、K2HPO4、KH2PO4,在10L发酵罐中放大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比例为20%,搅拌转速200r/min,通气量0.5v/(v·m)的条件下,连续培养96h后,生物量及微生物油脂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35gL、42.12%。比较了不同提油方法,最终确定索氏法为提取工艺:以石油醚(沸点为60~90℃)为萃取剂,提取温度为95℃,时间为8h时。本文重点研究了酸碱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确定了H2SO4为催化剂的最佳酯化脱酸的条件:催化剂用量为5%,醇油物质量比为12: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h,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酸值可降至2mgKOH/g以下,符合下一步酯交换反应要求;酯交换过程中,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并利用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确定微生物油脂和甲醇在KOH作为催化剂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用量为1.25%,醇油物质量比为10:1,反应温度为57℃,反应时间为1.47h,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实际收率为90%以上。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其主要为16碳和18碳系脂肪酸甲酯,依据生物柴油标准进行相关指标分析,符合国家标准限度。(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李凡正[9](2010)在《微生物油脂型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相关油脂摩擦学性能的初步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绿色润滑油的制备,并对其相关油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发酵获得微生物油,然后采用酯交换方法对微生物油进行化学改性。以改性微生物油为基础油,利用微乳法在其中合成和分散润滑油添加剂Schiff碱铜配合物,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绿色润滑油。在制备微生物油脂的过程中,首先以亚罗解脂酵母、圆红冬孢酵母、短刺小颗银汉霉和深黄被孢霉为出发菌株,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发酵培养合成微生物油脂。通过比较,最后选用干菌含油量最高的深黄被孢霉为出发菌株,来大量生产微生物油脂。为此,提出了一种真菌油脂含量快速测定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湿菌体经微波预处理后,直接皂化生成甘油,然后将甘油直接转化为叁乙酸甘油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生成的叁乙酸甘油酯以检测菌体中油脂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真菌油脂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可靠性良好,该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97.99%-104.96%。在这种检测方法中,菌体经微波预处理后,菌体中油脂提取率得到显着提高,扫描电镜分析也证明了微波预处理的显着效果;而且微波的强度为420W、微波处理时间2min,140W微波强化皂化时间为4min较好,甘油酯化时间为10min为宜。为降低原料成本和提高原料利用率,本文对微生物油脂的发酵工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了菜籽粕培养基发酵产油的可行性以及二步法发酵(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扩增后再放到产油培养基中发酵)的产油情况明显优于一步法发酵(菌体不经扩增直接在产油培养基中发酵),同时,发酵产油时间控制在5d,产油培养基碳氮比控制在86:1,可以获得最高干菌含油量。为提高微生物油脂的提取效率并为合成基础油提供原料,对经过微波处理后甲醇萃取所得的油脂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微生物油脂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甲酯提取率最高的条件为:固液比1:5,温度50℃,KOH-甲醇浓度2.5%,时间为2h。最后利用酯交换对微生物油进行改性,并借助微乳法,制备了均匀与分散含Schiff碱铜配合物的改性微生物油,并对其类似油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该类型的油脂经过改性后,能明显改善其摩擦学性能,进一步印证微生物油脂作为润滑基础油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工业学院》期刊2010-06-01)

刘宏娟,张建安,墨玉欣,李建,周玉杰[10](2008)在《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产油菌株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utini As2.107)的产油特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NH_4)_2SO_4为氮源,培养基中加入微量 Mg~(2+),Ca~(2+)和 Fe~(2+),接种量为5%,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 r/min 时,菌体的生物量可达到11 g/L,油脂产量可达4.3 g/L,其油脂的酸值为26.21 mgKOH/g 油,皂化值为231.86 mgKOH/g 油,平均分子量为818.78.油脂主要成份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7.80%,10.27%,53.02%和5.29%.以粘红酵母发酵所产微生物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当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20∶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温度60℃时,脂肪酸甲酯得率可达92%。(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2008年03期)

制备微生物油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高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微生物油脂的含量是促进剩余污泥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首先比较了B&D法、二甲亚砜-甲醇法和酸热法对剩余污泥微生物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酸热法提取得到的微生物油脂含量最高,进一步甲酯化合成的生物柴油产率最高达到2.1%.通过控制发酵过程pH和调节初始C/N,可以提高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可酯化油脂的含量,在pH=4、C/N=100条件下发酵合成的微生物油脂甲酯化得到的生物柴油产量和产率可提高至1.81 g·L~(-1)和13.06%.在此基础上重点比较了4种模拟含糖废水对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为碳源时合成的微生物油脂进一步甲酯化为生物柴油的产量和产率显着高于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分别达到3.90 g·L~(-1)和24.55%.研究表明,以剩余污泥微生物为菌源,采用木糖等含糖废水为培养基,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合成可酯化的微生物油脂含量,进而提高生物柴油产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备微生物油脂论文参考文献

[1].裘湛.剩余污泥资源化合成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7

[2].杨高翔,陈锐,沈子恒,王一涵,刘佳楠.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7

[3].张艳.利用微生物油脂原位制备生物柴油和多元醇酯类润滑油[D].北京化工大学.2016

[4].李小英,聂小安,陈洁,王义刚.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5

[5].邱松山,王彦安,林梦红,姜翠翠,李春海.发酵荔枝渣制备微生物油脂[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

[6].孙红星.微生物油脂发酵滤液制备奶茶型饮料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

[7].钟添华,产竹华,林义,黄丽英,叶德赞.3种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在以微生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化工.2011

[8].潘安龙.微生物油脂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

[9].李凡正.微生物油脂型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相关油脂摩擦学性能的初步探索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

[10].刘宏娟,张建安,墨玉欣,李建,周玉杰.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备生物柴油[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8

论文知识图

诱变后以水解液为底物制备的微生物油...以木糖为底物制备的微生物油脂组分图以混合糖为底物制备的微生物油脂组分...诱变后以木糖为底物制备的微生物油脂...诱变后以葡萄糖为底物制备的微生物油...以葡萄糖为底物制备的微生物油脂组分...

标签:;  ;  ;  ;  ;  ;  ;  

制备微生物油脂论文_裘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